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1.1-2012 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 311.1-2012 Insulation co-ordination—Part 1:Definitions,principles and ru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07月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王建生、谷定燮、崔东、周沛洪、贾涛、郭洁、李世成、戴敏、何慧雯、霍锋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5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020
K40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1.1—2012
代替GB311.1—1997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Insulationco-ordination—Part1:Definitions,principlesandrules
(IEC60071-1:2006,MOD)
2012-06-29发布201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釐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311.1-2012
目次
前言I
1范围......................................嘈1
2规范性弓[用文件1
3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2
4术语和定义2
5符号和缩略语9
6绝缘配合10
7耐受电压试验的要求20
附录AC规范性附录)保证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的空气间隙...………………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拔修正因数26
GB311.1'-2012
前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其余部分为推荐性。
GB311《绝缘配合》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
本部分是GB31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071-1,2006和IEC60071-1Aml,2010《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
则》。
本部分是对GB311.1—1997《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的修订。
本部分与GB311.l一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有关术语(见第4章);
给出了绝缘配合程序及各相关电压的确定原则(见6.2、图1);
—给出了代表性过电压波形和参数(见6.3);
——增加了Um为800kV和I100kV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水平(见表3);
——增加了附录A:保证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的空气间隙;
——增加了附录B:海拔修正因数,采纳IEC60071-2的公式和曲线。
本部分与IEC60071-1,2006和IEC60071-1Aml,2010的主要差异如下:
一按GB/T1.1-2009的规定,对标准的语言表述和格式做了修改;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
—IEC60071-1频率范匣为18Hz~62Hz,考虑到60Hz对我国电网不适用,故将频率范围定为
45Hz~55Hz,以便与GB/T16927.1相一致(见4.18.1);
-—增加标准额定耐受电压系列中部分标准电压值(见6.7、6.8);
一调整了标准绝缘水平(见表趴表3);
-—增加了不同类型输变电设备的额定耐受电压(见表4、表5和表6)。
——标准冲击耐受电压试验对设备非自恢复绝缘与自恢复绝缘并存时,优先选用GB/T16927.1
中的耐受电压试验程序B(见7.3)。
—增加了附录B,海拔修正因数,采纳IEC60071-2的公式和曲线。
本部分与IEC60071-1的上述主要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Cl)
进行了标示。
本部分代替GB311.1-1997《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昆明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关所、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
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湖南省电力试研院、西门子输配电中压部、陕
西电科院、国家绝缘子避雷器质批监督检验中心、日升集团有限公司、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库柏耐吉
GB311.1—-2012
(宁波)电气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
院、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杭州杭开电气有限公司、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深圳
电气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建生、谷定燮、崔东、周沛洪、贾涛、郭洁、李世成、戴敏、何慧雯、霍锋。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王亭、赵磊、周琼芳、孔祥军、阎关星、张建新、张喜乐、郭志红、周卫华、张德勤、
张鹏、危鹏、石维坚、潘永成、祝存春、刘成学、杨成懋、吕金壮、蔡汉生、崔金灵、童军心、郭洁、周红东、
李世成、邓万婷、林志伟、邓永辉、肖敏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悄况为:
—GB311-1964、GB311.1-1983、GB311.1-1997.
