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507-1995 煤岩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MT/T 507-1995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12月
-
201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 起草人:
- 窦廷焕、李小彦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MT/T507一1995
前言
关于煤岩分析,我国已发布了十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些标准,需要对
煤岩分析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和要求作统一的规定。本标准对煤岩分析样品的采取和制备、分类命名、
测试条件、测试精密度、结果计算、表达方式、符号等方面作了统一的规定,是煤岩分析的基础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岩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廷焕、李小彦。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507一1995
煤岩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项煤岩分析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948-86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
GB8899-8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测定方法
GB12937-1995煤岩术语
GB/T15588-1995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GB/T15589-1995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GB/T15590-1995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GB/T15591-1995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MT161.1^-161.3-86煤岩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
MT262-91煤岩样品采取方法
MT263-91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与描述
MT264-91煤的显微硬度测定方法
3分类命名
3.1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
在煤层或煤块垂直层理的新鲜断面上,根据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含量划分宏观类型(见表
)cl
表1烟煤宏观类型划分表
划分指标
宏观
类型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光亮成分含量1,
%
光亮煤最强>75
半亮煤较强>50--75
半暗煤较弱>25-50
暗淡煤最弱石25
1)光亮成分指镜煤和亮煤。
3.2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一12一,8批准1996一05一01实施
MT/T507一1995
根据煤中有机成分在显微镜下的颜色、突起、反射力、成因和荧光性、物理、化学、工艺性质,将其划
分为四个显微组分组,即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再根据细胞结构保存程度、形态大小及反
射力的差别,将显微组分组进一步划分为组分和亚组分(见表2)a
表2烟煤显微组分分类表
组代号组分代号亚组分代号
结构镜质体1
结构镜质体T结构镜质体2不:
均质镜质体C,
镜质组V基质镜质体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240A-1996 磁粉离合器通用规范 1996-04-19
- YD/T 5089-2005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2005-10-08
- HAF J0005-1992 研究堆厂址选择 1992-04-06
- SJ/T 10739-1996 半导体集成电路 MOS随机存储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1996-11-20
- SY/T 5534-1992 石油专用车通用技术条件 2002-05-28
- JT/T 437-2001 港口主要统计指标分类与代码 2001-02-28
- JC/T 834-2011 水泥工业用堆料机 技术条件 2011-12-20
- YD/T 5036-2005 固定智能网工程设计规范 2005-10-08
- YD/T 1263-2003 基于IP的网络与传统电信网互通的技术要求 2003-06-04
- HB 2797-1976 自动径向镗头 Dmax=250 197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