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328-2020 广播电视钢塔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GY/T 328-2020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eel Tower and Ma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行业标准-广电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Y/T 328-2020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广电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28
实施日期
2020-07-28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钢塔桅(简称“钢塔桅”)日常巡检维护、专业维护、加固改造以及运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钢塔桅的运行维护,其他钢塔桅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中广建(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辽宁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广播电视局、深圳市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郑市宏达通讯器材厂、青岛中天斯壮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智恒达塔业有限公司、上海瑞来柏结构设计事务所、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华管塔制造有限公司
起草人:
夏大桥、覃晓志、陈宇昕、顾红洲、葛朝清、王方林、王洪儒、王谦、左林生、田曙光、刘奎富、关兴远、吴俊、谷海峰、张广利、张阳、郑朝辉、赵海龙、徐涛、郭建新、郭录明、曹向东、梁峰、韩宝胜、韩勇、黑振友、谢为昌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328—2020

广播电视钢塔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radioandTV

steeltowerandmast

2020-07-28发布2020-07-28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GY/T328—2020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3

5日常巡检维护......................................................................4

5.1地基基础......................................................................5

5.2上部结构......................................................................5

5.3围护系统......................................................................6

5.4防雷接地......................................................................6

5.5健康监测......................................................................7

6检测评估..........................................................................7

6.1一般规定......................................................................7

6.2地基基础检测..................................................................8

6.3上部结构检测..................................................................8

6.4围护系统检测.................................................................10

6.5防雷接地检测.................................................................10

6.6安全评估.....................................................................11

7专业维护.........................................................................11

7.1一般规定.....................................................................11

7.2地基基础.....................................................................11

7.3上部结构.....................................................................12

7.4围护系统.....................................................................13

7.5防雷接地.....................................................................14

8加固改造.........................................................................15

8.1一般规定.....................................................................15

8.2材料.........................................................................15

8.3荷载与作用...................................................................15

8.4结构分析的基本规定...........................................................15

8.5加固的基本方法...............................................................16

9验收.............................................................................17

10报废............................................................................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日常巡检维护记录表.............................................18

I

GY/T328—20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测评估周期和内容表...........................................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专业维护记录表.................................................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增大构件截面的主要形式.........................................30

附录F(资料性附录)验收记录表.....................................................31

II

GY/T32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国家广播

电视总局监管中心、中广建(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

司、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辽宁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广播电视局、深圳市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北京北广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新郑市宏达通讯器材厂、青岛中天斯壮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智恒达塔业有限公司、上海

瑞来柏结构设计事务所、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华管塔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大桥、覃晓志、陈宇昕、顾红洲、葛朝清、王方林、王洪儒、王谦、左林生、

田曙光、刘奎富、关兴远、吴俊、谷海峰、张广利、张阳、郑朝辉、赵海龙、徐涛、郭建新、郭录明、

曹向东、梁峰、韩宝胜、韩勇、黑振友、谢为昌。

III

GY/T328—2020

广播电视钢塔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钢塔桅(简称“钢塔桅”)日常巡检维护、专业维护、加固改造以及运行管

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钢塔桅的运行维护,其他钢塔桅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ISO17640:2010,MOD)

GB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6952—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验收等级(ISO23278:2006,MOD)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135—2019高耸结构设计标准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51203—2016高耸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Y/T64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GY/T178—2001中、短波天馈线运行维护规程

GY/T5034—2015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

GY5062—1998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

GY5077—2007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

GY/T5089—2014广播通信钢塔桅可靠性检测鉴定规范

JGJ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324—2014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

3术语和定义

1

GY/T328—202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塔桅steeltowerandmast

以钢结构为主要受力结构的自立塔及拉线塔(桅杆)及其基础。

3.2

拉线塔(桅杆)guyedsteeltower(mast)

