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642.3-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
GB/T 21642.3-201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P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devices—Part 3: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MCU。
发布历史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明俊、杨崑、聂秀英、孙志斌、张清
- 出版信息:
- 页数:41页 | 字数:7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040.40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1642.3—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技术要
求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Pvideoconferencesystemdevices—
Part3:multipointcontrolunit
2012-06-29发布2012-10-01实施
GB/T21642.3—2012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2
3.1术语和定义2
3.2缩略语3
4MCU在IP视讯会议系统中的位置及参考模型3
5功能要求4
5.1多点控制功能4
5.2多点处理功能4
5.3多点能力4
5.4网管功能5
6通信流程5
6.1注册/注销流程5
6.2呼叫流程6
6.3呼叫服务流程12
7通信协议19
7.1ITU-TH.225.0消息19
7.2ITU-TH.245消息23
7.3ITU-TH.281/ITU-TH.282/ITU-TH.283消息27
7.4RTP/RTCP28
8接口要求28
9媒体处理28
10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29
10.1配置管理30
10.2故障管理30
10.3版本管理30
10.4用户管理30
10.5日志管理30
10.6远程维护管理31
11安全要求31
11.1概述31
11.2设备安全31
11.3接入认证的安全32
12性能指标要求35
T
GB/T21642.3—2012
12.1系统容量35
12.2视音频服务质量35
12.3网络QoS适应能力36
12.4可靠性要求36
13环境要求36
13.1工作的温度、湿度条件36
13.2防尘要求36
13.3防电磁干扰要求36
13.4防雷击能力36
14电源和接地37
14.1电源37
14.2接地37
n
GB/T21642.3—2012
■ir■■i
刖吕
GB/T21642《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多点控制器(MC);
——第2部分:多点处理器(MP);
——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
——第4部分网守(GK)。
本部分为GB/T21642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
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孙明俊、杨崑、聂秀英、孙志斌、张清。
m
GB/T21642.3—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技术要
求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
1范围
GB/T21642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中实现多点控制能力的、独立式的多点
控制单元(MCU)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MCU在视讯会议系统中的位置、功能要求、参与的通信流程、
支持的消息、与IP网之间的接口要求、与系统中其他设备之间的逻辑接口要求以及性能、环境等的相关
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MCU。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GB/T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
YD/T822—1996PX64kbit/s会议电视编码方式(ITU-TH.261:1993,neq)
YD/T968—2010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1046—2000IP电话网关设备互通技术规范
ITU-TG.711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o£voicefrequencies)
ITU-TG.7227kHz的64kbit/s音频编码(7kHzaudio-codingwithin64kbit/s)
ITU-TG.723.1以5.3kbit/s和6.3kbit/s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语音编码器(Dualrate
speechcoder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ransmittingat5.3and6.3kbit/s)
ITU-TG.728采用线形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速率上的语音编码(Codingofspeech
at16kbit/susinglow-delay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
ITU-TG.729使用共觇结构代数代码激励线性预测(CS-CELP)的8kbit/s语音编码(Codingof
speec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cturealgcbraic-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CS-ACELP)
