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1/T 50-2022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1411/T 50-2022 "Green Precisio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Potato"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离石区农业农村局。
- 起草人:
- 白秀娥、潘永刚、张晓玲、李秀昂、牛峰、孙超超、白育铭、韩瑞亭、刘佳薇、于江。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1411
吕梁市地方标准
DB1411/T50—2022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2-11-16发布2022-11-16实施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11/T50—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防治原则...........................................................................3
5防治对象...........................................................................3
6防控技术...........................................................................4
6.1播种期防控.....................................................................4
6.2生育期防控.....................................................................5
6.3收获储藏期防控.................................................................6
附录A..............................................................................7
(资料性)..............................................................................7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推荐表........................................................7
附录A(续).........................................................................8
附录B..............................................................................9
(资料性)..............................................................................9
马铃薯田除草剂种类用量及防治对象......................................................9
I
DB1411/T5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吕梁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离石区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秀娥、潘永刚、张晓玲、李秀昂、牛峰、孙超超、白育铭、韩瑞亭、刘佳薇、
于江。
II
DB1411/T50—2022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吕梁市马铃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采取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和方法,将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
在允许水平,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植物保护措施。
3.2
中心病株
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出现的发病植株。
3.3
杀秧
在马铃薯收获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的措施和方法。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健康栽培和生态调控为基础,优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
物防治措施,配合安全科学用药技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安全。
5防治对象
5.1主要病害: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黑痣病、黑胫病、疮痂病、软腐病等;
3
DB1411/T50—2022
5.2主要虫害: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二十八星瓢虫、蚜虫、豆芫菁、双斑
莹叶甲等;
5.3主要草害:稗草、马唐、狗尾草、藜、反枝苋、刺儿菜、酸模叶廖、田旋花、苘麻等。
6防控技术
6.1播种期防控
6.1.1轮作倒茬
实行2年~3年轮作制,不宜与茄子、番茄、辣椒、烟草等茄科作物轮作,不宜与甘薯、胡萝卜
等块茎作物轮作。
6.1.2种薯选择
选用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优良抗病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规
定。
6.1.3种薯处理
6.1.3.1催芽
播种前10d~15d出窖,将种薯置于散射光、通风15℃左右的条件下,摊开2层~3层,催
出0.5cm~1cm紫色壮芽,随时剔除劣质种薯。
6.1.3.2切块
切块可在播种前3d~5d进行。对于≤50g的种薯,宜整薯播种;5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以
30g~40g为宜,每个薯块保留2个芽眼。为防止切刀传病,使用前应用75%的乙醇(酒精)擦拭干
净或用5%的高锰酸钾或3%的来苏水浸泡切刀,多把切刀交替消毒使用,切块5min或切到烂薯、
病薯时必须立即更换刀具。将切好的种块晾晒或与新鲜草木灰掺混。
6.1.3.3药剂拌种
拌种药剂根据所预防的病虫害种类进行选择,药剂选择见附表A,具体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产品说
明书。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d~2d后播种。
6.1.4垄沟施药
在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全田施用芽孢杆菌生物菌肥或生物菌剂。以黑痣病为主的真菌性土传病害
沟施噻呋酰胺或嘧菌酯;地下害虫沟施噻虫胺、氯虫苯·氟氯氰等。
6.1.5起垄栽培
旱地一般实行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水浇地可用单垄双行或单垄单行栽培模式。播种深度11c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364-2003 金纹细蛾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35/T 517-2003 火炬松(Pinus Taeda)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2003-10-27
- DB43/ 196-2003 混凝土泵车运行安全要求 2003-11-15
- DB43/T 191-2003 肉牛饲养技术规程 2003-10-30
- DB37/T 362-2003 苹果斑点落叶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37/T 361-2003 苹果轮纹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37/T 363-2003 桃小食心虫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37/T 366-2003 番茄晚疫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2003-02-20
- DB43/ 190-2003 准宰生猪质量安全规定 200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