11
GB311.1一2012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三相交流系统中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和设施的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纵绝缘的额定
耐受电压的选择原则,规定了这些设备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并给出了标准额定耐受电压的系列,额定
耐受电压原则上宜从该系列中选取。
本部分适用于标称电压在1kV以上的三相交流系统。
选取的额定耐受电压应与设备的最高电压相关联。该关联仅是为了绝缘配合的目的。本部分中不
包括对人员安全的要求。
本部分的原则也适用千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但其耐受电压值可以与本部分规定的标准额定耐受
电压不同。
在制定各设备标准时,应根据本部分的要求,规定适合于该类设备的额定耐受电压和试验程序。
注:在GB/T311.2"使用导则”中阐明了本部分给出的绝缘配合的规则,特别是设备最高电压与标准额定耐受电压
之间的关系。如果同一设备最窝电压对应几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时,给出了选取最佳一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
的导则。
1.1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设备最高电压在1kV以上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下列户内和户外输变电
设备:
a)变压器类:电力变压器、并联电抗器、限流电抗器、消弧线圈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b)高压电器类: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熔断器、预装式变电站、封闭式开关设
备、封闭式组合电器、组合电器等;
c)电力电容器、耦合电容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并联电容器、交流滤波电容器;
d)高压电力电缆;
e)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等。
1.2不适用范围
a)安装在严重污秽或带有对绝缘有害的气体、蒸汽、化学沉积物的场合下的设备;
b)相对湿度较高且易出现凝露场合的户内设备D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千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千本文件。
GB/T311.2绝缘配合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CIEC60071-2,1996,
EQV)
GB/T2900.19—1994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OEC60071-1,1993,NEQ)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GB/T11022—2011,IEC62271-1:
2007,MOD)
1
GB311.1一2012
GB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屈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2010,IEC60099-4,2006,MOD)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16927.1--2011,IEC60060-1,
2010,MOD)
GB/T26218.1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
原则(GB/T26218.1—2010,IEC/TS60815-1,2008,MOD)
IEC60060-1,2010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High-voltagetesttech-
niques—Part1:Generaldefinitionsandtestrequirements)
IEC60071-2Am1Ed.3.O绝缘配合第2部分:应用导则(Insulationco-ordination—Part2:
3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3.3特殊环境条件
3.3.1对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迂4C
印才压应取本部分的额定
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修正因数K飞
式中:
T—环境空气温度,·c。
3.3.2对于海拔高千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设备的外绝缘的绝缘强度应进行海拔修正,修正
方法见附录B。