ITU-TH.225.0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的分组(Mediastream
packetizationandsynchronizationonnon-guaranteedqualityofserviceLANs)
ITU-TH.230音视系统中帧同步控制信号和指示信号(Frame-synchronouscontroland
indicationsignalsforaudiovisualsystems)
ITU-TH.235H系列多媒体终端的安全和加密(SecurityandencryptionforH-Series(H.323
andotherH.245-based)multimediaterminals)
ITU-TH.243使用最高速率为1920kbit/s的数字通道三方或多方视/音频终端通信建立的规
程(Proceduresforestablishingcommunicationbetweenthreeormoreaudiovisualterminalsusing
digitalchannelsupto1920kbit/s)
ITU-TH.245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Controlprotocol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
1
GB/T21642.3—2012
ITU-TH.261PX64kbit/s视听服务的视频编码(VideocodecforaudiovisualservicesatpX64kbit/s)
ITU-TH.263低速率的视频编码(Videocodingforlowbitratecommunication)
ITU-TH.264通用音视频业务的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iovisual
services)
ITU-TH.281使用H.224的电视会议的远端摄像机控制协议(Afarendcameracontrol
protocolforvideoconferencesusingH.224)
ITU-TH.282多媒体通信远程设备控制协议(Remotedevicecontrolprotocolfor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TU-TH.283远程设备控制逻辑信道传输(Remotedevicecontrollogicalchanneltransport)
ITU-TH.323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Packet-base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systems)
ITU-TH.341多媒体管理信息基础(Multimedia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
ITU-TP.861感知话音质量测量法(Objectivequalitymeasurementoftelephone-band(300〜
3400Hz)speechcodecs)
ITU-TQ.931用于基本呼叫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三层规定(ISDNuser-networkinterface
layer3specificationforbasiccallcontrol)
ITU-TT.120多媒体会议的数据协议(Dataprotocolsformultimediaconferencing)
IETFRFC3550实时传送协议(RTP:ATransport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
IEEE802.3局域网协议标准(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
exchangebetweensystems—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Specificrequirements—Part3:
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A/CD)accessmethodandphysical)
IEEE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100Base-T)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视讯会议业务videoconferenceservice
采用图像、语音压缩技术,利用视讯会议通信系统和数字传输电路,在两点或多点间实时传送活动
图像、语音,应用数据(电子白板、图形)信息形式的通信业务。
3.1.2
IP视讯会议业务IPvideoconferenceservice
端到端都采用IP协议的多点视讯会议业务,即会议系统中所有终端都支持TCP/TP协议,本部分
中的终端特指支持ITU-TH.323协议的终端。
3.1.3
网守gatekeepe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地址翻译,网络的接入控制,带宽管理,会议资源调度。
3.1.4
多点控制器multipointcontrolle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参加多点会议的多个成员之间的控制,提供与所有终端间的能力协
2
GB/T21642.3—2012
商,提供公共能力集,负责管理会议资源。
3.1.5
多点处理器multipointprocesso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音频视频的集中处理(切换、混合)等。
3.1.6
视讯会议终端videoconferenceterminal
处于用户侧,用于完成用户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和放,并同时完成相应其他控制功能的设备。本
部分中的终端都是IP终端。
3.1.7
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unit
网络中一个端点,它为3个或更多终端及网关参加一个多点会议服务。它也可以连接两个终端构
成点对点会议,随后再扩展为多点会议。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IDConferenceIdentifier会议标识
CIFCommonIntermediateFormat公共中间格式
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
