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827-2020 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规范

DB63/T 1827-2020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B63/T 1827-2020 Green exploration geological drilling specifications in the plateau" is "DB63/T 1827-2020 Highland Green Exploration Geological Drilling Standard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827-2020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1-12
实施日期
2020-12-3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3.020

D10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827—2020

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规范

2020-11-12发布2020-12-3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827—2020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施工方案的编制....................................................................4

6绿色勘查措施......................................................................5

7其他环境保护措施..................................................................7

8现场管理..........................................................................8

9健康和安全管理....................................................................9

10环境恢复治理.....................................................................9

11和谐钻探........................................................................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矿区钻探施工绿色勘查实施方案提纲...............................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钻探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勘查章节编写提纲.........................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绿色勘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绿色勘查自检记录表.............................................18

附录F(资料性附录)绿色勘查专检记录表.............................................19

附录G(资料性附录)绿色勘查问题整改通知书.........................................20

附录H(资料性附录)拟投入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1

附录I(资料性附录)绿色勘查会议纪要表.............................................22

参考文献............................................................................23

I

DB63/T182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第二地质勘查院、青海省岩心钻探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声、高元宏、汪洪民、刘鹏、庞怀玮、张世元

本标准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II

DB63/T1827—2020

引言

青海省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依托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

矿产资源形成的资源型产业经济在青海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青海高原更是我国生态屏障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地位特殊,生态系统脆弱、自主修复能力薄弱。青海省于2016年率先在全国推

进绿色勘查工作,至今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仍处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为科学指导绿色勘查地质钻

探,实现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地质钻探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结合青海

高原地区当前地质钻探取样工程的普遍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可为实施绿色地质勘查的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并结合勘查工程技术的不断进

步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持续升级。

III

DB63/T1827—2020

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的总则、施工方案的编制、绿色勘查措施、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现场管理、健康和安全管理、环境恢复治理、和谐钻探,以及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的其他有关规

范内容。

本标准主要适用固体矿产勘查项目中的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水文水井、干热岩、页岩气、地

热、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油气井钻探施工,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1中国煤炭分类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3908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233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33444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86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AQ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勘查

1

DB63/T1827—2020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在地质工作中运用高效、环保的技术方法、设备等,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

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3.2

地质钻探

地质钻探是指利用一定的钻探机械设备和工艺取得地表以下岩矿心,为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做出可

靠评价的一项地质工程。

3.3

景观区类型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覆盖、水体等因素进行划分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区域。我省地质工作微

景观类型有植被覆盖区、植被稀疏区、风成砂覆盖区、碎石流或基岩裸露区。

3.4

植被覆盖区

植被分布比较稠密,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大于或等于45%的区域。

3.5

植被稀疏区

植被分布稀疏,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小于45%的区域。

3.6

风成砂覆盖区

在风力的作用下搬迁、运输、沉积形成一定厚度的砂粒的区域。

3.7

碎石流或基岩裸露区

碎石流是在风化作用和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破碎易滑落的碎石流体。基岩裸露区是未被外力地质

作用移动过的固结岩石,包括沉积、变质、火山、侵入等作用形成的岩石,大面积出露于地表的区域。

3.8

钻机

在勘探或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

3.9

全液压钻机

一种用油压驱动和控制所有运转部件的钻机。借助高压变量油泵实现无级变速,简化传动机构,减

轻钻机重量,操作方便、安全,容易实现自动化。是目前地质岩心钻探中最常用的钻机类型。

2

DB63/T1827—2020

3.10

便携式钻机

是全液压钻机的一种。采用液压驱动,模块化设计,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一般情况下依靠人力

就可以完成搬迁。适合在地形条件较好的植被覆盖区内施工。

3.11机台

钻机工作平台的简称。是指地质岩心钻探中以钻机为生产单位的工作平台。

3.12钻井液

又称为泥浆,是在钻井过程中为满足清洁孔底、携带岩屑、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杆、平衡地层压力

等需求的各种循环流体的总称。

3.13

一基多孔

钻探技术方法之一,是钻机在原位通过调整角度实施多个钻孔的方法。

3.14

一孔多支

钻探技术方法之一,是在一个主孔的不同深度通过造斜等手段实施的和主孔轴线呈一定夹角的一个

或多个分支孔。

4总则

4.1基本原则

4.1.1坚持依法依规勘查,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的要求。

4.1.2坚持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1.3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中的实践,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

过程。

4.1.4坚持科技创新,在施工工艺方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在施工管理

方面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4.1.5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保护生态环境是所有作业

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1.6坚持“六同时”原则,绿色勘查工作与地质勘查同研究、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验

收)、同考核。

4.1.7坚持既达到钻探施工要求又促进环境保护的原则。

4.1.8坚持和谐钻探,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勘查区的民风民俗,协调和地方之间的

地方关系,共创和谐勘查环境。

4.1.9加强管理,将绿色勘查管理纳入日常工作,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和具体的管理措施。

