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856.3-2015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 Uu接口层2技术要求 第3部分:PDCP协议

YD/T 2856.3-2015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856.3-2015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4
实施日期
2015-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70.99

M37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56.3-2015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

Uu接口层2技术要求

第3部分:PDCP协议

2GHzTD-SCDMAdigital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

-MultiCarrierHSPA-Layer2technicalrequirement

-Part3: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

(3GPPTS25.323vl0.1.0,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NEQ)

2015—07-14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856.3-2015

目次

lluH....................................................................................................................................••••II

1棚.............................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mm..............................................................................……1

4雛........................................................................................................................--3

4.1g标.................................................*..........................."3

4.2子层结构概述..............................................•…•…………..3

5功能.......................................................4

5.1头压缩.........................................................4

5.2S..................................................................................-7

5.3数据传输...................................................………..................7

5.4SRNS重定位.........................................................................8

5.5无损DLRLCPDU大小改变...........................”10

5.6—般过程..........................................................................'11

5.7MBMS的头压缩和解压缩.............................................................12

6服务...............................................................................13

6.1提供给上层的服务......................................................13

6.2期望从RLC层获得的服务........................................................……13

7层到层通信的元素...........................................................…………•"••13

7.1PDCP和上层间的原语........................13

8端到端通信的元素...............................................……...............15

8.1协议数据单元................................................................15

8.2^................................................................................15

8.3参数................................................................................16

9处理未知的、未预见的及错误的协议数据...............................................17

9.1无效的PDUtype..............17

9.2无效的PID值...................................................17

9.3PDCP不可恢复错误检测..........................................."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ROHC性能测试..........................................................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产生ROHC性能要求的参考模型.........................................31

.........................................................................32

YD/T2856.3-2015

YD/T285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技术要求》是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

名称如下:

a)《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

b)YD/T285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技术要

求》;

c)YD/T2857《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髙速分组接入Uu接口RRC层技术

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1

YD/T285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技术要求》分

为三个部分:

a)第1部分:MAC协议;

b)第2部分:RLC协议;

c)第3部分:PDCP协议。

本部分是YD/T285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技术

要求》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对应于3GPPTS25.323《PDCP协议》(版本vlO.l.O),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为

删除了FDD相关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宄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展讯

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师延山、段红光、宋爱慧、严杲、张英、徐菲、黄河、贺刚、王梅、

申敏、常永宏、宿淑艳。

YD/T2856.3-2015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技术要求

第3部分:PDCP协议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中分组数据的

汇聚协议,及鲁棒头压缩性能测试用例。

本部分适用于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856.2-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层2

技术要求第2部分:RLC协议

YD/T2857-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Uu接口RRC层技

术要求

3GPPTS23.060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业务描述(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Service

description;Stage2)

3GPPTS25.301无线接口协议架构(RadioInterfaceProtocolArchitecture)

3GPPTS26.101AMR语音编解码帧结构,语音编解码处理功能(Mandatoryspeechcodecspeech

processingfunctions;AdaptiveMulti-Rate(AMR)speechcodecframestructure)

3GPPTS26.201宽带AMR语音编解码帧结构,语音编解码处理功能(Speechcodecspeech

processingfunctions;AdaptiveMulti-Rate-Wideband(AMR-WB)speechcodec;Framestructure)

IETFRFC2507IP头压缩(IPHeaderCompression)

IETFRFC3095鲁棒头压缩(RObustHeaderCompression(ROHC):Frameworkandfourprofiles:RTP,

UDP,ESP,anduncompressed)

IETFRFC3096鲁棒IP/UDP/RTP头压缩的要求(RequirementsforrobustIP/UDP/RTPheader

compression)

IETFRFC4815鲁棒头压缩:对RFC3095的纠错与澄清(RObustHeaderCompression(ROHC):

CorrectionsandClarificationstoRFC3095)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MAcknowledgedMode确认模式

AMRAdaptive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

ASAccessStratum接入层

CIDContextIdentifier上下文标识

1

YD/T2856.3-2015

C-SAPControlServiceAccessPoint控制服务接入点

CS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

DLDownlink下行

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不连续发送

HCHeaderCompression头压缩

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L2Layer2(datalinklayer)层2(数据链路层)

L3Layer3(networklayer)层3(网络层)