GGatekeeper网守
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网协议
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MCMultipointController多点控制器
MCUMultipointControlunit多点控制单元
MPMultipointProcessor多点处理器
MOSMeanOpinionScore主观平均判分法
PSQMPerceptualspeechqualitymeasurement语音质量感知评估
QCIFQuarterCIF四分之一CIF
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ASRegistration,AdmissionandStatus注册,认证和状态
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4MCU在IP视讯会议系统中的位置及参考模型
IP视讯会议业务的总体结构见图loMCU是IP视讯会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多点会
议的组织和管理。
3
GB/T21642.3—2012
凶川
图1MCU在IP视讯业务会议系统中的位置
5功能要求
5.1多点控制功能
MCU提供了在一个多点会议中支持3个或更多个终端间会议的功能。
在多点会议中,MCU接受G控制召集、结束会议,呼叫参会终端,对一组或多组会议进行管理,
处理会议中的呼叫服务,并向G报告会议状态。
MCU负责与每个端点的能力交换。在呼叫时,MCU发送能力集给会议中的端点,指示它们可用
的传输模式。MCU可以因终端加入/离开会议或是其他原因而修改它发送到终端的能力集。
5.2多点处理功能
在一个集中或混合的多点会议中,MCU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视频和/或数据流。MCU处理这些
媒体流并把它们送回到端点。
MCU应该具备视频处理功能,提供视频切换及视频合成功能;
MCU必须具备音频处理功能,通过混合或组合操作从M路音频输入中得到N路音频输岀;
MCU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持音频和视频的同步。
5.3多点能力
MCU应该支持多点控制,级联等功能,可选支持多点速率匹配、多通信模式匹配等功能。
a)多点控制
MCU应该支持会议中的控制,会议中的控制包括设备控制和会议控制。设备控制的内容有
4
GB/T21642.3—2012
摄像机远程控制,麦克风远程控制,图像播放远程控制,幻灯片播放远程控制等;会议控制模式
应该支持主席控制,可选操作员(导演)控制和语音控制模式等。
b)级联能力
多点控制功能可以在多个MCU之间分配。
c)多点速率匹配
MCU可以支持终端以不同的比特率工作。
d)多通信模式匹配
MCU应该具备音频和/或视频格式转换的能力,不同端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式。
5.4网管功能
多点控制单元应该支持本地和远程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版本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网管功能。
6通信流程
6.1注册/注销流程
6.1.1注册流程
图2是注册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CDMCU启动,向网守发“请求接入认证”(RRQ)消息;
(2)网守回送RCF消息。如果注册消息被拒绝,则回送RRJ消息,MCU需重新注册。
MCL耐
RRQ•11
RCF12)
图2MCU注册流程
6.1.2注销流程
图3是注销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CDMCU向网守发“请求用户退出”(RRQ)消息;
(2)网守收到DRQ消息后,向MCU发送RCF消息。如果注销消息被拒绝,则回送URJ消息,
需重新进行注销;如果MCU已关机则网守应强制注销。
图3MCU注销流程
5
GB/T21642.3—2012
6.2呼叫流程
6.2.1MCU发起会议
图4是MCU发起会议时的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MCU向网守发起接入认证请求ARQ;
(2)网守回送ACF;
(3)向终端1发起Setup请求建立连接;
(4)终端1向MCU送CallProceding消息;
(5)终端1向网守送ARQ接入请求;
(6)网守向终端1回送ACF响应;
(7)终端1向MCU回送Alerting消息;
(8)终端1向MCU送Connect消息,建立与MCU之间的媒体通道;
(9)终端1和MCU之间发送TerminalCapabilitySet交换能力;
(10)MCU发送MasterSlaverDetermination进行主从判决,确定MCU为主终端为从;
(11)MCU发送TerminalNumberAssign,为终端1分配终端号;
(12)MCU和终端1之间发送OpenLogicChannel打开逻辑信道。连接建立。
(13)向终端2发起Setup请求建立连接;
(14)终端2向MCU送CallProceding消息;
(15)终端2向网守送ARQ接入请求;
(16)网守向终端2回送ACF响应;
(17)终端2向MCU回送Alerting消息;
(18)终端2向MCU送Connect消息,建立与MCU之间的媒体通道;
(19)终端2向MCU发送TerminalCapabilitySet报告能力;
(20)MCU发送MasterSlaverDetermination进行主从判决,确定MCU为主终端为从;
(21)MCU向终端1和终端2发送MultipointConference消息,通知其已经加入多点会议;
(22)MCU为终端2分配终端号;
(23)MCU和终端2打开逻辑信道;连接建立。
随后MCU在会议进行中定期发送相应的资源报告到G;G向MCU回送相应的确认消息和
指示。
6
GB/T21642.3—2012
MF«l
A(T|2l
SdufiI'lD^NA'rcuie.iJl
AO(6>
A^crnp7)
Qiin-<M>H;
7cTmitiJi*A(MhilrtiScti9;
\gcrAiwJetefWice15Mtslcf
IcrnulN11:
八(vnl.i»ipc(hanrel121
SctupCILWt.imno
14i
ARQ15I
Alrrtfi^IT)
Cixwwvt1斛
TcrreuiiiCapuhilpSeoJ9i
"八trVxFnirwtK'n:2(h
Multip»imC0nfcr«Kv<211
Mulfip?<nH«il(TrrK€l21>
crmn>INurT»~As5ifT>22!
