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33/T 32-2024 《滇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DB5333/T 32-2024 "Procedures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Dianhongjing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美权、张金渝、起明菊、杨天梅、杨维泽、李后江、许宗亮、左应梅、李纪潮、黄国敏、张昌平、黄振懿、潘永兴。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8
5333
怒江州地方标准
DB5333/T32—2024
滇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PropagationofPolygonatum
kingianumviaTissueCulture
2024-01-24发布2024-02-24实施
怒江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33/T3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怒江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美权、张金渝、起明菊、杨天梅、杨维泽、李后江、许宗亮、左应梅、李纪
潮、黄国敏、张昌平、黄振懿、潘永兴。
I
DB5333/T32—2024
滇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滇黄精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培养准备、外植体采集和处理、接种、驯化、出苗、
包装、标识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怒江境内滇黄精组培苗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306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5333/T17滇黄精规范化种植种子种苗质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
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的黄精药材的植
物基源之一,为食药两用植物。
3.2
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采集滇黄精幼嫩叶片或不定芽,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
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滇黄精植株。
3.3
外植体
从鲜活植物体上获取的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组织或器官。
3.4
驯化
组培苗瓶苗从人工控制的培养条件到自然环境适应的过渡过程。
3.5
1
DB5333/T32—2024
缩略语
MS:是植物组培常用的一种基本培养基,由Murashige和Skoog发明的,以两人名字的缩写命名。
6-BA:6-Benzylaminopurine,6-苄氨基腺嘌呤。
NAA:Naphthylaceticacid,萘乙酸。
IBA:Indole-3-butyricacid,吲哚丁酸。
AC:Activecarbon,活性炭。
4培养准备
4.1生产场地与设备
按照NY/T2306中的规定执行。
4.2容器和器械清洗
容器采用650ml组培瓶。清洗按照NY/T2306中的规定执行。
4.3培养基配制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A。添加琼脂4.0g/L~4.5g/L,蔗糖30g/L,调节pH
值为5.8;激素的具体用量和比例应根据不同培养基类型、品种特性及其在培养中的表现加以适当调整
和优化。
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
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3.0~4.0mg/L+NAA0~1mg/L。
生根培养:1/2MS+N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0764-20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 灰分的测定 近红外法 2021-11-16
- NB/T 10762-2021 富含淀粉原料木质纤维素成分测定方法: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酸不溶木质素的测定 2021-11-16
- HS/T 70-2022 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及进出口主要商品目录编制规则 2022-03-30
- NB/T 10767-20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 第4部分:可溶性糖的测定 2021-11-16
- NB/T 10765-20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 热值的测定 近红外法 2021-11-16
- NB/T 10766-20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 水分的测定 近红外法 2021-11-16
- SN/T 5474-2022 非人源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测技术规范 2022-03-14
- NB/T 10763-2021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重金属汞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法 2021-11-16
- HS/T 1-2022 海关标准编写规则 2022-03-30
- HS/T 69-2022 海关毫米波个人安检扫描设备技术要求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