由立柱和拉线构成的高耸钢结构。

3.3

塔桅高度heightoftowerandmast

钢塔桅结构塔脚底板底面至塔顶避雷针安装处顶面的垂直距离。

3.4

检测checkandmeasure

对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钢塔桅的主要技术要求(含指标其他)进行检查、测量。

3.5

维护maintenance

对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查,包括日常巡检维护、专业维护和加固改造。

3.6

维护管理单位maintenanceadministrativeunit

负责钢塔桅结构正常运行的主体单位。

3.7

维护单位maintenanceunit

具备相关资质,实施钢塔桅结构运行维护的主体单位。

3.8

日常巡检维护routineinspect

维护人员对钢塔桅进行周期性例行的一般项目检查。

3.9

专业维护professionalmaintenance

维护单位对钢塔桅结构中的不合格项目或问题进行专业处理。

3.10

垂直度偏差verticalitydeviation

钢塔桅顶端偏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塔桅高度。

3.11

2

GY/T328—2020

外挂物externalhangings

除天馈线外、悬挂于钢塔桅上的物件,如亮化装置、警告标识、广告牌等。

3.12

围护系统spaceenclosing

非承重围护结构和建筑功能配件。

3.13

上部结构superstructure

上部受力结构及围护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及连接。

3.14

接闪器lightningreceptor

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

4基本规定

4.1钢塔桅结构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应按设计要求的功能使用,未经设计许可或技术评审,不得

在钢塔桅结构上增挂天线及其他设施,不得改变钢塔桅的原设计功能。

4.2钢塔桅结构的运行维护包括日常巡检维护、检测评估、专业维护和加固改造。

4.3检测、安全评估与加固前应根据结构用途、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结合结构使用历

史、现状及未来使用要求,综合分析确定检测、评定与加固的目标。

4.4钢塔桅结构的日常巡检维护可由维护人员承担,主要是对钢塔桅结构进行例行的检查和维护。

4.5钢塔桅结构在专业维护和加固改造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测评估和

加固改造设计。

4.6高空作业者应持有相应专业资质证书,并在认可的范围内施工。

4.7钢塔桅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运行维护:

a)当出现气象风压达到设计风压60%以上、地震烈度六度以上、雷暴雨、火灾等情况时,应增加

一次日常巡检维护;

b)专业维护和加固改造前应对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测评估;

c)维护管理单位可根据钢塔桅所处的环境及已使用年限适当增加日常巡检维护频次,保证其安全

运行;

d)日常巡检维护项目参见附录A。

4.8钢塔桅结构运行维护的安全防护要求:

a)维护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隐患采取纠正措施。

b)维护单位应根据不同场地条件、设备条件、维护人员、维护施工季节等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

措施。

c)维护单位应针对项目现场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准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并进行必要的应急

演练和培训。

3

GY/T328—2020

d)维护单位应当对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资料建立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安全技术资料应当真

实,完整、齐全。

e)维护施工人员上塔作业前应佩戴安全帽及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并检查安全带及挂钩是否正

常,经过安全人员检查确认后方可上塔作业。

f)白天气温37℃~40℃上塔作业累计时间不得超过3h,高于40℃及以上时禁止上塔作业。

g)在下列环境、气候条件下不应上塔维护施工:

1)施工现场遇有较强的高频感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风力在五级以上(含五级);

3)雨雪天或场地附近有雷电;

4)塔上有结冰、结霜;

5)能见度差的时刻。

h)维护施工现场应根据塔型、地形和其他环境因素,确定和划分施工危险警戒区,并圈围,在维

护施工场地受限的区域宜设置安全网或其他防落物的安全防护设施。

i)钢塔桅结构维护施工时严禁塔上作业人员在同一垂直面同时作业。若特殊情况需垂直作业时,

应经安全负责人批准,并视情况在上下两层间设置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j)在维护施工过程中维护单位应注意保护钢塔桅结构上的天线、馈线等所有广电设施的安全。如

发生对广电设施造成损坏的情况,维护单位应及时向维护管理单位报告。

4.9在日常巡检维护中发现钢塔桅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通过日常巡检维护予以消除,委托具备

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附录B中要求对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测评估。

4.10专业维护工作完成后,应按照附录C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并填写表C.1或表C.2。

4.11钢塔桅运行维护应做好资料的归档,运行维护资料应完整、连续和准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

立包含健康监测在内的钢塔桅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系统。

4.12钢塔桅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长期健康监测工作:

a)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b)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c)遭受严重灾害或事故后,需要继续使用时;

d)所处的地质条件特殊时(如沉降区);

e)检查有安全隐患时;

f)修复加固工作完成后。

4.13钢塔桅健康监测的对象可以是整个塔架,也可以是地基基础或者塔体等部分;监测项目可包括基

础监测、连接螺栓监测、塔体监测;技术手段包括基础沉降位移监测、变形监测、应变监测、振动监测

等。

4.14钢塔桅在线监测实施方案、计划,应根据塔架的使用历史、使用现状和今后的维修使用计划,由

委托方和实施方共同确定。

4.15钢塔桅结构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GB51203—2016、和GY5077—2007

