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15-2021 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规范
DB37/T 4315-2021 Regional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Synthesis Survey Specification for 100,000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D14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315—2021
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综合调查规范
Standardsforcomprehensivesurveyofhydrogeologyengineeringgeology
environmentalgeology(1:100000)
2021-02-02发布2021-03-02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315—2021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4.1目的任务.......................................................................1
4.2原则与要求.....................................................................2
5设计书编制与审批...................................................................2
6调查方法、内容与技术要求...........................................................7
6.1遥感解译.......................................................................7
6.2野外测绘.......................................................................7
6.3地球物理勘探..................................................................10
6.4水文地质钻探与试验............................................................11
6.5工程地质钻探与试验............................................................11
6.6环境地质监测与试验............................................................12
6.7坐标与高程测量................................................................12
7综合评价..........................................................................13
7.1评价内容与要求................................................................13
7.2地下水资源评价................................................................13
7.3地下水质量评价................................................................16
7.4包气带防污性能评价(DRASTIC).................................................16
7.5地下水污染评价................................................................19
7.6工程地质分区评价..............................................................19
8成果编制与验收....................................................................22
8.1野外验收......................................................................22
8.2成果编制与审查................................................................22
8.3成果资料归档..................................................................22
附录A(规范性)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编图技术指南...........24
A.1编图原则......................................................................24
A.2底图编制......................................................................24
A.3水文地质图....................................................................27
A.4工程地质图....................................................................36
A.5环境地质图....................................................................42
附录B(规范性)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设计编制提纲....................48
附录C(规范性)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报告编制提纲....................50
附录D(规范性)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表..............................53
I
DB37/T4315—2021
参考文献.............................................................................72
II
DB37/T43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集宁、秦鹏、姚春梅、刘洪亮、罗梅、张丽霞、蒙永辉、王经、姚英强、王
振涛、吕宝平、吕兰颂、杨冬铭、于德杰、王元波、贺敬、刘瑞峰、高峰、商婷婷、郭健。
III
DB37/T4315—2021
引言
为了规范山东省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确保成果质量,制定本文件。
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旨在提高区域研究程度,及时更新全省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基础图件,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服务。
IV
DB37/T4315—2021
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100000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
技术方法,设计、报告编写及图件编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的设计、实施、验收、成果编制
与归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2343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DD2019—08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DZ/T0017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DZ/T0148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0288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1目的任务
4.1.1主要工作任务
1:10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任务包括基本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
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评价,研究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灾害)的引发
因素、活动规律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4.1.2主要工作内容
4.1.2.1根据水文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1
DB37/T4315—2021
a)基本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各类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圈出具有集中供水前景的富水
区(段)范围,初步计算与评价地下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条件,预测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
影响;
b)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水
化学成份及时空变化规律;
c)进行地下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核算及供水保证程度论证;
d)初步了解地热、矿泉水的形成、分布及埋藏条件,论证开发利用条件。
