DB33/T 773-2009 纺织品 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DB33/T 773-2009 Textiles: Method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tin fiber and other fiber blend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773-2009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12-25
实施日期
2010-01-25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9.080.01

W04

备案号:27464-2010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773—2009(2013)

纺织品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

性定量分析方法

Textiles-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sformixturesofchitosanand

otherfibers

2009-12-25发布2010-01-2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773—2009(2013)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天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市纤维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玉泉、吴明华、杜维强、陆怡、石东亮、金美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773—2009(2013)

纺织品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四种鉴别甲壳胺纤维的试验方法以及甲

壳胺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制品中甲壳胺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FZ/T01026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01057.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

FZ/T01057.3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

FZ/T01057.4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

FZ/T01057.8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甲壳素chitin

将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甲壳干燥粉碎,经化学和生物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物质(链节分子式

C8H13NO5)。

3.2

甲壳胺chitosan

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得到的物质,也称为壳聚糖(链节分子式C6H11NO4)。

3.3

甲壳胺纤维chitosanfibre

将甲壳胺溶于适当的溶剂中,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成的纤维,称为甲壳胺纤维。

注1:目前纺织行业使用的一般是甲壳胺纤维,其分子链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甲壳素残基。

4原理

4.1根据甲壳胺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将试验结果对照标准资料、标准图谱来

鉴别甲壳胺纤维的存在。

4.2选用5%(体积百分数)稀乙酸溶液为溶剂,溶解混合物中的甲壳胺纤维。其他组分纤维含量的

测定按GB/T2910、FZ/T01026的规定执行。

1

DB33/T773—2009(2013)

5试验仪器

5.1酒精灯、镊子、放大镜、剪刀。

5.2哈氏切片器、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5.3电热恒温水浴锅、称量瓶、温度计、100mL量筒、试管、玻璃棒等。

5.4溴化钾、压片机、红外光谱仪。

5.5索氏萃取器。

5.6恒温烘箱。

5.7电子天平,精度0.0001g。

5.8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

5.9200mL三角瓶、250mL烧杯、5mL移液管、1000mL容量瓶。

6试剂

甘油、火棉胶、5%乙酸、去离子水、石油醚

7试验方法

7.1定性

7.1.1一般步骤

试验过程中所用的试剂与试液、抽样、试样的预处理方法按FZ/T01057.1规定执行

7.1.2燃烧法

按照FZ/T01057.2执行。

甲壳胺纤维燃烧性能包括:

a)靠近火焰时熔缩;

b)接触火焰时立即燃烧,火焰发红,有明显焦味;

c)离开火焰时自行熄灭;

d)残留物呈细而柔的灰黑絮状。

7.1.3显微镜法

按照FZ/T01057.3执行。

甲壳胺纤维横截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近似圆形;纵截面表面光滑或略有不平整,未见较深沟槽,

形态结构主要与纺丝工艺有关,见附录A。

7.1.4溶解法

按照FZ/T01057.4执行。将约100mg试样置于试管中,注入10mL溶剂,常温下,用玻璃棒搅动5min,

观察溶解情况;常温下难以溶解的,需作煮沸试验,并用玻璃棒搅动3min。记录试样在各种溶剂和条

件下的溶解情况。常用试剂对甲壳胺纤维的溶解性见附录B。

7.1.5红外光谱法

按照FZ/T01057.8执行。选用溴化钾制片法。

甲壳胺纤维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峰参见附录C中图C.1。

7.2定量

7.2.1试剂配置

5%(体积百分数)乙酸溶液的配制:用量筒量取50mL冰乙酸,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7.2.2试样准备

7.2.2.1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包含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纱线和纤维成分。按此要求取试样5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