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41-2022 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技术标准

DB37/T 5241-2022 Th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composite wall with built-in insulation and cast-in-place concrete using a web-type framework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5241-202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2-25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及 8 度以下地区,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起草人:
孟庆良
出版信息:
页数:6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241-2022J×××××-202×

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

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gridframecast-in-situconcretecompositewall

ofbuilt-ininsulation

2023-02-25发布2023-04-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gridframecast-in-situconcretecompositewall

ofbuilt-ininsulation

DB37/T5241-20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2×

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3年04月01日

XXXX出版社

2023年·济南

前言

为规范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保证工程

质量,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

第一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11号)

的要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标准

实施过程中应用实践经验,参考国家、行业现行最新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修订《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BJ/T14-043-2012。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设

计;6构造措施;7制作与安装;8质量验收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明确了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

设计使用年限及耐火极限;2.修改了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3.合并了关于A法、B

法的墙体厚度取值名称;4.明确了冷拔光圆钢筋仅作为构造钢筋使用;5.增加了不

同情况下保温板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6.完善了楼板等部位节能构造措施;7.补充

了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构造做法;9.删除了地震作用及截面设计的

计算公式;10.取消了关于小墙肢的相关规定;11.删除了不进行截面抗震计算的相

关规定。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

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山东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128号,邮编:250014,电话:

0531-51765563,电子邮箱:fzykyb@)。

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参编单位:泰安市华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瑞峰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聚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德州晶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

山东地平置业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孟庆良周楠楠朱传晟刘淼张少红

刘启明李云峰田浩宋杨王洪飞

吴学峰戴显屹张开利袁雅祺李文祥

颜岐山聂雪芹季连荣于培锡袁英成

王国胜胡森王茹丽王德民李春来

主要审查人员:蒋世林李国忠范涛李当生张海燕

肖华锋宋亦工吴美升王琨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4

4材料……………………5

5设计……………………9

5.1一般规定……………9

5.2结构设计……………10

5.3建筑热工设计………………………12

6构造措施……………13

6.1一般规定…………13

6.2CL复合剪力墙构造要求…………14

6.3CL复合填充墙构造要求…………17

7制作与安装…………19

7.1一般规定…………19

7.2CL预制板的制作…………………19

7.3CL网架板安装……………………21

7.4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21

7.5CL预制板的安装…………………22

7.6施工安全…………23

8质量验收……………24

8.1一般规定…………24

8.2CL网架板…………24

8.3CL预制板…………26

8.4工程验收…………28

附录ACL复合墙体热工计算参考选用表…………30

附录BCL复合剪力墙构造表………31

附录CCL网架板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32

附录D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33

本标准用词说明………………………35

引用标准名录…………36

附:条文说明…………38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s……………………4

4Materials………………5

5Design…………………9

5.1Generalrequirements…………………9

5.2Structuraldesign……………………10

5.3Architecturalthermaldesign…………12

6Detailingrequirements………………13

6.1Generalrequirements………………13

6.2DetailingrequirementsofCLcompositeshearwall………14

6.3DetailingrequirementsofCLcompositeshearwall………17

7Fabricationandinstallation………………19

7.1Generalrequirements………………19

7.2FabricationofCLprecastslab…………19

7.3InstallationofCLgridsslab…………21

7.4Concreteconstruction………………21

7.5InstallationofCLprecastslab…………22

7.6Constructionsafety…………………23

8Acceptanceforquality………………24

8.1Generalrequirements………………24

8.2CLgridsslab…………………24

8.3CLprecastslab……………………26

8.4Acceptanceofconstruction…………28

AppendixAThermalcalculationreferenceselectiontableforCLcompositewall……………30

AppendixBStructureofCLcompositeshearwall……31

AppendixCMechanicalperformanceexperimentalmethodforCLgridsslab……32

AppendixDQualityacceptancerecordsforinspectionlotofvarioussubentry

engineerings……………3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35

Listofquotedstandards………………36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8

