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52-2018 甲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352-2018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the methanol industry enterpri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9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1.080.01
G1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52—2018
甲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
ClassificationforProductionSafetyofmethylalcoholenterprise
2018-06-29发布2018-07-2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DB37/T335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正文、詹满银、李红生、满昌龙、朱思奇、赵继东、张健、王玉峰、颜辉、
邱文波、祝刘兵。
1
DB37/T3352—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
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甲醇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甲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甲醇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
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
DB37/T3352—2018
甲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
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甲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2016、DB37/T297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4.1.1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
组长,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基建、安全等业务部门和车间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组织机构及成员职
责、目标与任务,明确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领导小组成员除包括各业务部门负责人
外,至少还应包括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4.1.2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应负责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其它分管负责人应负责
分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1.3主要负责人职责
负责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工作,至少应提供政策、资金和持续改进等方面支持。
4.1.4分管负责人职责
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工作。
1
DB37/T3352—2018
4.1.5主管部门职责
——负责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适用范围、评价分级
的原则、标准,使用的风险分析方法,管控过程要求和考核标准;
——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培训计划;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对部门、车间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6业务部门职责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基建、安全等业务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和检查督导;
——指定适用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方法,编制风险分级判定标准;
——组织策划、指导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风险级别确定和控制措施制订;
——审核各车间风险分析记录,监督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4.1.7车间职责
——根据公司制度编制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及推进计划;
——按步骤开展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分级,完善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健全车间安全风险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车间风险管控考核标准,监督检查班组、岗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定期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提高。
4.1.8班组职责
——工艺巡检、操作、检维修、交接班等常规作业活动,应从“人员、工机具、环境、物料、规
程”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开展作业前安全评价,根据风险级别落实好安全管控措施;
——特殊安全作业、系统开停车、大型机组开停车等非常规活动,应主动参与危险源辨识和安全
生产风险评价,认真落实管控措施,及时汇总向车间上报风险分析记录。
4.1.9岗位职责
负责开展本岗位的安全风险分析工作,落实动态安全管控措施,记录安全风险管控过程。
4.2实施全员培训
4.2.1分层次组织开展风险分级培训。
4.2.2安全管理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公司级培训,设备、工艺、运行、检修、电气、仪表等专业
部门领导和专业工程师参加,主要培训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分析方法和DB37/T2882、DB37/T2971
等风险分级管控知识,要求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的程序、方法。
4.2.3工艺、运行部门组织工段长或班组长培训,主要培训风险分析方法、DB37/T2971和分析档案整
理等内容,要求能组织和参加辨识、分析和评价。
4.2.4工段长或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岗位风险、事故后果及采取的管控措
施。
4.2.5各级保留培训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计划、课件、图片或视频、考核等资料。
4.3编写体系文件
2
DB37/T3352—2018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重大风险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
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记录文件。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对甲醇生产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
晰的原则,可按照功能分区进行;
——主要涉及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气体净化)、合成、精馏等工序。按照功能分区,进行
初步划分,各工序中的各类设备、设施即为风险点,主要包括气化炉、变换炉、洗涤塔、合
成塔、精馏塔等。各工序中的各类设备、设施详见各工序的《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3。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按工段(工序)划分操作及作业活动,分为气化工段、甲醇工段,气化工段包括煤浆制备、
制气、渣水处理操作单元,甲醇工段包括变换、低温甲醇洗、合成、精馏等操作单元;
——主要工序内的各类作业活动即为风险点,常规的作业活动详见各工序的《作业活动清单》,
见附录A.2。
5.1.2风险点排查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见附录A.1),内容包括风险
点名称、类型、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区域位置等,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
进行。
5.2危险源辨识分析
5.2.1辨识方法
5.2.1.1自下而上进行全员危险源辨识,填写分析评价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判定风
