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1255-2012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DB35/ 1255-2012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yunwen rockfish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 1255-2012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5-04
实施日期
2012-08-05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的学名与分类、生长 与繁殖特性、形态特征标准、遗传学特性及所遵循的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云纹石斑鱼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起草人:
尤颖哲、丁少雄、王军、郭明兰、傅蒙娜、曲朦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20.30

B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1255—2012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ThegermplasmofEpinephelusmoara

2012-05-04发布2012-08-0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1255—2012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颖哲、丁少雄、王军、郭明兰、傅蒙娜、曲朦。

I

DB35/1255—2012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moara(Temminck&Schlegel,1842))的学名与分类、生长

与繁殖特性、形态特征标准、遗传学特性及所遵循的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云纹石斑鱼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1-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6-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10-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0部分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GB/T18654.11-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1部分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GB/T18654.12-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4-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4部分DNA含量的测定

GB/T18654.15-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5部分RAPD分析

3名称与分类地位

3.1学名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moara(Temminck&Schlegel,1842)。

3.2俗名

草斑、油斑。

3.3分类地位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

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

4分布与生态习性

云纹石斑鱼栖息于海水的中下层,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海、东海和日本海域等,底质类型为岩礁。

其耐受温度为10℃~35℃,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耐受盐度范围11~41。肉食性鱼类。

1

DB35/1255—2012

5形态特征

5.1外部形态

鱼体粗壮偏扁,体褐色或棕色,眼间隔微突;眼中大,短于吻长;口大,两颌具犬齿,上颌前端具

2圆锥牙及1个能向后倾伏的牙丛,两侧外行牙较大,内行牙细尖,下颌牙细尖,排列不规则;具明显的

辅上颌骨,腭骨具齿,舌上平滑无齿;前鳃盖骨隅角有5~6枚细锯齿棘,具假鳃,鳃条骨7条;体被细

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胸鳍后端圆形,尾鳍圆形。背鳍、尾鳍和臀鳍的边缘具白边。

云纹石斑鱼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云纹石斑鱼外形(A示鳃盖骨隅角锯齿棘;B示背鳍边缘白边;

C示尾鳍边缘白边;D示臀鳍边缘白边。)

5.2可数性状

5.2.1背鳍鳍式

D.XI-15~16。

5.2.2臀鳍鳍式

A.Ⅲ-8。

5.2.3胸鳍鳍式

P.17~18。

5.2.4腹鳍鳍式

V.I-5。

5.2.5尾鳍条数

C.18~19。

2

DB35/1255—2012

5.2.6第一鳃弓外鳃耙数

30。

5.3可量性状

体长为体高3.3~3.7倍,为头长2.4~2.6倍,为肛长的1.5~1.7倍;头长为吻长3.7~4.4倍,为眼

径6.5~7.3倍,为眼间距4.9~6.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6倍;背鳍基长为臀鳍基长3.2~3.6倍。

5.4内部构造特征

5.4.1鳔

鳔无鳔管,1室。

5.4.2幽门盲囊数

幽门盲囊呈树叶状,基部支数9~12条,分支数68~183条。

5.5骨骼主要特征

5.5.1眶前骨

眶前骨近似长方形,后缘缩小。

5.5.2眶后骨

第5眶后骨呈“T”字形。

5.5.3尾舌骨

尾舌骨后端分叉成燕尾状,燕尾下摆尖突平滑。

5.5.4尾下骨

第2和3块尾下骨后端分别接2和3根鳍条。

5.5.5脊椎骨

脊椎骨为24枚,其中腹椎10枚,尾椎14枚。

6生长与繁殖特性

6.1生长特性

6.1.1生长方程式

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式分别见式(1)和式(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