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716-1995 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6-1995 Coal sizing equip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5716-2005 |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716-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5-10-17
实施日期
1996-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煤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徐骏、李学琨、王勉煊、刘肇我、刘成林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GB/'r15716一1995

Coalsizingequipment-

Performanceevaluation

飞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的评定指标、数据检验、曲线绘制和表格填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的准备筛分、检查筛分、最终筛分和脱泥筛分作业中各种筛分设备工艺性能的评

定。

评定指标

2.1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指标共三项:筛分效率、平均分配误差和总错配物含量。

2.1.1筛分效率

2.1.1.1筛分效率按式(1)计算

I=E。十E,一100

:=yoxO=x100:“·(2)

厂,

F,,一Y}xO,

E,二一-一二几~~一x100·…“·.···。.’·····一(3)

r;

式中:I-筛分效率,%;

E—粗粒物正配效率,%;

E,—细粒物正配效率,%;

7o-筛上产品产率,%;

Oc—筛上产品粗粒物含量(占本级).%;

F,'—计算人料中粗粒物含量,%;

F;—计算入料中细粒物含量,%;

O,-筛上产品中细粒物含量(占本级),%。

Q和。,可由筛上产品粒度特性曲线查获,裂和F;则由计算入料粒度特性曲线查获(见4.1).

2.1.1.2计算筛分效率时,一般用规定粒度划分粗粒物和细粒物,当鉴定筛分设备时,则按分配粒度划

分。

2.1.2平均分配误差

2.1-2-1平均分配误差按式(4)计算

n。PE,+PE,

1一E.=一万一一:“…“·..··.···.·····……(4)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10一17批准1996一06一01实施

GB/T15716一1995

PE_冬(5)

J

__S

l'也.=二二(6)

乙"

式中:PE,平均分配误差;

PE—上分配误差;

PE—下分配误差;

凡s—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75%的粒度值;

苏—分配粒度,即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50%的粒度值;

S,—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25%的粒度值:凡"S。和又。均由分配曲线查获(见4.2),

2门.2.2当分配曲线很不规整,无法同时求得凡,和S25时,则可用PE。或PE:代替PE..

2门.3总错配物含量

2.1.31总错配物含量按式((7)计算

ma=m,+mf,·····”··“·“··,············……(7)

舰。=Y}xUXloo············.,···”··········……(8)

m二YXO,X100”,”,·······,’·,’·,’·‘.,二(9)

式中:,。—总错配物含量,%;

叨—粗粒错配物含量,即筛下产品中的粗粒物占入料的百分数,%;

mf—细粒错配物含量,即筛上产品中的细粒物占入料的百分数,%;

Y}-筛下产品产率,%;

u一筛下产品中粗粒物含量(占本级),%。

U由筛下产品粒度特性曲线查获(见4.1),

2门3.2计算总错配物含量时,一般用分配粒度划分粗粒物和细粒物。

2.2指标应用原则:当新研制设备的技术鉴定、新投产设备的验收或重要的生产技术检查时应用筛分

效率和平均分配误差。总错配物含量可作为补充评定指标。筛分设备的日常检查不受本标准限制。

2.3指标的计算

2.3.1每一层筛面均可计算出一组评定指标(筛分效率、平均分配误差和总错配物含量),有,层筛面

的筛分机,根据需要最多可算出n组指标:当计算第i层指标时,应单独以第1层筛面的入料、筛上产品

和筛下产品为准

2.3.2产品产率应尽量由计量法直接测定,当计量有困难时,则可按附录A提供的方法计算。

2.13评定指标的数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二位。

3数据检验

3.1均方差检验

不论是用计量法或计算法获得产品产率后,均应用均方差核实产品产率和筛分资料的正确性和可

靠性。

3.1.1均方差按下式计算

乏△2

口=IVM-万M-4石.…“.…”.……“(10)

式朴‘:。均方差;

Gs/'r15716一1995

△计算入料和实测入料中各粒级含量之间的差值

N所用筛分资料中的粒级数;

M-筛分作业的产品数

3.1.2均方差的临界值一般为3.0,小于3.。为合格。当入料粒度大于25mm,或为煤泥时,临界值可

放宽至4.0.