MBMS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

M-HCMobileHeaderCompressor移动头压缩

M-HCDMobileHeaderCompressor/Decompressor移动头压缩/解压缩

M-HDMobileHeaderDecompressor移动头解压缩

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

N-HCNetworkHeaderCompressor网络头压缩

N-HCDNetworkHeaderCompressor/Decompressor网络头压缩/解压缩

N-HDNetworkHeaderDecompressor网络头解压缩

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

PIDPacketIdentifier数据标识

PPPPoint-to-PointProtocol点对点协议

PSPacketSwitched分组交换

p-t-pPoint-to-Point点对点

p-t-mPoint-to-Multipoint点对多点

RABRadioAccessBearer无线接入承载

RBRadioBearer无线承载

RFCRequestForComments建议请求

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

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

ROHCRObustHeaderCompression鲁棒头压缩

RTPRealTimeProtocol实时协议

SAPServiceAccessPoint业务接入点

SDUServiceDataUnit服务数据单元

SRNSServingRadioNetworkSubsystem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MTransparentMode透明模式

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YD/T2856.3-2015

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

ULUplink上行

UMUnacknowledgedMode非确认模式

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UTRA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UMTS陆地无线接入

UTRAN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4概述

4.1目标

本部分描述PDCP的功能。附录A是定义了ROHC性能测试,附录B定义了产生ROHC性能要求

的参考模型。

4.2子层结构概述

无线接口协议架构中PDCP模块如图1所示。图1基于3GPPTS25.301中定义的无线接口协议架构。

无线承载

图1PDCP结构

每一个PS域RAB与一个RB相关联,此RB与一个PDCP实体相关联。根据RB特性(即单向或

双向)及RLC模式,每个PDCP实体与一个或者两个(每个方向一个)RLC实体相关联。PDCP实体

位于PDCP子层。

每个PDCP实体使用零个、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的头压缩协议。对于每个头压缩协议,每个单独的PDCP

实体至多使用一个实例。UE可以定义多个PDCP实体,每个实体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头压缩协议集。

在本部分版本中,只支持RFC2507(见IETFRFC2507)和ROHC(见IETFRFC3095和IETFRFC4815)

两种头压缩协议。

每个CS域语音RAB与一个RB相关联,此RB与一个PDCP实体相关联。由于CS语音RB总是

注°为了方便使用者对照阅读及编写者维护后续版本,本部分的章条号与所对应的3GPP标准保持一致

3

YD/T2856.3-2015

双向的,因此每个PDCP实体与两个UMRLC实体相关联。PDCP实体位于PDCP子层。服务于CS业

务的PDCP实体不使用头压缩。

PDCP子层由上层(见YD/T2857-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载波高速分组

接入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通过PDCP-C-SAP配置。

图1描述了PDCP子层一种可能的结构;这一结构不限制实现。一个PDCP实体被映射到一个AM

RLC实体,或者一至二个UM/TMRLC实体。当PDCP实体被映射到两个UM/TMRLC实体时,每个

RLC实体被用于不同的方向。

5功能

PDCP向UE侧的NAS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中继器提供服务。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应实现如下功能:

——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实体对IP数据流进行头压缩和解压缩(例如:IPv4和IPv6的TCP/IP

和RTP/UDP/IP头)。

一一用户数据传输。此功能用于在PDCP业务的用户间传送数据。

——对于配置为支持无损SRNS重定位或者无损DLRLCPDU大小改变的无线承载进行PDCP序列

号的维护。

一一如果无线承载连接到一个CS域的无线接入承载上,传输CS计数器。

——增加或者移除字节对齐的PDCPPDU填充。

PDCP使用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提供的服务。

5.1头压缩

头压缩协议与特定的网络层,传输层或者上层协议组合(例如TCP/IP和RTP/UDP/IP)所专用。网

络层协议类型(例如IP或PPP)在PDP上下文激活时指定,PDP上下文激活在3GPPTS23.060中进行

规定。对于每个PDCP实体,头压缩协议和头压缩协议参数由上层配置。在操作过程中对等PDCP实体

间的压缩器和解压器初始信令是通过携带信令完成的。

5.1.1映射PID值

依据上层配置(例如使用的PDCPPDU类型和头压缩协议),PDCP子层应能够识别头压缩协议的不

同类型;如果是RFC2507:在一个头压缩协议里区分不同的头压缩协议包类型。

以上需求通过在PDCPPDU里使用PID域实现。

映射PID值的通用规则如下所列:

