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589-2016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LY/T 2589-2016 Guidelines on reintroduction practice of rare & endangered plant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所有类型,包括重建型回归、增强型回归和保育性引种。
发布历史
-
2016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 起草人:
- 李楠、龙丹丹、王运华、陈庭、马凡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3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5892016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Guidelinesonreintroductionracticeofrare&endaneredlants
pgp
ㅤㅤㅤㅤ
2016-01-18发布2016-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5892016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4.1基本原则……………2
4.2回归对象……………2
4.3开展回归项目的必要条件…………2
4.4回归项目期限和考核指标…………3
5回归项目的基本流程……………………3
5.1本底调查及相关研究………………3
5.1.1野外本底调查和相关资料查询………………3
5.1.2相关研究内容…………………3
5.2回归类型的选择及实施条件………………………3
5.2.1增强型回归的实施条件………………………3
ㅤㅤㅤㅤ
5.2.2重建型回归的实施条件………………………3
5.2.3保育性引种的实施条件………………………4
5.3回归地的勘察与筛选………………4
5.3.1回归地的勘察…………………4
5.3.2回归地的筛选原则……………4
5.3.3注意事项………………………4
5.4回归材料的准备……………………5
5.4.1回归材料的类型………………5
5.4.2回归材料的来源………………5
5.4.3采种注意事项…………………5
5.4.4育苗……………5
5.4.5回归材料的数量………………5
5.4.6回归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检测…………………5
5.4.7植物检验检疫…………………5
5.4.8回归材料的档案管理…………6
5.5可行性报告的主要编制内容………………………6
5.6回归项目评估………………………6
5.6.1可行性评估……………………6
5.6.2风险评估………………………6
5.7相关法律文书申请…………………6
5.8回归方案备案………………………6
5.9回归定植……………7
Ⅰ
/—
LYT25892016
5.9.1回归地的选择与处理…………7
5.9.2回归材料的运输………………7
5.9.3回归材料的种植………………7
5.10回归后的管理和监测………………7
5.10.1回归种群的管理………………7
5.10.2回归种群的监测………………7
监测对象…………………7
监测内容…………………7
监测频度…………………7
5.10.3回归档案的建立与管理………………………8
5.10.4回归管理期限…………………8
5.11回归成效评价………………………8
6开展回归项目的特殊要求………………8
6.1项目宗旨……………8
6.2项目性质……………8
6.3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8
6.4可行性与风险评估…………………9
6.5关于回归材料………………………9
6.6回归定植方式………………………9
6.7回归种群的管理……………………9
6.8回归监测和管理……………………9
ㅤㅤㅤㅤ
6.9组建专业管理团队…………………9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回归物种野生资源调查表10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回归物种基本信息表11
()………
附录C资料性附录拟回归地立地条件调查表12
()……………
附录D资料性附录拟回归苗木种源及繁殖育苗档案表13
()………………
附录E资料性附录回归后植物生长监测跟踪记录表14
()………
附录F资料性附录回归种群物候观测记录表15
()……………………
附录资料性附录回归地抚育管理跟踪记录表
G16
参考文献……………………17
Ⅱ
/—
LYT25892016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项目实施的原则流程和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所有类型包括重建型回归增强型回归和保育性引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育苗技术规程
GBT6001
/林木采种技术
GBT1661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1829
/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
SNT1157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归reintroduction
,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把经过人工培育的个体或器官等重新引种到该物种原生境或适合其生
,、,
存的野外生境中使其最终成为可长期成活的能自我维持的种群该种群最终可参与当地生物群落的
,。
生态过程成为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3.2
回归种群reintroducedoulation
pp
通过回归项目实施后定植于回归地的某回归物种个体的集合。
3.3
种源种群sourceoulation
pp
为回归项目贡献回归材料的种群。
3.4
奠基种群founderoulation
pp
,。
回归项目中最终定植于回归地的由所有回归材料个体组成的种群奠基种群在基因上涵盖了来
自于不同种源种群的回归材料个体。
3.5
回归地destinationareaforreintroduction
,。
回归项目实施地也就是回归材料最终定植的场所
3.6
增强型回归reinforcement
,,,
在回归物种现有分布区内人为增加该物种某一特定组群的个体数量从而增强该种群生存力达
1
/—
LYT25892016
。;
到保护该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方法如通过增加该种群个体数量以扩大种群体积或遗传多样性或通过
增加某一特定组群个体以改善种群结构和组成等。
3.7
重建型回归re-establishment
,,。
在回归物种的历史分布范围内通过引入回归物种有机体重建原已消失的种群
3.8
保育性引种conservationintroduction
,,
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角度出发在回归物种现有和历史分布区以外的适合区域通过引入该物种个
,、。
体或繁殖器官在野外新建一个可自我维持自我更新的回归物种种群
4总则
4.1基本原则
以下原则适用于所有回归项目:
———:、;
保护性原则回归是针对珍贵稀有的濒危植物而开展的保护性措施
———:,
科学性原则回归项目的开展应以相关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为基础回归方案的制定和
实施应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
———:,
安全性原则回归项目的实施应是安全和低风险的即回归项目实施后要确保回归种群远离致
濒,;
因素且回归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种源种群及回归地所在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
可持续性原则回归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种群在自然界可逐渐脱离人为抚育实现自我更新和自
ㅤㅤㅤㅤ
我维持。
4.2回归对象
回归对象至少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
———(《
因受人类活动干扰而造成的已经或正在经历严重衰退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参见全国极小种
》);
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实施方案附表极小种群保护植物名录
1.