3.1.3如相邻两粒级的△值均超过3.0,且符号相反,则在计算。前,可先将此两级合并,但合并后粒

度级数应仍能满足第3.2条中C的规定。

3.1.4如△值在分配粒度附近整齐地划分成两组,其符号为一正一负,因有可能是产品产率值不合理

造成的(例如大于分配粒度的一组为正,另一组为负,则可能是筛上产品率过大;反之,则可能是过小),

应进一步核实产品产率,若核实后,找不出产率的差错,则认为评定结果无效口

3.2在评定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认为评定结果无效。

;.产品产率出现负值;

b.除边缘粒级外,分配率与粒度没有单调的增减序列关系。

。入料和产品的筛分粒级数全部少于6级,或个别产品的粒级数少于4级。

4曲线绘制

4.1粒度特性曲线

粒度特性曲线包括实测人料粒度特性曲线,计算入料粒度特性曲线和各筛分产品的粒度特性曲线。

4.1.1一般仅绘制由细至粗的累计粒度特性曲线。

4.1.2绘制粒度特性曲线一般使用直角坐标,其横坐标代表粒度值,其刻度值可根据入料粒度分布范

围而定;其纵坐标代表各粒级含量的累计值;一般均用常数刻度。

4.,3粒度特性曲线应尽量描成单向倾斜光滑状。

4.2粒度分配曲线

4.2.1一般仅绘制筛上产品分配曲线。

4.2.2分配率的计算

单层筛:

艺认X

-

-一凡

100········.··……(11)

双层筛:其第一层筛面的分配率同单层筛的分配率,第二层筛面的分配率为

0,-

E1=nX100

户2

多层筛:分别计算第一层、第二层·一第n层筛面的分配率,其中第i

0,-

E;=二二X100

P;

式中:、‘,:‘,·一·一‘为第1层、第2层…第t层筛面的分配率

01,02,s仅—为某粒级物料在第1层、第2层…第1层筛面的筛上产品中的分配量

(占总入料),%;

月,凡,一·,月—为某粒级物料在第1层、第2层…第1层筛面计算人料中的含量(占总

入料),%;第2层筛面的入料即为第1-1层入料扣除第i-1层筛面的筛上

产品后的剩余值。

4.2.3绘制分配曲线一般使用直角坐标。其横坐标代表几何平均粒度值,其刻度值可根据入料粒度分

布范围而定;其纵坐标代表分配率%;一般均用常数刻度。

4.2.4如粒级上限为、,,下限为:2,则其几何平均粒度值为儿恨瓦;当边缘级别的上下限不明确时,

118

CB/T15716一1995

可根据入料具体情况按经验估算。

4.2.5分配曲线应按各数据点至曲线在纵坐标方向的距离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绘制,并应使其保持光滑

的“s"形。

5表格填写

5.1评定结果应填入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表,其格式见附录B,

5.2评定过程中所用的计算表格式可参照附录Ce

GB/T15716一1995

附录A

筛分产品的产率算法

(补充件)

A1一般算法

计算筛分产品产率的问题可表达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即目标函数

乙(Go;一艺YG;;/;100),一M.~.·……““········.……(A1)

约束条件

艺Y;一100··”·”·“·········“·······……(A2)

式中:M—筛分产品的数目;

N—对入料和产品所做筛分试验的粒度级数;

G;—实际入料中第7个粒度级的出量,%;

G—第1种产品中第1个粒度级占该产品的出量,%。

其中产品顺序号按粒度自大到小排列,i=1代表最大筛上产品,i=N代表最小筛下产品,其余代表中ull’

产品。

Y;—第1种产品的产率,YOo

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可将(All和(A2)化为一个无约束的最优化间题。

万(G。一艺YG;;/;100)2+*(艺Y;一100)一M.;(M))

式中:又—拉格朗日乘子。

引进未知数的向量表达式

二一!1Y0,0',170,0',…··Y10M0'引····················…··…‘“’‘

将(A3)左右端分别对向量X的诸元素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则得到一个M+l阶的线性方程组,

其矩阵表达式为:

AX=B.:“二,”.“······……(AS)

式中系数阵A的诸元素是

!万Gk,G,;(1(k(M且1成1蕊M)

a之

幻一

-十0(k=M+1且之=M+1)””··…(A6)

.1(1簇k蕊M且e=M+1,k二M+1且1毛i落M)

右端向量B的诸元素为

GB/T15716一1995

bk=.11N冰少台1(1毛k毛M)”‘’“’二’··……(A7)

es1(k=M+1)

从方程(AS)中解出X,将其中前M个元素代入(A4)式右端各对应元素,即可得到筛分产品的产率

Y;(i二1,2M)

以上所述的一般算法,适用于编成电子计算机程序求解

A2两产品筛分

对于两产品筛分(即M=2情形),最优化问题(Al)和(A2)的解为

911丝X100·············”······……(A8)

72=01一Y,·········.··……(A9)

(A8)式中:

N

9。,一艺(G,』一2‘,)(Gu一G,)·.“.········……(A10)

J=1

e,,一万(G,一GG2:j,))2“.“·.········……(All)

A3三产品暗分

对于三产品筛分(即M=3的情形),最优化问题(All和(A2)的解为

Y,=X100...”“··.””·“··…(A12)

Yz=X100’..’’‘“·.””··……(A13)

Y,=100一Y,一Y,”’二’..’”’“···……(A14)

(A12)和(A13)式中,So,和8,,分别按M=3代入(A10)和(All)式计算,其余

N

%u一艺(G。一G,;)(G,一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