—在每个PDCP实例中,PID值应独立映射到不同的分组类型。

—PID值“0”指示“不压缩”。PDCPPDU中应使用PID值“0”指示发送端没有对PDCPPDU数

据域中一个PDCPSDU进行改变,且接收端不应进行解压。

—对于每个配置的头压缩协议,PID值应以上层配置的顺序,从1开始递增。第一个可用的PID值

分配给当前头压缩协议的在本部分里定义的第一个头压缩协议包类型。对于每个头压缩协议,PID值被

映射到头压缩协议里所定义的包类型,并且按照和节定义的顺序进行映射。

—PDCP实体重配头压缩协议后,此实体的PID值重映射。

表1给出了一个PDCP实体配置了五种头压缩方法时PID值到包类型映射的例子,五种头压缩方法

有:RFC2507(见IETFRFC2507),MethodsA和B,ROHC(见IETFRFC3095和IETFRFC4815)

YD/T2856.3-2015

和MethodC。MethodA、MethodB和MethodC用于图像压缩。

表1PID值映射表示例

PID值优化方法包类型

0无头压缩—

1RFC2507全部头

2RFC2507压缩的TCP

3RFC2507压缩的TCPnondelta

4RFC2507压缩的非TCP

5RFC2507上下文状态

6方法A方法A的分组类型1

7方法A方法A的分组类型2

8方法B方法B的分组类型1

9方法B方法B的分组类型2

10RFC3095,RFC4815ROHC分组格式

11方法c方法C的分组类型1

12方法c方法C的分组类型2

13…31未分配的值—

5.1.2IP头压缩(RFC2507)

RFC2507头压缩协议的详细操作在IETFRPC2507里规定。有关错误恢复和包重排序机制在

RFC2507里也有说明。PDCP应在头压缩功能里包含这些机制。本部分里不涉及RFC2507头压缩功能

的实现。

上下文标识

RFC2507的上下文标识只应包含在RFC2507包类型格式,如IETFRFC2507中定义。

RFC2507PID值映射

PID值应以表2所示顺序映射到RFC2507头压缩协议包类型。其中”为已经映射到其他协议包

类型的PID值。

表2RFC2507头压缩协议PID值映射

PID值优化方法包类型

n+lRFC2507全部头

n+2RFC2507压缩的TCP

«+3RFC2507压缩的TCPnon-delta

n+4-RFC2507压缩的非TCP_

n+5RFC2507上下文状态

完整头传送管理

完整头包的传送可根据低层信息控制。

对于一个TCP流,如果PDCP接收到底层单个包失败传送信息,PDCP可在下一个包发送一个完整

头。

对于非TCP流,如果PDCP接收到底层指示的完整头包已成功传输的信息,PDCP可以停止发送那

些和前一个分组中包含相同完整头信息的完整头包。

5.1.3鲁棒头压缩

YD/T2856.3-2015

鲁棒头压缩(ROHC)协议详细操作在IETFRFC3095和IETFRFC4815里规定。

上下文标识

ROHC协议的上下文在IETFRFC3095和ffiTFRFC4815中定义。ROHC能配置支持一个或多个上

下文。每个上下文通过上下文标识(CID)值标识。

PID值映射

表3列出PID值应映射到鲁棒头压缩协议,其中《为已经分配给其他协议包类型的PID值。

表3RFC3095头压缩协议PID值映射

I>ID值优化方法包类型

n+1RFC3095,RFC4815ROHC分组格式

协议参数

ROHC包含两种类型参数(见IETFRFC3095和IETFRFC4815):

一配置参数:这些参数是强制的,应在压缩器和解压器之间配置。

一实现参数:这些参数是可选的,如果使用,规定此压缩协议如何操作。

这些参数划分为四种不同组,定义如下。

一M:强制的且由上层配置的。

一MO:参数应支持,如果使用只能由上层配置或触发。

一O:可选参数,上层不配置这些参数。只在本地使用(例如UTRAN和/或UE)。

一N/A:这些参数在ROHC没有使用。

使用和定义的参数指定如下:

——MAX_CID(M):可以使用最大的CID值。应为未压缩流预留一个CID值。

——L'ARGE_CIDS:上层不配置这个值,而是通过MAX_CID配置值推导出,推导规则如下:

如果MAX_CID>15则LARGE_CIDS=TRUE否则LARGE_CIDS=FALSE。

一PROFILES(M):简表用来定义UE在上行链路允许使用哪个简表。在下行链路上,IETFRFC3095

中定义的所有简表都应改被支持。

一FEEDBACK—FOR(N/A):

