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134-2018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Safety Risk Control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134-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2-01
实施日期
2018-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10.01

P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

classificationforproductionsafetyofconstructionenterprise

2018-02-01发布2018-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134—2018

目次

前言.................................................................................2

引言.................................................................................3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4基本要求..........................................................................4

4.1成立组织机构..................................................................4

4.2职责..........................................................................4

4.3实施全员培训..................................................................5

4.4编写体系文件..................................................................5

4.5运行考核......................................................................5

5工作程序和内容....................................................................5

5.1风险点确定....................................................................6

5.2危险源辨识....................................................................7

5.3风险评价......................................................................8

5.4风险控制措施..................................................................9

5.5风险分级管控.................................................................10

6文件管理.........................................................................11

7分级管控的效果...................................................................11

8持续改进.........................................................................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00

附录D(资料性附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242

附录E(资料性附录)重大风险统计..................................................244

1

DB37/T313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监察总队、山东黄

河建工有限公司、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鑫炬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华锋、栾启亭、张英明、刘振亮、刘锦、王小明、王鹏、万立华、于科、王

洪林、谭明君、张鹏、袁奉涛、毕志恒、石岭、石剑、明宪永、胡安春、陈炳利、王高强、董永亮、魏

建林、吴森海、卢惠东、魏玉波、杨荣荣、伊祖翔、王东方、王鲁、王洋、邓玉明、李振海、荆长峰、

郭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2

DB37/T3134—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通则》、DB37/T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

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行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

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

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

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3

DB37/T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

件管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其他类别施工企业可参照执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DBJ14-032-2004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2016、DB37/T3015-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4.1.1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分管生产经理、

分管经营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以及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等机构负责

人。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1.2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安全、施工、材料、

机械、班组等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确保风险

分级管控覆盖工程项目所有区域、场所、岗位、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全面系

统、规范有效。

4.2职责

4.2.1企业

——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

4

DB37/T3134—2018

分级管控工作小组进行监督指导;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企业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对企业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等,及时制定更新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

4.2.2项目部

——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

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项目部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项目部应掌握本项目部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展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对项目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等;项目施工

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应及时上报企业,及时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负责对二级风险进行管控。

4.2.3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应掌握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展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作业施工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及时上报项

目部;

——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负责对三级风险进行管控。

4.2.4施工作业人员

——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本岗位施工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对四级风险进行管控。

4.3实施全员培训

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期,企业应组织全员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建

设方案、流程、方法、要求等。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

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

并保留培训记录。

4.4编写体系文件

应按照DB37/T3015-2017第4.3条的规定执行。

4.5运行考核

企业应建立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

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

DB37/T3134—2018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a)DB37/T3015-2017“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b)建筑工程至少应包含JGJ59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还可包含DBJ14-032-2004

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1)JGJ59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包括临时设施、脚手架(包括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

脚手架等)、吊篮、模板支撑、高处作业防护设施、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

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施工机具(包括平刨、圆盘锯、手持电动工具、钢筋机械、

电焊机、搅拌机、气瓶、翻斗车、潜水泵、振捣工具、桩工机械等)等;

2)DBJ14-032-2004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可以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

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

建筑节能等十个分部工程。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a)DB37/T3015-2017“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内容适用于本标准。应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

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

梯、建筑节能等十个分部工程所涉及的作业活动,还应包括JGJ59所涉及的操作及安拆工程等;

b)DBJ14-032-2004分部分项工程涉及的典型作业活动有: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以及其他作业活动等;

c)JGJ59所涉及的操作包括塔式起重机使用和施工升降机使用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

JGJ59所涉及的安拆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工程、脚手架工程、塔式起重机安拆工程和施工升降机

安拆工程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安拆工程等。

5.1.2风险点排查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DB37/T3015-2017第5.1.2.1条的要求进行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排查应对施工

作业全过程场地内部、外部因素和作业导致的风险进行风险点排查。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

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水文、气象等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

间、作业行为、气象分析、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

《作业活动清单》应包括附录A中表A.1所涉及的典型《作业活动清单》,其他《作业活动清单》

可参照表A.1进行编制。《设备设施清单》应至少包括附录A中表A.2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清单》,其他

《设备设施清单》可参照表A.2进行编制。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附录A编制项目《作业活动清

单》、项目《设备设施清单》。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DB37/T3015-2017“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内容适用于本标准。风险点排查应通过查阅档

案资料、现场调研、座谈询问等方法,由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等专业人员组织开展。

6

DB37/T3134—2018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方法

5.2.1.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应先将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施工工序,找出每个