4.2基本要求

3

DB63/T1827—2020

4.2.1施工方案

4.2.1.1施工前,应对勘查活动区进行踏勘,识别“三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场地时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编制《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与影响程度评价表》(详见附录A)。

4.2.1.2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包含矿区概况、编制依据、主要钻探设备及

现场平面布置、绿色勘查要求、钻探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实施具体要求、绿色勘查组织机构和

岗位职责、绿色勘查预期成果与评价(详见附录B)。

4.2.1.3在不用编制绿色勘查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设“绿色勘查”单独章节(详

见附录B,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附录C),应包含矿区生态特点、地质工程类型与特点、影响矿区生态环

境因素识别、绿色勘查方案、绿色勘查预期成果与评价。

4.2.2钻探施工

4.2.2.1在钻探施工前,由绿色勘查管理部门和施工方项目签订《绿色勘查工作目标责任书》(详见

附录D),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2.2.2保留影像资料,选择适宜的位置在同一方向分别拍摄施工前、施工后、恢复后三个不同时期

的现场影像资料,作为绿色勘查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4.2.2.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对绿色勘查工作进行自检,填写《绿色勘查自检记录表》(详见附

录E),并保留相关书面及影音记录。

4.2.2.4在勘查过程中,绿色勘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施工方绿色勘查工作进行专检,填写《绿色勘查

专检记录表》(详见附录F),对严重不符合项发出《绿色勘查问题整改通知书》(详见附录G),督

促施工方停业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4.2.2.5施工结束后,施工方负责环境的恢复治理,应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

绿色勘查管理部门对恢复情况检查。

4.2.2.6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和保持与当地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居委会及施工过程中利害

相关的居民的沟通,处理好各方利益,避免矛盾的发生。

4.2.2.7施工结束后应将形成的绿色勘查资料汇交、归档。

5施工方案的编制

5.1基本要求

5.1.1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施工的应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在其他地区施工的宜编制绿色

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

5.1.2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的,应与钻探施工组织设计同时评审,未经评审或审核未通过

的不得施工。

5.1.3未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的,钻探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绿色勘查”章节,未编写

或审批未通过的不得施工。

5.1.4施工方案的内容应满足GB/T13908、GB/T33444要求。

5.2编制依据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地质项目设计中关于工作区生态环境类型、工作量等的描述;

b)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4

DB63/T1827—2020

c)招标文件、施工合同;

d)施工单位内部有关绿色勘查的管理办法。

6绿色勘查措施

6.1基本要求

6.1.1道路、场地的修筑,应满足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6.1.2道路、场地的修筑因地制宜,根据施工区生态条件,在满足施工需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进

行规划布置。

6.1.3道路、场地的修筑在充分利用已有道路、场地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土地及植被的占有和破

坏。

6.1.4施工过程中应对可移植的植被移植保存,待项目结束后移植回原地;耕作土、覆土或适合复垦

的粘土,应当收集存放管理,施工结束后用于复垦、复绿;开挖后的土石方应用于回填低洼处、路基修

筑、边坡修筑,不宜乱堆乱放,破坏地表植被。

6.1.5回填恢复时,应按照开挖时的倒序,先将基岩碎石回填压实,再将表土回填平整。需恢复植被

的,最后将预先揭层的植被进行复植并养护,使回填恢复后的效果尽可能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

6.2车辆行驶道路修筑

6.2.1植被覆盖区道路修筑

6.2.1.1优先选用便携式钻机,采用人力或畜力搬迁运输。

6.2.1.2充分利用已有的公路、村道、牧道,原则上不新修车辆运输道路,最大限度减少道路修筑对

地表生态环境的扰动。

6.2.1.3应根据当地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要求,对地表植被进行保护。确需开挖修筑的,应预先对修筑

路段的植被层进行揭层养护,对开挖的表土和基岩碎石分开规范堆存,堆存高度不宜超过1.5米的安

全高度。

6.2.1.4根据设备及运输车辆尺寸,控制道路修筑宽度。

6.2.1.5施工结束后对临时道路进行恢复回填。

6.2.2植被稀疏区道路修筑

6.2.2.1优先选用便携式钻机或自行式履带钻机,充分利用已有道路,控制道路开挖宽度及长度。

6.2.2.2道路修筑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安全运输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优化选择道路修筑线路,宜

选择在没有植被的区域修筑线路。

6.2.2.3施工结束后对临时道路进行恢复回填。

6.2.3风成砂覆盖区道路修筑

6.2.3.1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一条运输距离最短的道路。

6.2.3.2不应在运输过程中不按规定路线随意行驶,碾压破坏地表地貌。

6.2.3.3道路修筑过程中遇到骆驼刺等荒漠植被,应注意保护避让。

6.2.3.4施工结束后对开挖的临时道路进行恢复回填。

6.2.4碎石流或基岩裸露区道路修筑

6.2.4.1修筑时可能用到大型施工机械及雷管炸药等,应注意施工安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