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632-2018 Green tea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hangyou Count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632—2018
代替DB36/T632—2011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Shangyougreentea—Technicalproceduresforproduction
2018-07-03发布2019-01-04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63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DB36/T632-2011《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与DB36/T632-2011相比,附编辑
性修改,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原来的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梅岭有机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起草改为由上犹县茶果
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共同起草;
——删除了农药使用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第六章树冠管理;
——删除了附录A、附录C、附录D,将附录B变更为附录A;
——修改了标准文本格式。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均华、刘知远、黄瑞煜、伍厚银、钟明修、郭起忠、彭德财、王雪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632-2011。
I
DB36/T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上犹绿茶的基地规划与建设、种苗、栽种要求、树冠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
害防治、茶树修剪与采摘、转换期、平行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上犹县行政区域内的上犹绿茶的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1767茶树种苗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9630.1有机产品第l部分:生产
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3基地规划与建设
3.1生产基地应选择GB/T3095和GB15618的相关要求。
3.2基地规划、道路和水利系统、茶园开垦、茶园生态建设均应按NY/T5197的有关要求执行。
3.3每隔2hm2~3hm2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
3.4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3.5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
4种苗
4.1茶树苗木应符合GB11767规定。
4.2新发展茶园应选择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优良品种。
4.3优先选择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培育的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
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
4.4苗木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1
DB36/T632—2018
表1苗木质量要求
苗高茎粗根长检疫性
级别着叶数一级分枝数
(cm)(c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704-2010 氯化聚乙烯 2010-11-10
- YD/T 2292-2011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2011-05-18
- SL 446-2009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 2009-03-09
- JC/T 490-2010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拉挤型材尺寸公差 2010-11-10
- HG/T 3403-2010 酸性嫩黄G(C.I.酸性黄11) 2010-11-10
- YD/T 2213-2011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广播多播业务(BCMCS)(第二阶段) A接口测试方法 2011-05-18
- MT/T 451-2011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 2011-04-12
- MT/T 1121-2011 长距离小角度爬车机 2011-04-12
- QB/T 4462-2013 软件家具 手动折叠沙发 2013-08-12
- HG/T 4354-2012 常温氧化铁脱硫剂硫容试验方法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