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303-2015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

DB46/T 303-2015 The basic norms for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303-2015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06
实施日期
201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海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培训、咨询、评审。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省安全生产协会
起草人:
孟宪卫、冯桂深、孟婷婷、蒲书厅、邱德诚、付秋兰、桂聪慧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5.060.20

T40

备案号:45154-2015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303—2015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

2015-02-06发布2015-03–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303-2015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一般要求.........................................................................................................................................................3

4.1原则.........................................................................................................................................................3

4.2建立和保持.............................................................................................................................................3

4.3符合性评定.............................................................................................................................................3

5核心要求.........................................................................................................................................................3

5.1目标.........................................................................................................................................................3

5.2组织机构和职责.....................................................................................................................................4

5.3安全生产投入.........................................................................................................................................4

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

5.5教育培训.................................................................................................................................................7

5.6生产设备设施.........................................................................................................................................8

5.7作业安全...............................................................................................................................................26

5.8隐患排查和治理...................................................................................................................................28

5.9危险源管理...........................................................................................................................................29

5.10职业健康.............................................................................................................................................30

5.11应急救援.............................................................................................................................................32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33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33

I

DB46/T303-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与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省安全生产协

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卫、冯桂深、孟婷婷、蒲书厅、邱德诚、付秋兰、桂聪慧。

II

DB46/T303-2015

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一般要求、核心要

求、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培训、咨询、评审。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T2550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GB/T2551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乙炔橡胶软管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5107气焊设备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设备用软管接头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1

DB46/T303-2015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20950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44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195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5201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

TSG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G5004锅炉使用管理规则

TSGT500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

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

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AQ/T9006-2010,定义3.1]

3.2

汽车制造企业

依法设立,生产汽车整车的经济组织。

2

DB46/T303-2015

4一般要求

4.1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

患,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完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事故发生,

保障企业员工安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4.2建立和保持

企业应依照本标准要求,结合自身特点,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通过

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符合性评定

4.3.1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符合性进行评定,采用企业自评和企业外部有

资质的第三方评审机构进行评审的方式。

4.3.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的考评办法,按照海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

5核心要求

5.1目标

5.1.1目标建立

5.1.1.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的管理要

求。

5.1.1.2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

面:

a)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b)职业病防治管理目标;

c)安全绩效目标。

5.1.2指标体系

5.1.2.1企业应制定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预防安全生产事故、降低和控制安全风险为目的的安全生

产年度考核指标。

5.1.2.2应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安全生产年度考核指标,并制定实施

计划和考核办法。

5.1.2.3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年度考核指标:

1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指标;

a)安全生产培训指标;

b)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控制指标;

3

DB46/T303-2015

c)职业病防治指标;

d)相关方管理指标。

5.1.3考核管理

5.1.3.1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

5.1.3.2应定期评估安全生产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应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补充和完善。

5.2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组织机构

5.2.1.1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5.2.1.2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企业,应按规定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5.2.1.3生产作业环境涉及爆炸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企业,应配备监督作业现场安全的安

全检查员。

5.2.1.4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或者领导小组,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最高决策机构

或者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并保存会议记录。

5.2.2职责

5.2.2.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以下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e)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f)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g)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h)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i)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j)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2.2.2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和

考核的管理要求。

5.2.2.3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5.2.2.4企业各级人员应履行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

5.2.2.5应定期评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补充和完善。

5.3安全生产投入

5.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5.3.1.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

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4

DB46/T303-2015

5.3.1.2安全生产费用应按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生产

作业场所的防火、防爆、防坠落、防毒、防静电、防尘、防噪声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防爆、

防毒、防静电、防尘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支出;

a)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配备、维护、保养支出,以及应急演练支出;

b)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c)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支出;

d)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e)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f)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g)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h)用于设置安全标志和标识支出;

i)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5.3.2工伤保险

5.3.2.1应建立企业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明确缴纳项目、缴纳标准及伤亡赔付的管理要求。

5.3.2.2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足额缴纳员工工伤保险费。

5.3.2.3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工伤及工伤死亡的员工获得赔偿。

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5.4.1.1应建立与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文件的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管理的

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更新方式、定期评审,以及文件的标识、存档、发放、回收的管理要求。

5.4.1.2企业主要负责文件管理的归口部门,应建立与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等文件的管理清单,并向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公布。各基层单位和部门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

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文件,并向文件管理归口部门汇总。

5.4.1.3应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文件传达给相关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

5.4.1.4应将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及时融入和转化成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执行。应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评审,保存评审记录。

5.4.1.5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的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编制、发布、

使用、评审、修订的管理要求。

5.4.2规章制度

5.4.2.1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

5.4.2.2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5.4.3操作规程

5

DB46/T303-2015

5.4.3.1企业应识别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危险作业,应根据生产作业的安全要求,建立安全操作规

程。安全操作规程的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2危险化学品(成品油、燃气、清洗剂、油漆等)物品的装卸、搬运、分装及管道输送作业;

a)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

b)汽车焊装;

c)汽车零部件组装和安装;

d)浸洗、调漆、喷涂漆及涂装作业;

e)整车检测及试验;

f)汽车汽(柴)油加注作业;

g)动火作业;

h)带电作业;

i)临时用电作业;

j)高处作业;

k)特种设备的使用;

l)输送设备的使用;

m)重物吊运作业;

n)受限空间作业;

o)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内电气和通风设备设施的污物清扫及检维修作业;

p)储存液态有毒物质和腐蚀性物质的容器、管道、罐、池、槽,以及排放液态有毒物质、腐蚀性

物质及污水的导流槽(沟)、污水池等设施进行的清洁作业;

q)油、气输送管道检维修作业;

r)可燃气体监测;

s)有毒有害气体监测。

t)安全操作规程在发布前,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安全操作规程的安全符合性。

5.4.3.2应将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生产作业岗位。

5.4.4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进行检查、评估。应保存检查、评估记录。

5.4.5修订

5.4.5.1企业应根据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评估情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进行修订,确保其适用和有效。

