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92-2022 腾冲市籼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 92-2022 Tengchong County Indica Rice Transplanter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92-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01
实施日期
202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市籼稻机插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腾冲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植保植检站、腾冲市界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新华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腾冲市团田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起草人:
穆家伟、李贵勇、杨兆春、杨从党、张正志、袁平荣、龙瑞平、柳树国、刘利强、夏琼梅、杨志强、朱海平、杨久、徐海林、杨素梅、邓安凤、吴绍柱、刘吉新、单丹丹、尹家荣、王丽娟、宝寿村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5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92—2022

腾冲市籼稻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indicaricecultivationbymachine

inTengchongCity

2022-12-01发布2023-01-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9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腾冲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腾冲市农业机械

化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植保植检站、腾冲市界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新华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腾

冲市团田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穆家伟、李贵勇、杨兆春、杨从党、张正志、袁平荣、龙瑞平、柳树国、刘利

强、夏琼梅、杨志强、朱海平、杨久、徐海林、杨素梅、邓安凤、吴绍柱、刘吉新、单丹丹、尹家荣、

王丽娟、宝寿村

I

DB5305/T92—2022

腾冲市籼稻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秧、插秧、施肥、

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籼稻机插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50稻谷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98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T989水稻栽植机械作业质量

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1635水稻工厂化(标准化)育秧设备试验方法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籼稻indicarice

籼稻,栽培稻的一个亚种。最先由野生稻驯化形成的栽培稻,分蘖力较强,叶片较宽,叶色淡绿,

叶面茸毛较多,谷粒细长。稃毛短少,成熟时易落粒,出米率稍低。蒸煮的米饭黏性较弱,胀性大。较

耐热和耐强光,耐寒性弱。较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腾冲市籼稻主要分布

在海拔1500m以下稻区。

3.2播种质量SowingQuality

是指播种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农业技术要求,包括播种量和稻种分布均匀度等相关指标。

3.3秧苗质量SeedlingQuality

秧苗移栽至本田时,秧苗的叶龄、株高、茎基宽、白根数、叶色等相关指标。

1

DB5305/T92—2022

3.4插秧质量PlantingSeedlingsQuality

秧苗通过插秧机移栽至本田时,秧苗的栽插密度、邻接行间距、株距、每穴苗数、漏插率、均匀度

合格率、伤秧率、漂倒率、作业覆盖率及栽插深度等相关指标。

4品种选择

4.1选择原则

选择通过国家或云南省审定的适宜于腾冲市域种植的优质、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肥

料高效利用的水稻品种。

4.2推荐品种

籼稻一般种植于海拔1500m以下地区,推荐选用明两优527、晶两优534、赣73优明占、金卓香1

号、隆两优1377、梦两优黄莉占、泰优390、腾籼2号等。

5种子处理

5.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350、GB4404.1的要求。常规种子的纯度≥99%,杂交种子纯度≥96%,净度应

≥98%,常规种子发芽率≥85%,杂交种子发芽率≥80%,籼稻种子含水量≤13.0%。包衣种子质量符合GB/T

15671的要求。

5.2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将未包衣种子晒1d~2d,做到勤翻晒,晒好后的种子在阴凉、干燥处存放。

5.3选种

取盐6公斤,兑水25公斤,对未包衣进行盐水选种,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清除饱满度不好

的种子,并用清水清洗3次。

5.4浸种

选种后用45%咪鲜胺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浸种48h~72h。

5.5脱水

将冲洗干净的种子用机械脱水,或在通风阴凉处晾晒4h~6h,以谷谷含水率≤32%为标准,种子

呈内湿外干、不粘手状态。脱水后直接用于播种。

6育秧

6.1秧盘质量

秧盘质量规格符合NY/T1534规定。塑料秧盘长宽规格600mm×300mm,底部渗水孔直径3mm~4mm,

孔距15mm~35mm,孔数180~650个。优选孔数≥300个的多孔硬质秧盘,以减轻中大苗的株高分层。

2

DB5305/T92—2022

秧盘表面光滑、无残缺、无裂痕、无扭曲,四角垂直,盘沿与盘底平行,边缘部位无毛刺,色泽一致,

底部渗水孔排列整齐均匀。塑料秧盘塑化良好、无皱折,破孔率≤1.5%,通孔率≥99.5%。

6.2秧田及营养土准备

6.2.1秧田准备

选择交通方便,便于排灌及操作的田块作秧田,按秧田与大田比例1:100准备秧田,一般每667㎡大

田需要准备7㎡~8㎡秧田。秧田灌水泡田,耕耙好后,分墒理沟,作湿润秧厢,厢面宽140cm,沟

宽50cm,沟深15cm,平整秧床,做好后沉实、进行晾晒,晾晒到厢面沉实。采用旱育苗床的,干耙,

分墒理沟,墒面需用木板拍平,秧床做到实、平、直。

6.2.2营养土准备

选用疏松肥沃的稻田土或菜园土,过筛,颗粒直径≤5mm。按每立方米土加复合肥(15-15-15)2kg,

普通过磷酸钙2kg、腐熟细粪5kg~10kg、壮秧剂10kg~12kg等拌匀堆沤熟化1~2个月。营养土也

可直接使用基质。

6.3播种

6.3.1用种量

常规稻播种量为90g/盘~100g/盘,20盘/667㎡~22盘/667㎡;杂交稻播种量为80g/盘~9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