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86-2022 智慧城市智慧灯杆技术规范

DB4401/T 186-2022 Smart City Smart Light Pol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1/T 186-2022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15
实施日期
2022-12-20
发布单位/组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140.40

CCSK74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86—2022

智慧城市智慧灯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lightingpoleinsmartcity

2022-11-15发布2022-12-20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186—2022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3

4系统设计...........................................................................................................................................................3

5配套设施设计.................................................................................................................................................15

6施工及验收.....................................................................................................................................................20

7管理及维护.....................................................................................................................................................25

附录A(资料性)智慧灯杆编码标识...........................................................................................................28

附录B(资料性)存量灯杆利旧改造流程...................................................................................................29

参考文献...............................................................................................................................................................30

I

DB4401/T18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广州照明建设管理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广州照明建设管理中心、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信息基础协会、北

京清城品盛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通服中睿科技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信咨询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丘玉蓉、钱喆、李升强、朱炳浩、杨春宁、邓靖、王昊苏、王艺深、蒋学钊、钟志

成、刘明胜、张惠乐、许百宏、何远利、许存瓒、陈海燕、余佩兰、郭思聪、马晔、李静、连明浩、谭

卓雄、唐伟盛、陈烈强、李未名、叶帆、陈文雄、竹影、赵佳岚、黄兴。

II

DB4401/T186—2022

智慧城市智慧灯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灯杆的系统设计、配套设施设计、施工及验收和管理及维护的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智慧灯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运行管理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T8733铸造铝合金锭

GB88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9254(所有部分)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DB4401

GB14887道路交通信号灯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8802.12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

GB/T185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铝技术条件

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8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000.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

GB2528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GB/T25745铸造铝合金热处理

1

DB4401/T186—2022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35高耸结构设计标准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T50252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

GB/T50374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T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5112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GB51158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51171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CJ/T527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

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8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T149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技术标准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993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

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SJ/T11141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YD/T1429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T1666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

YD/T5131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5132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工程验收规范

YD5201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T5230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

DB44/T1898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DBJ15-101-2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2号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2007〕第1号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规定

2

DB4401/T186—2022

穗工信〔2015〕10号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灯杆intelligentlightingpole

一种融合了各类市政杆体功能的智慧化设施,即在一根杆体上选择性的集成多种智慧化应用,如充

电桩、LED显示屏、高清摄像头、一键求助、通信基站、环境检测、交通信息交互等,具备高扩展能力,

是智慧城市感知网络体系的重要载体,通过全市统一管理平台进行远程监测、控制、管理、校时、发布

信息。

3.2

智慧照明intelligentlighting

由照明与路灯智慧化管理两部分组成,能对搭载的照明进行智慧化管控,实现智慧化的远程开灯、

关灯、调光、路灯运营数据监测、发送、接收故障告警等。

3.3

路侧单元roadsideunit

由高增益定向束控读写天线和射频控制器组成。高增益定向束控读写天线是一个微波收发模块;射

频控制器是控制发射和接收数据以及处理向上位机收发信息的模块。

3.4

一键求助abuttoncall

一键式紧急呼叫设备,与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对接,信息推送至街道办或就近的公共管理部门,一旦

触发报警器,周围摄像头的监控画面应联动显示在指挥中心监控屏上,实现快速传递报警信息。

4系统设计

4.1系统组成

智慧灯杆系统由智慧杆体、基础预埋、挂载设备(含管理平台)等组成,其中智慧杆体和基础预埋

合称为智慧灯杆基础设施,挂载设备称为智慧灯杆应用设施。

智慧灯杆系统应可通过前端设施设备的挂载及后台系统的建立DB4401,实现智慧照明、移动通信、视频采

集、环境监测、气象监测、交通设备、信息交互、充电桩等功能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

4.2布设要求

4.2.1智慧灯杆布设应按先路口区域、后路段的顺序进行整体安排,并应以设置要求严格的挂载设备

点位为控制点,在满足道路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可合理调整杆体位置。

4.2.2杆体高度的确定,应按挂载设备安装高度要求并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净空高度、经济性和维护