OpefiixtiK・ltun・cQZ1i
图4MCU发起会议流程
7
GB/T21642.3—2012
6.2.2召集人发起会议
预约会议时间到后,以及即时召集的会议认证通过后,会议就可以召集了。召集者终端发出会议建
立请求,网守告知MCU需要召集的会议信息,由MCU呼叫其他与会终端。
图5是召集人发起会议时的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召集人终端发起会议申请,向G发送带有预约会议号和密码的ARQ消息;
(2)驻地网守收到ARQ消息认证通过后,向其后台的AAA服务器发送AccessRequest消息,开
始对会议进行计费;
(3)AAA服务器向网守回送AccessAccept消息;
(4)网守向终端回送ACF消息;
(5)预约终端在通过认证后,向网守发送ARQ消息,消息中包含会议召集者标识、受邀请的会议
成员的情况和标识等;
(6)驻地网守收到ARQ消息后,调度相应的资源供会议使用,并回送ACF消息;
(7)召集人终端向驻地网守发送Setup消息,建立与其他终端的连接;
(8)G向MCU发邀请会议成员的Setup消息,请求MCU邀请其他与会终端;
(9)MCU向网守送ARQ消息,请求会议认证;
(10)网守回ACF确认;
(IDMCU确认收到消息后,向G送Alerting消息;
(12)驻地网守确认收到消息后,向召集人终端送Alerting消息;
(13)MCU向驻地网守送Connect消息;
(14)驻地网守确认收到消息后,向召集人终端送Connect消息
(15)终端1和MCU之间发送TerminalCapabilitySet交换能力;
(16)MCU发送MasterSlaverDetermination进行主从判决,确定MCU为主终端为从;
(17)MCU发送TerminalNumberAssign,为终端1分配终端号;
(18)MCU和终端1之间发送OpenLogicChannel打开逻辑信道。连接建立;
(19)MCU向终端T2发起Setup请求;
(20)终端T2向网守送ARQ消息,请求认证;
(21)网守回ACF确认;
(22)终端T2向MCU回送Alerting消息;
(23)终端T2向MCU送Connect消息;
(24)终端2向MCU发送TerminalCapabilitySet报告能力;
(25)MCU发送MasterSlaverDetermination进行主从判决,确定MCU为主终端为从;
(26)MCU向终端1发送MultipointConference消息,通知其已经加入多点会议;
(27)MCU向终端2发送MultipointConference消息,通知其已经加入多点会议;
(28)MCU为终端2分配终端号;
(29)MCU和终端2打开逻辑信道;连接建立;
(30)MCU在会议进行中定期发送相应的资源报告到G;
(31)G向MCU回送相应的确认消息和指示。
8
GB/T21642.3—2012
AAA
Acf
12>
Anx0|S)
AC)
ACT⑹
T
ARQ(9l
r
A€KIU>
1r
Aleii-i
■
AkftupIZ>r
Conra*Wl3>
CocrmI4>
In±uiuJi*«(iuh_kr>ScU16l
"IT
Vt»oer!$laf»^>?iennimn(wii1i
I"'
<^rnl呻口“ImrnrllIRi
■“up恂
ARU<2i)i
ACFi2h
Ac<1inp22}
CotrKdlXli
lEnr*a>C;«pehilit、Sci(241
Mif^crMmctXrvrminjtKnlJ^i
MullijiinCumtfisniLClibi
Mulnp^ii!«Wcfcm.e2升
.errn«lNjmr*crAs5ijnliRi
(>p<nl2^1
lkRi3Dt
-r~
IWK|3li
图5召集人发起会议流程
9
GB/T21642.3—2012
6.2.3主席(召集人)结束会议
图6是主席(召集人)结束会议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主席要求结束会议,向MCU发送Dropconference消息;
(2)主席与MCU之间关系逻辑信道;
(3)主席与MCU间关闭ITU-TH.245会话;
(4)主席向MCU送RcleaseComplcte,请求断开连接;
(5)主席终端向网守发送DRQ消息,表示退出服务;
(6)网守回送DCF消息确认;
(7)MCU与参加会议的终端间关闭逻辑信道;
(8)MCU与参加会议的终端间关闭ITU-TH.245会话;
(9)MUC向参加会议的终端2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要求退岀
