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DSL 056-2025 海洋塑料回收再生认证标准

T/GXDSL 056-2025 Ocean Plastic Recycl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XDSL 056-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7-04
实施日期
2025-09-03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广西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全面规定了海洋塑料回收再生的技术要求和认证规范,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海域(包括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及公海区域回收的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塑料类型方面,本标准适用于PET(回收率≥92%)、HDPE(回收率≥90%)、PP(回收率≥88%)等主要塑料品种,要求回收塑料经过专业检测确认海洋暴露特征(盐分含量≥0.5%,生物附着率≥30%,紫外线老化指数≥2级)。对于PVC等难回收塑料,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但需额外满足环保处理要求。在技术流程方面,本标准规范了海洋塑料的回收分类(人工分选准确率≥95%,机械分选效率≥2t/h)、深度清洗(多级清洗工序≥3道,盐分去除率≥99.5%)、再生造粒(熔融指数变化≤15%,拉伸强度保留率≥85%)和改性应用(添加剂比例≤5%)等关键工艺环节。系统需支持从源头到产品的全链条追溯(数据完整率≥99.9%),并建立分级认证体系(A级:海洋塑料含量≥95%;B级:70-95%;C级:30-70%)。在性能指标方面,再生海洋塑料应满足:基础物性(熔融流动速率变化≤15%)、机械性能(拉伸强度≥原材料的85%)、卫生安全(重金属总量≤100mg/kg)和加工性能(成型收缩率变化≤20%)等质量要求。认证系统需确保:检测数据真实率100%,认证审核通过率≥95%,标识使用规范率100%。对于食品接触等特殊用途材料,除符合本标准外,还需满足GB 4806.7等专项标准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陆地来源的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二是未经专业检测确认海洋来源的塑料;三是医疗废物等特殊塑料废弃物;四是未建立完整追溯体系的回收再生项目。对于远洋渔船作业产生的塑料垃圾回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但需额外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规定。在跨境回收合作项目中,应同时符合进口国的再生塑料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西研科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研科院传媒有限公司、遇龙宝(桂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蓝脑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泽灵科技有限公司、优特森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协会、广西南方美丽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周伯韬、韦新、梁郁、庄文斌、李世恒、刘东方、甘汉才、陈世卿、黄熙宇、黄中锋、王睿、张燕、谢世旭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