险等级;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来的影响,建
立《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A.2)及《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3)。
——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对于设备设施,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
——对于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
进行辨识。
5.2.2辨识范围
3
DB37/T3352—2018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2.3危险源辨识实施
5.2.3.1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其根
源和性质。例如:变换、气体净化、合成等工艺操作过程中超温超压检测、控制和管理手段不完善造成
火灾和爆炸的因素;压缩机检修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变换炉、合
成塔等受限空间作业,置换不彻底、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中毒、窒息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
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
因等。
5.2.3.2辨识危险源可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
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
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
角度可以考虑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5.2.4事故类别及后果
5.2.4.1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
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
5.2.4.2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
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5.3风险控制措施
5.3.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
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方面识别并评
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工程技术措施。
5.3.1.1工程技术措施
包括以下内容:
——基于工艺自身的技术要求,例如温度操作上限、压力控制等;
——基于过程控制的设备设施,例如工艺参数的检测设施(温度计、压力表等)、报警和人员干
预设施(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联锁)、安全仪表系统、惰性气体保护系统、物理保护(释放
系统)、释放后的物理保护(围堰、防火堤等)等工程技术类控制措施;
——基于设备自身检修维护的措施,例如:设备自检、润滑要求、检验检测要求等;
——基于对工艺过程以外的操作或作业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警示标志、动火作业的气体检测,
4
DB37/T3352—2018
登高作业搭设脚手架,抽堵盲板作业时对设置盲板位置的分析等。
5.3.1.2管理措施
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文件中的管理要求。
示例1:维护保养的要求、巡检的要求、复查核对的要求、记录的要求、监护的要求、清洁的要求等。
5.3.1.3培训教育措施
包括员工的三级教育、每年的再培训教育,若涉及转岗的要增加转岗的培训,若涉及新产品、新技
术、新设备、新工艺要进行专项培训,若涉及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等。
5.3.1.4个体防护措施
主要指员工个体劳动防护装备,包括防毒口罩、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安全帽、防化服
等。
5.3.1.5应急措施
包括该危险源发生异常和事故状态下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内容参考该工序或场所的现场处置方
案,措施内容要具体而直接,主要是现场员工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5.3.2控制措施实施
5.3.2.1通过落实改进和新增控制措施,降低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并将改进和新增的控制措施形成
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要求、负责人和完成时间。
5.3.2.2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公司、部室、车间、班组、岗位各层级落实好控制措施。
5.4风险评价
5.4.1风险评价方法
按DB37/T2971-2017中5.4.1条的规定执行。
5.4.2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人员安全素质、经济财
产和社会环境等,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价准
则。评价准则参照DB37/T2971附录D和附录E制定本单位的风险评价准则。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管控原则
5.5.1.1风险分析和判定风险等级时,应分析评审每项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5.1.2现有措施不能满足风险可接受程度时,应制订、落实改进措施,不同级别的风险应结合实际
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5.1.3上一个级别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管控,根据责任大小,落实具体管控措施。
5.5.1.4结合企业管理层级,合理确定管控层级。
5.5.1.5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可靠
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5.5.2确定风险等级
5
DB37/T3352—2018
企业应根据评价小组讨论结果对风险进行判定,判定准则遵循从严从高原则,按照从高到低确定风
险等级,依次为1、2、3、4、5或A、B、C、D、E,分为5级。
5.5.3重大风险判定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如甲醇罐区、液氨罐区;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以上的;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如甲醇合成;
——建设项目试生产和化工装置开停车;
——一级以上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IV级高处作业、一级吊装作业等;
——产生硫化氢的设备设施,如硫化氢浓缩塔;
——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如气化炉。
5.5.4较大风险判定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在企业内部应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
——甲醇充装环节;
——富氢管线;
——变换装置区中的变换炉,合成生产装置区中的合成塔;
——涉及到防爆区域内在线进行特殊作业或正在运行的生产现场5人及以上危险性作业等。
5.5.5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B。
5.5.6风险告知
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区域进行告知,重点告知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组织全员学习、了解风险分析
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利
用宣传栏告知牌、网络、手册等对风险点进行公示,并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名称、风险
等级和管控措施等。
6成果与应用
6.1档案记录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6.2风险信息应用
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企业内员工应进行风
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可能产生的后果、相
6
DB37/T3352—2018
应的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
企业应结合实际,在风险点显著位置设置公告栏(牌),将划分为较大及以上级别的风险信息进行公告。
7分级管控的效果
应按照DB37/T2971-2017中第七条的规定执行。
8持续改进
应按照DB37/T2882-2016中第九条的规定执行。
7
DB37/T3352—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办法
