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102-2020 茎尖菜用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DB3301/T 1102-2020 Stem-tip vegetable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1102-2020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4-30
实施日期
2020-05-30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茎尖菜用型甘薯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 种薯种苗保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茎尖菜用型甘薯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萧山伟友农业开发有限 公司、杭州临安清凉峰绿源蔬菜专业合作
起草人:
朱月清、赵琳、王高林、王方、石江、骆乐谈、范正伟、陈英霞、王瑜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102—2020

茎尖菜用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0-04-30发布2020-05-30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1102—2020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选择.........................................................................................................................................................1

5品种选择.........................................................................................................................................................1

6育苗.................................................................................................................................................................2

7栽培管理.........................................................................................................................................................2

8主要病虫害防治.............................................................................................................................................3

9采收.................................................................................................................................................................4

10种薯种苗保存...............................................................................................................................................4

11生产技术模式图...........................................................................................................................................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物制剂的种类与应用...........................................................................................6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主要病害药剂防治...................................................................................................7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主要虫害药剂防治...................................................................................................9

附录D(规范性附录)茎尖菜用型甘薯生产技术模式图.........................................................................11

I

DB3301/T110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萧山伟友农业开发有限

公司、杭州临安清凉峰绿源蔬菜专业合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月清、赵琳、王高林、王方、石江、骆乐谈、范正伟、陈英霞、王瑜。

II

DB3301/T1102—2020

茎尖菜用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茎尖菜用型甘薯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

种薯种苗保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茎尖菜用型甘薯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茎尖菜用型甘薯

以采收甘薯茎蔓生长点以下长12cm左右的嫩茎叶为食材的特用甘薯,具有适应性广、栽培容易、再

生能力强、茎尖脆嫩、熟后翠绿无苦涩味等特点。

4产地选择

4.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2选地要求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良好、含有机质较多的地块。要求同一地块上不同科属作物轮作或水旱

轮作。

5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植株分枝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菜用品质优的‘薯绿1号’、‘浙薯726’、

‘福菜薯18’等甘薯品种。

1

DB3301/T1102—2020

6育苗

6.1育苗方式

6.1.1种薯育苗

宜采用大棚或小拱棚提早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选用坐北朝南、排灌方便、较肥沃的砂壤土,

且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作育苗地。以畦面宽120cm,沟宽40cm,每畦排种薯4行,行株距30cm×20

cm,以薯头向上,斜铺法埋入土中,覆土2cm,覆盖地膜。一般播种后15d左右开始出苗,苗高1cm时助

苗出膜,并用细土压好洞边膜。当薯苗长到20cm~25cm时沿苗基部剪取种苗进行扦插。

6.1.2越冬苗育苗

大棚越冬苗床保存的植株,当气温回升超过15℃时恢复正常生长。保持苗床土壤湿度80%以上,温

度18℃以上,超过35℃及时通风降温。苗床待芽苗或新发侧枝长至约25cm,基部保留2个~3个节位剪取

种苗。7d~15d可采苗一次,每次剪苗后撒施复合肥(N:P:K=15:15:15)10kg/667m2,并可采用黄

腐酸、海藻酸等生物制剂叶面喷施,培育健壮种苗,生物制剂的种类与应用见附录A。第1批~2批种苗

可作母苗扩繁。

6.2扦插苗质量

选择茎蔓粗壮,节间较短,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枝条,剪取4节或5节的茎蔓作种苗。宜三年内更

新脱毒种苗或脱毒种薯一次。

7栽培管理

7.1整地作畦

冬季深翻冻(晒)垡,春季耙碎整平,清除杂草,作深沟宽畦,畦面宽100cm~120cm,沟宽30cm,

沟深35cm,以采摘管理方便为宜。栽前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250ml/667m2喷施封草。

7.2移栽

7.2.1时间

保护地栽培宜在3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栽插,露天栽培宜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行栽插。

7.2.2密度

按行株距30cm×25cm进行扦插,种植密度控制在8000株/667m2~10000株/667m2为宜。

7.3施肥

施肥总原则按NY496规定执行。整地时施足基肥,整地每亩(667m2)均匀撒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

kg,或亩施符合NY525要求的商品有机肥500kg、硫酸钾复合肥(25:12:8)30kg作为基肥。追肥宜淡

肥勤施,结合浇水进行,每次茎尖采收后至少追肥1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10kg。

7.4田间管理

在茎蔓生长期可采用如腐殖酸、海藻酸等生物制剂叶面喷施,每隔一周喷施一次;可采用10.8%高

效氟吡甲禾灵30ml/667m2喷施防草。菜用甘薯生长适宜温度为18℃~35℃。气度低于18℃时,利用保护

2

DB3301/T1102—2020

地设施盖膜保温;气温高于35℃时,应通过田间灌溉补水或者喷雾降温。要保持土壤湿度70%~90%,湿

度低于70%时及时补水。土壤板结时应中耕松土,深度3cm~5cm。

8主要病虫害防治

8.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原则。

8.2农业防治

拔除杂草,清洁田园,消灭幼虫。

8.3物理防治

8.3.1防虫网

单体大棚盖顶膜,四周用40目~60目防虫网覆盖,阻隔外界害虫进入大棚。可选用银灰色、灰色或

黑色的防虫网加强遮光效果,银灰色防虫网兼有避蚜效果。

8.3.2杀虫灯

在基地外围合理布置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甘薯麦蛾、小地老虎、蝼蛄等成虫。挂灯高度为接虫