1总则

1.0.1为规范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

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

建筑中采用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gridframecast-in-situconcretecomposite

wallofbuilt-ininsulation

由内外两叶现浇混凝土和中间的保温层构成,通过穿过保温层的钢筋焊接网架

将三者连接形成的网架保温复合轻质(Composite-Light)墙体,简称CL复合墙。

根据受力状态分为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和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

混凝土复合填充墙。

2.1.2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gridframecast-in-situconcrete

compositeshearwallofbuilt-ininsulation

由外叶防护层和内叶起结构受力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构成的CL复合墙,简称

CL复合剪力墙。

2.1.3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填充墙gridframecast-in-situconcrete

compositefilledwallofbuilt-ininsulation

由内外两叶防护层构成的CL复合墙,简称CL复合填充墙。

2.1.4防护层protectivelayer

CL复合墙中主要对保温层起防护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包括工厂预制防护层

和现场现浇防护层。

2.1.5结构层structurallayer

CL复合剪力墙中处于保温层内侧,主要起结构受力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

2.1.6钢筋焊接网架保温板steelweldinginsulatinglayerspace

由两层或三层钢筋焊接网、中间夹以保温层,用斜向钢筋,以下简称腹筋,穿

过保温层后焊接成的骨架,简称CL网架板。

2.1.7CL预制板CLprecastpanel

CL网架板在工厂内预先浇筑混凝土防护层形成的墙板,包括双侧防护层预制

CL复合填充墙和单侧防护层预制板。

2.1.8内置垫块Builtincushionblock

在CL网架板生产过程中放置在钢筋焊接网和保温层之间的垫块,根据位置和

作用不同分为控位垫块和保护层垫块。

-2-

2.2符号

bw1——防护层截面厚度;

bw2——结构层截面厚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E——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ξ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η1——复合剪力墙轴压比折减系数。

-3-

3基本规定

3.0.1CL复合墙的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应承受

荷载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而不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

3.0.2CL复合墙的截面设计和配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和现行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451的相

关规定。

3.0.3CL复合墙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37/50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155的规定,隔热和防潮设

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其他相关设计标准的

规定。

3.0.4CL复合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5h,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3.0.5CL复合墙的隔声性能不应低于45dB,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规定。

3.0.6CL复合墙的外饰面层宜采用涂装、轻质砂等轻质饰面材料。

-4-

4材料

4.0.1CL复合墙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规定,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283的规定;工厂内预制的混凝土尚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规定。

4.0.2CL复合墙的受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冷拔低碳钢丝焊接网及腹筋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0.2-1、4.0.2-2和

4.0.2-3的规定。

表4.0.2-1冷拔低碳钢丝规格要求

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抗拉强度设计值fy直径

牌号符号

(N/mm2)(N/mm2)(mm)

CDW550фb5503203,4

表4.0.2-2冷拔低碳钢丝性能要求

性能指标

项目试验方法

3mm4mm

直径允许偏差±0.06±0.08JC/T540

抗拉强度(N/mm2)≥550

GB/T228.1

伸长率(%)≥2.0≥2.5

次数(次)≥4

180°反复弯曲GB/T238

弯曲半径(mm)7.510

注:1抗拉强度试样应取未经机械调直的冷拔低碳钢丝;

2伸长率测量标距为100mm。

表4.0.2-3焊接网规格及质量要求

钢筋直径(mm)34568~10试验方法

钢筋间距(mm)50、100100100200、250

间距允许偏差(mm)±10GB/T1499.3

焊点开焊数量总数量≤1%

-5-

任一钢筋≤50%

最外钢筋不允许

注:钢筋间距大于250mm时,允许偏差可取10mm及规定间距5%的较大值。

4.0.3CL复合墙的保温芯材可采用XPS板、SXPS板、EPS板、SEPS板等保温板

材,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CL复合墙用保温芯材主要性能要求

性能指标

项目试验方法

XPSSXPSEPSSEPS

表观密度(kg/m3)25~3530~38≥20GB/T6343

导热系数[W/(m·K)]≤0.0300.026≤0.0370.032GB/T10294

压缩强度(kPa)≥0.20≥0.10GB/T8813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0.20≥0.10JGJ144

