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929-2007 汽车用石英钟
GB/T 17929-2007 Quartz clocks vehic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12月
-
200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武汉诚盛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富达钟表工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 起草人:
- 闵烨、杨建敏、陈明、江天湘、徐沅陵、郭旭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园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7929q2007
GB/T
179291999
代替GB/T
汽车用石英钟
clocksvehicles
Quartz
2007-1
2-05发布
中华奎睦基和国雪塞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岩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11
17929--2007
GB/T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7929--1999《汽车用石英钟》。
本标准与GB/T17929--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取消“定义”一章;
一一增加了端子连接强度、按键可靠性、按键耐疲劳和耐跌落(4.8、4.9、4.10、4.13);
一一增加了耐老化,取消了耐久性(4.12);
——增加了耐温度循环、耐温度冲击和耐温、湿度循环(4.15);
——增加了耐电源电压变动性(4.21);
——增加了电磁兼容性(4.22);
取消了防磁性能;
一修改了瞬时FI差的测试方法(5.2.4)。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160)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诚盛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富达钟表工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烨、杨建敏、陈明、江天湘、徐沅陵、郭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6047--1985:
——QB/T3718—1999;
——GB/T17929--1999。
17929--2007
CB/T
汽车用石英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石英钟(简称汽车钟)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各种类型石英钟,车内信息显示器和车载复合显示器的时钟部分,汽车钟机心
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制和测量方法
3分类
3.1按机心结构分为:
z类——指针式。
S类——数字式。
3.2按工作电压分为:
V。
A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l2
B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24V。
4要求
4.1工作温度
汽车钟在一30℃~80℃的温度范围内应不停走。
4.2电压范围
4.2.1V~DCl6
A型汽车钟在DC9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
4.2.2V~DC30
B型汽车钟在DCl8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
4.3走时可靠性
汽车钟在日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停走,在预运走过程中累计误差应不超出1rain。
4.4瞬时日差
用日差测试仪器测得短时段内走时的平均速率为瞬时日差,以秒/每天(s/d)表示。汽车钟的瞬时
日差应在一1.5s/d~].5s/d范围内。
4.5工作电流
汽车钟的工作电流应符合表1规定。
17929--2007
GB/T
表1工作电流单位努毫安
S类
类别z类
显示LCDVFDLED
无照明≤4无照明、显示≤5≤5≤10
A型
有照明≤230有照明、显示吨<120≤120≤150
无照明≤lO无照明、显示≤7≤7≤10
B型
有照明≤830有照明、显示≤150≤150≤150
注:LCD为液晶显示;VFD为真空荧光管显示{LED为发光二极管显示。
4.6时分针协调差
z类汽车钟时、分针指示应协调一致,当时针对准时符中心位置时,分针与“12”时符中心偏差应不
大于1分格。
4.7调针机构
z类汽车钟的调针机构应灵活可靠,调针过程中时、分针应协调转动并无卡滞现象。
4.8端子连接强度
汽车钟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线端子处导线经受98N静拉力,导线与端子连接应无
松动和脱落。
4.9按键可靠性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49N的静推力,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
4.10按键耐疲劳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2500次连续操作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
4.11电气强度
汽车钟经受5.9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期间应无闪络和击穿现象。
4.12耐老化
000
汽车钟在75℃的环境温度下运走1h,运走期间不应停走和显示异常。
4.13耐跌落
汽车钟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不应出现因跌落引起的损伤和松动,通电后应能正常
运走。
4.14耐振动
汽车钟经受5.12规定的定频和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因振动引起的损伤和松动,瞬时日
差应符合4.4规定。
4.15环境适应性
