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JJF 1147-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Anechoic Rooms and Hemi-anechoic Rooms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47-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6-05-23
实施日期
2006-08-23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的确定和评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起草人:
张美娥、陈剑林、刘克、顾建秀、郑晓嫒、帅正萍、白滢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AcousticPerformanceofAnechoic

RoomsandHemi-anechoicRooms

2006-05-23发布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47—2006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概述……………………

4(1)

计量特性………………

5(1)

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5.1(1)

本底噪声……………

5.2(2)

校准条件………………

6(2)

环境条件……………

6.1(2)

校准器及其他设备…………………

6.2(2)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3)

校准项目……………

7.1(3)

校准方法……………

7.2(4)

校准结果表达…………

8(8)

校准数据处理………………………

8.1(8)

校准证书……………

8.2(8)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8.3(8)

复校时间间隔…………

9(8)

附录测试声源的选择和指向性测量………………

A(9)

附录空气对声波吸收的计算………

B(10)

附录校准证书的内容………………

C(12)

附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

D(14)

JJF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的确定和评价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1—199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JJF1059—1999《》

声校准器

JJG176—2005《》

倍频程和倍频程滤波器

JJG449—2001《1/3》

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102.7—1993《》

声学名词术语

GB/T3947—1996《》

户外传播衰减第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

GB/T17247.1—2000《1:》

ISO3745—2003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powerlevelsofnoisesourcesus-

ingsoundpressure-Precisionmethodsforanechoicandhemi-an-

echoicrooms

IEC61094-4:1995Measurementmicrophones-Part4:Specificationsforworking

standardmicrophones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采用和中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以及

GB/T3947—1996JJF1001—1998GB/T

中规定的量和单位

3102.7—1993。

4概述

消声室是室内各面均铺设高效能吸声材料或吸声构件使边界能有效吸收入射声

,

能从而使室内空间基本为自由声场的房间半消声室是一面为反射面的消声室以模

,;,

拟半自由场空间即一个反射面上方为自由声场的空间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广泛应用于

,。

各种电声器件和电声产品声学性能的测量电声学测量仪器的计量校准检测机电产

,、,

品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精密测量以及声学研究等领域

5计量特性

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5.1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的自由声场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用室内测得的声压级与反平方律

理论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确定

1

JJF1147—2006

对用于电声器件和电声产品声学特性测量或电声仪器计量校准检测的消声室

a)、

或半消声室室内声压级与反平方律理论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在测试的频率范围内一般不

,

超过

±1.0dB。

对用于噪声源声功率级精密测量的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室内测得声压级与反平

b),

方律理论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见表

1。

表1室内声压级与反平方律理论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测试室类型倍频带中心频率允差

1/3/Hz/dB

≤630±1.5

消声室

800~5000±1.0

≥6300±1.5

≤630±2.5

半消声室

800~5000±2.0

≥6300±3.0

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决定室内声压级与反平方律理论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c)。

本底噪声

5.2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室内本底噪声至少应比被测声源的声压级低

15dB。

6校准条件

环境条件

6.1

温度

:(15~30)℃;

相对湿度

:(30~80)%;

气压

:(80~103)kPa。

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6.2

信号发生器

1)

信号发生器应满足声频信号发生器的要求在测量期间幅度稳

JJG607—2003《》,

定度优于

±0.1dB。

功率放大器

2)

在测量所需的频率范围内频率响应优于在测量期间的稳定度优于

,±0.2dB,

±0.1dB。

测量放大器或等效的测量仪器

3)()

在测量所需的频率范围内频率响应优于在测量期间的稳定度优于

,±0.2dB,

±0.1dB。

测量传声器

4)

测量传声器应满足中或型的要求

IEC61094—4WS2FWS2D。

带通滤波器

5)

带通滤波器应满足倍频程和倍频程滤波器中级的要求

JJG449—2001《1/3》1。

2

JJF1147—2006

电平记录仪用于连续测量

6)()

在测量所需的频率范围内分辨力优于

±0.25dB。

声校准器

7)