施工工序中的危险源,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

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

水平。

5.2.1.2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

现场及周边构筑物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行业、地方建筑施工有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

及操作规程;

——国内外建筑行业、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建筑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经验,特别是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实践经验;

——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应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

入检查表。

5.2.2辨识范围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应包含DB37/T3015-2017第5.2.2条规定的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

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

5.2.3辨识实施

5.2.3.1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DB37/T3015-2017第5.2.3条的规定进行危险源辨识。

5.2.3.2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

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在这四种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核心,首先要分析

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违章操作、违章、不遵守有关规定等);其次是物的因素(物的不

安全状态),再分析环境因素(主要是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等),最后再分析

管理因素。

5.2.3.3JGJ59所涉及作业活动及DBJ14-032-2004分部分项工程涉及的典型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别

参见附录B,建筑工程所涉及其他作业活动危险源可参照附录B进行辨别。项目部应按照项目《作业活

动清单》,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危险源识别。

5.2.3.4JGJ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清单危险源辨别参见附录C,DBJ14-032-2004分部分项工程所涉

及的设备设施清单危险源参照附录C进行辨别。项目部应按照项目《设备设施清单》,结合工程实际进

行危险源识别。

7

DB37/T3134—2018

5.2.3.5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

械伤害、火灾、起重伤害、爆炸、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灼烫以及其他伤害。附录A风险点所涉及

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参见附录B、附录C。其他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参照

附录B、附录C进行辨识。

5.3风险评价

5.3.1风险评价方法

DB37/T3015-2017“5.3.1风险评价方法”内容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法(LEC),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评价时,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取值应建立在企业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并

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事故树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法等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3.2风险评价准则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DB37/T3015-2017第5.3.2条规定的准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

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判定准则。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DB37/T3015-2017第5.3.3条的规定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JGJ59所涉及作业活动及DBJ14-032-2004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典型作业活动的风险点、危险

源的评价级别与分级参见附录B,建筑工程所涉及其他风险点、危险源可参照附录B进行风险

评价与分级。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附录B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JGJ59所涉及设备设施的风险点、危险源的评价级别与分级参见附录C,DBJ14-032-2004分部

分项工程所涉及设备设施的风险点、危险源可参照附录C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项目部应根据

工程实际情况参照附录C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5.3.4确定重大风险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于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无论评价级别为何种等级,可直接判定为重大

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均为重大风险;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均为重大风险;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为重大风险(见附录D);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为重大风险;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企业应按照“从严从高”、“应判尽判”的原则确定重大风险,提高管控层级。重大风险统计参见

附录E。

5.3.5风险点级别确定

8

DB37/T3134—2018

DB37/T3015-2017“5.3.5风险点级别确定”内容适用于本标准。风险点级别应按照对应危险源

的级别确定。当一个风险点对应多个危险源,且危险源级别不同时,应按最高风险级别的危险源确定风

险点级别。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号)附件二的分部分项工程应作为重大风险,列入附件一的分部分项工程应作为较大风险。

参见附录D。

5.4风险控制措施

5.4.1建筑施工企业应按DB37/T3015-2017第5.4条的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5.4.2控制措施实施

5.4.2.1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是指作业、设备设施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通常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有: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职工宿舍区集

中供暖取代每间宿舍燃煤采暖,消除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危险源;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

用漏电保护装置、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防坠器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设

置安全防护网、安全电压、避雷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

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圆盘锯防护罩、拆除脚手架设置隔离区、钢筋调直区域设置隔离带、氧

气瓶与乙炔瓶分开放置等;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

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如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设置声音报警装置。

5.4.2.2管理措施

通常采用的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生产进行监控、进行安全检查、技术检测以

及实施安全奖罚等。

5.4.2.3培训教育措施

通常采用的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场三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

育、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体验式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培训。

5.4.2.4个体防护措施

通常采用的个体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

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5.4.2.5应急处置措施

通常采用的应急处置措施:紧急情况分析、应急预案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制定、应急物资准备以及

应急演练等。

5.4.3JGJ59所涉及作业活动及DBJ14-032-2004所涉及典型作业活动的风险控制措施参见附录B,建

筑工程所涉及其他作业活动风险控制措施可参照附录B进行编制。JGJ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风险控制措

施参见附录C,DBJ14-032-2004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设备设施风险控制措施参照附录C进行编制。项

9

DB37/T3134—2018

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工程风险控制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风险控制措

施。

5.4.4评价级别为一级的危险源,应增加管控措施并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

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DB37/T3015-2017“5.5.1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内容适用于本标准。管控层级为四级,分别为企