4.15.1耐温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30℃~8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
合4.4规定。
4.15.2耐温度冲击
汽车钟在高温90℃、低温一4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试验中不应出现变形、变色、裂纹等
缺陷,通电后应能正常运走,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3耐温、湿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一30℃~65℃、湿度为65%~95%的环境中进行温、湿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
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4防尘
汽车钟经受5.16规定的防尘试验,试验后钟面内应无明显粉尘进入。
Z
17929--2007
GBIT
4.16温度和电压影响
4.16.1高温高压
在80"C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上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
4,4规定。
4.16.2低温低压
在一30℃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下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甘差应符合
4.4规定。
4.17最低维持电压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6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llV后1rain内不应停走。
4.18耐电源高电压
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35V后1mi,a内不应停走。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24
4.19耐反向电压
A型汽车钟经受DCl3.5V,B型汽车钟经受DC28V的反向电压后,汽车钟机心应不受损伤,恢复
工作电压后应能正常运走。
4.20耐膀态过电压
汽车钟进行5.22规定的电源瞬态过电压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
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耐电源电压变动性
4.21.1耐电源电压波动
汽车钟进行5.23规定的电源电压波动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
符合4.4规定。
4.21.2耐电源电压断续
汽车钟进行5.24规定的电源电压断续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
差应符合4.4规定。
4.21.3耐电源电压瞬断
汽车钟经受5.25规定的电源电压瞬断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
符合4.4规定。
4.22电磁兼容性
4.22.1耐静电放电性
汽车钟按键及外壳经受5.26规定的静电放电试验,试验期间应无损坏和击穿现象,试验后瞬时目
差应符合4.4规定。
4.22.2抗电磁骚扰性
汽车钟经受5.27规定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和出现异常,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
合4.4规定。
4.23外观
4.23.1汽车钟钟面应清晰、干净,壳面应规则、平整,不应有污点、印迹、划痕等缺陷。
4.23.2汽车钟显示屏或钟玻璃应光洁、透明,钟盘面与钟玻璃间或显示屏内不应留有肉眼可见异物。
4.23.3汽车钟指针应色泽均匀,钟盘面及显示屏字符和图案应准确清晰,不应有断线、断划现象。
4.23.4表面具有覆盖层的汽车钟,覆盖层应均匀、牢固,同一批产品覆盖层的厚度、色泽应一致。
3
17929--2007
GB/T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为18℃~2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大于2℃,相对
湿度应不大于70%。
5.1.2供电电源
除另有规定外,A型、B型汽车钟试验用供电电源分别应为DCl3.5V和DC28.0V。
5.1.3样件
除另有规定外,汽车钟试验用样件均应处于工作状态,并应在5.1.1规定的环境中预运走48h。测
h。
试瞬时日差时,汽车钟应在(23±1)℃的环境中运走不少于2
5.1.4试验仪器设备
汽车钟的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见表2。
表2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试验仪器与设备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
士0.01
日差测试仪器o.01s/ds/d
标准钟o.55士0.5s/d
电流测试仪器0.1mA0.5mA
高低温试验箱I'C,相对湿度1%土I'C,相对湿度1%
工作台漏磁800A/m
振动试验台
加速度允许偏差±5%
低电压输出0.1V
电压脉冲模拟系统
过电压脉冲宽度
推荐标准
- T/CRAAS 436-2020 燃气轮机空气过滤元件耐湿性能 测试方法 2020-12-21
- T/CEPCA 1010-2024 电力建设工程绿色建造评价 2024-12-01
- T/CNS 89-2023 高温气冷堆石墨球技术规范 2023-11-29
- T/CRAAS 432-2017 一般通风过滤器试验方法 2017-06-01
- T/CNS 65-2022 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输出热功率控制系统闭环试验导则 2022-12-16
- T/CRAAS 1061-2019 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节能评价技术规范 2019-03-18
- T/CRAAS 430-2017 空气过滤器 分级与标识 2017-06-01
- T/QGCML 4562-2024 新型商用炉膛 2024-08-16
- T/CRAAS 431.5-2017 高效率空气过滤器及滤材—— 第5部分:过滤器试验方法 2017-06-01
- T/CRAAS 433-2017 空气滤纸性能试验方法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