A.1目的
为促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严明奖惩,特制定本规定。
A.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A.3职责分工
A.3.1安全生产管理
负责对部门、工段(班组)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提出考核奖惩意见,报公司批准后
实施。
A.3.2人事部门
负责两个系统建设中对员工的考核、奖惩。
A.3.3经营管理部门
负责两个系统建设中对部门的考核、奖惩。
A.3.4其他职能部门
按照专业归口管理,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考核奖惩意见,报安全监察部备案。
A.4管理内容或要求
A.4.1奖励事项
A.4.1.1对工作开展积极、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奖励,月度考核加1-3分:
(1)创新工作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的;
(2)落实管控措施得力,有效降低风险的;
(3)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
A.4.1.2对工作开展积极、成效显著的个人予以奖励:
(1)纠正、制止安全违章的,奖励违章处罚金额的100%;
(2)对隐患排查认真负责,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置,避免事故发生的,予以奖励(200--500)
元;
(3)提出可行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的,予以奖励(300--600)元。
A.4.2处罚事项
8
DB37/T3352—2018
A.4.2.1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在月度考核中扣减(1-3)分:
(1)不能按时完成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的;
(2)主要风险点有疏漏、风险等级判定不准确;
(3)不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的;
(4)检修作业时,未设置警示线或与周围设备未可靠隔绝的;
(5)未按时完成隐患整改的。
A.4.2.2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个人,扣除***元绩效奖金:
(1)风险管控措施不落实的;
(2)不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的;
(3)不按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
(4)隐患排查有疏漏的;
(5)进入生产、检修现场或者在生产作业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按规定佩戴防护器材
或者把劳动保护用品、防护器材挪作它用的;
(6)安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不查明原因,不及时处理的;
(7)现场作业时,相关安全作业票证的填写内容、审批手续、使用要求和管理不完备、有涂改的;
(8)不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
(9)作业时未进行危害辨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A.5附则
本规定由安全管理部门编制,解释权归安全管理部门。
9
DB37/T3352—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管控清单
序可能发生的事故
名称类型区域位置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
号类型及后果
1.检查罐体无腐蚀、基础无沉降、破损、裂纹情况。
2.设置液位报警、联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检查罐体防雷、防静电接地外观完好,电阻满足标准要求;检
查紧急切断装置启动正常,有测试记录、台账;固定式报警仪定
火灾、爆炸、中期检测、维护;现场设置警示标志、视频监控;现场喷淋、泡沫
主要负
1甲醇储罐设备设施类罐区毒和窒息、高处等消防设施盒器材功能完好。公司级公司提级管理
责人
坠落4.定时开展巡回检查;技术、管理人员定期排查治理隐患,并建
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5.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巡检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劳保用品,携带便携式可燃气报警仪;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
1.检查罐体无腐蚀、基础无沉降、破损、裂纹情况;防护栏完好。
2.设置温度低限报警、氧含量报警、联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检查罐体防雷、防静电接地外观完好,电阻满足标准要求;检
查紧急切断装置启动正常,有测试记录、台账;现场设置警示标
志、视频监控;固定式报警仪定期检测、维护;现场应急设施、
火灾、爆炸、中生产提级管理(重大
2液氧储槽设备设施类空分罐区器材功能完好。公司级公司
毒和窒息负责人危险源)
4.制定并执行静设备点检、巡回检查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定期
现场检查,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5.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巡检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劳保用品,携带便携式氧气报警仪;现
场设置安全警示牌。
10
DB37/T3352—2018
序可能发生的事故
名称类型区域位置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
号类型及后果
1.与周边装置、建筑物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火灾、爆炸、中2.设有紧急切断系统;生产提级管理(重大
3液氨储罐设备设施类冷冻站公司级公司
毒和窒息3.设有液位、压力报警联锁系统;负责人危险源)
4.设有水喷淋系统。
1.定期检查检测、报警、联锁、控制、泄压等系统运行正常;现
场消防设施、器材功能完好。
直判(易产生一
中毒和窒息、火2.严格遵守工艺安全规程与操作法,员工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生产
4气化炉设备设施类厂区北侧公司级公司氧化碳的作业场
灾、爆炸3.检查巡检正确穿戴劳保用品,携带便携式气体报警仪和防毒面负责人
所)
具;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
4.特殊作业办理票证,履行审批手续;工艺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1.定期检查检测、报警、联锁、控制、泄压等系统运行正常;现
场消防设施、器材功能完好。
提级管理(易产
硫化氢低温甲醇中毒和窒息、火2.严格遵守工艺安全规程与操作法,员工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5设备设施类公司级公司齐文烜生硫化氢的作业
浓缩塔洗区域灾、爆炸3.检查巡检正确穿戴劳保用品,携带便携式气体报警仪和防毒面
场所)
具;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
4.特殊作业办理票证,履行审批手续;工艺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1.制定、会签、执行开车方案,安全条件逐级确认、签字。
2.严格遵守工艺安全规程与操作法,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检查。
3.开展开停车专项教育、培训,并保证培训效果。直判(建设项目
生产系统火灾、爆炸、中生产
6作业活动类生产厂区4.巡检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劳保用品,携带“四合一”报警仪;现公司级公司试生产和化工装
开车毒和窒息负责人
场设置安全警示牌。置开停车)
5.编制开车应急预案,应急物资齐全并开展演练。
6.系统置换,氧及可燃气体含量分析合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GDNB 62-2021 英德茶区灰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1-09-30
- T/JLWK 04-2021 无抗肉牛饲养技术规范 2021-04-22
- T/WFSC 002-2021 新鲜蔬菜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黄瓜 2021-09-14
- T/XFNX 001-2020 临清桑黄栽培技术规范 2020-03-12
- T/HZBX 077-2023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2023-07-27
- T/NXLLSC 004-2024 贺兰县玉米种植技术规程 2024-01-28
- T/GXAS 155-2021 番茄嫁接苗生产技术规程 2021-02-22
- T/SHZSAQS 019-2020 北方干旱地区桑根草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26
- T/GDP 016-2020 水稻田诱虫灯使用技术规范 2020-12-28
- T/CACM 1374.83-2021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