3.4设备适用的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最高电压126kV以下为非有效接地系统或有效(直接)接地系统;最高电压126kV及以上应为有
效(直接)接地系统。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文件C
2
GB311.1一2012
4.1
绝缘配合insulationco-ordination
考虑所采用的过电压保护措施后,决定设备上可能的作用电压,并根据设备的绝缘特性及可能影响
绝缘特性的因素,从安全运行和技术经济合理性两方面确定设备的绝缘强度。
[修改GB/T2900.19—1994,定义3.23]
注:设备的“绝缘强度”是指分别按4.35和4.36中定义的额定绝缘水平或标准绝缘水平。
4.2
外绝缘externalinsulation
空气间隙及设备固体绝缘外露在大气中的表面,它承受作用电压并受大气和其他现场的外部条件,
如污秽、湿度、虫害等的影响。
[GB/T2900.19—1994,定义3.24]
注:外绝缘可以是气候防护的或者非气候防护的,分别设计运行在保护体的内部或外部。
4.3
内绝缘internalinsulation
不受大气和其他外部条件影响的设备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绝缘。
[GB/T2900.19—1994,定义3.25]
4.4
自恢复绝缘self-restoringinsulation
在试验期间的破坏性放电后,经过短的时间,可完全恢复其绝缘特性的绝缘。
[修改GB/T2900.19-1994,定义3.28]
注:此类绝缘一般是外绝缘,但不是必须的。
4.5
非自恢复绝缘nonself-restoringinsulation
在试验期间的破坏性放电之后,丧失或不能完全恢复其绝缘特性的绝缘。
[GB/T2900.19-1994,定义3.29]
注:4.4和4.5的定义仅适用于绝缘试验期间由试验电压的作用而引起的放电。然而,在运行时产生的放电可能引
起自恢复绝缘部分或究全丧失其原来的绝缘特性今
4.6
绝缘结构端子insulationconfigurationterminal
可将电压施千绝缘上的任何两个端子间的任一端子。端子的种类有:
a)相端子:运行时在其和中性点之间施加系统的相对中性点电压的端子;
b)中性点端子:相当于系统中性点或是接到系统的中性点的端子(变压器的中性点端子等);
c)接地端子:在运行中总是固定接地的端子(变压器的箱体、隔离开关的基座、杆塔的构架、接地
板等)。
4.7
绝缘结构insulationconfiguration
运行中由绝缘体和全部端子组成的绝缘的完整的几何结构。它包括影响介电特性的全部元件(绝
缘件和导电件)。绝缘结构分以下几类:
4.7.1
三相绝缘结构three-phaseinsulationconfiguration
具有三个相端子、一个中性点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的结构。
4.7.2
相对地(p-e)绝缘结构phase-to-earth(p-e)insulationconfiguration
不计两个相端子的一个三相绝缘结构,且除特殊悄况外,中性点端子是接地的C
3
GB311.1-2012
4.7.3
相间(p-p)绝缘结构phase-to-phase(p-p)insulationconfiguration
不计一个相端子的一个三相绝缘结构。在特殊情况下,中性点端子和接地端子也忽略不计。
4.7.4
纵(t-t)绝缘结构longitudinal(t-t)insulationconfiguration
具有两个相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的绝缘结构。(两个)相端子屈于三相系统中的同一相,其被暂时
地分为两个独立的带电部分(例如,分闸的开关装置)。属千其他两相的4个端子不计或接地。在特殊
情况下,认为两个相端子之一是接地的。
4.8
u,
[GB/T2900.19—1
4.9
4.12
[修改GB/T2900.19-1991,定义3.14]
4.13
(中性点)阻抗接地系统impedanceearthed(neutral)system
为限制接地故陀电流,中性点通过阻抗接地的系统。
[修改GB/T2900.19—1994,定义3.16]
4.14
(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resonantearthed(neutral)system
一个或多个中性点通过电抗器接地的系统,电抗器近似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容性分量。中性
点通过能够近似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容性分量的电抗器接地的系统。
[修改GB/T2900.19—1994,定义3.15]
注:谐振接地系统中流过故院点的残余电流被限制到空气中弧光接地故障通常能够自熄的程度。
GB311.1一2012
4.15
接地故障因数earthfaultfactor
k
在一给定系统结构的三相系统的给定点上,在对系统任一点的一相或多相均有影响的故障期间,健
全相的相对地最高工频电压有效值与无故障时该点相对地工频电压有效值之比。
[GB/T2900.19一1994,定义3.17]
4.16
过电压overvoltage
以U,表示三相系统的姑高电压,则峰值超过系统最高相对地电压峰值(U,沁匠/戎-)或最高相间电
压峰值(迈U,)的任何波形的相对地或相间电压分别为相对地或相间过电压。
当过电压值用标么值表示时,相对地、相间过电压的基准值分别为U,X./2人厅和迈·u,c以p.u.
