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43.2-2017 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DB34/T 2943.2-2017 Industrial vehicle remot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943.2-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9-15
实施日期
2017-10-1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DB34/T 2943 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用集成式和独立式车载终端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合肥协力仪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天云控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魏玉龙、马庆丰、余绍华、魏英海、徐晓亮、潘光亮、蒋绪宝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35.240.60

T5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943.2—2017

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Industrialvehicleremoteserviceandmanagementsystemtechnicalspecification:

secondpart:communicationprotocolanddataformat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943.2—2017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协议结构..........................................................................2

5通讯连接..........................................................................2

5.1连接建立......................................................................2

5.2信息传输......................................................................2

6数据包结构和定义..................................................................5

6.1数据说明......................................................................5

6.2数据包结构....................................................................6

6.3起始、结束标识符..............................................................6

6.4命令单元......................................................................7

6.5时间..........................................................................7

6.6设备类型标识..................................................................8

7数据单元格式定义..................................................................8

7.1车辆登入......................................................................8

7.2实时信息上报..................................................................8

7.3车辆登出.....................................................................23

7.4参数查询.....................................................................23

7.5参数设置.....................................................................28

7.6车载终端控制.................................................................31

7.7心跳.........................................................................32

7.8终端校时.....................................................................32

7.9补发.........................................................................33

I

DB34/T2943.2—2017

DB34/T2943《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车载终端;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本部分为DB34/T294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安徽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协力仪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天云控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魏玉龙、马庆丰、余绍华、魏英海、徐晓亮、潘光亮、蒋绪宝。

II

DB34/T2943.2—2017

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1范围

DB34/T2943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中术语和定义、协议结构、通讯连接、

数据包结构与定义、数据单元格式与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车载终端和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T6104机动工业车辆术语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3术语和定义

GB/T61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理平台Managementplatform

与车载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并进行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管理的软件系统及计算机硬件设施。

3.2

上行方向Upwarddirection

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向。

3.3

下行方向Downdirection

管理平台向车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向。

3.4

车辆登入Vehiclelogin

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上报车辆状态信息并进行登入认证。

1

DB34/T2943.2—2017

4协议结构

以TCP/IP网络控制协议作为底层通信承载协议,如图1所示。

图1工业车辆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通信协议栈

5通讯连接

5.1连接建立

5.1.1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发起通信连接请求,当通信链路连接建立后,车载终端应自动向管理平台

发送登入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应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时,管理平台应返回成功

应答;校验错误时,管理平台应忽略所接收数据。若终端未收到应答,则应在3min后重新发送登入

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登入流程如图2所示。

图2车辆登入流程示意图

5.1.2车载终端应在接收到管理平台的应答指令后,完成本次登入传输;车载终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收

到应答指令,应在1min后重新进行登入;若连续重复3次登入无应答,应间隔30min后,继续重

新链接,并把链接成功前存储在存储介质里的数据重新发送上报,登入间隔时间可以设置。

5.2信息传输

5.2.1实时信息上报

车载终端登入成功后,应按一定时间周期向管理平台上报车辆运行数据或断电后3分钟内的

实时信息,实时信息上报流程如图3所示。

2

DB34/T2943.2—2017

图3实时信息上报流程示意图

当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上报信息时,管理平台应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当校验正确时,

管理平台返回正确应答(不作应答);当校验错误时,管理平台应忽略所接收数据(应作错误应答,车

载终端应重发车辆的实时信息,应每间隔1min重新发送1次,失败3次后不再发送)。

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上报信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对相应车型的数据进行拼装后上报。

——电动工业车辆数据:动力蓄电池电气数据、动力蓄电池温度数据、电机部分数据、整车数据、

卫星定位系统数据、极值数据和报警数据。

——内燃工业车辆数据:整车数据、发动机部分数据、卫星定位系统数据。

管理平台交换数据和用户自定义数据存在时,还应完成管理平台交换数据和用户自定义数据

的上报。

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上报信息的时间周期应可调整。车辆正常行驶时,上报信息的时间周期

