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81-1994 球形金属罐容积标定法(围尺法)
GB/T 15181-1994 Capacity calibration of spherical metal tanks—Strapping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华北石油管理局
- 起草人:
- 吴福增、郭海东、张志梅、宋申生、于放、张安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DC621.642
s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T15181一94
球形金属罐容积标定法
(围尺法)
Capacitycalibrationofsphericalmetal
tanks-Strappingmethod
1994一08一23发布1995一06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球形金属罐容积标定法GB/T15181一94
(围尺法)
Capacitycalibrationofsphericalmetal
tanks-Strappingmethod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围尺法标定球形金属罐容积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大修后未盛液的球形金属罐。
本标准不适用于双层结构的球形金属罐。
2引用标准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GB/T13235.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立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围尺法)
GB13236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
3名词术语
3.1球罐赤道:通过罐体中心点所在水平横截面的圆周(以下简称赤道).
3.2偏离赤道圆周:偏离赤道所测量的水平圆周。
3.3偏离距:偏离赤道圆周至赤道的垂直距离。
3-4赤道半径测量点:用光学垂准仪方法测量赤道半径时,垂准线同赤道相切后投影至地面的点。
3.5区域板:按罐体横向焊缝划分的各带板的通称(见图1),
3.6竖圆周:通过罐体中心点所在竖截面的圆周。
3.7极点:极板的中心点。
3.8罐内总高:罐内垂直中心线的高度。
3.9M点:偏离罐内中心线测量罐内总高度的点.
4标定要求
41球形罐的验收应符合GB12337的要求。
42标定须在压力检验合格之后和罐体保温之前进行。
43.罐下地面要平整,无影响测量的障碍物.
5安全措施
所有涉及到的安全规定都应严格遵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5.1测量用脚手架或活动梯等攀登设施必须牢固可靠,并能保证标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5.2标定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5.3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爆等级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一08一23批准1995一06一01实施
GB/T15181一94
6测t设备
6.1钢围尺:应符合GB13236的要求。
6.2量油尺:应符合GB13236的要求。
6.3测力计:0^1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N,
6.4磁性表座:垂直吸力不小于588Na
6.5光学垂准仪:光学垂直度不低于1/20000,
6.6水准仪:精度不低于S,级。
6.7超声波测厚仪:最小分度值。1mm,
6.8经纬仪:精度不低于DJ:级。
6.9跨越规:呈“n”形,两端为针尖状。
6.10投影用平板:钢制,尺寸不小于250mmX250mmX5mm,
6.11温度计:一30-50'C,最小分度值不大于。.5'C.
6.12调尺杆。
6.13夹尺器。
7测t
所有测量数据读记到小数后一位。测量记录表见附录B,
了﹃
.赤道周长或半径的测量
,
口赤道周长的直接测量
根据不同罐体的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在赤道板或上、下两个极板焊缝之间垂向弧长的1/2
处,用色笔划出一个围尺轨迹。
A三带板姚体B四带板雌体C五带板谁体
图1球形金属魄结构型式
1一上极板:2-赤道板,1一上极板;2一上温板,1一上极板;2一上温板;
3一下极板3一赤道板;4一下极板3一赤道板.4一下温板‘
5一下极板
GB/T15181一94
7.1.1.2将钢围尺沿围尺轨迹绕罐壁一周,检查调整尺带,使其紧贴轨迹下缘,然后拉紧尺带,一端用
磁性表座固定不让其滑动,另一端给尺带加50N的拉力,读取与钢围尺零点对应的数值。
7.1.1.3离开原围尺起点约500mm处,按7.1.1.2条进行第二次测量。连续两次围尺测量的数值之
差不得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万分之一。若在允差范围之内,则取连续两次围尺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
赤道周长Cl(mm)。否则应重新围尺测量,直到连续两次测量的差值符合允差要求为止。
7.1.2赤道周长的间接测量
如果罐体支柱高于赤道时,可通过测量偏离赤道周长Cm推算赤道周长C,(mm)e
7.1.2.1按7.1.1.1条确定赤道位置。
7.1.22在支柱顶端上方100^-300mm处懊定偏离赤道圆周的位置,同时测出偏离距A(mm),h也可
用垂向弧长代替(如图2所示)。
图2
1-围尺轨迹(Cm);2-赤道线;3一支柱
7.1.2.3在已确定的测量位置上,按7.1.1.2,7.1.1.3条测量偏离赤道周长以(mm),
7.1.3赤道半径的测量
如果在赤道和偏离赤道位置不具备围尺条件,则可采用光学垂准线法测量赤道半径。
7.1.3.1仪器检验:将光学垂准仪安平,使上垂准器的视准线对准放于赤道部位的水平直尺,下垂准器
的视准线对准放于地面的水平直尺,从目镜中分别读出两水平直尺的数值,然后将光学垂准仪旋转
1800,再读出两水平直尺的数值。同一水平直尺的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1mm,说明仪器的垂直性能良
好,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检验。
7门.3.2罐体中心的投影:
a.在雄体下中心处安平光学垂准仪,使上垂准器的视准线对准雄体的最下点(人孔或排水管中
心),下垂准器的视准线投至地面,大致定出罐体中心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同时把贴有白纸的投影
板安放于此。
b.在地面沿罐周围约120。间隔,设定A,B,C三个测量点.在各点上用经纬仪对罐体任意水平截
面的左右两点相切(三个测量点分别形成的截面可以不重合)。以a/2的方向分别在投影板上画出AA',
GB/T15181一94
BB',CC,三条投影线,交成一个三角形,取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作为罐体中心点在地面的投影点。‘
(如图3所示)。
7.1.3.3沿罐体赤道在地面的投影均匀布置八个垂准测站(如图4所示)。
声、、
---
1
、
、
\
/\。
一~.,目.种.曰...‘.叫........
