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548-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GB/T 36548-2024 Test code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connected to power gri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7月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许守平、惠东、杨银国、胡娟、凌在汛、李明、李智诚、许君杰、闫雪生、吕振华、张雪松、熊亮雳、亚夏尔·吐尔洪、张伟骏、李佳曼、毛海波、李鹏、马喜平、黄晓阁、杜荣华、朱军卫、董开松、李子义、吕北、付珊珊、伍阳阳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5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27.180
CCS
F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548—2024
代替GB/T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Testcodefor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stationconnectedtopowergrid
2024-06-29发布2025-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6548—2024
目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1
5
测试条件
······························································································
2
6
测试仪器设备
·························································································
2
7
功率控制
······························································································
3
8
充放电时间
···························································································
6
9
额定能量
······························································································
7
10
额定能量效率
·······················································································
8
11
电能质量
····························································································
9
12
一次调频
···························································································
10
13
惯量响应
···························································································
10
14
运行适应性
·························································································
11
15
故障穿越
···························································································
13
16
过载能力
···························································································
18
17
自动发电控制(AGC)
············································································
18
18
自动电压控制(AVC)
············································································
19
19
紧急功率支撑
······················································································
19
附录A(规范性)
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前收集的技术资料
·······································
20
附录B(资料性)
储能电站和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接线
··········································
21
附录C(资料性)
测试报告格式
·····································································
23
附录D(规范性)
有功功率控制响应时间、调节时间和控制偏差参数计算方法
····················
24
Ⅰ
GB/T3654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6548—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与GB/T36548—201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提出了“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
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要求,删除了“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且储能时间不低于15min的电化
学储能系统”要求(见第1章,2018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8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总则(见第4章,2018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测试条件的要求(见第5章,2018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测试仪器设备的要求,增加了“频率信号发生装置”的技术要求(见第6章,2018年版
的第6章);
—更改了有功功率控制的测试方法(见7.1,2018年版的7.2.1);
—更改了功率因数调节能力的测试方法(见7.3,2018年版的7.2.3);
—更改了充放电时间的测试方法(见第8章,2018年版的7.8、7.9、7.10);
—更改了额定能量的测试方法(见第9章,2018年版的7.11);
—更改了额定能量效率的测试方法(见第10章,2018年版的7.12);
—“、、”
更改了电能质量的测试方法,增加了电压间谐波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测试方法
(见第11章,2018年版的7.6);
—增加了“一次调频”测试方法(见第12章);
—增加了“惯量响应”测试方法(见第13章);
—更改了运行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增加了“频率变化率适应性”测试方法(见第14章,2018年版
的7.1);
—更改了故障穿越的测试方法,增加了“连续低电压故障穿越”和“连续低﹘高电压故障穿越”
测试方法(见第15章,2018年版的7.4和7.5);
—更改了过载能力的测试方法(见第16章,2018年版的7.3);
—删除了“涉网保护功能”测试(见2018年版的7.7);