最大不应超过30s;当车辆出现报警时,应整体信息上报且时间周期不应大于1s。

5.2.2参数查询

管理平台应向车载终端发送查询命令,获取参数信息,参数查询流程如图4所示。

图4参数查询流程示意图

管理平台应能向车载终端发送查询命令,车载终端应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校验。当校验正确

时,车载终端应向管理平台返回查询参数;当校验错误时,车载终端忽略所接收的命令。

管理平台应在接收到车载终端的查询参数后,完成本次查询;管理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

查询参数,应重新发送查询命令;重复3次发送参数查询命令无应答,应终止此次查询。

5.2.3参数设置

管理平台应能向车载终端发送设置命令,修改车载终端参数信息,参数设置流程如图5所示。

3

DB34/T2943.2—2017

图5参数设置流程示意图

管理平台在向车载终端发送设置命令时,车载终端应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当校验正确

时,车载终端应向管理平台返回成功应答并完成信息修改;当校验错误时,车载终端应忽略所接收命令。

管理平台应在接收到车载终端的应答后完成本次设置传输;管理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应

答指令,应重新发送设置命令;重复3次发送设置命令无应答,应终止此次设置。

车载终端应在成功应答管理平台IP地址和端口设置命令后,向管理平台发送登入信息;当

向目标管理平台登入不成功时,车载终端应恢复原有管理平台设置,并向原有管理平台返回修改错误应

答。

5.2.4车载终端控制

管理平台应能向车载终端发送控制命令,对车载终端进行控制。车载终端控制流程如图6所

示。

图6车载终端控制流程示意图

管理平台向车载终端发送控制命令时,车载终端应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校验。当校验正确时,

车载终端应向管理平台返回成功应答并执行控制命令;当校验错误时,车载终端应忽略所接收命令。

管理平台应在接收到车载终端的应答指令后完成本次控制传输;管理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未收

到应答指令,应每间隔1min重新发送控制命令;重复3次发送控制命令无应答,应终止此次控制命

令的发送。

车载终端主要对车辆的相关参数进行远程参数标定、检测。

5.2.5终端校时

当GPS校时和GPRS网络校时出现问题时,车载终端向管理平台发起校时请求;管理平台应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时,管理平台应返回成功应答;校验错误时,管理平台应返回修改

错应答。登入流程如图7所示。

4

DB34/T2943.2—2017

图7终端校时流程示意图

车载终端应在接收到管理平台的应答指令后完成本次校时传输;车载终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收

到应答指令,应重新进行校时;若校时应答为修改错时,应间隔一定时间后,继续重新校时,直至校时

成功或GPS校时、GPRS网络校时恢复正常。

5.2.6连接维持

信息传输过程中,车载终端应向管理平台发送周期性心跳信息,管理平台应对车载终端反馈成功应

答。心跳发送周期可调整。

5.2.7连接断开

管理平台应根据以下情况断开与车载终端的会话连接:

——TCP连接中断;

——同一身份的车辆建立新连接,将原连接断开;

——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车载终端发来的心跳信息。

车载终端应根据以下情况断开与管理平台的会话连接:

——TCP连接中断;

——TCP连接正常,达到重新发送次数后仍未收到应答。

5.2.8补发机制

当数据通信链路异常时,车载终端应将实时上报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在数据通信链路恢复正常后,

在发送实时上报数据的同时补发存储的上报数据。补发的上报数据应为当日通信链路异常期间存储的数

据,数据格式与实时上报数据相同,并标识为补发信息上报(0x04),见表3。

6数据包结构和定义

6.1数据说明

6.1.1数据类型

协议中使用的数据类型见表1。

表1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

BYTE无符号单字节整型(字节,8位)

5

DB34/T2943.2—2017

WORD无符号双字节整型(字,16位)

DWORD无符号四字节整型(双字,32位)