(10)终端2回送ReleaseComplete消息,确认退出;
(11)退出会议的终端向网守发送DRQ消息,标示退出服务;
(12)网守回送DCF消息确认;其他终端也同时退岀;
(13)所有终端退出会议后,MCU向G发送DRQ消息拆除链接;
(14)网守回送DCF消息;
(15)网守向AAA递送计费信息;
(16)AAA回送响应。
10
GB/T21642.3—2012
图6主席(召集人)结束会议流程
6.2.4其他结束会议方式
如果是所有终端退出会议结束,则终端退出过程遵照图5的步骤1〜8进行;当所有终端退出后,按
照图5的15-18的过程执行。
如果是会议时间到会议结束,则由G通知MCU按照图5的9~14的过程将终端逐一退出,然后
执行图5的15〜18的过程。
11
GB/T21642.3—2012
6.3呼叫服务流程
6.3.1会议控制
6.3.1.1主席控制
主席控制流程包括申请主席,释放主席,强制剥夺主席令牌,请求发言,点名发言,视频选看,强制非
主席终端退出等。
6.3.1.1.1申请主席
图7是申请主席的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终端使用ConferenccRcquest(MakcMcChair)向MCU申请主席。
2)如果当前没有其他主席或该终端本身就是主席,MCU同意请求,回送ConferenceRcsponse
(MakcMeChairResponse一GrantedChairToken);如果当前有其他主席,则拒绝该申请(Con-
ferenccResponseCMakcMcChairRcsponse一DcniedChairTokcn)0一旦会议中某个终端申请
主席成功,该会议中其他终端不能再申请主席。
图7申请主席
6.3.1.1.2释放主席
图8为释放主席的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终端使用ConferenceRcquest(CancelmakcMeChair)向MCU申请释放主席;
2)MCU同意请求,回送ConferenceRcsponse(MakcMeChairResponse—DenicdChairToken)。
会议中其他终端可以再申请主席。
图8释放主席
12
GB/T21642.3—2012
6.3.1.1.3强制剥夺主席令牌
图9是强制剥夺主席令牌,流程说明如下
1)MCU向主席终端发送WiihdrawChairToken,强制剥夺其主席令牌。
图9强制剥夺主席令牌
6.3.1.1.4终端请求发言
图10是终端请求发言的流程,流程说明如下
1)终端向MCU请求发言;
2)MCU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 866-20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12-09-24
- DB33/ 863-2012 漆包铜圆线单位产品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12-09-24
- DB33/T 870-2012 罐式集装箱检验规则 2012-11-29
- DB32/T 2283-2012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规程 2012-12-28
- DB14/T 654-2012 太原城乡管理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 第 1 部分:总则 2012-06-30
- DB32/T 2333-2013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 2013-05-30
- DB61/T 570-2013 地理标志产品 富平墨玉 2013-05-13
- DB32/T 2284-2012 双组分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规范 2012-12-28
- DB32/T 2331-2013 液压提升式跨缆吊机验收评定规程 2013-05-15
- DB33/T 841-2011 桥梁钢结构防腐蚀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规范 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