中的相关规定。

5日常巡检维护

4

GY/T328—2020

5.1地基基础

5.1.1钢塔桅结构的地基基础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缺失、外露丝扣少于2扣;螺母松动应紧固;发现螺母、垫片丢失的

用同规格螺母、垫片补回并紧固;外露丝扣少于2扣的,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b)检查二期混凝土浇筑是否良好,未浇筑或浇筑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处理,检

查一次或修复良好后,留好记录,按照基础柱头进行巡检维护。

c)检查基础是否有下沉、拔起、滑移情况,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d)检查钢塔桅结构周围的防护设施及边坡稳定情况,如发现防护设施边坡出现滑坡、崩塌、坍塌、

错落、冲刷损伤等坡体失稳的现象,应及时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委托专业维护

单位进行修复。

e)检查钢塔桅结构塔脚周围土壤有无塌陷、凸起情况;发现地面塌陷、凸起情况的,如果基础无

明显下沉、拔起、滑移情况的,可重新夯实回填土并重做地面,若基础有明显下沉、拔起、滑

移情况,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f)检查钢塔桅结构基础周围是否有积水情况;如果发现有积水情况,可通过修建排水沟、铺设散

水面等措施减少积水现象的发生,如回填土标高不到位、下陷等情况,则需要填土夯实再做好

散水措施;日常巡检维护单位发现较严重问题应上报维护主管单位去委托专业维护单位处理。

g)检查钢塔桅结构塔脚柱头等外露部分的混凝土结构是否有开裂现象,明显开裂的情况应及时委

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h)检查法兰底盘与桩顶间泄水孔有无堵塞现象,对于泄水孔有堵塞的应及时疏通。

5.1.2建于建筑物屋顶上的钢塔桅结构的基础日常巡检维护,应增加如下内容:

a)检查屋面拉线塔拉线锚固拉点是否牢固,有锚固点松脱情况发生的,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

安全评估;检查拉线是否锈蚀、松弛,固定绳卡数量、间距及紧固情况等。如有问题应按相关

要求进行处理。

b)检查钢塔桅结构所在位置的屋面梁或楼板是否有新增明显裂缝或楼板有新出现渗水现象,发生

上述情况的,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c)检查塔脚柱头、反梁等外露部分的混凝土结构是否开裂或露筋,发生上述情况的,应委托检测

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5.1.3钢塔桅结构地锚的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拉线塔地锚基础与周围土体是否有间隙,间隙小于10mm时可对周围土体重新夯实,大于

10mm时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b)检查露出地面的地锚杆是否锈蚀,锈蚀面积达到40%以上或锈蚀点深度达到地锚杆直径1/5以

上的,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及时更换。

5.2上部结构

5.2.1钢塔桅上部结构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定期检测整体倾斜,若倾斜超过GY5077—2007中表10.5.4所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时,应委

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b)检查构件是否有开裂或明显弯曲、扭曲变形、缺失情况,发生上述情况的,应及时委托检测评

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c)检查构件的连接焊缝有无开裂情况,发生上述情况的,应委托检测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并

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5

GY/T328—2020

d)检查构件螺栓、螺母有无外露丝扣少于2扣、断裂、锈蚀、变形、丢失情况,发现螺栓、螺母

丢失的,及时补回并紧固,外露丝扣少于2扣、断裂、锈蚀、变形的螺栓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

进行修复或更换;

e)检查构件是否锈蚀,构件轻微锈蚀应进行修补,若构件发生严重锈蚀或锈蚀面积较大时,应委

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或更换;

f)定期检测钢塔桅结构上是否有覆冰现象发生,覆冰厚度超过GB50135—2019中50年一遇的最

大覆冰厚度时,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处理。

5.2.2拉线及附件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拉线(钢丝绳)锈蚀情况;

b)检查拉线受力是否正常,有无松弛,初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各方拉线松紧度是否一致;

c)检查拉线断丝情况;

d)检查花篮螺丝、套环绳卡及连接件锈蚀情况;

e)检查绝缘架情况。

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处理。

5.2.3绝缘子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拉线绝缘子有无裂纹、碎裂、外壁污损;

b)检查底座绝缘子有无裂纹、漏油、外壁污损。

c)底座绝缘子有裂纹、打火、漏油等现象的应进行更换,并调整放电球间隙或修复放电球,每月

进行检查一次。底座绝缘子的更换按GY/T178—2001相关规定执行。

5.2.4检查平台、爬梯、走梯及外挂物等是否锈蚀、牢固、变形,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委托维护管