一MRRU(M):缺省情况不使用分段。

—NO—OF—PACKET—SIZES一ALLOWED(N/A)。

—PACKET—SIZES—ALLOWED(N/A)。

—PAYLOAD—SIZES(0)。

—NO—OF—PACKET—SIZES—USED(O)。

—PACKET一SIZES—USED(O)。

—CONTEXT—REINITIALIZATION(MO)。

—MODE(0)〇

—CLOCK—RESOLUTION(O)。

一REVERSE_DECOMPRESSION_DEPTH(M):缺省值为没有使用预留解压器。

6

YD/T2856.3-2015

5.13.6RRC酉己置

如果UE存储了“PDCP_ROHC_TARGET_MODE”变量,并且应用了ROHC简表,解压器应根据

IETFRFC3095中指定的方式进行操作状态迀移,此时只能迀移到存储模式。

如果UE没有存储“PDCP_ROHC_TARGET_MODE”变量,解压器可以根据IETFRFC3095进行任

意操作状态的迁移。

5,2空

5.3数据传输

如果配置了头压缩,发送端PDCP应在接收到上层PDCPSDU时执行头压缩。如果无线承载被配置

为无损SRNS重定位或者无损DLRLCPDU大小改变,按照节规定维护PDCP序列号。

一按照从上层接收的顺序递交PDCPPDU到底层。

如果无线承载连接到CS域无线接入承载,发送端应如果PDCPSDU长度大于等于1比特:

•按照节规定,在卩〇0?八^数据?〇1;中包含€8计数器;

•在PDUtype域指示PDCPAMRPDU类型;

•用PDCPSDU填充PDCPAMRPDU类型的数据域,按照8.2.4节规定添加填充位。

注:如果上层没有生成AMR或者AMRWB帧,没有PDCPPDU向底层递交。

当PDCP实体接收端收到底层的PDCPPDU时,

—如果接收到的PDCPPDU是PDCPAMR数据PDU:

•从PDCPAMR数据PDU的数据域获得PDCPSDU。接收端由PDU数据域长度确定位对齐数据

的内容和帧类型,当字节对齐时AMR和AMRWB有效负荷大小可能相同。

•向上层递交PDCPSDU和CS计数器,CS计数器从接收到的PDCP头中获得。

一否则:

•对PDCPPDU执行头解压缩(如果配置了头压缩)以获取PDCPSDU;并且

•按照从底层接收的顺序递交PDCPSDU到上层;

•如果接收到的PDCPPDU是PDCPSeqNumPDU:

♦按照节步骤执行。

5.3.1RLC确认模式下的数据传输

图2所示为在RLC确认模式下的PDCP数据传输。

注:如果原语RLC-AM-DATA.req使用了参数CNF,那么需要传递RLC-AM-DATA.cnf原语。否则,不需要传递

RLC-AM-DATA.cnf原语。

图2RLC确认模式下的PDCP数据传输

7

YD/T2856.3-2015

5.3.2RLC非确认模式和透明模式下的数据传输

图3所示为在RLC非确认模式和透明模式下的PDCP数据传输。

图3RLC非确认模式和透明模式下的PDCP数据传输

5.4SRNS重定位

如果发生SRNS重定位,上层指示PDCP对一个RB的压缩协议复位、重定位上下文或者释放。本

部分版本中,重定位上下文只适用于RFC3095。每一个头压缩协议单独处理,但是重定位上下文能力对

UE而言是可选的,它被作为UE无线接入能力的一部分。

复位一个给定的压缩协议需要遵循:

一在复位时压缩参数可以被上层重配,否则压缩参数仍然有效。

一所有的压缩状态信息都被初始化,例如头压缩上下文。因此,SRNS重定位后第一个“压缩的”

包类型为一个完整头。

一一PDCP序列号不因PDCP头压缩协议复位而改变。

一个给定的压缩协议的上下文重定位需要遵循:

一在重定位上下文时配置的压缩参数仍然有效。

一压缩状态信息(上下文)的快照信息由源RNC传送到目标RNC,目标RNC根据传输的快照信

息初始化头压缩协议。因此,在SRNS重定位后压缩(解压)继续使用重定位前的上下文。

一在SRNS重定位时UE和UTRAN需要执行部分额外的动作以保持压缩器(解压器)一致。

5.4.1无损SRNS重定位

无损SRNS重定位只适用于RLC配置为按序递交和确认模式下。是否支持无损SRNS重定位由上层

配置。

为了支持无损SRNS重定位,PDCP实体需要维护PDCPSDU序列号,如节描述。

PDCP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序列号是同步的,如节描述。

在执行无损SRNS重定位时UE和UTRAN之间的序列号被交换,序列号用来确认己经发送但没有

被接收端确认的PDCPSDU,如节描述。重定位后从第一个没有被确认的PDCPSDU开始传输。

5.4.2上下文重定位-

头压缩上下文重定位的执行是由源RNC的上层依据UE的无线能力决定的。每次SRNS重定位发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