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019-2021 马铃薯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DB23/T 3019-2021 DB23/T 3019-2021 Field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pest and disease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3019-2021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16
实施日期
2022-01-15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019—2021

马铃薯病虫害田间监测

调查技术规程

2021-12-16发布2022-01-15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301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静、王春荣、王国春、宋显东、郭梅、司兆胜、胡亚军、张齐凤、王振、魏

民、魏琪、董学志、王文重、毛彦芝、原晓华、郑红梅、郑杨、李杰、冷玲、李红梅、华淑英、胡瑞学、

于广胜、刘鹤、张伟、张楠、吴杨、田崇兵、李彩萍。

I

DB23/T3019—2021

马铃薯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田间监测调查要求、种植情况调查、晚疫病田间监测调查、早疫病田间监测调

查、二十八星瓢虫田间监测调查、其它病虫害田间监测调查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病虫害田间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854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田间监测调查要求

根据马铃薯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需要,调查人员应记载在调查点发现的所有病虫害发生情况信息,

按表单要求分别填报(相应表单参见附录A)。如病害蔓延风险大时,应增加调查点和缩短调查时间间隔。

5种植情况调查

5.1调查时间

5月10日~5月30日。

5.2调查次数

每年调查一次。

5.3调查地点

不同乡镇的不同村屯,每个村屯调查3块马铃薯田,每块田面积不少于1000m2。

5.4调查方法

采取走访方式调查地块所属农户,将品种名称、种植面积、品种抗性、品种熟期等信息记入马铃薯

种植情况调查表(参见附录A中A.1)。

1

DB23/T3019—2021

6晚疫病田间监测调查

6.1调查时间

6月10日~8月30日。

6.2田间普查

每5d调查一次,根据马铃薯种植面积应至少重点调查不同乡镇不同村屯的感病品种、低洼潮湿且

马铃薯生长旺盛的5个田块,种植面积大的区域应增加调查田块数量。采取行走踏查方式开展全田调查,

将调查品种、生育期、调查株数、发病株数、病株率等结果记入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普查表(参见附

录A中A.2)。

6.3系统调查

当田间普查发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后,即进行3d一次的定点系统调查,每块田随机选取5

点,每点3株,调查发病株数和记录单株叶片发病级别,将调查品种、生育期、调查株数、发病株数、

病株率等结果记入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系统调查表(参见附录A中A.3),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按照NY/T

1854规定执行。

7早疫病田间监测调查

7.1调查时间

6月20日~8月30日,每5d调查一次。

7.2调查方法

调查马铃薯晚疫病的同时开展早疫病调查。采用随机5点取样方法,发现早疫病后,进行马铃薯田

块发病程度调查。每点选3株,每株分上、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