理单位进行处理。

5.2.5及时清理钢塔桅上部结构上的鸟巢、蜂窝、垃圾、工具、废弃材料等附着物。

5.3围护系统

5.3.1钢塔桅上的屋面系统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屋面构造是否有损坏情况;

b)检查防水层是否有老化、鼓泡、开裂或损坏情况;

c)检查排水装置是否有堵塞或漏水情况。

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处理。

5.3.2外围防护及门窗日常巡检维护,应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幕墙玻璃是否有碎裂情况;

b)检查结构胶是否有硬化、脱落情况;

c)检查幕墙板材是否有裂缝、破洞或碎裂情况;

d)检查幕墙是否有渗水现象,如有漏水现象发生,应及时拍照并记录漏水位置;

e)检查门窗或连接部位是否有损坏情况。

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处理。

5.3.3其他防护设施日常巡检维护,应检查航空障碍灯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应委托专业维护单位进行修复。

5.4防雷接地

6

GY/T328—2020

检查钢塔桅结构防雷引下线是否平顺且固定良好;如果发现防雷引下线有固定不牢固情况,应将引

下线固定于塔身上。

5.5健康监测

当钢塔桅健康监测平台出现预警时,应注意观察风险趋势;当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委托检测评

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6检测评估

6.1一般规定

6.1.1当需要专业维护时,应按照附录B的检测评估周期和内容,委托具有钢塔桅结构检测检验资

质的单位承担钢塔桅结构工程的检测、安全评估工作。

6.1.2对既有钢塔桅结构检测的抽样方案,可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按下列原则选择:

a)外部缺陷的检测、受检范围较小或构件数量较少、构件质量状况差异较大、灾害发生后、对结

构受损情况的识别及委托方要求等,宜选用全数检测方案;

b)结构连接构造的检测,应选择对结构安全影响大的部位进行抽样;

c)按检测批检测的项目,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最小样本容量应符合6.1.4的规定。

6.1.3抽样检测以同类、同一规格的构件为一个检验批。

6.1.4既有钢塔桅结构构件抽样检测要求,其每检验批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应不小于表1的限

定值。

表1既有钢塔桅结构构件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

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

的容量ABC的容量ABC

2~822351~9051320

9~1523591~15082032

16~25358151~80133250

26~505813281~00205080

注1:A、B、C为检测类别,检测类别A适用于次要构件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重要构件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

用于严格检测或复检。

注2:无特别说明时,样本为构件。

6.1.5地基基础抽样检测要求:

a)基础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每个典型部位测量不少于3个测区;

b)基础内部缺陷检测,宜采用超声法等无损检测方法,对可以抽取的部位不少于3个样本进行检

测;

c)基础钢筋检测,取样应为重要基础的主要受力钢筋部位和要求检测的部位,被检测的每个基础

的同一类构件不少于3处。

6.1.6防腐检测要求:

a)应对整体结构进行钢结构防腐涂层外观质量检测;

7

GY/T328—2020

b)对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厚度检测;

c)厚度检测可根据实际测量涂层厚度均匀程度确定每个部位的测点数,每个测点的实测厚度可采

用不少于3次测量的平均值。

6.2地基基础检测

6.2.1基础检测包含材料性能、尺寸、变形、损伤的检测。

6.2.2当对基础材料性能有疑问时,应对基础混凝土、钢筋、基础地锚、骨架等部件的材料性能进

行检测。

6.2.3混凝土外观质量包含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外形缺陷和外表缺陷等。

6.2.4基础检测宜进行结构裂缝的检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a)检测项目,应包括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

b)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法检测,必要时可钻取芯样予以验证。

6.2.5钢筋配置的检测可分为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直径、数量等项目。

6.2.6需要对钢筋外观质量进行检测时,应根据图纸和现场条件,对可能存在钢筋严重锈蚀等部位

进行开凿。

6.2.7地锚拉杆的外观尺寸及腐蚀情况应进行检测。

6.2.8基础变形检测内容为钢塔桅结构各个基础的变形值,包括基础沉降、水平位移和偏斜。

6.2.9对于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保留有完善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钢塔桅结构,应当对其基础沉降和变

形值进行检测;对于没有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钢塔桅结构,应测量其各基础的相对沉降及中心水平位移,