业级、项目级、施工班组级和作业人员级,见表1。

表1风险分级管控层级

风险级别危险程度标识颜色管控责任单位责任人

一级风险重大风险红色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

二级风险较大风险橙色项目部项目负责人

三级风险一般风险黄色施工班组班组长

四级风险低风险蓝色作业人员岗位员工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组织架构增加管控层级。建筑工程中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等同于施工班组层级。

示例:某施工企业组织架构为集团公司、区域公司、项目部、劳务公司、作业人员,则其管控层级为集团公司、

区域公司、项目部、劳务公司、作业人员五个层级。一级风险由集团公司、区域公司进行管控,二级风险由项目部

管控、三级风险由劳务公司管控,四级风险由作业人员管控。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应按DB37/T3015-2017第5.5.1的规定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JGJ59所涉及作业活动及DBJ14-032-2004所涉及典型作业活动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

B,建筑工程所涉及其他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可参照附录B进行编制;

——JGJ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C,DBJ14-032-2004所涉及的设备设施风

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附录C进行编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风

险分级管控清单。

5.5.3风险告知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告知制度。危险源公示、告知可以采用设立公示牌、标识牌、

告知卡、安全警示标志、二维码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多种形式。

——工程项目应至少对属于一级风险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公示。工程项目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如:

工地大门两侧或人员出入口处)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公示牌应注明风险点、危险源、风

险级别、可能出现的后果、控制措施(应包括应急处置措施)、管控层级和责任人等内容;

——工程项目应对属于一级风险的危险源设置标示牌进行告知,宜对属于二级风险的危险源设施标

示牌进行告知。工程项目应在一级风险危险源的施工部位设置标识牌,宜在二级风险危险源的

10

DB37/T3134—2018

施工部位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级别、可能出现的后果、控制措施

(应包括应急处置措施)、管控层级和责任人等内容。标识牌应根据危险源风险级别对应的颜

色,分色标示;

——对施工作业人员宜采用发放告知卡形式进行告知,告知卡应包含本岗位涉及的风险点、危险源、

风险级别、可能出现的后果、控制措施(应包括应急处置措施)、管控层级和责任人等内容。

——工程项目应对一级、二级风险的危险源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入

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

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有条件的部位(如施工升降机操作室、塔式起重机操作室等)可以设置二维码,二维码应包含

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内容,员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掌握风险相关内容;

——安全技术交底应包含风险告知的内容,应告知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级别、可能出现的后果、

控制措施、管控层级和责任人等内容。

6文件管理

应按DB37/T3015-2017第6节的规定进行文件管理,并分类建档。企业应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

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档案的保存要求等。安全风险因素变化后,要

及时评估,不断补充完善“一企一册”,形成动态化的“一企一册”管理制度。项目部应根据企业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对在建项目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并保存过程管控记录资料,形

成“一项目一册”。

7分级管控的效果

按DB37/T3015-2017第7条的规定执行。

8持续改进

按DB37/T3015-2017第8条的规定执行。

11

DB37/T3134—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A.1作业活动清单见表A.1。

表A.1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工程作业活动

序号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备注

名称名称

降水基坑作业区频繁进行

1降排水

排水基坑作业区频繁进行

机械挖土基坑作业区频繁进行

2基坑开挖

人工修整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土钉施工基坑作业区频繁进行

注浆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3基坑基坑支护

混凝土面层施工基坑作业区频繁进行

工程

泄水孔设置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监测项目基坑作业区定期进行

4基坑监测

监测频率基坑作业区定期进行

拆除顺序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5支撑拆除机械拆除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人工拆除基坑作业区特定时间进行

钢筋调直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钢筋切断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6钢筋加工

钢筋弯曲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钢筋堆放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钢筋下料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钢筋套筒

7钢筋套丝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连接

钢筋连接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钢筋

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工程钢筋电渣

8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压力焊

施焊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钢筋捆绑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9钢筋吊运钢筋起吊钢筋加工区频繁进行

钢筋安放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10钢筋安装

绑扎墙柱钢筋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12

DB37/T3134—2018

表A.1(续)

工程名作业活动

序号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备注

称名称

钢筋工绑扎梁钢筋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10钢筋安装

程绑扎楼板钢筋钢筋作业区频繁进行

木方下料模板加工区频繁进行

11模板下料面板下料模板加工区频繁进行

模板堆放模板加工区频繁进行

模板捆绑模板加工区频繁进行

12模板吊运模板起吊模板加工区频繁进行

模板工

模板安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