吸水率(%)≤1.5≤4.0GB/T8810

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不低于B2级GB/T8624

4.0.4CL复合墙中的拉结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腹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其规格及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表4.0.2-1、表4.0.2-2

的规定;

2定位拉结钢筋和墙体端部U形钢筋应采用HPB300级钢筋,公称直径不宜小

于8mm,其材料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

求;

3腹筋及定位拉结钢筋穿过保温层的部分宜做表面防腐涂层;当表面防腐涂层

分为两道时,第一道应为镀锌,第二道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表面防腐涂

层的质量或厚度应符合表4.0.4的要求。

表4.0.4腹筋及拉结件表面防腐涂层质量要求

项目要求试验方法

镀锌层平均质量(g/m2)>90GB/T1839

聚乙烯、聚氯乙烯>0.15

涂塑层厚度(mm)YB/T4450

聚酯>0.10

-6-

4.0.5CL网架板的表观质量和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4.0.5-1和表4.0.5-2的规定。

表4.0.5-1CL网架板的表观质量要求

项目要求试验方法

平整,无明显翘曲、变形,焊点开焊数量不应大于1%,且不应

钢筋焊接网

集中在一处,连续脱焊点不应多于2处

分布规律,三维方向斜插,腹筋表面防腐涂层应均匀、光滑、

腹筋或拉结钢筋GB26540

连续,无目视可分辨的小孔、裂缝、脱皮及其它有害缺陷

保温板无破损、掉角,拼接处粘接结牢固

表4.0.5-2CL网架板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试验方法

长度、高度±10

总厚度±5

焊接网钢筋直径±0.05

焊接网钢筋间距±10

GB26540

腹筋直径±0.05

腹筋防腐涂层伸出长度±5

保温层厚度±2

保温层距钢筋焊接网间距±5

4.0.6CL预制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0.6的规定。

表4.0.6CL预制板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试验方法

长度0,-10

预制混凝土部分高度0,-10

厚度+6,0

整体弯曲3

局部翘曲5JC/T2504

预制混凝土平整度5

预埋件6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管、预留孔3

预埋螺栓3

-7-

续表4.0.6

项目允许偏差(mm)试验方法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10,0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JC/T2504

预留洞尺寸+10,0

-8-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CL复合墙的基本构造如图5.1.1所示。

(a)CL复合剪力墙(b)CL复合填充墙

图5.1.1CL复合墙构造

1-防护层;2-保温层;3-结构层;4-钢筋焊接网1;5-钢筋焊接网2或背杆

6-腹筋;7-控位垫块;8-保护层垫块;9-定位拉结钢筋

5.1.2CL复合墙可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

中的外墙、楼(电)梯间墙、分户墙。

5.1.3CL复合剪力墙应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设计。

5.1.4CL复合墙的节能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分别满足冬季保温并兼顾

夏季隔热要求。

5.1.5CL复合剪力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

5.1.6采用CL复合剪力墙的丙类建筑不同结构类型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5.1.6的要

求,对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表5.1.6采用CL复合剪力墙的丙类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78(0.2g)8(0.3g)

框架-剪力墙12010080

剪力墙12010080

部分框支剪力墙1008050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板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3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9-

4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5.1.7CL复合剪力墙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及结构类型和建筑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抗震措施要求。丙类复合剪力墙建筑

的抗震等级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表5.1.7CL复合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78

房屋高度()>>

框架—剪力m≤2425~6060≤2425~6060

墙结构

框架四三二三二一

框架—剪力

剪力墙、复合剪力墙三二二一

墙结构

房屋高度(m)≤2425~80>80≤2425~80>80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复合剪力墙四三二三二一

房屋高度(m)≤2425~80>80≤2425~80

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一般部位四三二三二

复合剪

力墙结构

力墙加强部位三二一二一

框支层框架二一一

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

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5.2结构设计

5.2.1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CL复合剪力墙稳定性验算的计算截面厚度宜按结

构层与现浇防护层截面厚度之和:

1建筑高度不大于28m、房屋高度不大于10层,且层高不大于4.5m;

2腹筋数量不小于100个/m2,且直径不小于3mm;

3设置有效连接防护层及结构层的构造措施。

5.2.2CL复合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