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620-2021 杂草反枝苋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DB42/T 1620-2021 Weed Stemcutte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620—2021
杂草反枝苋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ofintegratedmanagementofAmaranthus
retroflexusL.
2020-12-30发布2021-02-28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620—2021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治原则...........................................................................1
5防控措施...........................................................................1
加强检测,控制传播.............................................................1
农业防控.......................................................................2
化学防治.......................................................................2
不同生境下综合防控措施.........................................................2
附录A(资料性)反枝苋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4
附录B(资料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5
附录C(资料性)农药的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及毒性情况...........................7
附录D(资料性)反枝苋综合防治技术要点...............................................8
I
DB42/T16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湖北省植物保护总
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朱文达、张宏军、杨峻、方国斌、林荣华、崔海兰、李林、张佳、刘全科。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
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联系电话:
027-87389009,邮箱:zhwda@163.com。
III
DB42/T1620—2021
杂草反枝苋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杂草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综合防控技术规范的防控原则和防控技
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的杂草反枝苋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42/T1139无公害农产品棉花田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2/T1140无公害食品玉米田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2/T1141无公害食品大豆田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
反枝苋,别名:西风谷、野苋菜,苋科、苋属一年生阔叶草本植物,高20cm~140cm,茎直立,粗
壮,淡绿色,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
片钻形,白色,种子近球形,边缘钝。7月~8月开花,8月~9月结果。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
三批)。在我省多种农业生境下广泛分布,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玉米等作物。反枝苋繁
殖能力强、传播方式多样,可随有机肥、种子、水流、风力,甚至鸟类等进行传播。
4防治原则
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原则。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反枝苋发生、危害的生态
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把反枝苋的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
5防控措施
加强检测,控制传播
1
DB42/T1620—2021
在种子、苗木等调运时要严格抽样检查,严格控制反枝苋通过种子、苗木、包装材料等途径传入,
发现反枝苋或繁殖体时,立即清除。
农业防控
5.2.1物理防治
零星发现反枝苋,及时人工拔除,荒地成片生长的反枝苋在结种子前机械割除,减少反枝苋的种子
量,控制蔓延。
5.2.2行间套种
玉米地、果园适时行间套种绿豆、花生、红薯、绿肥等作物,抑制反枝苋的萌发生长。
5.2.3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稻草或园艺地布,降低反枝苋发生。
化学防治
5.3.1种群监测及防治指标
在化学药剂防治前,应对反枝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确定防治时间、用药种类、施药剂量、
施药方法等。主要种群监测时间、方法、指标,见附录A。
5.3.2使用的农药
除草剂:麦草畏、苯嘧磺草胺、甲基磺草酮、2甲4氯、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硝磺
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氟磺胺草醚、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
氨氯吡啶酸等品种(具体使用准则详见附录B)。
5.3.3化学农药使用原则
根据不同农田反枝苋发生选择在该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严格按照各农药品种的施药时期、
施药剂量、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允许施药次数合理使用。使用方法应符合NY/T1276及GB/T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见附录B。登记的农药品种的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及毒性情况,见附录
C。
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不同生境下综合防控措施
5.4.1棉花田
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反枝苋危害。在棉花播后苗前使用乙草胺或乙氧氟草醚土壤喷雾处
理,也可在棉花行间使用草甘膦定向喷雾处理。具体使用方法参照DB42/T1139和附录D进行。
5.4.2玉米田
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反枝苋危害。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乙草胺土壤喷雾处理,也可以苗后
反枝苋2叶~4叶期使用麦草畏、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硝磺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茎
叶喷雾处理。具体使用方法参照DB42/T1140和附录D进行。
5.4.3大豆田
2
DB42/T1620—2021
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反枝苋危害。在大豆播后苗前使用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土壤喷雾处理,
也可以苗后反枝苋2叶~4叶期使用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乙羧氟草醚茎叶喷雾处理。具体使用方法参照
DB42/T1141和附录D进行。
5.4.4果园、茶园
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控制反枝苋危害。在反枝苋生长期使用麦草畏、苯嘧磺草胺、灭草松、敌
草快、草甘膦、草铵膦等定向茎叶喷雾处理。具体使用方法参照附录B进行。
3
DB42/T1620—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反枝苋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表A.1给出了反枝苋主要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的内容。
表A.1反枝苋主要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防治对象发生危害时期危害特点防治措施
反枝苋种子萌芽出苗前施用
4月~6月反枝苋种子萌芽出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物种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土壤封闭
反枝苋
苗期多样性受到破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DQCPZLCJH 5-2020 标准先进性评价指南 2020-01-01
- T/CAPSCA 002-2020 农产品供应链企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2020-02-27
- T/XZXQ T/XZXQ02-2020 襄阳土鸡 2020-11-27
- T/CCOICPT 001-2024 莆田优品评价通用要求 2024-02-05
- T/SHFIA 000006-2019 建筑逃生缓降器使用培训指南 2019-01-15
- T/JLNCP 3331-2022 优质防风药材质量标准 2022-12-13
- T/HZLSH 0001-2021 湖湘杂粮 杂粮 2021-10-13
- T/WZSYSYSH 002-2020 梧州纸包鸡加工规程 2020-11-01
- T/YQAC 0001-2021 艾草种植技术 2021-10-06
- T/FXCX 004-2023 神农贡茶: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