BYTE[n]n字节

ASCII字符码,若无数据则放一个0终结符,编码表示参见GB/T1988所述;

STRING

包含汉字时,采用区位码编码,占用2个字节,编码表示参见GB18030所述

6.1.2传输规则

协议采用大端模式(big-endian)的网络字节序来传递字和双字,传输规则约定如下:

——字节(BYTE)的传输约定:按照字节流的方式传输;

——字节(BYTE[n])的传输约定:先传递低字节,再传递高字节;

——字(WORD)的传输约定:先传递高位,再传递低位;

——双字(DWORD)的传输约定:先传递高位,然后传递次高位,再传递次低位,最后传递低位。

——(STRING)的传输约定:按字符串顺序传输。

6.2数据包结构

数据包结构和定义见表2。

表2数据包结构和定义

起始字节定义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

固定为ASCII字符‘~’,用“0x7e”表示;

0起始标识符BYTE若消息体中出现的0x7e,则要进行转义处理,转义规则如下:

0x7e↔0x7d,0x02

1命令命令标识BYTE

命令单元定义见6.4

2单元应答标识BYTE

3设备类型标识BYTE见表6设备类型标识

4终端识别码STRING终端识别码是识别的唯一标识,由10位字码构成

0x01:数据不加密;

14数据加密方式BYTE0x02:数据经过RSA算法加密;

“0xFE”表示异常;“0xFF”表示无效,其他预留

15数据单元长度WORD数据单元长度是数据单元的总字节数,有效值范围:0~65531

17数据单元数据单元格式和定义见第7节

采用BCC(异或校验)法,校验范围从命令单元的第一个字节开始,

倒数第2校验码BYTE

同后一字节异或,直到校验码前一字节为止,校验码占用一个字节

固定为ASCII字符‘~’,用“0x7e”表示;

倒数第1结束标识符BYTE若消息体中出现的0x7e,则要进行转义处理,转义规则如下:

0x7e↔0x7d02

6.3起始、结束标识符

6.3.1起始、结束标识符采用Ox7e表示,若校验码、消息头以及消息体中出现0x7e,则要进行转义

处理,转义规则定义如下:

0x7e<——>0x7d后紧跟一个0x02;0x7d<——>0x7d后紧跟一个0x01。

6.3.2转义处理过程如下:

6

DB34/T2943.2—2017

发送消息时:消息封装——>计算并填充校验码——>转义——>加起始标识符和结束标识符;

