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 15830-1995 Methods of ultrasonic inspection and result classification of circumferential butt welds in steel pipes and tub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12月
-
200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 起草人:
- 陈平、毛森祥、陈冬雨、常继明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
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15830-1995
批准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批准日期:1995-12-13
实施日期;1996-08-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焊接接头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当量及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和检验结果的
分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安装和检修设备时壁厚为15^-120mm,标称直径)159mm的钢制承压管道
对接环焊缝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
2引用标准
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ZBJO1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ZBY231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ZBY232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
3探伤人员
3.1探伤人员必须取得无损检测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探伤报告必须由II级或II级以上
的超声波探伤人员签发。
3.2探伤人员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探伤,如果采用标准以外的方法探伤时,则事先应得到有关部门批
准,并在报告中注明。
3.3超声波探伤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
3.4当探伤条件不符合本标准的工艺要求或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检验,待条件
改善符合要求后再行探伤
4探伤仪和探头
4.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符合ZBY23。及ZBJ04001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范围
为1-5MHz,
4.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
4.3组合分辨力:应能将附录A(补充件)的标准试块上050my,与X44mm两孔的反射信号分开,当两
孔反射波幅相同时,其波峰与波谷的差值不小于6dBe
4.4探头
4.4.1探头性能必须按ZBY231进行测定。
949
GB/T15830-1995
4.4.2对斜探头声束水平偏离角的要求: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
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应在90。士2。的范围内。
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
::.:
探头的中心频率偏差不超过士。.5MHz.
5试块
5.1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A,试块制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ZBY232的规定。该试块主要用
于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的测定。
5.2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B(补充件)。
5.2.1对比试块采用与被探管材相同或声学性能相近的钢材制作。试块的探测面及侧面用直探头以
2.5MI-1z以上频率探伤时,不得出现大于距探测面20mm处的此mm平底孔反射回波幅度1/4高度
的缺陷回波。
5.2.2锯齿槽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C(补充件),该试块用被探管材制作,用作焊接接头根部
缺陷的对比测定。
5.2.3当探伤面曲率半径R<W2/4时(W为探头宽度),应采用与探伤面曲率相同的对比试块。反射
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满足(1)式要求。
。、S(1)
OJ夕乙人不
」少尸
式中:b—试块宽度(mm);
又一一波长(mm);
G—声程(mm);
D—声源有效直径(mm).
5.3现场探伤时为校核灵敏度和扫描线性,可以采用附录D(补充件)所示的携带式试块。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试块,但事先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并在报告中
注明。
6工艺要求及探伤准备
6.1探伤前应了解焊件名称、材质、规格、焊接工艺、热处理情况、坡口型式(内坡口单侧长度不小
于。.6T,T为管壁厚度)以及焊接接头中心位置的标定。
6.2被探管道焊接接头应满足:
6.2.1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需经检查合格。
6.2.2焊接接头两侧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滑,打磨宽度至少为探头移动范
围,见图1及图2
1.25P
图1一般管道焊接接头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图2厚壁管道焊接接头探伤时探头移动区
6.3焊接接头两侧的母材,探伤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0测量一点。
6.4祸合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和透声性能,且无毒、无腐蚀性、易清除。常用的藕合剂为机油、甘
GB/T15830-1995
油和浆糊
6.5探头的工作面与管道外表面应紧密接触,必要时应进行修磨。修磨后的探头应重新测量人射点及
折射角。
6.6焊后需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后探伤。
7探伤
7.1斜探头折射角的选择以直射波声束中心线至少能扫查焊接接头厚度的2/5为原则,参考表1探
测根部缺陷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60,左右的探头。
表1斜探头折射角的选择
管壁厚度(mm)探头折射角((0)
15-4670或60
>46-10060或45;45和60,45和70并用
>100-12060和45并用
7.2探头频率一般采用2.5MHz,当管壁厚度较薄时易采用5MH:探头。
7.3探伤位置及探头移动范围
7.3.1一般要求从焊接接头两侧探伤。因条件限制只能从焊接接头一侧探伤时,应采用两种以上经批
准的不同折射角的探头探伤,并在报告中注明。
7.3.2采用直射波及一次反射法探伤,探头移动区应大于1.25P,见图1,
P=2Ttg月(2)
式中:P一一跨距(mm);
T一管壁厚度(mm);
9-一折射角()“。
7.3.3当管壁较厚(壁厚>50mm)时,采用直射法探伤,但还需增加一个折射角度大的探头探伤,参见
表1e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见图2,
7.4如需检测横向缺陷,一般应在去除余高的焊接接头上探伤。
75母材的检查
7.5.1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影响斜角探伤结果解释的分
层性或其他类型的缺陷存在。该项检查仅作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验。检查的要点如下:
7.5.,1方法:接触式脉冲反射法,采用频率为2--5MHz的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
7.5.1.2灵敏度:将无缺陷处两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
7.5.1.3记录:凡缺陷信号超过荧光屏满刻度20幅度的部位,应在工作表面作出标记,并记录。
7.5.1.4探测管壁较薄的管材,或探测近表面缺陷时,若单晶探头达不到所要求的近表面分辨力,可选
用双晶探头。
7.6扫查方式
7.6.1一般采用探头沿焊接接头作矩形的基本扫查方式。扫查时,探头每次移动的距离d不得超过
探头晶片的直径。在保持探头移动方向与焊缝中心线垂直的同时,根据管径曲率大小,还要作小角度的
摆动,见图30
7.6.2为了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信号与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
右、转角等扫查方式,见图40
950
GB/T15830-1995
\/
、、/
、勺寸七二门、,
、、/1/、内
匕
2
、、甘J澎法一一口
前后左转角
图3探头的基本扫查方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3623-1984 锻压机械 噪声测量方法 1984-03-22
- HB 4-58-1987 圆截面橡胶圈密封结构保护圈 1987-06-27
- YD/T 1794-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网元管理系统(EMS)北向接口性能指标 2008-03-28
- EJ/T 582-1991 统计涨落技术仪表特性和测试方法 1991-10-11
- JGJ/T 295-2013 建筑采光追逐镜施工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2013-10-11
- YD/T 2107-2010 基于GSM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调度子系统 2010-12-29
- DZ/T 0121.3-1994 地质仪器术语 磁法勘探仪器术语 1994-06-08
- YD/T 2038-2009 移动通信网 应用服务端到端通信 密钥管理 2009-12-11
- EJ/T 529-1990 用于核电厂安全重要系统数字计算机 1990-08-10
- SJ 20903-2004 军用电子设备电子变压器绝缘处理通用要求 200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