口对地距离1.5m;挂灯密度为单灯辐射半径100m,每盏灯的控制面积约30亩~40亩。

8.3.3色板

可应用黄板诱杀防治蚜虫、潜叶蝇等,可应用蓝板驱避蓟马、小绿叶蝉等,每亩悬挂规格为25cm

×30cm的诱虫板30片,或规格25cm×20cm的40片,视具体情况调整数量。将色板悬挂于距离植株上部

15cm~20cm处,苗期和定植期开始使用。

8.4生物防治

8.4.1保护和利用天敌

结合田间农事操作,在道路和沟渠边种植芝麻、向日葵、三叶草或蚕豆等显花作物,增加田间作物

多样性等措施,合理保护和利用绒茧蜂、绿盲蝽、赤眼蜂、草蛉、瓢虫、蜘蛛、食蚜蝇和白僵菌等自然

天敌。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

8.4.2昆虫性诱剂

田间按要求悬挂性诱剂诱杀装置来诱杀害虫,常用的有鳞翅目害虫的性诱剂等。

8.4.3生物农药防治

可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菌剂防治鳞翅目害虫。

8.5化学防治

3

DB3301/T1102—2020

根据防治对象,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农药使用严格按照GB/T8321和NY/T1276

规定执行。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农

药轮换使用。

8.6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茎尖菜用甘薯在生产的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甘薯麦蛾、小地老虎、蛴螬等;主要病害有甘薯

茎腐病等;储存期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等。防治方法见附录B、附录C。

9采收

9.1打顶

移栽后待茎蔓生长到7个或8个节位后及时打顶,以促进分枝生长。

9.2采收

在保留基部3个或4个节位的基础上,采收长度12cm左右的茎尖,采收宜在早晨进行。

9.3修整

应及时修剪长蔓,调整株型,保留分枝基部3个或4个节位。

10种薯种苗保存

10.1藤蔓压条越冬

10.1.1场地准备

在大棚或温室保护地中,整地时采用畦连沟160cm,其中畦面宽120cm,沟宽40cm,深沟35cm,整地

时施足基肥。

10.1.2压条方法

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剪取靠近基部的健康粗壮藤蔓,去除叶柄和叶片,保留气生根,畦面间隔8

cm~10cm,横向沟深2cm~5cm压条,每条浅沟内并列压入两条藤蔓。

10.1.3苗床管理

10.1.3.1水分管理

铺设2条滴灌带后再铺5cm~8cm砻糠、木屑等,并用地膜覆盖,定期滴灌,保持土壤湿度80%左右。

10.1.3.2保温措施

冬季增设小拱棚保温,保持土壤温度10℃以上,防止严寒冻伤。次年2月中旬以后天气转暖,开始

出苗后根据棚内的气温和天气情况,适时去除地膜和小拱棚,加强通风和透光,促进种苗生长,保持棚

内温度18℃以上,使种薯育苗提早20d左右出苗。

10.2新茬培育越冬

10.2.1场地准备

4

DB3301/T1102—2020

在大棚或温室保护地中,按照畦连沟宽120cm作畦,其中畦面宽80cm,沟宽40cm,施足基肥,并用

33%的二甲戊灵喷施封草。

10.2.2留茬方法

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按行株距30cm×15cm扦插种苗,到11月中下旬,将地上部分藤蔓收割,基部

留茎蔓8cm~10cm,地下部分保留在土壤中,采用木屑、砻糠等覆盖,每畦铺设滴管带2条,用地膜覆盖,

并加盖小拱棚。

10.2.3苗床管理

冬春季苗床管理参照10.1.3。可比种薯育苗提早15d左右出苗。

10.3精选老茬越冬

10.3.1场地管理

在大棚或温室保护地中,精选健壮植株的菜用生产地块。

10.3.2留茬方法

土壤温度高于18℃时按正常方式生产,11月下旬棚内土壤温度低于18℃时,停止采收,准备保苗越

冬,减少浇水促进植株老壮。

10.3.3苗床管理

冬春季苗床管理参照10.1.3。可比种薯育苗提早10d左右出苗。

10.4留种贮存

10.4.1种薯生产

选择无病地块和健康种苗,6月下旬至7月中旬栽种,10月下旬至11月初晴天土壤干燥时收获,选择

薯形好、大小匀称、健康、无破损的甘薯作为种薯,注意轻装、轻运、轻放、轻堆。

10.4.2贮存管理

因地制宜选择保温性好的贮存室或半地下式、地下式贮存窖,贮存前应用生石灰等消毒,打开贮存

室或屋形窖的门窗、气眼,降温散湿,当温度下降至15℃时应关闭门窗。贮存期间温度控制在10℃~15℃,

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适时检查、通风换气。

11生产技术模式图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D。

5

DB3301/T1102—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物制剂的种类与应用

生物制剂的种类与应用见表A.1。

表A.1生物制剂的种类与应用

生物刺激素

代表产品使用方法备注

类别

海藻酸加拿大阿卡迪安阿美滋水剂(有机质含量15%)1000倍液喷施

德国康朴普克750倍液喷施

黄腐酸(腐殖酸)FMC根罗1000倍液喷施

每采收一次,

FMC甘美1000倍液喷施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