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22-2017 植物源产品中 22 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 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B34/T 2822-2017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Levels of 22 Triazole Fungicides in Plant-based Produ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阜阳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胡艳云、周典兵、吕亚宁、伊芳、韩芳、丁磊、宋伟、盛旋、郑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
B3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22—2017
植物源产品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
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of22triazolepesticidesresiduesinplantproductsLC-MS/MSmethod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2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阜阳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艳云、周典兵、吕亚宁、伊芳、韩芳、丁磊、宋伟、盛旋、郑平。
I
DB34/T2822—2017
植物源产品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源产品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大米、燕麦、苹果、柑橘、大白菜和胡萝卜中粉唑醇、三唑醇、腈菌唑、氟环
唑、三唑酮、戊唑醇、氟喹唑、氟硅唑、己唑醇、戊菌唑、叶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亚胺唑、环
丙唑醇、硅氟唑、糠菌唑、四氟醚唑、联苯三唑醇、腈苯唑、丙环唑、氟菌唑残留量的测定和确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方法原理
样品中的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采用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经过TPT萃取小柱
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4.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4.2丙酮:色谱纯。
4.3乙酸乙酯:色谱纯。
4.4正己烷:色谱纯。
4.5氯化钠。
4.6无水硫酸钠:650℃灼烧4h,冷却后储于密封容器中备用。
4.7TPT固相萃取柱:500mg,3mL或相当者。
4.822种三唑类标准物质及内标物质:纯度大于96%。
4.9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每种标准物质,用乙腈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
储备液。在0℃-4℃冰箱中可以保存12个月。
4.10同位素内标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D6-戊唑醇、D5-丙环唑标准品,用乙腈配制成浓
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在0℃-4℃冰箱中可以保存12个月。
4.11混标中间工作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每种标准储备液,用乙腈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混
合标准中间工作液。在0℃-4℃冰箱中可以保存6个月。
4.12同位素内标混合中间工作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同位素内标混合中间工作液,用乙
腈稀释成浓度约为100μg/L,在0℃-4℃冰箱中可以保存6个月。
1
DB34/T2822—2017
4.13混标工作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混合标准中间工作液和混合同位素内标中间标准溶
液,根据需要用乙腈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液。每毫升该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中含有同位素内标
D6-戊唑醇和D5-丙环唑各5.0ng。在0℃-4℃冰箱中可以保存3个月。
4.14混合同位素内标工作液: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混合同位素内标中间工作液,用乙腈稀释成含D6-
戊唑醇和D5-丙环唑浓度为50.0μg/L的内标工作溶液。
4.150.22μm滤膜。
5仪器和设备
5.1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质谱仪: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配电喷雾离子源(ESI)或相当者。
5.2分析天平:感量0.01g。
5.3粉碎机。
5.4均质器。
5.5离心机:转速3000r/min以上。
5.6旋转蒸发仪。
5.7固相萃取装置,带真空泵。
5.8氮吹仪。
6试样制备与保存
6.1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500g,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
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
6.2试样保存
将试样置于-18℃以下冷冻避光保存。
7分析步骤
7.1提取方法
茶叶、大米、燕麦:称取2g(准确至0.01g)试样,于50mL离心管内,加入6mL水,放置
1h。
苹果、柑橘、大白菜、胡萝卜:称取2g(准确至0.01g)试样,于50mL离心管内。
在离心管内加入100µL内标液4.13,5g无水硫酸钠,10mL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1+2+1),
均质提取2min后,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梨形浓缩瓶中。在离心管中
再加入10mL提取液,按照上述同样操作,将上清液合并于梨形浓缩瓶中,在40℃水浴旋转蒸发近干。
用2*2.5mL正己烷洗涤浓缩瓶2次,待净化。
7.2净化方法
固相萃取(SPE)净化
使用前,用5mL乙腈+甲苯(3+1)预淋洗固相萃取柱,将7.1待净化液加入TPT固相萃取柱中,
以约2.0mL/min的流速收集流出液,再用5mL乙腈+甲苯(3+1)洗涤梨形浓缩瓶,过固相萃取柱。
2
DB34/T2822—2017
收集全部流出液于玻璃试管内,于40℃吹氮浓缩至近干,用1.0mL乙腈+水(1+1)振荡溶解残渣后