—增加了“自动发电控制(AGC)”测试方法(见第17章);
—增加了“自动电压控制(AVC)”测试方法(见第18章);
—增加了“紧急功率支撑”测试方法(见第19章);
—增加了“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前收集的技术资料”(见附录A);
—增加了“储能电站和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接线”(见附录B);
—增加了“测试报告格式”(见附录C);
—增加了“有功功率控制响应时间、调节时间和控制偏差参数计算方法”(见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
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
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
Ⅲ
GB/T36548—2024
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
术有限公司、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守平、惠东、杨银国、胡娟、凌在汛、李明、李智诚、许君杰、闫雪生、
吕振华、张雪松、熊亮雳、亚夏尔·吐尔洪、张伟骏、李佳曼、毛海波、李鹏、马喜平、黄晓阁、
杜荣华、朱军卫、董开松、李子义、吕北、付珊珊、伍阳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GB/T36548—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Ⅳ
GB/T36548—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电化学储能电站(以下简称“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的功率控制、充放电时间、额定
能量、额定能量效率、电能质量、一次调频、惯量响应、运行适应性、故障穿越、过载能力、自动发电
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和紧急功率支撑等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条件和测试仪器设备要
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
试、并网检测、运行和检修,通过其他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储能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20840(所有部分)互感器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42288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
GB/T4352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6547、DL/T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结果依据GB/T36547和GB/T43526的要求进行判定。
4.2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前应收集储能电站技术资料,编制测试方案,并在测试前30d内报电网调
度机构批准后实施。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前收集的技术资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3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前应编制应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测试工作安全应符合GB/T42288的规
定,并应配备临时消防设施和应急物资。
4.4储能电站测试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储能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
构、测试方案和安全工作规程,能正确使用工器具、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设备。
1
GB/T36548—2024
4.5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测试仪器设备外壳应可靠
接地,电源宜采用不间断电源。
4.6储能电站应在并网运行3个月内完成接入电网测试。
4.7储能电站测试前应对储能电站规格参数、电气接线、工作参数、保护整定值等进行核查。
4.8除另有规定外,储能电站测试前应进行预充电或预放电,能量状态宜为额定放电能量的
30%~80%。
4.9储能电站应根据所接入点电网情况和电网调度机构的要求选择储能电站或储能系统作为测试对
象;以储能系统作为测试对象开展的试验项目,应结合储能电站模型仿真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储能电
站和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接线见附录B。
4.10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点应选择在并网点。
4.11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过程中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测试并记录异常信息,待处理完毕后应重新
开展测试。
4.12储能电站发生改(扩)建或设备改造、软件升级、涉网参数修改和控制逻辑变更等可能影响到储
能电站的故障穿越、功率控制、额定能量、运行适应性、电能质量等接入电网性能时,应在更换或更新
完成后3个月内重新对受影响项目进行测试。
4.13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过程中应记录测试数据和环境条件,测试完成后应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包
括储能电站概况、测试信息、测试设备、测试项目和测试结论、测试数据等。测试报告格式见附录C。
5测试条件
5.1测试期间,储能电站的主要设备应处在正常工作条件。
5.2储能电站所接入电网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14549的要求,间谐波电压应满足GB/T24337的要
求,电网电压偏差应满足GB/T12325的要求,电压波动和闪变值应满足GB/T12326的要求,三相电压
不平衡度应满足GB/T15543的要求,电网频率偏差应满足GB/T15945的要求。
6测试仪器设备
6.1测试仪器仪表
测试仪器仪表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符合GB/T20840(所有部分)的规定;
b)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精度等级不低于0.2级;
c)数据采集装置的采样频率不小于10kHz;
d)电能质量测试装置的采样频率不小于20kHz;
e)频率测量精度不大于0.005Hz;
f)温度计的测量误差不大于±0.5℃;
g)湿度计的测量误差不大于±3%。
6.2测试设备
6.2.1电网模拟装置
电网模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各相电压幅值和相位能独立调节及编程控制,频率值能调节及编程控制,电能能双向流动;
b)额定功率不小于被测储能系统的1.5倍额定功率;
c)能模拟三相对称电压跌落、相间电压跌落和单相电压跌落,跌落幅值包含0%~90%标称电压;
2
GB/T36548—2024
d)能模拟三相对称电压抬升,抬升幅值包含110%~130%标称电压;
e)在电网中产生的电压谐波小于GB/T14549中谐波允许值的50%;
f)向电网注入的电流谐波小于GB/T14549中谐波允许值的50%;
g)输出电压基波偏差值小于标称电压的0.2%,调节步长不大于标称电压的0.01%;
h)输出频率偏差值小于0.01Hz,调节步长不大于0.01Hz;
i)响应时间小于20ms;
j)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小于1%,相位偏差小于0.5°;
