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355-202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1355-2020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indica "three-line" hybrid rice see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355—202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ulesforF1seedproductionof"threeline"indicahybridrice
2020-12-29发布2021-07-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35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制种基地的要求......................................................................4
5播种育秧............................................................................5
6移栽................................................................................7
7制种田施肥管理......................................................................8
8制种田水分管理......................................................................8
9制种田病虫害防治....................................................................9
10花期预测与调控.....................................................................9
11父母本异交态势改良................................................................10
12除杂保纯..........................................................................11
13种子收获..........................................................................12
14包装与贮藏........................................................................12
15质量指标和检验....................................................................12
16田间档案..........................................................................13
附录A(规范性)田间档案记载.........................................................14
I
DB36/T135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华中标准化事务所、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宜黄县市场监督管
理局、宜黄县农业农村局、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昌兰、迟令全、钟家富、徐仁水、熊秋仔、吴启龙、童林、陈晓平、涂建东、
罗炳福、章澄芳、胡桂英。
II
DB36/T1355—202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制种基地的要求、播种育秧、移栽、
制种田施肥管理、制种田水分管理、制种田病虫害防治、花期预测与调控、父母本异交态势改良、除杂
保纯、种子收获、包装与贮藏、质量指标和检验、田间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籼型“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DB36/T1064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不育系sterileline
雌蕊育性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但能接受正常育性花粉而受精结实的品系,其不育
性受细胞质和细胞核遗传基因共同控制,也称为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用A表示。
3.2
恢复系restorerline
即雄性不育恢复系,其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授粉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种一代,能恢复正
常育性。用R表示。
3.3
杂交水稻种子F1seedofhybridrice
以不育系为母本,恢复系为父本,通过异花授粉产生的杂种一代种子,其育性正常,纯度高,具有
较强杂种优势。
3
DB36/T1355—2020
3.4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hybridriceseedproduction
在隔离区内,将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一定的播差期播种、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在一起,通过自然授粉
和人工辅助授粉,使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出杂种一代种子。
3.5
隔离segregation
通过自然屏障、空间距离和错开开花时间等措施,隔断异品种花粉串粉,防止生物学混杂,确保种
子纯度和质量。
3.6
播差期sowinggapstage
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将生育期差异明显的父母本进行错期播种,后播亲本与先播亲本间的播种
间隔期,又称为播种差期。
3.7
春制seedproductioninSpring
春季制种。一般父本3月中下旬播种,母本4月上中旬播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
3.8
夏制seedproductioninSummer
夏季制种。一般父本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母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7月
底至8月上中旬。
3.9
秋制seedproductioninAutumn
秋季制种。一般父本6月上中旬播种,母本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底至9
月上旬。
4制种基地的要求
4.1气候条件
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正常生长发育、安全抽穗扬花和成熟收获的温光条件。安全抽穗扬花期,要
求从始穗到授粉结束的抽穗开花授粉期内天气稳定、阳光充足,出现连续3d以上阴雨低温天气的概率不
超过20%,日最高温度≤35℃,日最低温度≥21℃,日平均气温24℃~32℃,相对湿度75%~90%。安全
成熟收获期,要求连续2d以上降雨天气的机率≤20%。
4.2隔离条件
4
DB36/T1355—2020
采用时间隔离时,与异品种花期要错开25d以上;采用距离隔离,制种田处于上风位时,隔离距离
要达到100m以上;制种田处于下风位时,隔离距离要达到200m以上。或有山丘、树林、村庄房屋等自然
屏障,或种植30m以上、宽2m以上高的甘蔗、红麻、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做屏障隔离。
4.3耕作条件
地势较平坦,温、光、水资源充足,排灌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稻田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中上,非
山荫田或冷浸田;常年病虫害发生较轻,无同作物检疫性病虫害,前作落田谷经处理后不影响种子纯度;
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耕作水平。
5播种育秧
5.1播前准备
5.1.1播种期的确定
播种期的确定既要考虑保证抽穗期处于最佳气候条件利于制种高产,又要利于成熟收获期的安全,
减少穗发芽的发生,提高种子发芽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安排制种亲本的最佳始
穗期。先播亲本的播种期根据该亲本在该基地该季节播种至始穗期需经历的天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2768.3-2018 通信户外机房用温控设备 第3部分:机柜用空调热管一体化设备 2018-12-21
- YD/T 3426-2018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碳蓄电池 2018-12-21
- YD/T 3423-2018 通信用240V/336V直流配电单元 2018-12-21
- YD/T 3320.2-2018 通信高热密度机房用温控设备 第2部分:背板式温控设备 2018-12-21
- YD/T 3425-2018 通信用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1051-2018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424-2018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使用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420.5-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5部分: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2018-12-21
- YD/T 3344.3-2018 接入网技术要求 40Gbit/s 无源光网络(NG-PON2) 第3部分:TC层 2018-12-21
- YD/T 3421.1-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