4.1.2.2根据工程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a)基本查明地貌形态特征及外动力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与规模,特别是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等,对区域稳定性进行评价;
b)基本查明各类岩土体岩性、成因类型、地质时代、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工程地质特征,划分岩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c)基本查明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特殊类土的特征及空间分布,分析地下水侵蚀性以及对建筑基
础的影响。
4.1.2.3根据环境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a)基本查明各类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的现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其
发展趋势;
b)基本查明地下水环境污染源特征及分布,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机理,进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析
与评价;
c)了解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发育现状,分析海岸带的演变特征;
d)划分咸水、高氟水、高碘水等天然水质不良区。
4.2原则与要求
4.2.1对地质资料较少以及开展过小于1:200000比例尺普查工作的区域,应按本文件开展各项工作;
有一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区域,可采用编测结合的方法,充分搜集和利用已有资料,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补充勘探试验工作。
4.2.2充分收集和运用已有资料,严格控制勘探工作量,针对性地布设勘探钻孔和专门试验工作。
4.2.3工作周期不少于1个水文年。
4.2.4各项工作手段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验证,勘探孔应满足查明地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
地质条件和野外测试、采样等需求,保证调查工作精度。
4.2.5工作底图应采用最新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区域地质图件。
4.2.6调查成果应结合调查区经济发展规划,体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成果图件采用国家标准
图幅分幅出版,如工作图幅实际工作区面积小于完整图幅面积的二分之一时,可与邻幅合并。成果图件
内容及要求应符合附录A。
5设计书编制与审批
5.1设计书编制前应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了解工作区自然地理及地
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5.2设计书应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部署合理,重点突出,附图附表清晰齐全。
5.3设计书经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作为项目实施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
应提前将调整意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5.4设计书包括文字报告和图件,内容与要求应符合附录B。
2
DB37/T4315—2021
5.5设计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应根据调查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1)不同有所侧重,满足本文件规定
的各类工作区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工作量(表2、表3)。
表1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说明表
类别特征说明
地质地貌条件变化不大,构造单一,没有或很少有断裂和褶皱,地层简单,岩相稳定,岩石成分均一,
简单区标志层清楚,很少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为层状,厚度较稳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均一,人工对地
下水的流场和水质等无大改变;气象水文条件好,交通方便。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有显著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地层复杂但有一定研究,岩相不稳定,岩石成分
不均匀,有一定标志层,存在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有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较复杂,
中等区
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气象水文条件较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到人为活动
影响,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交通条件较差。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剧烈,具有多次和巨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地层复杂且缺少研究,岩相极不稳
复杂区定,岩石成分极不均匀,无明显标志层,剧烈的地质作用现象广泛存在;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变化极大,
地下水化学成分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人为影响极大;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交通极不方便。
表21:10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主要工作内容
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1.基本查明地下水类型及主要1.基本查明土体岩1.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
1.补充调查第四系
含水层(组)岩性、厚度及空间性、厚度,进行工程地布、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
厚度与沉积环境,核实
分布特征;质类型划分;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途
第四系岩性变化、岩相
2.基本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2.通过现场测试及室径和范围;
变化及地质时代界线;
排泄条件和地下水系统;内土工试验,查明各土2.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
2.补充调查隐伏基
3.基本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
岩岩性以及基岩面起
平律、地下水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评价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气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
伏形态、核实隐伏地质
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性;分区;
界线;
原4.基本掌握不同区域及地下水3.基本查明软弱黏性4.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
3.结合遥感解译与
源地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保土、膨胀土、湿陷性黄范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
地面调查,补充地貌形
区证程度;土、淤泥质土、液化砂等;
态组合及古河床、河流
5.获取主要含水层(组)和有土、盐渍土等特殊类土5.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
阶地等微地貌方面的
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河道带的水文的空间分布与工程地质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
调查,了解地貌差异与
地质参数;性质;析评价与预测;
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的
6.基本查明咸水体空间分布特4.评价地下水侵蚀类6.开展地面沉降调查,对
关系,核实地貌单元及
征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触关型及程度,划分场地和重要地质灾害进行评价与
类型界线。
系。地基土类型。预测。
3
DB37/T4315—2021
表21:10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主要工作内容(续)
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1.基本查明土体岩1.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基本查明浅层淡水体分布、
1.结合遥感解译,调性、厚度,进行工程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