并保留此次测量的观测点。

6.2.10在对基础质量产生质疑时,可对基础进行开挖,对基础中埋入地面以下的各部分尺寸及埋深

进行检测。

6.3上部结构检测

6.3.1构件

6.3.1.1构件几何尺寸的检测,当图纸资料齐全完整时,可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当图纸资料残缺不

全或无图纸资料时,应通过对结构布置的分析,进行现场详细测量,并经现场勘测绘制结构构件布置

图,作为结构核算的基础性资料。

6.3.1.2钢材的厚度宜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检测前应清除饰面层,镀锌构件应扣除镀锌层的厚度。

6.3.1.3构件几何尺寸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许偏差,按照GY5077—2007执行。

6.3.1.4构件截面尺寸检测应抽取对被测构件安全性影响较大的三个以上部位进行检测。当构件强

度控制时,取截面最小值作为代表值;当构件稳定、长细比控制时,取截面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6.3.1.5构件裂纹的检测项目,包括裂纹的位置、长度、宽度、形态和数量,裂纹的记录宜采用表

格或图形的形式。

6.3.1.6抽样检验的钢材应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必要时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8

GY/T328—2020

6.3.1.7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可在构件上截取试样,不适宜或不可能在构件上取样时,可采用表面硬

度法,推定钢材的强度。

6.3.1.8如发生局部破坏,应取样进行钢材力学性能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

强度,承受疲劳作用的焊接结构钢材应检测冲击韧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

6.3.2连接

6.3.2.1连接质量与性能的检测可分为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和拉线连接等项目。

6.3.2.2钢塔桅结构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可包含连接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锚栓(含机械型和化

学浆锚型)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标准配件。

6.3.2.3普通螺栓连接发生破坏时,应进行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荷载及螺栓楔负载复验。

6.3.2.4高强度螺栓连接发生破坏时,应进行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荷载、螺母及垫圈硬度试验。

6.3.2.5锚栓外观检测异常时,应进行其材料的机械性能试验,可采用直接张拉法,将锚栓张拉至

荷载设计值作用下的内力,观察锚栓是否有拔出、变形、断裂等现象。

6.3.2.6热浸锌的10.9级及以上高强螺栓发生破坏时,可对有疑问部位的螺栓连接节点取样进行磁

粉探伤或渗透探伤检测。

6.3.2.7桅杆用的线夹、花篮螺栓、拉线棒等发生破坏时,应按相应产品标准进行材料性能检测。

6.3.2.8当对拉线材料有怀疑时,可在原拉线尾绳上截取试件,进行拉线材料性能试验。

6.3.2.9采用目测法全数检查螺栓连接的防松措施、强度等级和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包括规格、数

量和排列方式等。

6.3.2.10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质量,可检查螺栓端部的梅花头是否已拧掉,除因构造原因无法

使用专用扳手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应不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

6.3.2.11对高强度螺栓连接质量的检测,可检查外露丝扣,丝扣外露应为2扣至3扣,允许有10%

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6.3.2.12螺栓的松动或断裂,可采用观察、锤击或扭矩扳手的方法检测。

6.3.2.13螺栓连接的外观质量检测包括螺栓断裂、松动、脱落、螺杆弯曲、节点板平整度等。

6.3.2.14焊缝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许偏差,按照GY5077—2007执行。

6.3.2.15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可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检测,焊缝缺陷分级,应按GB/T11345

—2013确定。重要三级焊缝可采用磁粉探伤的方法检测,焊缝缺陷分级,应按GB/T26952—2011确

定。

6.3.2.16对上部结构的所有焊缝都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的外形尺寸和外观缺陷检测方法和评定标

准,应按GY5077—2007确定。

6.3.2.17桅杆用的钢绞线、线夹、花篮螺栓、拉线棒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

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9

GY/T328—2020

6.3.2.18既有桅杆用的钢绞线、钢丝绳,可采用张力仪等方法检测即时拉力,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和设计要求。