接收消息时:去除起始标识符和结束标识符转义还原——>转义还原——>验证校验码——>解析消

息。

示例:发送一包内容为0x300x7e0x080x7d0x55的数据包,则经过封装数据包如下:0x7e0x300x7d0x020x08

0x7d0x010x550x7e验证码。

6.4命令单元

6.4.1命令标识

命令标识应是发起方的唯一标识,命令标识定义见表3。

表3命令标识定义

编码定义方向

0x01车辆登入上行

0x02实时信息上报上行

0x03心跳上行

0x04补发信息上报上行

0x05车辆登出上行

0x08终端校时上行

0x09~0x7F上行数据系统预留上行

0x80查询命令上行、下行

0x81设置命令下行

0x82车载终端控制命令下行

0x83~0xBF下行数据系统预留下行

0xC0~0xFE平台交换自定义数据

6.4.2应答标识

命令的主动发起方应答标志为0xFE,表示此命令包需要应答,其他值不需要应答。当应答标

志不是0xFE时,被动接收方不应应答。当命令的被动接收方应答标志不是0xFE,此包表示为应答包。

当服务端发送应答时,只需变更应答标志,并重新计算校验位即可,其余报文内容与主动发

送报文一致。应答标志定义见表4。

表4应答标识定义

编码定义说明

0x01成功接收到的信息正确

0x02修改错设置未成功

0x03工业车辆类型标识重复工业车辆类型标识重复错误

0x04校验码错误数据校验错误

0xFE命令表示数据包为命令包,而非应答包

6.5时间

时间均采用GMT+8时间,时间定义见表5。

7

DB34/T2943.2—2017

表5时间数据类型定义

数据表示内容长度(字节)数据类型有效值范围

年1BYTE0~99

月1BYTE1~12

日1BYTE1~31

小时1BYTE0~23

分钟1BYTE0~59

秒1BYTE0~59

6.6设备类型标识

设备类型标识定义见表6。

表6设备类型标识定义

类型编码说明

0x01内燃柴油工业车辆

0x02内燃汽油工业车辆

0x03内燃天然气工业车辆

0x04铅酸电动工业车辆

0x05锂电电动工业车辆

0x06电动托盘车

0x07~0x09预留

0x0A~0x2F预留

0x30~0x7F预留

0x80~0xFE用户自定义

7数据单元格式定义

7.1车辆登入

车辆登入数据格式和定义见表7。

表7车辆登入数据格式和定义

数据表示内容长度(字节)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

数据采集时间6BYTE[n]时间定义见表5

车载终端每登入一次,登入流水号自动加1,从1开始循环累加,

登入流水号2WORD

最大值为65531,循环周期为天

SIM卡ICCID号(ICCID应为终端从SIM卡获取的值,不应人为

ICCID20STRING

填写或修改)

7.2实时信息上报

7.2.1实时信息上报格式和定义

8

DB34/T2943.2—2017

实时信息上报格式和定义见表8。

表8实时信息上报数据格式和定义

数据表示内容长度(字节)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

数据采集时间6BYTE[n]时间定义见表5

信息类型标志(1)1BYTE信息类型标志定义见表9

信息体(1)根据信息类型不同,长度和数据类型不同

…………

信息类型标志(n)1BYTE信息类型标志定义见表9

信息体(n)根据信息类型不同,长度和数据类型不同

7.2.2信息类型标志

信息类型标志定义见表9。

表9信息类型标志定义

类型编码说明

0x01定位系统数据

0x02驾驶员数据

0x03锂电电动工业车辆整车数据

0x04铅酸电动工业车辆整车数据

0x05动力蓄电池基本数据

0x06动力蓄电池单体数据

0x07动力蓄电池温度数据

0x08牵引控制器数据

0x09油泵控制器数据

0x0A转向控制器数据

0x0B电动车极值数据

0x0C电动工业车辆故障代码数据

0x0D内燃柴油工业车辆整车数据

0x0E内燃汽油工业车辆整车数据

0x0F内燃天然气工业车辆整车数据

0x10发动机数据

0x11启动与熄火数据

0x12BMS充电信息

0x13充电机信息

0x14碰撞信息(事件信息独立上报)

0x15超速信息(事件信息独立上报)

0x16超载信息(事件信息独立上报)

0x17围栏边界信息(事件信息独立上报)

0x18离位信息(事件信息独立上报)

0x19点检信息(独立上报)

9

DB34/T2943.2—2017

0x1A~0x7F预留

0x80~0xFE用户自定义

7.2.3信息体

定位数据

定位数据格式和定义见表10。

表10定位数据格式和定义

数据表示内容长度(字节)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

定位状态1BYTE状态位定义见表11

经度4DWORD以度为单位的纬度值乘以106,精确到百万分之一度

纬度4DWORD以度为单位的纬度值乘以106,精确到百万分之一度

有效值范围:0~230(表示0km/h~23km/h),最小计量单元:

0.1km/h。

速度2WORD

“0xFF,0xFE”表示异常;

“0xFF,0xFF”表示无效

有效值范围:0~359,正北为0,顺时针;

方向2WORD“0xFF,0xFE”表示异常;

“0xFF,0xFF”表示无效

表11状态位定义

位状态

0:有效定位;

01:无效定位(当数据通信正常,而不能获取定位信息时,发送最后一次有效定位信息,并

将定位状态置为无效。)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