5.4.5.2企业应在修订的版本上注明生效日期,并及时收回作废失效的版本,确保每个相关生产作业

岗位获得有效版本。

5.4.6文件和档案管理

5.4.6.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批准、发放、使用、修订、更新、作

废,以及档案的建立、保存、检索,安全生产记录和档案保存期限的管理要求。

5.4.6.2应按规定期限保存本标准要求的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记录,并建立档案。

6

DB46/T303-2015

5.5教育培训

5.5.1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5.5.1.1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安全生产相关的各岗位的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时限和安排,以及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和持续再教育培训的管理要求。

5.5.1.2企业应识别、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编制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a)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价的结果;

b)技术发展和工艺、设备变更的需要;

c)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d)相关方的要求。

5.5.1.3企业应按培训计划实施有效的培训,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应按规定进行再培训。

e)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复训:特种作业人员(或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

满足其岗位要求的基本条件,应经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安全培训,具备本工种相适应的安全知

识和技能,取得安全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按期进行复训和复审;

f)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a)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b)应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c)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

安全教育和培训;

——d)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段时间后,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

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g)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

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5.5.1.4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应满足相关法规和能力的需求,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要保存所有培训纪录,并建立培训档案。

5.5.1.5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按照规定

参加再培训。

5.5.1.6岗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5.5.1.6.1岗位作业人员应参加与其岗位作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考核不

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5.5.1.6.2新入厂人员在上岗前,应参加由厂级、车间、班组安排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安全教

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7

DB46/T303-2015

5.5.1.6.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

育培训。

5.5.1.6.4作业人员转岗、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参加由车间、班组安排的安全教育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5.1.6.5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1.6.6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企业应对其进行安全作业专业技能和事故应急避险知识的教育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5.1.7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1.7.1相关方派出的工程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企业应依据相关方工程项目承

包协议规定的施工作业安全要求,指定责任人配合相关方对相关方派出的作业人员进行与作业活动相关

的安全警示和事故应急避险知识的教育和告知。企业应督促相关方对其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培训。

5.5.1.7.2法律、法规规定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的相关方作业人员,在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应

核查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不得允许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的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进行作业操作。

5.5.1.7.3外来参观、学习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安排进入生产场所的外来人员,企业应安排专人带

领,并对其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和事故应急避险知识的告知。

5.5.2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提升从

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规范从业人员安全行为,建立从业人员逐步形成其所认同和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

点的安全价值观。

5.6生产设备设施

5.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5.6.1.1企业应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明确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与建设

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管理要求,并按照法律、法规规

定的要求组织实施。

5.6.1.2建设项目的安全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设置在爆炸危险区

的安全设备设施,在建设项目竣工时应依据GB15577、GB50058、AQ3009、AQ5201的规定进行验收

检测。

5.6.1.3对法律、法规规定列入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监管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作

业、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环境危险作业的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5.6.2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

5.6.2.1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设备设施、特种设备、职业危害防护设备

设施的验收检查及检测、定期检查及检测、维护、报废的管理要求。

8

DB46/T303-2015

5.6.2.2应依据技术标准、规范、设备设施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设备设施安全使用要求,建立设备设施

安全操作规程。

5.6.2.3应按GB50058的规定,对产生爆炸性气体的作业环境进行爆炸危险区等级划分。应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方面:

5危险化学品(成品油、燃气、清洗剂、油漆等)的装卸、分装及管道输送作业区,以及汽(柴)油

加注作业区;

a)危险化学品成品油库和气库;

b)调漆、喷涂漆及涂装作业区。

5.6.2.4在爆炸危险区内设置的电气设备设施应符合GB50058、AQ3009、AQ5201的规定。企业应按

AQ3009的规定,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对电气设备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检验。应保存电气设备

设施安全检测检验报告。

5.6.2.5应建立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制订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和维护计划,对安全设备设施定期检

测、检查和维护。

5.6.2.6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设施,禁止使用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的设备设施,禁止使用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设备设施。

5.6.3厂区、建筑物及设施安全检查与维护

5.6.3.1厂区、厂房及库房

5.6.3.1.1厂房和库房的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火安全间距和消防通道,应符合GB50016的规

定。

5.6.3.1.2厂区的防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测。

5.6.3.1.3汽车生产区、汽车检测区、停车场、仓库区的车辆行驶道路的设置及安全距离应符合GBJ22

的规定。

5.6.3.1.4汽车试验场应设置阻隔非工作人员进入的封闭式安全隔离设施。

5.6.3.1.5车间和库房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6.3.1.6生产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T12801的规定。

5.6.3.1.7车间及仓库成垛堆放的汽车零部件和剩余物料应符合GB/T12801的规定。

5.6.3.1.8厂区、车间及仓库的地面应无积水、污垢、油污,且应有防滑措施。

5.6.3.1.9厂区、车间及仓库应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禁火等警示标志。

5.6.3.1.10厂区、车间、汽车试验场应按照GB5768.2和GB5768.3的规定设置行车交通标志和人、

车分隔道路标识线。

5.6.3.1.11车行道、人行道上方的悬挂物应牢固可靠,当人行道上方有移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