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无为县植保站、繁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起草人:
- 杨国荣、李吉勇、孙善教、胡卫星、马海华、吴倩、李碧、凌俊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214—2014
油茶引进良种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TechniqueRegulationsabouttheIntroducedImprovedVarietiesof
Camellia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1-25发布2014-12-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21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无为县植保站、繁昌县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荣、李吉勇、孙善教、胡卫星、马海华、吴倩、李碧、凌俊杰。
I
DB34/T2214—2014
油茶引进良种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引进良种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造林技术、林地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
收、观察记录、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油茶良种的引进、经济栽培和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1268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茶引进良种
本地区没有或未规模种植,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我省栽培区域内
栽培的优良油茶品种。
4品种选择
4.1适宜本地区栽植,引种前经区域性试验,并经林业主管部门许可。
4.2油茶结果率、果实含油率、平均产油量应高于当地品种的平均水平。
4.3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本区域平均水平。
4.4适应本区域气候及土壤条件。
4.5易于栽培管理,不带入新的病虫害。
5造林技术
5.1规划设计
5.1.1规划设计
造林前,根据引进良种生态相似性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包括立地条件调查,林地区划,
品种选择,种苗规划,造林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技术档案等。
1
DB34/T2214—2014
5.1.2作业设计
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开展造林作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小班调查、面积测定、整地挖穴、种苗要求、
种植密度、抚育管理等,编制造林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5.2林地选择
5.2.1根据引进良种生态学特性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地段进行栽植。
5.2.2若无特殊要求,可参照DB34/T1268。
5.3整地、挖穴
5.3.1整地应在先年的秋、冬进行,整地时应结合规划设计,修筑作业林道和排灌设施,并注意水土
保持。
5.3.2植树穴规格为0.6m×0.6m×0.6m,呈品字形配置,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5.4施基肥
栽植前1个月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10kg或有机肥3~5kg,施入穴内后与表土混匀,再覆土堆
成馒头状。
5.5品种配置
5.5.1造林地面积在1~5公顷的应有3个以上品系,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应有5个以上品系配置
造林。配置栽植品种的花期应基本一致。
5.5.2各品系以行状配栽,并做好标记和档案管理。
5.6栽植
5.6.1栽植时间:裸根苗在2月上旬~3月上旬为宜,容器苗栽植时间可适当延长,栽植时注意天气
变化,应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栽植。
5.6.2栽植密度:以2m×3m株行距栽植。可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品种要求,适度调整。
5.6.3栽植方法:裸根苗在栽植之前剪去过长主根,并用加入2/10000生根粉泥浆蘸根;容器苗在栽
植前去除容器,并保证基质不散开。定植时扶正苗木,做到根系舒展,深浅适中,根土紧密接触,浇透
定根水。栽植后在植株周围80cm范围内铺薄膜,并用心土覆盖。
5.6.4造林成活率低于90%时,应及时用大苗补植。
6林地管理
6.1水肥管理
6.1.1灌溉:油茶林中应建若干蓄水池(蓄水量15m3/亩)。确保干旱季节及时灌溉。
6.1.2排涝:雨季应防止林地积水,及时开沟排涝。
6.1.3施肥:油茶林施肥可参照DB34/T1268,根据不同良种需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6.2整形修剪
参照DB34/T1268幼树整形和修剪。
6.3松土除草
2
DB34/T2214—2014
6.3.1除草:幼林期每年除草两次。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9月份。
6.3.2深
推荐标准
- DB12/ 046.52-2008 汽车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61-2008 镍氢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3-2008 电焊丝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7-2008 机械电炉钢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9-2008 曲轴锻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8-2008 机车车辆弹簧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1-2008 汽车发动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6-2008 电焊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60-2008 铅酸蓄电池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
- DB12/ 046.55-2008 冰箱压缩机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200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