过0.22μm滤膜,滤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7.3净化方法
7.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条件如下:
a)色谱柱:C18,3.5μm,150mm×2.1mm或相当者;
b)流动相:乙腈+10mM乙酸铵;
c)流速:200μL/min;
d)柱温:40℃;
e)进样量:10μL;
f)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流速B(10mM乙酸铵)A(乙腈)
(min)(mL/min)%%
00.209010
5.000.205050
15.000.203565
25.000.20595
25.100.209010
35.000.209010
7.3.2质谱参考条件
a)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
b)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c)检测方式:多反应检测(MRM);
d)雾化气、气帘气、辅助加热气、碰撞气均为高纯氮气或其他合适气体,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
量以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详细条件参见附录A)
e)喷雾电压(IS)、雾化气压力(GS1)、气帘气压力(CUR)、辅助气流速(GS2)、去簇电压
(DP)、碰撞气能量(CE)等电压值应优化至最优灵敏度,参考条件和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
见附录A。
7.3.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及确证
按照确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测定样品和标准工作溶液,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
内,以色谱峰面积按内标法定量,A组以氘代戊唑醇(D6)为内标物,B组以氘代丙环唑D5为内标,
如果残留量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应进行适当稀释。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三唑类杀菌剂的参考保留时间见附
录B,标准溶液的MRM质谱图见附录B.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试样中待测物质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中对应的保留时间偏差在±2.5%
之内;且在扣除背景后的试样谱图中,所选择的离子对均出现,同时三唑类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标准
工作溶液中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时,则可确定为样品中存在三唑类杀菌
剂残留。
3
DB34/T2822—2017
表2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丰度>50%>20%至50%>10%至20%≤10%
允许的相对偏差±20%±25%±30%±50%
7.3.4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
7.3.5结果计算
试样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按公式(1)计算:
SCV2
X
Sm..................................(1)
式中:
X——试样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S——样液中三唑类杀菌剂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或峰高);
C——标准工作溶液中三唑类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mL);
V——样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S’——标准工作溶液中三唑类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或峰高);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2——稀释因子。
注:计算结果需将空白值扣除。
8测定低限、回收率
8.1测定低限
本方法茶叶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低限见附录C。
8.2回收率
样品的添加浓度及回收率数据见附录D。
4
DB34/T2822—2017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参数参考条件
监测离子对及电压参数:
a)电喷雾电压(IS):5500V;
b)雾化气压力(GS1):60Psi;
c)气帘气压力(CUR):20Psi;
d)辅助气流速(GS2):60Psi;
e)离子源温度(TEM):450℃;
f)碰撞气(CAD):Medium;
g)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去簇电压(DP)、碰撞室入口电压(EP)、碰撞气能量(CE)、碰
撞室出口电压(CXP)、见表A.1。
表A.1三唑类杀菌剂的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DP、CE、EP、CXP
A组
定量离子定性离子
中文名英文名DPEPCECXP
m/zm/z
粉唑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NS 61-2022 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堆功率阶跃和线性变化动态响应试验导则 2022-12-16
- T/CASME 1695-2024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防护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2024-10-10
- T/CSTM 01189-2024 光伏压型钢板构件踩踏测试方法 2024-10-31
- T/FSS 30-2024 风冷式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2024-08-28
- T/HZESA 004-2024 工商业储能柜技术规范 2024-05-20
- T/EPIAJL 13-2024 吉林省产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 2024-09-10
- T/ZZB 3694-2024 卤代烃和烃类空气冷却器 2024-05-15
- T/ZNL 001-2024 建筑群能效基准建模方法与既有办公建筑能效评价指南 2024-05-14
- T/ZZB 3711-202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 2024-06-13
- T/ZZB 3685-2024 盘管式燃气蒸汽发生器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