管理等要求。

4.3智慧杆体

4.3.1组成

智慧杆体部分由杆体、照明、设备机箱、智能网关和漏保设备组成,能够为挂载设备提供安装接口。

3

DB4401/T186—2022

4.3.2杆体

基本要求

.1材质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满足安全和功能要求,并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b)杆体的材质宜采用Q355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GR65高强度合金钢,

也可采用Q390钢或强度等级更高的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GB/T1591和GB/T699中

的相关规定。结构钢应采用热浸镀锌或热浸镀铝进行防腐处理;热镀锌层应符合GB/T13912

中的相关规定,热浸镀铝应符合GB/T18592中的相关规定;

c)杆体的材质采用铝合金时,其质量标准应符合GB/T3190、GB/T1173、GB/T6892、GB/T8733、

GB/T25745中的相关规定;

d)当采用非金属新型材料时,应符合杆体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定。

.2设计

杆体宜采用分层设计,分层示意图见图1,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第一层(底部):适用充电桩、多媒体交互、一键求助、检修门、配套设备等设施,适宜高度

约2.5m以下;

b)第二层(中部):适用路名牌、小型标志标牌、人行信号灯、摄像头、公共广播、LED显示

屏等设施,适宜高度约2.5m~5.5m;

c)第三层(上部):适用机动车信号灯、交通视频监控、交通标志、分道指示标志牌、小型标志

标牌、公共WLAN等设施,适宜高度约高度5.5m~8m;

d)第四层(顶部):适用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移动通信、智能照明、物联网基站等设施,高度

8m以上。

4

DB4401/T186—2022

图1智慧灯杆杆体分层示意图

杆体标识

智慧灯杆在整体系统中应有专属并唯一的识别编码(智慧灯杆标识建议见附录A),方便在后台集

中管理系统以及在日常运营维护时进行识别、定位,杆体标识应符合相关部门杆体识别的要求。

杆体安全

.1设计使用年限

智慧灯杆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智慧灯杆杆体的可靠性设计应符合GB

50068中的相关规定,使用年限为25年,安全等级应DB4401符合二级标准。

.2环境安全

智慧灯杆杆体及搭载的设备应符合以下环境安全要求:

a)温度:应能在(-25~70)℃环境下正常工作;

b)湿度:应能在相对湿度不大于95%环境下正常工作;

c)防水防尘性:应符合GB/T4208中的相关规定;

d)抗震性:应符合GB50260-2013中第6章的相关规定,抗震烈度应达7度;

e)防腐性:应能在盐雾≤5%Nacl环境下正常工作。

.3杆体荷载

杆体和设备的设计荷载按GB50009规定取值,除集成现有功能设备荷载外,还应增加冗余荷载设

计,保证后期功能扩展的承重需求。

5

DB4401/T186—2022

.4抗风安全

智慧灯杆设计采用的基本风压应按DBJ15-101-2014中表7.1.2和附录E.5采用,但不得小于

0.35kN/m²。智慧灯杆抗风性应符合DB44/T1898和DBJ15-101-2014中的相关规定,基础应符合GB

50007中的相关规定,同时应满足YD/T5131中对钢塔桅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要求。智慧

灯杆的底座、杆体、悬臂、设备及其连接配件等在风荷载基本组合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应小于材料强度

设计值;主杆在风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应小于杆体总高度的1/33。

.5杆体焊缝

智慧灯杆的杆体焊缝质量应符合YD/T5131、YD/T5132、CJ/T527中焊接工程的相关要求:

a)杆体环向对接焊缝应采用全焊透接头形式,焊缝可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检测,可采用超声波

探伤或射线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查,表面不可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b)杆体的纵向对接焊缝不应多于两道,采用全焊透接头形式,表面不可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等缺陷,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缝基体金属间平滑过

渡,焊剂和飞溅物清除干净,影响镀锌质量的焊缝缺陷应进行修磨或补焊,且补焊的焊缝应与

原焊缝间保持圆滑过渡;

c)杆体焊接不应低于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对接焊缝的焊喉和角焊缝的尺寸、焊脚长度不应小于

规定的尺寸;

d)外部焊角不应大于110°,焊缝表面不应出现裂缝、叠焊,当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

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无损检测,当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

