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84-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规范
DB63/T 1984-2021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pre-fabricated bridge substructure on highway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40
CCSP28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984—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规范
2021-12-01发布2022-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98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
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青海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青海西互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
设计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西交通咨询监理有
限公司、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小强、马小军、张磊、李小斌、李少华、张海平、王欢欢、曾鹏、李国全、
蔡军、殷俊明、马渊、王志华、张一鸣、王兆平、孔令坤、段金明、干求学、韩承轩、史雪琛。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
DB63/T1984—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的符号和缩略语、总体要求、材料要求、结构设计、构
造设计。
本文件适用于抗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加速度为0.1g)及以下地区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预制装配式
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0065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JG/T22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T398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J8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35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T/T329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T/T529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JT/T72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G/T2231-01-202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
DB63/T1984—2021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成品。
3.2
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
通过可靠的连接构造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桥台、墩柱以及盖梁装配而成的桥梁下部结构。
3.3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金属套筒中插入热轧带肋钢筋,并注入水泥基灌浆料,硬化形成整体,实现构件传力的钢筋对接连
接。
3.4
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
水泥基灌浆料填充钢筋与金属波纹管空隙,硬化后形成锚固的连接。
3.5
插槽式连接
将预制构件伸出的竖向受力钢筋插入构件的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的连接。
3.6
承插式连接
将预制构件一端插入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的连接。
3.7
后张法预应力连接
通过后张法施加预应力将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
3.8
2
DB63/T1984—2021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作,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简称灌浆套筒。分为全灌
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
3.9
全灌浆套筒
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的套筒。
3.10
半灌浆套筒
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另一端采用机械方式连接的套筒。
3.11
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
以水泥为基体、高强材料为骨料、外加剂为辅而形成的拌合物,简称水泥基灌浆料。
3.12
垫层砂浆
填充在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之间的水泥基砂浆过渡层。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
规定宽度的裂缝时,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对构件控制界面受拉边缘的拉应力加以限制时,为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
规定宽度的裂缝时,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构件控制界面受拉边缘拉应力超过限值直到出现不超
过限制宽度的裂缝时,为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
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
5总体要求
5.1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预制、运输、安装等因素,形成结构合理、预制简单、运输方便和安装快捷
的设计方案。
5.2结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原则,满足通用性和少规格的要求。
应优先考虑已有类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下部结构尺寸和形状,并选择适宜的连接构造和节
段划分方式。
3
DB63/T1984—2021
5.3预制构件、拼装缝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区域环境条件及JTG/T3310规定,接缝材料应满足耐久性
指标要求。
5.4构件构造及连接应满足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6材料要求
6.1混凝土
6.1.1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应符合JTG3362和JTG/T3650
规定,原材料性能应符合附录A规定。
6.1.2预制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其他预制构件不低于C40。
6.1.3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JTG3362规定。