表示)。
[修改GB/T2900.19一1994,定义3.1]
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例如对于避雷器,通常过电压值用p.u.(等千u,x拉-/及一)表示。
4.17
电压和过电压分类classificationofvoltageandovervoltage
按其波形和待续时间,电压和过电压可分为下列几种:
注:表l中给出了关于下述6个电压和过电压更详细的情况。
4.17.1
持续(工频)电压continuous(powerfrequency)voltage
有着稳定有效值、待续作用在某一绝缘结构的任一对端子上的工频电压。
4.17.2
暂时过电压temporaryovervoltage;TOV
较长持续时间的工频过电压。
[修改GB/T2900.19—1991,定义3.6]
注:过电压可能是无阻尼或弱阻尼的。在某些悄况下,其频率可能比工频低数倍或高数倍。
4.17.3
瞬态过电压transientovervoltage
几亳秒或更短持续时间的过电压,通常是高阻尼振荡的或非振荡的。
[GB/T2900.19一1994,定义3.7]
注:暂时过电压可能紧随瞬态过电压出现,在这种悄况下,认为这两种过电压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仑
瞬态过电压分为下列几种:
4.17.3.1
缓波前过电压(操作)slow-frontovervoltage;SFO
一种瞬态过电压,通常为单向的,到达峰值的时间为20µs<T"~5000µs,而波尾持续时间Tz~
20ms。
4.17.3.2
快波前过电压(雷电)fast-frontovervoltage;FFO
一种瞬态过电压,通常为单向的,到达峰值时间为0.1µs<T1~20µs,波尾待续时间兀<300µs。
GB311.1—2012
4.17.3.3
特快波前过电压very-fast-frontovervoltage;VFFO
一种瞬态过电压,通常为单向的,到达峰值的时间T1:::;;;o.111s,有或者没有叠加振荡,振荡频率在
30kHz<f<lOOMHz之间。
注:特快波前过电压VFFO也称为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very-fast-transientovervoltage)。
4.17.4
联合过电压combinedovervoltage
由同时作用千相间(或纵)绝缘的两个相端子的每个端子和地之间的两个电压分量组成。它被归千
具有较高峰值分试(暂时、缓波前、快波前和特快波前)的一类。
4.18
用于试验的标准电压波形standardvoltageshapesfortest
4.18.1~4.18.5电压波形已经标准化。
注:关于下述4.18.1~4.18.3三个标准电压更详细的情况在GB/T16927.1以及表1中给出。
4.18.1
标准短时工频电压standardshort-durationpowe广frequencyvoltage
具有频率在45Hz~55Hz之间,持续时间为60s的正弦电压。
注:IEC60071-1频率范图为18Hz~52Hz,考虑到60Hz对我国电网不适用,故将频率范即定为45Hz~55Hz,
以便与GB/T16927.1相一致。
4.18.2
标准操作冲击电压standardswitchingimpulsevoltage
具有峰值时间为250J.(S和半峰值时间为2500J.!S的冲击电压。
4.18.3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standardlightningimpulsevoltage
具有波前时间为1.2/J-S和半峰值时间为50J.(S的冲击电压。
4.18.4
标准联合操作冲击电压standardcombinedswitchingimpulsevoltage
对于相间绝缘,有着相反极性的两个分量的联合操作冲击电压。
正极性分量是标准操作冲击电压,而负极性分址是峰值时间和半峰值时间不应小千正极性冲击电
压的对应值的操作冲击电压。两个冲击应在同一瞬间到达峰值。因而联合电压的峰值是这些分量峰值
之和。
4.18.5
标准联合电压standardcombinedvoltage
对纵绝缘,联合电压是一个端子上为标准冲击电压,另一个端子上为工频电压。冲击分量施加千反
极性工频电压的峰值。
4.19
代表性过电压representativeovervoltage
Urv
假设在绝缘上产生与在运行时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某一给定种类的过电压相同绝缘作用效果的过
电压。
它们由相应类别的标准波形的电压组成并可以用表示运行条件特性的一个数值或一组数值或某一
频率分布值来定义。
注:此定义也适用千表示运行电压对绝缘影响的持续工频电压c
6
GB311.1一2012
4.20
过电压限制装置overvoltagelimitingdevice
用来限制过电压的峰值或持续时间或两者都限制的装置。它们可以分为预防护装置(如预接人电
阻器)或保护装置(如避雷器)。
4.21
雷电(或操作)冲击保护水平lightning(orswitching)impulseprotectivelevel;LIPL或SIPL
Up1(或Uv,>