无损检测。

.6杆体绝缘

应符合以下要求:

a)杆体底部的箱体外表面及挂载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保证智慧灯杆24h带电安全使用;

b)2.5m以下杆体应进行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应采用无色透明、永久性涂料;

c)智慧灯杆应设置用电警示标志,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4.3.3照明

智慧灯杆的照明功能由照明灯具与智能化管理两部分组成,照明灯具应采用LED灯具,智能

化管理要求照明能够实现远程集中管理、控制,并满足单灯控制、调光模式,支持照明运行状态监测,

以及便捷的查询、定位等功能。

照明应符合CJJ45的相关要求。

4.3.4设备机箱

智慧灯杆的设备机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箱体应分仓设计,强弱电分开走线;

b)强电设备应设置在上部仓室,弱电设备应设置在底部仓室,强电设置的高度应参考该区域有记

录的历史最高积水高度以及城市道路规划对积水高度的要求;

c)箱体开门方向应结合行人、车辆及维护便捷性确定;

d)箱体设计环境类别为I类,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等级;

e)箱体应进行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宜采用无色透明材料;

f)箱体宜采用智能门锁,实现远程开关门、门锁状态监测、开关门记录追踪等功能;

6

DB4401/T186—2022

g)杆体对智慧化设施的搭载应预留接口及安装空间,接口型式应规范化。

4.3.5智能网关

智能网关应符合以下要求:

a)智能网关的接口应能满足不同设备的接入,可包括:光纤接口、I/O接口、网口、无线传输等;

b)可实时监测查询杆体上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定期上报至管理平台,支持设备故障远程告警,具备

数据缓存功能,当判断上行链路段开后,可缓存终端数据;

c)可实现远程集中管理及维护,建立远程设备的安全网络服务、远程集中式管理与监控,可支持

用户通过安全通道对设备进行远程诊断、调试、升级,可支持导入导出功能,方便批量设备的

配置工作,宜具备断网自适应性,外网断开后可自主监控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告警、联动;

d)宜对身份认证及鉴权、数据传输进行软件或硬件加密,可采用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密码算法

(SM2、SM3、SM4),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真实性、实时性;

e)宜支持Modbus、UDP/TCP协议、OPC、MQTT、HTTP、LoRaWAN等物联网通用协议,符合

GB/T28181相关要求。

4.3.6漏电保护

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可靠运行,智慧灯杆应配置相应的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人体安全电流:交流额定动作电流≤30mA,

直流额定动作电流≤1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

b)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

c)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各级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1.2~2.5倍级差;

d)各进线孔应有防水措施,仓室内应安装有防水浸告警器,后台管理系统应能实时收到水浸告警

信息,门板与门框应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外界水的进入;

e)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和防护等级应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宜采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选择漏电

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应充分考虑线路和设备可能发生的正常泄露电流值;

f)漏电保护器标有负载侧和电源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可反接,漏电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

线不可与其他回路共用;

g)智慧灯杆应安装感应式杆体漏电传感器,便于供电电源的管理及安全监测;

h)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时,应安装对地绝缘监测装置。DB4401

4.4基础及预埋

基础预埋部分由基础、专用管道、光电缆和配电等部分组成,详细设计要求参见第5章。

4.5挂载设备

4.5.1总体要求

挂载设备部分由移动通信、公共WLAN、视频采集、环境、气象监测、交通设备、信息交互、

充电桩等组成,同时提供管理平台可进行管理。

智慧灯杆挂载设备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挂载设备的工作环境、安装空间、承重、整体安全性、

稳定性等因素,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智慧灯杆挂载设备的详细信息宜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存储,所有标识应满足在风吹、日晒、

雨淋环境下的正常识别要求。

7

DB4401/T186—2022

智慧灯杆的功能配置方案应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功能需求,应用场景及推荐性配置见表1,挂

载设备安装间距见表2。

表1智慧灯杆应用场景及推荐性配置

搭载功能

智交环

应用公共交通交通LED显LED显

慧视频移动交通通公共境气象一键多媒体充电路侧

场景WLA信号信息示屏示屏

照采集通信标志执广播监监测求助交互桩单元

N灯交互(交通)(广告)

明法测

高速

●●●—●—●●○○●○●———○

公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立交节

●●●—●—●●○○●—●○——○

点、桥梁

表1(续)

搭载功能

应用智交环

公共交通交通LED显LED显

场景慧视频移动交通通公共境气象一键多媒体充电路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