6.3.2.19底座绝缘子和拉线绝缘子应检查其有无裂纹。

6.3.3变形

6.3.3.1构件的变形检测包括构件的弯曲变形、跨中挠度、板件凹凸变形、扭曲变形等项目。

6.3.3.2在对构件变形进行检测前,宜先清除饰面层;当构件各测试点饰面层厚度接近,且不明显

影响评定结果,可不清除饰面层。

6.3.3.3构件变形可采用观察或尺量以及拉线的方法检测,测量出变形的程度。

6.3.3.4钢塔桅结构垂直度包括结构整体垂直度检测和节段间的垂直度检测。

6.3.3.5钢塔桅结构整体变形检测应在小于2级风、阴天或阳光长时间未照射到结构上时进行。

6.3.3.6钢塔桅结构垂直度检测,应在塔身外一定距离设置观测点,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量

塔身不同高度处的水平位移。

6.3.3.7对于中心对称的钢塔桅结构,观测视线应在塔中心垂线连线上,且在一条对称轴上。

6.3.3.8观测应在互成角度的不少于两个测点对钢塔桅结构垂直度进行测量,并求矢量和作为钢塔

桅结构的实际垂直度偏差值。

6.3.3.9对于有悬挑塔楼的高耸钢结构,应测量悬挑结构的水平度。

6.3.3.10钢塔桅结构整体变形偏差应按GY5077—2007执行。

6.3.3.11法兰的变形检测包括法兰盘平面度、法兰盘平面间隙,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应按GY5077

—2007执行。

6.3.3.12节点板的变形应检测节点板和构件的贴合度。

6.3.4防腐

6.3.4.1防腐层的检测包括防腐层外观、涂层厚度检测、附着性的检测。

6.3.4.2防腐层的检测应按GY/T64执行。

6.4围护系统检测

6.4.1围护系统的检测包括屋面系统、外围防护及门窗、防火涂料涂层厚度的检测。

6.4.2屋面系统的检测应按GB50207—2012执行;外围防护及门窗的检测应按JGJ/T324—2014、

GB50210—2018、JGJ/T139—2001、JGJ102—2003执行;防火涂料涂层厚度的检测应按GB/T50621

—2010、GB50205—2001执行。

6.5防雷接地检测

6.5.1防雷接地电阻值的检测应按GB/T21431—2015执行。

6.5.2接地电阻值要求应按GY5062—1998和GY/T5034—2015执行。

10

GY/T328—2020

6.5.3塔架与基础防雷接地网应有可靠焊接,焊缝截面积不小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得小于

接地扁钢横截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缝应作防腐蚀处理。

6.6安全评估

6.6.1钢塔桅经专业机构检测后,安全评估应按GY/T5089—2014执行。

6.6.2安全评估应根据结构、构件和连接节点的缺陷和损伤状况的检测结果及其安全性、适用性、

耐久性的评定结论,提出维护、加固、改造、报废等建议。

7专业维护

7.1一般规定

7.1.1钢塔桅的专业维护应检查日常巡检维护的所有项目,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维护。

7.1.2钢塔桅专业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a)日常巡检维护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b)本标准中要求的钢塔桅结构垂直度、沉降、电阻等定期维护项目;

c)检测评估中发现的维护管理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

d)其他需要专业维护内容。

7.1.3钢塔桅结构应按期进行专业维护,维护周期见表2。

表2钢塔桅专业维护周期

序号环境维护周期

1气候干燥、无腐蚀地区、基本风压(50年一遇)低于0.35kN/mm2的地区8年

2一般地区5年

3沿海或腐蚀严重地区、基本风压(50年一遇)超过0.85kN/mm2的地区3年

7.1.4沉降观测次数根据钢塔桅建设年代而定,新建钢塔桅结构可在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不少于1次,

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不少于1次,三年后每年观测不少于1次;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

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7.2地基基础

7.2.1地脚螺栓锈蚀应人工除锈,将地脚螺栓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清理干净,除锈等级达到St2级,

涂抹黄油或环氧树脂。

7.2.2地脚螺栓未采用双螺母时,宜采用下列任一方法进行处理:

a)增加螺母;

b)单螺母且外露丝扣少于2扣,可对螺母及螺杆进行围焊,焊缝要求应符合GB50017—2017的

有关规定。

7.2.3二期混凝土未浇注时,应根据需求留相应的孔洞,调节地脚螺母使钢塔桅结构垂直度达到GY

5077—2007允许范围内,再用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进行浇筑。

11

GY/T328—2020

7.2.4对塔脚柱头、地锚基础等外露部分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按GB50367—2013中的表面封闭法、

注射法、压力灌浆法、填充密封法等进行修补。

7.2.5对基础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锈蚀断裂等,将断裂处钢筋焊接,并对外露钢筋做防

腐处理,用混凝土修复。

7.2.6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