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155-2019 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DB13/T 5155-2019 DB13/T 5155-2019 Determination of migration of melamine and bisphenol A from the inner coating of metal packaging for food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155-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27
实施日期
2020-01-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250

X08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155—2019

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中三聚氰胺和双酚

A迁移量的测定

2019-12-27发布2020-01-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15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第一法主要起草人为范素芳、张岩、李强、俞婧、张雷雷、夏军霞、孟志娟、

李岩;第二法主要起草人为龙峰、施汉昌、范素芳、张岩、夏军霞。

I

DB13/T5155—2019

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15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实验预处理方法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3160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第一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原理

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三聚氰胺和双酚A迁移到浸泡液中,取一定量的模拟

物浸泡液经提取、净化、衍生后进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溶液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通过毛细管色谱柱

分离,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器

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4.1试剂

4.1.1甲醇:色谱纯。

4.1.2乙腈:色谱纯。

4.1.3吡啶:色谱纯。

4.1.4衍生化试剂:N,O-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99+1,V/V),

色谱纯。

4.1.5植物油:符合GB5009.156的要求。

4.2试剂配制

1

DB13/T5155—2019

4.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的配制:按GB5009.156操作。

4.3标准品

4.3.1三聚氰胺标准品(C3H6N6,CAS号:108-78-1),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

质证书的标准品。

4.3.2双酚A标准品(C15H16O2,CAS号:80-05-7),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

证书的标准品。

4.4标准溶液配制

4.4.1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1mg/mL):准确称取0.0500g(精确至0.1mg)三聚氰胺标准物质到

50mL容量瓶,加入40mL水,在水浴(温度为70℃)中超声15min~30min,使三聚氰胺能够充

分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将溶液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4℃~20℃条件下保存,6个月内

浓度保持稳定。

4.4.2双酚A标准储备液(1mg/mL):准确称取0.0500g(精确至0.1mg)双酚A标准物质到50mL

容量瓶,用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将溶液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0℃~4℃条件下保

存,6个月内浓度保持稳定。

4.4.3三聚氰胺和双酚A混合标准工作液(10μg/mL):精密量取1mg/mL的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

和双酚A标准储备液各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将溶液转移

至棕色玻璃瓶中,0℃~4℃保存,有效期1个月。

4.5材料

4.5.1有机相微孔滤膜:0.22μm。

5仪器与设备

5.1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EI)。

5.2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01mg。

5.3涡旋振荡器。

5.4氮吹仪:可控温。

6分析步骤

6.1食品模拟物试液制备

6.1.1食品模拟物浸泡液的制备

按照GB5009.156及GB31604.1的要求,选择对应的食品模拟物以及迁移实验条件进行迁移试验,

可以得到食品模拟物浸泡液。如果食品模拟物浸泡液不能马上进行下一步试验,应将食品模拟物浸泡

液于0℃~4℃冰箱中避光保存。

在食品模拟物浸泡液温度与室温一致后,进行下一步试液的制备。

2

DB13/T5155—2019

6.1.2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制备

6.1.2.1水性、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试液

准确称取迁移试验后得到的水性、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浸泡液2mL,待用。

6.1.2.2油性食品模拟物试液

分别称取5g(精确至0.01g)油基食品模拟物至具塞玻璃试管中,加入5mL正己烷,混匀,加入

5mL甲醇-水混合溶液(1+1,V/V),涡旋振荡2min,静置分层。吸取下层水溶液2mL,待用。

6.1.3空白试液的制备

未与食品金属包装内壁涂层接触的水性、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按照6.1.2.1操作,油性食品模

拟物按照6.1.2.2操作,过滤后所得为空白试液。

6.2提取

取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食品模拟物试液、空白试液2mL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4mL

乙腈,剧烈振荡提取10min,4000r/min离心10min,吸取清液4mL于15mL离心管中,待净化。

6.3净化

将待净化的清液置于-20℃低温箱中冷冻30min至分层,准确吸取上层清液2.0mL,于70℃水浴

中氮气吹干,待衍生化。

6.4衍生化

取上述氮气吹干残留物,加入500μL的吡啶和100μL衍生化试剂(4.1.4),混匀,置70℃±5℃

烘箱中,衍生反应30min,待测。

6.5仪器参考条件

6.5.1色谱条件

色谱参考条件如下:

a)色谱柱: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µm),或相当者;

b)载气:氦气,流速1.2mL/min;

c)进样口温度:250℃;

d)进样量:1.0μL,不分流进样,溶剂延迟4min;

e)程序升温:初始柱温75℃,保持1min,以30℃/min升至220℃,再以5℃/min升至280℃,

保持2min。

6.5.2质谱条件

质谱参考条件如下:

a)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EI);

b)电离能量:70eV;

c)离子源温度:230℃。

d)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reactionmonitoring,MRM),分析物的质谱参数见表1。

三聚氰胺和双酚A总离子流图见附录A。

3

DB13/T5155—2019

表1分析物的质谱参数

分析物名称母离子(m/z)定量离子(m/z)碰撞能(V)子离子(m/z)碰撞能(V)

双酚A356.873.040191.020

三聚氰胺342.0327.015171.015

6.6食品模拟物试样溶液的测定

6.6.1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6.6.1.1水性、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吸取三聚氰胺和双酚A混合标准工作溶液(4.4.3)0mL、0.01mL、0.025mL、0.05mL、0.1

mL、0.2mL、0.25mL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性食品模拟物定容,其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的浓度分

别为0μg/L、2μg/L、5μg/L、10μg/L、20μg/L、40μg/L、50μg/L。采用相同方式,

分别用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配制同样浓度系列的三聚氰胺和双酚A标准工作溶液。

6.6.1.2油性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称取5g(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