庄月‘.,...叫...叫...,.....自...‘\乙\
一1-iI
图3
图4
7.1.3.4在各垂准测站安平光学垂准仪,使上垂准器的视准线与赤道线清晰相切。将钢围尺的零位线
对准罐体中心投影点O',固定压紧,另一端水平引向测站。在测站后约1m处给尺带加50N的拉力,然
后在光学垂准仪下垂准器的视准线上读取钢围尺的数值,依次测出O'—BO'-B,0'—B,
0'-B。点的水平距离(如图5所示),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凡。‘
GB/T15181一94
图5
I一光学垂准仪s2-钢围尺门一赤道切点.4一赤道切点,
5-钢围尺零位线i6一投影平板;7-雌底投影点O'
7.1.3.5在测量赤道半径的同时,测量大气温度t,和罐内温度t-
77-.22竖圆周长的测量
7.2.1从罐顶放尺,使尺带通过上、下两个极点绕罐壁一周。用调尺杆调整尺带,使其达到竖直。在尺
带两端各加50N拉力,读取零位刻线对应的数值。离开原围尺起点进行第二次测量,两次测量值之差不
得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万分之一。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第一条竖圆周长C=,
7.2.2在极点与第一条竖圆周相交成900,按7.2.1条围测第二条竖圆周长几,,
7.2.3若极点遇有障碍物时,应避开障碍按7.2.1,7.2.2条进行偏离极点的测量,所选定的上下测量
点必须与上下极点偏开的方向相反,距离相等。
7.2.4若直接围尺测量有困难,可采用分段测量弧长的方法,即测量障碍段弧长和障碍段以外峨体左、
右对称的两段弧长,以此求得C,,或c3,。
(障碍段弧长的测量是使用大尺寸的“门”形跨越规,截取障碍段的弦长,在平滑的雄体弧面上进行
比测得出)。
7.3跨越修正量的测量
在围测圆周的同时,应使用跨越规对钢围尺经过的焊缝或障碍物进行跨越修正量的侧量。
7.3.1以障碍物为中心,用跨越规量出有障碍弧长。再选择钢围尺紧贴箱壁的尺段,用已固定长度的跨
越规量出无障碍弧长。无障碍弧长与有障碍弧长之差即为跨“越修正量”。
了.4罐内总高的测量
GB/T15181一94
7.4.1在上极点处,投放量油尺至下极板,测出罐内总高H,,读准到Imm,
7.4.2若在上极点遇有障碍物不能直接测量时,可偏离极点移至不受影响的M点,在M点测出一条
垂直高度Hm(mm)如图6所示),用钢卷尺测出M点至罐内中心线(或上下极点)的水平距离Lm
(mm),读准到1mm
1
|
|
﹁
|
图6
1一上极点2-M点
了.5板厚测量
用测厚仪和钢卷尺,沿罐壁分别测量各区域板的厚度S;(mm)和垂向弧长h.(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F/T 0144-2023 民用无人机电子数据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45-2023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功能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46-2023 文件恢复工具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2023-10-07
- SF/T 0143-2023 移动终端数据鉴定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2023-10-07
- SF/T 0140-2023 彩色激光打印/复印文件暗记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47-2023 录音作品相似性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41-2023 文件上可见指印一次性捺印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38-2023 手写电子签名笔迹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42-2023 文件上可见指印鉴定技术规范 2023-10-07
- SF/T 0137-2023 亲子鉴定文书规范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