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
DB34/T 2859-2017 Milk cow core group establishment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奶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畜牧站、合肥市畜牧水产技 术推广中心。
- 起草人:
- 刘旭光、郑久坤、方国跃、刘亚、郭强、程定文。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30
B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sforestablishmentandselectionofdairycattlenucleusherd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5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奶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奶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畜牧站、合肥市畜牧水产技
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光、郑久坤、方国跃、刘亚、郭强、程定文。
I
DB34/T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的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568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NY/T1450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DairyHerdImprovement(DHI测定)
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DHI全称为,意为牛群遗传改良,在我国特指称“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3.2
体型线性评定AppraisalofLinearTypeTraits
将奶牛体型性状所表现的生物学两个极端范围看作成一个线段而对体型进行评定。
3.3
305天校正标准乳成年当量305fatcorrectedmilk
305天产奶量是指将泌乳天数不足或超过305天的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校正为305天产
奶量;4%校正标准乳是将实际产奶量按其乳脂率校正为含4%乳脂率的标准乳产量;成年当量是将不
同胎次的泌乳期产奶量乘以校正系数,得到校正为第5胎(成年)的产奶量。
经过三次校正得到305天校正标准乳成年当量(计算方法见附录A)。
3.4
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hinaPerformanceIndex(CPI)
1
DB34/T2859—2017
有二种计算方法,CPI1为包含产奶性能和体型线性评定成绩的CPI计算公式;CPI2为只包含
产奶性能的CPI计算公式(计算方法见附录B)。
3.5
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GenomicChinaPerformanceIndex(GCPI)
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GCPI按照附录C方法计算出的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
4核心群组建条件
4.1奶牛场基本条件
4.1.1全面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饲养条件稳定,各项记录齐全,管理规范。
4.1.2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定期进行规定监测疫病的检测,定期进行规定疫病的免疫接
种。
4.2规模条件
母牛存栏数在500头以上(含500头),其中:
——在产成母牛数量:330头以上(含330头);
——后备母牛数量:170头以上(含170头)。
4.3牛群条件
4.3.1系谱
牛群所有个体应具有完整系谱,其中三代以内系谱清晰。父亲等雄性祖先要有后裔测定结果。
(中国荷斯坦奶牛系谱标准格式见附录D)
4.3.2性能测定
全面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存栏牛群中符合测定条件的牛只应全部参加规范的DHI测定。
测定方法按照NY/T1450的规定进行。
4.3.3线性评定
存栏牛群中符合测定条件的牛只应全部进行线性评定。鉴定方法按照GB/T35568的(九分制)规
定进行。
5基础核心群组建方法
5.1基础核心群组建的选种方法
5.1.1采用独立淘汰法选集基础核心群,选择指标包括305天标准乳成年当量和体型线性评定成绩。
5.1.2采用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1)选择法选集基础核心群;或采用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2)
选择法选集基础核心群。
5.2核心群比例
2
DB34/T2859—2017
核心群占全群的比例为10%~30%,其中牛群规模为500~5000头的为30%,牛群规模为
5000~10000头的为20%,牛群规模为10000头以上的为10%。
5.3基础核心群选择一样法
5.3.1独立淘汰法选择
选择标准:个体305天标准乳成年当量7000公斤或以上;外貌评分VG或以上。
5.3.2核心群规模根据牛群总体规模确定
根据全群在产母牛的CPI1高低排序,前10%~30%的个体组建基础群;或根据全群在产母牛的
CPI2高低排序,前10%~30%的个体组建基础群。
6核心群选育
6.1选育
6.1.1选育方法
6.1.1.1采用开放式核心群选育法对核心群进行连续选择。对核心群和生产群母牛进行主要指标的测
定,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开放式核心选育法进行选择,核心群与普通生产群双向流动。
6.1.1.2普通生产群个体达到核心群选择标准选入核心群。普通生产群向核心群转移的比例0~50%。
6.1.1.3核心群个体低于选择核心群标准,淘汰进入普通生产群。核心群母牛向基础群向转移的比例
不加限制。
6.1.2青年母牛的选择
综合分析青年母牛双亲的各项育种值,对备选青年母牛进行初选,初选合格个体完成一个泌乳期测
定后根据CPI成绩决定是否进入核心群。
6.1.3成母牛的选择
按照核心群组建标准选择。
6.2选配
6.2.1选配的准备
6.2.1.1分析待配母牛的品质
详细分析待配母牛产奶性能、线性评定成绩、主要优点和需要克服的某个(些)缺陷等。
6.2.1.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CH 004-2021 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 (第1部分 基本要求) 2021-07-15
- T/FYSYLFW 23-2021 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基本规范 2021-12-03
- T/CATIS 001-2022 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运营与服务管理规范 2022-04-19
- T/WXCY 0010-2023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服务规范 2023-11-06
- T/GNDECPA 0022-2023 全球溯源体系 溯源共建方共建规范 2023-08-14
- T/MSJZ 7-2023 家政服务信用档案建立与管理规范 2023-10-20
- T/NXSCJS 090-2023 文物艺术品鉴定通用规范 2023-12-31
- T/QGCML 705-2023 数字化智慧健康咨询服务规范 2023-03-28
- T/GFPU 0004-2021 广东岭南特色食品评价规范 2021-10-08
- T/COS 016-2023 中国兵工学会军工安防与应急从业人员水平评价标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