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4750-2017 副猪嗜血杆菌检测方法

GB/T 34750-2017 Detection methods for haemophilus parasui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4750-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1-01
实施日期
2018-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巢式PCR检测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猪的肺脏、心脏、脑等组织,胸腔、腹腔、心包积液或关节液,抗凝血,细菌培养物等样品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起草人:
吴志明、闫若潜、张健、赵明军、赵雪丽、宋勤叶、徐引弟、王东方、王淑娟、安春霞、刘梅芬、张盼盼、谢彩华、高凤山、方先珍、吴家强、拜廷阳、王一、刘淑敏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220

B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750—2017

副猪嗜血杆菌检测方法

Detectionmethodsforhaemophilusparasuis

2017-11-01发布2018-05-01实施

发布

GB/T34750—2017

■>r■—>—

刖弓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农业大

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吴志明、闫若潜、张健、赵明军、赵雪丽、宋勤叶、徐引弟、王东方、王淑娟、安春霞、

刘梅芬、张盼盼、谢彩华、高凤山、方先珍、吴家强、拜廷阳、王一、刘淑敏。

T

GB/T34750—2017

副猪嗜血杆菌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巢式PCR检测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猪的肺脏、心脏、脑等组织,胸腔、腹腔、心包积液或关节液,抗凝血,细菌培养物等

样品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

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p:碱基对(BasePair)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

dNTPs:脱氧核糖核昔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s)

MGB:小沟结合(MinorGrveBinder)

NAD:烟酰胺腺瞟吟二核昔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

PE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Solution)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

Taq酶:TaqDNA聚合酶(TaqDNAPolymerase)

TE:Tris-EDTA缓冲液(Tris-EDTABuffer)

TSA:胰蛋白豚大豆琼脂(TrypticSoyAgar)

TSB:胰蛋白腺大豆肉汤(TrypticSoyBroth)

3仪器

3.1生物安全柜。

3.2恒温培养箱。

3.3光学显微镜。

3.4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

3.5PCR扩增仪。

3.6高速冷冻离心机(12OOOXg以上)。

3.7核酸电泳仪和水平电泳槽。

3.8恒温水浴锅。

3.9单道微量移液器(0.5#L〜10ptL;2〜20pL;20〜200卩L;100〜1000#L)。

3.10组织匀浆器或研钵。

3.11凝胶成像系统(或紫外投射仪)

3.12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4耗材

4.11.5mL无菌离心管。

1

GB/T34750—2017

4.20.2mLPCR薄壁管或八联管。

5试剂

5.1TSA培养基和TSB培养基(见附录A)。

5.2NAD贮存液(见附录A),2°C〜8C条件下保存。

5.3革兰氏染色试剂:含草酸鞍结晶紫染液、卢戈氏(Lugol)碘液、95%乙醇和沙黄(蕃红)染液,常温条

件下保存。

5.4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半乳糖、木糖等微量生化鉴定管,2°C〜8°C条件下保存。

5.53%过氧化氢、0.8%磺胺酸冰醋酸溶液、0.5%a-蔡胺乙醇溶液,0.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见附录

A),常温条件下保存。

5.6消化液I和TE缓冲液(见附录B),常温条件下保存。

5.71XTAE核酸电泳缓冲液、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5+24+1),0.01mol/L(pH7.2)的PES、阿氏

液等试剂(见附录B),6X电泳上样缓冲液,75%乙醇,以上试剂2°C〜8C条件下保存。

5.8组织悬液、消化液H(见附录B),异丙醇,DNA标准分子量,置一20°C保存。

5.9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见附录B)

5.10巢式PCR扩增用上、下游引物序列(见附录C)。

5.11副猪嗜血杆菌巢式PCR检测反应体系(见附录D)。

5.12副猪嗜血杆菌实时荧光PCR扩增用上、下游引物及探针序列(见附录C)。

5.13副猪嗜血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反应体系(参见附录E)

6细菌分离与鉴定

6.1样品的采集

无菌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死猪的肺脏、心脏、脑等新鲜组织,胸腔、腹腔、心包积液或关节

液,抗凝血等样品。采集或处理的样品在2°C〜8°C条件下保存应不超过24h。采集的样品密封后,采

用保温壶或保温桶加冰密封,运送到实验室。

6.2分离培养

6.2.1在生物安全柜中用接种坏无菌蘸取样品划线接种于TSA固体培养基上,37°C培养24h〜48h,

使之形成菌落,以供鉴定用。

6.2.2取6.2.1中培养的针尖大小(直径约1rrnn〜2mm).圆形、隆起、光滑湿润、无色透明、边缘整齐

的小菌落,在TSA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划线接种纯培养,37°C培养24h〜48h后,出现上述小菌落。

6.3涂片染色镜检

6.3.1涂片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灭菌蒸憾水后,挑取纯培养的小菌落与灭菌蒸憎水混匀并涂成薄

菌膜。

6.3.2干燥将涂片于空气中自然晾干。

6.3.3固定将已干燥的载玻片涂面朝上,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5次〜6次进行固定。

6.3.4染色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具体操作按照革兰氏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置1000倍

(10X1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6.3.5镜检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或球杆状小杆菌,菌体大小不等,约0.5MmX

(1.5pm〜2.0pm),以纤细杆状居多、无鞭毛,不形成芽抱。

2

GB/T34750—2017

6.4“卫星生长现象”试验

在生物安全柜中无菌挑取纯化培养后的单个菌落,平行划线于无NAD的绵羊鲜血平板上,再挑取

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于水平线划线,37°C条件下培养24h〜48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副猪嗜血杆

菌无溶血,并具有“卫星生长现象”(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而远离葡萄球菌的

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较小)。

6.5增殖培养

在生物安全柜中无菌挑取具有“卫星生长现象”且不溶血的单菌落在TSA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再次

纯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5mLTSB液体培养基中,37°C培养24h〜48h后,液体变混浊,判为

增殖培养成功。

6.6生化鉴定

6.6.1糖类发酵试验

在生物安全柜中无菌将生化鉴定管打开,每管按10Mg/mL终浓度加入NAD,用接种针无菌挑取

6.5中增殖培养的菌液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半乳糖、甘露醇、木糖等微量生化鉴定管中,37°C培养

24h,观察结果,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木糖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6.6.2触酶试验

吸取6.5中增殖培养的菌液1滴于洁净玻片上,然后滴加1滴3%过氧化氢混匀,30s内观察反应

结果,立即出现大量气泡者判为阳性,无气泡者判为阴性。

6.6.3硝酸盐还原试验

将0.8%磺胺酸冰酷酸溶液和0.5%a-荼胺乙醇溶液各0.2mL混合,取混合试剂0.1mL加至6.5

中增殖培养菌液中,立即观察结果,呈现红色者为阳性,无红色出现者为阴性。

6.6.4尿素酶试验

吸取6.5中增殖培养的菌液100卩L接种于尿素酶试验液体培养基管中,摇匀,于37°C培养

10min,60min和120min后分别观察结果,粉红色者判为阳性,不变色者判为阴性。

6.6.5氧化酶试验

吸取6.5中增殖培养菌液1滴于洁净载玻片上,加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1滴,2min内观察结

果,呈现鲜蓝色者判为阳性,2min内不变色者判为阴性。

6.6.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

按照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使用说明书将6.5中增殖培养的细菌进行微生物鉴定。

6.6.7结果判定

糖类发酵试验结果为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木糖;触酶、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均

为阳性;尿素酶、氧化酶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的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结

果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的,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

3

GB/T34750—2017

7副猪嗜血杆菌巢式PCR检测

7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