声校准器满足声校准器中级的要求

JJG176—2005《》1。

测试声源

8)

测试用声源应满足

:

在所用频率范围内近似为点声源

a);

具有可认定的声中心

b);

近似为无指向性允许偏差满足表的要求

c),2;

在所用频率范围内有足够的声输出使每个传声器路径上所有测点的声压级都

d),

比本底噪声高以上

10dB;

在每个传声器路径测量过程中包括与之相连的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稳

e),

定性在内在任何倍频带上辐射声功率变化不大于

,1/3,±0.5dB。

测试用声源的选择和测量方法见附录

A。

表2测试声源指向性的允许偏差

测试室类型倍频带中心频率允差

1/3/Hz/dB

≤630±1.5

消声室800~5000±2.0

6300~10000±2.5

>10000±5.0

≤630±2.0

半消声室800~5000±2.5

6300~10000±3.0

>10000±5.0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

7.1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的校准项目见表

3。

表3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

基本检查

1

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2

本底噪声

3

3

JJF1147—2006

校准方法

7.2

基本检查

7.2.1

基本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

消声室或半消声室所处的地理位置

a);

内部几何形状

b);

采用的隔声隔振结构吸声构件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吸声材料后空腔尺

c),、、、

寸安装吸声构件后净空间的尺寸

,;

半消声室反射面的材料和大致的吸声系数

d);

消声室内工作人员行走网的状况

e);

隔声门的构造及关闭严密程度

f);

电缆线通过的管道端口密封情况

g);

室内除测量用设备外是否有其他反射物体如有固定测件使用的基础或支架无

h),

法移走是否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反射等

,。

当半消声室反射面不是壁面时此反射面是否因振动而有声辐射存在基本检

i),。

查结果应完整记录并在校准报告中详细描述

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7.2.2

测量装置方框图如图和图所示

12。

图消声室自由声场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的测量装置方框图

1

图半消声室自由声场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的测量装置方框图

2

测试声源放置

a)

对于消声室应使测试声源假定的声中心可取声源辐射振膜的中心或球形声源的

,(

4

JJF1147—2006

几何中心实际的声中心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到尽可能位于房间的几何中心或

,)(

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和实际使用需要放置对于专门用于电声产品等测量的消声室

),,

声源假定的声中心可位于距离工作人员行走网以上左右并于行走网平行的平面的

1.2m

中心由于实际使用时一般将对角线方向作为测量工作线因此还需要将声源置于对角

,,

线的一端距吸声面一定距离处增加工作线路径的测量

,。

对于半消声室测试声源假定的声中心尽可能位于房间反射面的中心也可根据房

,(

间具体形状和实际工作需要选取放置时声源应位于反射面的平面上使测试声源

)。,,

的声中心尽可能地接近反射面最好在波长之内在任何情况下声中心与反射面

,0.1。,

的距离不应超过若半消声室建造时在反射面中心留有安装声源的小空腔则可

0.15m。,

将声源放置于空腔内并使其辐射表面与反射面平齐

测试声源按选定的方位放置并对所有传声器路径保持这一方位

,。

确定传声器路径

b)

传声器至少沿条直线路径离开声源直线路径的延长线穿过声源中心其中条

5,。4

路径从声源至房间角上两面墙和天花板或底面的相交处为关键传声器路径其余

(),,

路径可根据用户实际测量需要安排对于半消声室应避免路径太靠近反射面并与反射

。,

面平行对于消声室个关键传声器路径

。,4

应位于房间的工作区域即室内正常测量所

,

用的部分当室内没有明确的工作区域时

,,

所选的角应位于通过房间中心的假想平面

内对专门用于电声产品等测量的消声室

。,

所选的角一般位于距离工作人员行走网以上

左右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并于行

1.2m()

走网平行的假想平面内其他所有传声器路图传声器基本路径示意图

,3

径均位于此平面内传声器基本路径示意图

见图另外附加实际工作线路径

3,。

选择测试信号

c)

对用于噪声源声功率级测量的消声室和半消声室测试信号一般采用随机噪声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