在规定条件下,保护装置的端子上承受雷电(或操作)冲击的最大允许电压峰值。
4.22
性能指标performancecriterion
选择绝缘的基准,以使得作用千设备上的各类电压所引起损伤设备的绝缘或影响连续运行的概率
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可接受的水平。通常用术语绝缘结构可接受的故障率(每年故障数,两次故障之
间年数,故障风险等)来表示这个指标。
4.23
耐受电压withstandvoltage
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耐压试验时施加的试验电压值。在耐压试验期间允许出现规定破坏性放电的
次数。耐受电压为:
a)惯用设定耐受电压9此时允许发生破坏性放电次数为零,即其耐受概率Pw=lOO%。
b)统计耐受电压。允许的破坏性放电次数与规定的耐受概率有关,本部分中规定的耐受概
率P.,,=90%。
注:在本部分中,对非自恢复绝缘规定用惯用的设定耐受电压;而对自恢复绝缘规定用统计耐受电压。
4.24
配合耐受电压co-ordinationwithstandvoltage
U,w
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对每种类型电压,绝缘结构满足性能指标的耐受电压值。
4.25
配合因数co-ordinationfactor
K,
必须与代表性过电压值相乘的因数以得到配合耐受电压值。
4.26
标准参考大气条件standardreferenceatmosphericconditions
施加标准耐受电压的大气条件(见3.2)。
4.27
要求耐受电压requiredwithstandvoltage
u,w
在标准耐受试验中,绝缘必须耐受的试验电压以保证绝缘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和整个寿命期间内承
受给定种类过电压时仍能满足性能指标。要求耐受电压具有配合耐受电压的波形,并且规定用按照所
选择全部标准耐受试验条件来检验要求耐受电压。
4.28
大气修正因数atmosphericcorrectionfactor
K,
考虑到运行时平均大气条件和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之间的差别,对配合耐受电压进行修正的因数。
此因数仅适用于外绝缘。
GB311.1—2012
注1:考虑到试验期间实际的大气条件和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之间的差异,允许用因数K,对试验电压进行修正。对
于因数K.,考虑的大气条件有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
注2:对绝缘配合,通常仅需要考虑空气压力修正。
4.29
海拔修正因数altitudecorrectionfactor
K,
考虑到运行时海拔相应的平均压力和标准参考压力之间绝缘强度的差异,对配合耐受电压进行修
正的因数。
注:海拨修正因数凡是大气修正因数K,的一部分。
4.30
安全因数safetyfactor
K,
除大气修正因数K,以外,为了得到要求耐受电压,与配合耐受电压相乘的总的因数,该因数考虑
到运行寿命期间的运行条件和标准耐受试验时的条件之间绝缘强度的所有其他差异。
4.31
设备或绝缘结构的实际耐受电压actualwithstandvoltageofanequipmentorinsulationconfigura-
tion
U.w
标准耐受电压试验中能够施加到设备或绝缘结构上的试验电压的可能最高值。
4.32
试验换算因数testconversionfactor
k比
当选取标准耐受电压波形需要用不同类型的耐受电压波形替代时,对于给定的设备或绝缘结构,与
该给定过电压类别的要求耐受电压相乘的因数。
注;对一给定的设备或绝缘结构将标准电压波形a换算到标准电压波形b的换算因数必须高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波
形a的实际耐受电压和标准电压波形b的实际耐受电压的比值。
4.33
额定耐受电压ratedwithstandvoltage
标准耐受电压试验中施加的试验电压值,用于验证绝缘能够承受一个或多个要求耐受电压。它是
设备绝缘的额定值。
4.34
标准额定耐受电压standardratedwithstandvoltage
Uw
本部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的标准值(见6.7和6.8)。
4.35
额定绝缘水平ratedinsulationlevel
表示绝缘介电强度的一组额定耐受电压c
4.36
标准绝缘水平standardinsulationlevel
本部分中规定的与U"'有关的一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见表2和表3),
4.37
标准耐受电压试验standardwithstandvoltagetest
在规定条件下,为了验证绝缘满足标准额定耐受电压所进行的绝缘试验C
本部分中标准耐受电压试验包括:
—短时工频电压试验;
8