深层淡水富集带,开采井开发利
查海岸类型特征,沼泽地质类型划分;的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和范
用现状,分析其补给来源;
及洼地等微地貌的形2.通过现场测试及围;
2.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成与分布;室内土工试验,查明2.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
了解地下水、海水和河水之间的
2.了解防潮堤(坝)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3.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气
滨关系;
的建设情况,确定高潮指标,评价地基承载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
3.基本查明不同深度地下咸、
和低潮时期的潮汐界力和稳定性,了解当区;
海淡水界面,分析潮汐对地下淡水
线及影响范围;地工程地质问题;4.基本查明海(咸)水入侵
资源的影响;
3.了解海岸侵蚀与3.基本查明软弱黏对地下水质、地下水源地的影
地4.基本查明淡水含水层的岩
淤积特征及河流三角性土、膨胀土、湿陷响;
性、厚度及空间分布规律,获取
洲的形成与变迁;性黄土、淤泥质土、5.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
区主要含水层(组)和有开发利用
4.补充调查滨海地液化砂土、盐渍土等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等;
价值的古河道带的水文地质参
区第四系地质,通过自特殊类土的空间分布6.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
数;
然或人工地层剖面,了与工程地质性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
5.基本查明咸水体空间分布特
解海相沉积层的空间4.评价地下水侵蚀价与预测;
征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触关
分布和沉积环境。类型及程度,划分场7.了解海岸带的变迁及其
系。
地和地基土类型。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关系。
1.基本查明不同地层岩性的透
1.调查不同地层的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划
岩性组合与地形地貌分含水层(组、带)和地下水类1.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基本查明岩土体
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型;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
结构类型、工程地质
2.调查各类岩石风2.基本查明地下水类型、分布、的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和范
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化程度和与其相关的动态特征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围;
指标,进行岩土体工
植被发育、地形坡度、件,目前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2.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
丘程地质类型划分;
地貌特征;3.调查山区河谷平原和山间盆3.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气
2.调查不同地层岩
3.调查各类岩层和地第四系潜水、微承压水的分布,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
陵性组合的工程地质特
主要断裂构造的不同查明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区;
征,尤其是软弱夹层
部位裂隙发育程度与及富水性,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4.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
山和结构面的工程地质
特征,以及断裂破碎带的关系,圈定地下水富水地段;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等;
性质;
的充填胶结情况;4.基本查明各类构造对地下水5.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
区3.调查山前冲洪积
4.调查工作区所属埋藏、运移与富集的控制程度,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
层中湿陷性黄土、膨
构造体系类型,各类构区域储水构造、断裂带和裂隙密价与预测;
胀土、软弱黏土、液
造的形态特征,新构造集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6.开展山丘区崩滑流等突
化砂土的工程地质特
运动特征,及其对地形段;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对重要地
征和空间分布。
地貌的控制和地貌差5.调查风化带的蓄水条件、埋质灾害进行评价与预测。
异。藏条件与补给来源以及岩体岩脉
在围岩接触带的储水条件。
4
DB37/T4315—2021
表21:10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主要工作内容(续)
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1.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调查岩溶地貌形
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
态特征与规模,基本1.基本查明裸露型和隐伏型岩1.基本查明隐伏灰
的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和范
查明可溶岩类地层岩溶水的分布范围、动态特征及其补岩上覆第四系厚度、
围;
性、厚度、空间分布给径流排泄条件;土体岩性特征、浅部
2.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
岩特征;2.调查各类型岩溶水含水层的岩溶发育程度及空间
3.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气
2.调查岩溶发育规埋深、厚度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分布特征;
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
溶律,分析其与地层岩同含水层水量、水质作出评价,圈2.调查各类碳酸盐
区;
性和地质构造的关定富水地段;岩层风化程度、岩溶
4.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
地系;3.分析研究断裂构造对岩溶水发育、构造破碎和软
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等;
3.调查隐伏岩溶地富水性的控制规律,圈定隐伏储水弱夹层,对基础和边
5.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
区区二元结构特征;构造;坡稳定性作出评价;
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
4.调查不同区域、4.查明岩溶大泉的形成机理;3.了解岩溶发育区
价与预测;
不同深度、不同构造5.分析隐伏型岩溶水与上覆第工程地质问题及危
6.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
单元内岩溶发育的差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力联系。害。
调查,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评
异性。
价与预测。
5
DB37/T4315—2021
表31:10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每标准图幅基本工作量
钻探工程水质分析水位监测工程地质试验
工作区类环境地质条件复调查路线间距抽水试验渗水试验
型杂程度(km)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简分析全分析统测长测(组)(组)室内测试原位测试剪切波速
(m)(m)(组)(组)(点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568-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2023-12-29
- JB/T 14570-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空气调节机 2023-12-29
- JB/T 14574-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热泵烘干机 2023-12-29
- JB/T 14573-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高温热泵机组 2023-12-29
- JB/T 14607-2023 拖拉机 极限牵引载荷 试验方法 2023-12-29
- JB/T 14571-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空调器 2023-12-29
- JB/T 14572-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蒸气压缩循环水源式冷水(热泵)机组 2023-12-29
- JB/T 14565-2023 搅拌釜用干气密封 技术规范 2023-12-29
- JB/T 14606-2023 RH精炼炉多功能顶枪 2023-12-29
- JB/T 14588-2023 激光加工镜头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