k)具有在一个周波内进行±0.1%额定频率的调节能力;
l)具有在一个周波内进行±1%标称电压的调节能力。
6.2.2频率信号发生装置
频率信号发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RS485、网口等通信接口、通信功能及波特率选择配置功
能;
b)支持对应通信协议,下发控制信号,采集并显示通信数据;
c)输出频率可编程控制调节,频率调节范围包含40Hz~65Hz,误差不大于0.002Hz;
d)在进行快速变频调节时,具有三相频率保持一致并同步变动的能力;
e)频率调节精度步长不大于0.001Hz;
f)频率稳定度应不大于0.01%。
7功率控制
7.1有功功率控制
7.1.1充电状态
储能电站在充电状态下的有功功率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数据采集装置接在测试点的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上,具体接线见图B.1;
b)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以0、25%PN、50%PN、75%PN、PN、75%PN、
50%PN、25%PN、0逐级充电,每个功率控制点持续运行30s,有功功率测试曲线见图1;
c)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每个功率控制点的电压和电流,以20ms为周期计算每个功率控制点后
15s的有功功率平均值,绘制有功功率变化曲线;
d)计算每个功率控制点的响应时间、调节时间和控制偏差,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注1:PN表示额定放电有功功率值,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注2:有功功率处于±1%
PN区间时,即认为有功功率调节到0。
3
GB/T36548—2024
注:PN表示额定放电有功功率值,正值表示放电,负值表示充电,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图1充电状态下有功功率测试曲线
7.1.2放电状态
储能电站在放电状态下的有功功率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数据采集装置接在测试点的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上,具体接线见图B.1;
b)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以0、25%PN、50%PN、75%PN、PN、75%PN、
50%PN、25%PN、0逐级放电,每个功率控制点持续运行30s,有功功率设置曲线见图2;
c)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每个功率控制点的电压和电流,以20ms为周期计算每个功率控制点后
15s的有功功率平均值,绘制有功功率变化曲线;
d)计算每个功率控制点的响应时间、调节时间和控制偏差,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注1:PN表示额定放电有功功率值,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注2:有功功率处于±1%
PN区间时,即认为有功功率调节到0。
注:PN表示额定放电有功功率值,正值表示放电,负值表示充电,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图2放电状态下有功功率测试曲线
7.2无功功率控制
7.2.1充电状态
储能电站在充电状态下的无功功率控制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4
GB/T36548—2024
a)数据采集装置接在测试点的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上,具体接线见图B.1;
b)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以PN充电;
c)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无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感性无功功率从0开始,以10%PN的幅度
逐级递增,直至储能电站感性无功功率达到最大,则停止增大感性无功功率,每个无功功率控
制点持续运行30s;
d)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每个无功功率控制点的电压和电流,以20ms为周期计算每个无功功率控
制点后15s的无功功率平均值和无功功率偏差;
e)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依次设置储能电站以90%PN、80%PN、70%PN、60%
PN、50%PN、40%PN、30%PN、20%PN、10%PN充电,重复步骤c)~d);
f)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有功功率为0,重复步骤c)~d);
g)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以PN充电;
h)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无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容性无功功率从0开始,以10%PN的幅度
逐级递增,直至储能电站容性无功功率达到最大,则停止增大容性无功功率,每个无功功率控
制点持续运行30s;
i)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每个无功功率控制点的电压和电流,以20ms为周期计算每个无功功率控
制点后15s的无功功率平均值和无功功率偏差;
j)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依次设置储能电站以90%PN、80%PN、70%PN、60%
PN、50%PN、40%PN、30%PN、20%PN、10%PN充电,重复步骤h)~i);
k)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有功功率为0,重复步骤h)~i)。
注:PN表示额定放电有功功率值,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7.2.2放电状态
储能电站在放电状态下的无功功率控制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数据采集装置接在测试点的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上,具体接线见图B.1;
b)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以PN放电;
c)通过监控系统下发无功功率控制指令,设置储能电站感性无功功率从0开始,以10%PN的幅度
逐级递增,直至储能电站感性无功功率达到最大,则停止增大感性无功功率,每个无功功率控
制点持续运行30s;
d)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每个无功功率控制点的电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 2008-06-17
- DB43/ 389-2008 安化千两茶 2008-04-15
- DB43/T 383-2008 桑蚕茧生产技术规范 2008-02-15
- DB43/T 388-2008 用水定额 2008-03-14
- DB43/T 385-2008 南瓜 2008-02-15
- DB43/T 393-2008 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2008-04-15
- DB43/T 390-2008 醴陵玻璃干椒 2008-04-15
- DB63/T 727-2008 胡萝卜 一品蜡 2008-06-17
- DB43/T 387-2008 豪猪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2008-03-05
- DB43/T 391.2-2008 芹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 常规栽培 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