———,
在世界范围内即将灭绝的或野生个体数量十分有限的珍稀濒危物种或具有重要的经济或文
,(《
化价值或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特殊物种等参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第一批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附录
ⅠⅡ
———,、;
因生境严重破碎化凭借其自身条件很难扩散或生存的珍稀特殊物种
———,;
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预期其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的珍稀濒危物种
———,灭的珍稀濒危物种
因国家基本建设或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原生境面临显著改变或即将遭到毁
、、。
或具有重要经济文化景观价值的野生植物
4.3开展回归项目的必要条件
,:
当具备以下所有必要条件时可考虑开展回归项目
———,
回归物种的分类地位明确已有或在短时间内通过研究可获得关于回归物种基本完善的生物
、,;
学生态学背景知识尤其是对回归物种的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学背景应有基本的了解
———,;
回归物种的主要致濒因素明确回归后其主要致濒因素可控
———,;
可获得健康的回归材料且回归材料具有一定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回归不会对种源种群及回归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
———回归项目得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2
/—
LYT25892016
4.4回归项目期限和考核指标
。、、
项目期限与考核指标的制定以植物自身特点及管理要求综合考虑设定回归项目可分为短中长
,:
期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
短期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包括回归种群的成活率是否适应回归地气候环境条件回归种群的
健康状况等;
———:,、()、
中期考核指标在粗放管理条件下回归种群是否可在自然条件下正常开花结实籽种子传
、,;
播出苗实现自我更新全过程
———:,,
长期考核指标在回归地重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种群该种群具有相当的遗传多样性且能
够与回归地生态群落和谐共存。
5回归项目的基本流程
5.1本底调查及相关研究
5.1.1野外本底调查和相关资料查询
,
全面收集回归物种的相关资料并开展回归物种野外资源本底调查充分了解回归物种的资源分布
、、(、附录中
状况生境特征野生种群的生存和保护现状及其主要致濒因素参见附录中表B
AA.1
表B.1)。
5.1.2相关研究内容
ㅤㅤㅤㅤ
开展回归之前需对回归物种开展一、,:
系列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内容如下
),,
a对回归物种的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确保回归种群在遗传上的相对一致性回归个体最好是来自
同一亚种或地理宗种群;
),
b对回归物种开展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及主要致濒因素分析以确定该物种生存的关键需
,、、、、、
求如遗传多样性状况传粉机制种子散播机制种子萌发条件及生境要求自然更新能力共
、;
生关系病虫害等
),
c对回归物种的种群生存力和栖息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回归物种对拟回归地生态系
,,。
统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以便评估它们潜在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利于回归种群的长期管理
5.2回归类型的选择及实施条件
5.2.1增强型回归的实施条件
当回归物种具备以下所有条件时可选择实施增强型回归:
———在回归物种自然分布区范围内存在其主要致濒因素可控的种群;
———,;
实施回归项目后回归种群不再面临濒危的威胁
———该种群现有分布区内具备开展回归项目的各项基本条件;
,,,
———该种群在生存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种群株数太少或雌雄比例不合理或年龄结构不合
理等。
:,,
注由于新个体的引入可能会对原有种群的遗传组成或结构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入新的病原菌或虫害或
,。
对土壤中的现有根系或微生物群落造成破坏因此选择此方案时一定要慎重
5.2.2重建型回归的实施条件
当回归物种具备以下所有条件时可选择重建型回归:
3
/—
LYT25892016
———现有分布区已消失或在此区域内其主要致濒因素不可控;
———在回归物种历史分布区范围内存在致濒因素可控且适宜其生长的场所;
———,,。
该场所具备开展回归的各项基本条件且实施回归项目后回归种群不再面临濒危的威胁
注:,,
1在开展此类回归项目前需对回归物种现有分布区内的所有野生种群的分布及生存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分
,“”“”,。
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从而确定回归材料是单一来源或是多重来源进而确定回归方案
注:,
2此类回归的回归地应与种源种群的气候和生境条件相似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回归材料在回归后的成活率
及长期生存。
5.2.3保育性引种的实施条件
本类回归适应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
对某些物种而言在其现有和历史分布范围以外有符合或更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野外场所同时
该场所又具备致濒因素可控和提供最佳管理方案的条件;
———,,,
在回归物种现有和历史分布区范围以外为实现某特殊的生态功能引入回归物种个体在野
,
外新建一个可自我维持和更新的种群该回归种群在回归地所在群落具有特殊的生态角色或
。“”。
功能此类回归也称之为生态置换型回归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EIA 400-2019 光伏电气机柜 特殊技术要求 2019-12-30
- T/ZZB 0854-2018 户用型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2018-12-14
- T/CALI 0801-2019 电力线数字传输照明控制协议 2019-04-12
- T/CEC 481-2021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特性测试仪技术规范 2021-06-29
- T/SHPTA 036-2023 耐火线缆用可陶瓷化材料 2023-02-14
- T/CEC 621.1-2022 电力系统外绝缘用硅橡胶老化评估及修复技术 第1 部分:硅橡胶清洗修复剂技术条件 2022-06-23
- T/SPSTS 021-2022 柔性可拉伸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2022-11-03
- T/CEEIA 412-2019 耐氨冷媒电机绝缘系统 2019-12-30
- T/CESA 1022-2018 路灯用超级电容器总规范 2018-01-06
- T/CEEIA 642-2022 基于限流电抗器的高压交流故障电流限制器专用断路器技术规范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