GB311.1-2012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联合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联合电压试验。
注1:在GB/T16927.1中给出有关标准耐受电压试验更详细的资料(试验电压波形亦可见表1)。
注2:如有要求,特快波前冲击标准耐受电压试验应由有关技术委员会规定。
5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1下标
p-e,与相对地有关的;
t-t:与纵绝缘有关的;
max:最大的;
P-P:与相间有关的。
5.2字母符号
/:频率;
k,接地故障因数;
K,:大气修正因数;
K.:海拔修正因数;
K,,配合因数;
K,:安全因数;
K":试验换算因数;
Pw:耐受概率;
T1:波前时间;
T2:电压降低到半峰值的时间;
Tp:到峰值时间;
T,:总的过电压待续时间;
U,w:设备或绝缘结构的实际耐受电压;
U,w:配合耐受电压;
Um:设备最高电压;
U",系统标称电压;
u.1,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u因: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u"',代表性过电压;
u四:要求耐受电压;
u.,系统最高电压;
Uw:标准额定耐受电压。
9
GB311.1一2012
5.3缩略语
FFO,快波前过电压
ACWV,设备或绝缘结构的标准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LIPL: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SIPL,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SFO,缓波前过电压
TOV:暂时过电压
VFFO,特快波前过电压
6绝缘配合
6.1绝缘配合方法
绝缘配合方法
6.2绝缘配合程序的一般概况
绝缘配合程序包括选取设备的最高电压以及与之相应的、表征设备绝缘特性的一组标准耐受电压。
图1给出了程序的框图,6.3~6.6描述了其步骤。选择一组最优的Uw可能需要反复考虑程序的某些
输入数据,并重复此程序的某些部分。
宜从6.7和6.8给出的标准额定耐受电压系列数中选取额定耐受电压。所选取的工频、冲击标准
电压构成额定绝缘水平口按照6.10,如果多个标准额定耐受电压与相同的Um相关联,则表2、表3中
同一横栏中的电压构成标准绝缘水平。
10
GB311.1—2012
系统分析(6.3;
作用电压的起因和分类(4.16和4.17)
过电压限制设备的保护水平(4.21)
绝缘特性
代表性电压和过电压
笃(4.19)
绝缘特性
性能指标(4.22)
选取满足性能指标的绝缘
(6.3)
{统计分布}
输入数据的不准确度
上述括号所包含的影响综合成为
配合因数K.(4.25)
配合耐受电压U,w(4.24)
海拔修正因数K,,(或大气修正因数
K,)(4.28和4.29)
设备试验装配
考虑型式试验条件和实际运
行条件之间差异采用的因数
在生产中的分散性
(6.4)
安装质最
运行中老化
其他未知因素
要求耐受电压伈,(4.27)
逵括号所包含的影和综合成为
安全因数K,(4.30)
额定耐受电压(4.33)或标准
额定耐受电压u,、(4.34)从6.7
试验条件(7)
和6.8的系列数中选取
试验换绊因数K"(4.32)
标准耐受电压(6.7和6.8)
u'.,的范围(6.9)
额定或标准绝缘水平:一组ll,..
说明:
II—要求输入的参蜇;
忙二二j—实配瑾;
L,_一一..I—-获得的结果。
注1:图中绝缘特性是指内绝缘、外绝缘、自恢复绝缘、非自恢复绝缘、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纵绝缘以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4/T 247-2002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 机械播种 2002-04-22
- DB22/T 955-2002 长白山中国林蛙 2002-06-01
- DB51/ 348-2002 软家具 床垫 2002-07-24
- DB64/T 248-2002 无公害蔬菜检验规程 2002-04-22
- DB64/T 249-2002 无公害蔬菜 产地环境标准 2002-04-22
- DB14/T 93-2002 车用燃料甲醇 2002-08-23
- DB64/ 250-2002 无公害食品 枸杞 2002-07-05
- DB31/ 190-2002 豆制品 2002-09-06
- DB64/T 245-2002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 机械耕整地 2002-04-22
- DB64/T 246-2002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 谷物机械收获 200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