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31-2018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131-2018 Combustion Plant Dangerous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Guid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31—2018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forscreeningandeliminationofoccupationaldiseasehiddenriskof
thermalpowerplant
2018-02-01发布2018-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1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东、王瑞、张士怀、吴捷、李合兴、王远宏、于颐光、曲玮、王辉、冯斌、
陈术坤。
I
DB37/T3131—2018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隐患排查和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3012-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3-2016、DB37/T3012-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力发电企业thermalpowerplant
利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生产电能的企业,本标准主要指燃煤电厂。
3.2
基础管理隐患basicmanagementhiddenrisk
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的缺陷。
3.3
现场管理隐患fieldmanagementhiddenrisk
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运行及维护、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与使
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4职责和要求
4.1坚持职业病隐患分级分类管理,保证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
4.2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1
DB37/T3131—2018
4.2.1领导小组可由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
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2.2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和档案管理。
4.3强化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组长)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金和物资的投
入,统筹规划体系建设并实施奖惩,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4.3.2分管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一部署和协调,负责实施方案的
制定、相关制度的审核、重大隐患的报告及治理前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3.3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
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及发现隐患时的预警、督促防
范和治理。
4.3.4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应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负
责。
4.4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排查计划。
4.4.1实施方案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实施流程。
4.4.2排查计划应确定参加人员、排查内容、排查时间、排查安排、排查记录等内容。
4.5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
4.6应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开展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员培训。
4.7应制定体系运行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参见附录A。
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5.1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DB37/T3012-2017中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5.2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DB37/T3012-2017中5.2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
6.1.1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
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B。
2
DB37/T3131—2018
6.1.2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企业职业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
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C。
6.2隐患排查
6.2.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可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
6.2.2排查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6.2.3排查周期
结合企业生产状况和管控措施内容,确定排查周期如下:
——岗位或班组成员每班至少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安全员)至少每周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个体
防护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安全员)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现场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进行专项
检查;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一次对基础管理类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公司至少每年一次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
6.2.4排查结果记录和上报
6.2.4.1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现场管理类隐患宜
保留影像记录。
6.2.4.2发现一般隐患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组织部门,发现重大隐患后应及时上报职业卫生管理部
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3隐患治理
6.3.1隐患治理要求
应按DB37/T2883—2016中7.4.1的规定执行。
6.3.2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a)通报隐患信息:将隐患名称、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进行通报;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组织部门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
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
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对隐患形成的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隐患治理
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进行论证,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3
DB37/T3131—2018
d)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e)验收。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6.3.3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6.3.2执行。
6.3.4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6.3.3执行。
6.4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应按照DB37/T3012-2017的6.4执行。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
并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7文件管理
应按照DB37/T3012-2017的7.3执行。
8持续改进
应按照DB37/T3012-2017的7.1执行。
4
DB37/T3131—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A.1目的
为了保证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运行,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流程和责
任分工,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定本办法。