6.1.4预制构件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渗性能,抗冻等级应不低于F300,抗渗等级应不低于P
6。
6.2钢筋
6.2.1普通钢筋应采用HPB300和HRB400级及以上钢筋,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GB1499.1和GB1499.2
规定。
6.2.2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制作,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GB1499.1规定。
6.3水泥基灌浆料
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中所使用的水泥基灌浆料,技术性能除应符合JG/T408规定外,还应
符合表1规定。
表1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
初始≥300JG/T408
流动度/mm
30min≥260GB/T17671
1d≥35
抗压强度/MPa3d≥60GB/T8077
28d≥100
3h≥0.02
竖向膨胀率/%JG/T408
24h与3h差0.02~0.5
氯离子含量/%≤0.03GB/T8077
泌水率/%0GB/T50080
抗冻等级≥F300
抗渗等级≥P6GB/T50082
-122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28d龄期,10m/s)<7
6.4垫层砂浆
4
DB63/T1984—2021
6.4.1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间的垫层砂浆,应采用高强无收缩砂浆,其技术性能除应符合GB/T50448
规定外,还应符合表2规定。
6.4.2垫层砂浆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应不小于2.6,含泥量应不高于3%,且不含泥块。
6.4.3垫层砂浆宜采用早强型,初凝时间应不低于2h。
表2垫层砂浆的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
初始≥290
流动度/mmJG/T408
120min≥260
1d≥30
抗压强度/MPaGB/T17671
28d≥60,且大于被连接构件强度等级10MPa
3h≥0.02
竖向膨胀率/%JG/T408
24h与3h差0.02~0.5
氯离子含量/%≤0.03GB/T8077
泌水率/%0GB/T50080
抗冻等级≥F300
抗渗等级≥P6GB/T50082
-122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28d龄期,10m/s)<7
6.5灌浆套筒
6.5.1宜采用高强球墨铸铁制作,灌浆套筒性能指标应符合JG/T398规定。
6.5.2灌浆套筒与套筒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符合JGJ107中I级连接接头的规定。
6.5.3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为30mm~50mm。
6.6金属波纹管
6.6.1采用圆形不锈钢波纹管,其性能指标应符合JG/T225规定。
6.6.2下端压浆口应连接压浆管,上端出浆口应连接出浆管或直接由端部出浆,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
距应为30mm~50mm。
6.7环氧树脂胶
6.7.1构件间的环氧树脂胶初步固化时间应不低于1h。
6.7.2环氧树脂胶应具有防老化、防碳化、防强腐蚀性的特点。
6.7.3构件拼接缝采用环氧树脂胶时,其基本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环氧树脂胶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性能性能要求
可凝胶时间/min≥20
物理性能可粘结时间/min≥60,且≤240
在结构立面上无流挂现象的最大涂胶厚度/mm≥3
5
DB63/T1984—2021
表3环氧树脂胶主要性能指标(续)
项目性能性能要求
压缩弹性模量/M瞬时≥8000
Pa1h≥6000
剪切弹性模量/M瞬时≥1500
Pa1h≥1200
12h抗压强度/MPa≥20
固化速度
力(低限温度24h抗压强度/MPa≥60
条件)
学7d抗压强度/MPa≥75
性7d抗剪强度(低限温度条件)/MPa≥12
能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15
与混凝土的拉弯粘结强度/MPa断裂破坏发生在混凝土内部
与同温度10
化耐湿热老化50℃温度,95%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老化90d后,常温条件
min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抗剪强度降
性下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降低
学低率应不大于10%
性在-25℃~35
与室温下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抗剪强
耐冻融能力℃,冻融循环温度下,每次循环8h,在室温下进行钢—钢
能度降低率应不大于5%
拉伸抗剪试验
6.8预应力筋
6.8.1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也可采用热轧、轧后余热处理或热处理的精轧螺纹钢,其力学
性能应符合GB/T5224、GB/T20065规定。
6.8.2预应力钢绞线在预制构件安装时,应采用固定端锚具。
6.8.3优先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无粘结或有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固性能应符合GB/T14370、JGJ85及
JT/T329规定。
6.9其他材料
6.9.1塑料波纹管性能指标应符合JT/T529规定。
6.9.2预应力孔道压浆应采用专用灌浆材料,其流动性、和易性、泌水性和强度应符合GB/T50448
规定。
6.9.3连接用钢材应符合GB50017规定。
7结构设计
7.1一般规定
7.1.1灌浆套筒、金属波纹管、套筒灌浆料以及砂浆垫层等连接材料和构造满足本文件规定时,无接
缝区段分析计算与现浇下部结构相同,按JTGD60和JTG3362规定进行验算。
7.1.2耐久性应根据区域特点、环境条件、施工要求及使用年限等按JTG/T3310规定设计。
7.1.3抗震分析、抗震设计和延性构造应符合JTG/T2231-01规定。
7.1.4构造设计应遵循预制及安装过程的精度控制要求和方便施工的原则。
7.2结构计算
6
DB63/T1984—2021
7.2.1结构计算应包括持久状况下的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
及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三部分内容,计算过程中应计入接缝对受力性能的影响。
7.2.1.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其作用(或荷载)效应应采用基本组合,汽车荷载应计入
冲击系数,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按JTG3362规定对受弯构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 378-2000 1%中生菌素水剂 2000-01-10
- DB35/ 386-2000 阿维菌素乳油 2000-05-11
- DB35/ 388-2000 3.6%杀虫双颗粒剂 2000-05-15
- DB11/ 045-2000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2000-06-26
- DB35/ 385-2000 奥里调制燃料油 2000-04-29
- DB35/ 380-2000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2000-02-02
- DB35/ 377-2000 农抗120水剂 2000-01-10
- DB35/ 392-2000 40%炔螨特乳油 2000-05-17
- DB11/ 065-2000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2000-06-26
- DB35/ 379-2000 氟磺胺草醚原药 20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