A.2考核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
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班组人员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工作的考核。
A.3考核依据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
A.4考评方式及项目
A.4.1考评方式采取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
A.4.2考评项目主要包括机构及人员、体系文件编制与执行、责任考核、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及确定排
查计划、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培训、评审及更新及信息系统应
用。
A.5考评组织与内容
A.5.1岗位考核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岗位的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记录规范性等进行考核。
A.5.2车间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车间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计划与台账记录、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
培训的写实性、规范性及档案管理等进行考核。
A.5.3部门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组织机构与人员、隐患排查方式与周期、隐患治理的知晓情况,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组织
机构及人员设置、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评审及更新、信息系统应用、全员培训等规范性及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A.5.4分管负责人考核由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
培训的知晓情况,以及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一般隐患治理组织与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
组织情况进行考核。
A.5.5负责人考核由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是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培训的知晓情况,
以及责任考核、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
5
DB37/T3131—2018
A.6考评等级与奖惩
A.6.1考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未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未实施隐患排查及重
大隐患治理的,考核结果一律为不及格。
A.6.2考评等级应与考评对象的年度绩效工资和评优挂钩,考评等级为优良的,应给予适度比例绩效
工资奖励及精神嘉奖;考评等级为不及格的,应适度扣发年度绩效工资,并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B
6
DB37/T3131—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
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详见表B.1。
表B.1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编风险点责任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病每班/每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
类型名称管控措施
号等级单位序号名称危害因素)班组级车间级车间级部门级公司级
1、卸船机、翻车机设置喷雾降尘装置;
2、贮煤场宜采用封闭式煤场,并设置通风设施;
翻车机、卸3、开放式贮煤场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并设置喷雾设施覆
船机、卸煤工程技术盖整个堆煤表面(或设置喷雾水泡降尘设备);√√√
沟、斗轮堆4、推煤机、堆取料机、卸煤机等驾驶室采取密封措施;
取料机、推5、煤仓(斗)及筒仓设置布袋除尘器;
职业卸储煤一般输煤
11煤机、煤煤尘6、地面积尘及时清扫
健康岗位风险车间
场、卸煤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沟、煤仓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
(斗)、筒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
培训教育√√
仓等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噪声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7
DB37/T3131—2018
表B.1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续)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编风险点责任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病每班/每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
类型名称管控措施
号等级单位序号名称危害因素)班组级车间级车间级部门级公司级
1、翻车机区域设置独立隔声操作室;
翻车机、卸
工程技术2、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推煤机等驾驶室采用隔声密封√√√
船机、斗轮
2噪声措施
堆取料机、
管理措施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推煤机
个体防护防噪耳塞√√√√√
1、输煤皮带机设置输煤廊道,廊道设喷雾抑尘设施;
2、采用管状带式输煤皮带机;
3、普通带式输煤皮带机输送机头部或导料槽处设喷雾抑尘
工程技术设施;√√√
转运站、输4、输煤廊道设置水力清扫设施;落煤管设置缓冲锁气挡板、
煤皮带机、输煤皮带机转运站设置多管冲击式除尘器;
职业输煤重大总经理1碎煤机、滚煤尘5、破碎机、筛分机安装布袋除尘器
2
健康岗位风险办公室轴筛、筒仓、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
煤仓间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
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
教育培训√√
度和操作规程;一氧化碳、粉尘、噪声防护措施;个体防护
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自吸过滤式防尘防毒口罩(白色滤毒盒加过滤棉)√√√√√
2输煤皮带噪声工程技术破碎机、滚轴筛设置独立减振基础,并设隔声罩√√√
8
DB37/T3131—2018
表B.1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续)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编风险点责任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病每班/每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
类型名称管控措施
号等级单位序号名称危害因素)班组级车间级车间级部门级公司级
机、碎煤机、管理措施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滚轴筛等
个体防护防噪耳塞√√√√√
设置“当心中毒”、“戴防毒面具”警示标识;设置一氧化碳
管理措施√√√
告知卡
磨煤机出
1、磨煤机出口、筒仓、煤仓间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气体浓
3口、筒仓、一氧化碳
应急处置度在线监测报警仪,警报值宜设为30mg/m3,高报依据规
煤仓间等√√√
措施程及情况设置);
2、巡检人员配备便携式可一氧化碳报警仪
1、煤制样设备设置抽风除尘设施、煤分析室设置机械通风
工程技术设施,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2、化验室设置通风柜
煤场、制样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等警示标识;√√√
1间、煤化验煤尘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
职业燃料化输煤
3低风险室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
健康验岗位班组教育培训√√
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粉尘、噪声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工程技术选择低噪声煤制样设备√√√
2煤制样设备噪声
管理措施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9
DB37/T3131—2018
表B.1火力发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续)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编风险点责任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2081-1989 圆弧样板 R=2.5~10mm 1989-05-13
- QJ 1145.32-198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折动压紧器 1987-03-31
- HB 4528.14-1991 H型孔系组合夹具基础件 整组孔变换板 1992-01-23
- HB 7344.28-1996 数控机床用夹具元件 大型钳式单向定位座 1996-09-13
- QJ 1432-1988 型号技术状态分类代码 1988-04-08
- JB/T 6059.5-1992 机械压力机锻模 导套盖板 1992-05-05
- QJ 2390-1992 蝶形螺母 1992-03-24
- HB 2022-1989 螺母 1989-05-13
- HB 2016-1974 杠杆支承 1974-11-11
- HB 3923-1987 摆动圆压块 198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