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851.1-2024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18851.1-2024 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testing—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851.1-202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1-28
实施日期
2024-11-28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白光或紫外光(UV-A,中心波长为365 nm)检测被检材料表面开口不连续(如裂纹、重皮、折叠、气孔和未熔合等)的渗透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材料,但也用于其他非多孔性且对渗透材料呈惰性的材料(如铸件、锻件、焊接件、陶瓷等)。
本文件规定了检测过程与控制要求,但不包括验收准则。本文件不涉及个别检测系统特定应用的适用性信息,也不涉及检测设备的要求。
注1:测定和监测渗透检测产品的基本性能方法,见ISO 3452-2和ISO 3452-3。
注2:本文件使用的术语“不连续”包括了所有尚未进行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验收评定的显示。
注3:CEN/TR 16638 给出了使用光化蓝光进行渗透检测的方法。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安海太铸造有限公司
起草人:
蒋建生、车友明、潘强华、罗见喜、丁杰、陈晨、农镇雨、黄隐、韩丽娜、刘钦双、景俊圣、任欣、吴士强、刘军、王宵、张文杰、周海军、邱涔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3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9.100

CCS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代替GB/T18851.1—2012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Non⁃destructivetesting—Penetranttesting—

Part1:Generalprinciples

(ISO3452⁃1:2021,IDT)

2024⁃11⁃28发布2024⁃11⁃2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Ⅴ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安全警示·················································································································2

5总则·······················································································································2

6产品、灵敏度和名称···································································································3

7相容性····················································································································4

8检测工艺规程···········································································································4

9检测报告·················································································································9

附录A(规范性)渗透检测主要步骤················································································10

附录B(规范性)过程和控制检测方法·············································································11

附录C(资料性)检测报告示例······················································································17

参考文献····················································································································18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885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的第1部分。GB/T1885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第3部分:参考试块;

——第4部分:设备;

——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

——第6部分:温度低于10℃的渗透检测。

本文件代替GB/T18851.1—201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与GB/T18851.1—

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安全警示的规定(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

c)更改了人员资格的规定(见5.1,2012年版的5.1);

d)更改了操作顺序规定(见5.3,2012年版的5.3);

e)更改了设备的要求(见5.4,2012年版的5.4);

f)增加了渗透系统和产品族的选择规定以及检测过程有效性和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见6.1);

g)更改了溶剂型显像剂,增加了无显像剂的显像方式(见表1,2012年版的表1);

h)更改了渗透剂基线灵敏度和产品族灵敏度的确定方法(见6.3,2012年版的6.3);

i)更改了相容性的规定(见第7章,2012年版的第7章);

j)更改了检测过程中的温度规定(见8.3,2012年版的8.3.2);

k)更改了多余渗透剂去除效果检查的规定(见8.5.6,2012年版的8.4.6);

l)更改了去除多余渗透剂后的干燥过程中温度的规定(见8.5.7,2012年版的8.4.7);

m)更改了显像时间的规定(见8.6.1,2012年版的8.5.7);

n)增加了无显像剂检测的规定(见8.6.7);

o)增加了区分真显示和伪显示的规定以及最终评定和显示尺寸测量的时间规定(见8.7.1);

p)更改了观察条件的规定(见8.7.2,2012年版的8.6.2);

q)增加了擦拭技术的规定(见8.7.3);

r)更改了记录的方式(见8.7.4,2012年版的8.7);

s)删除了检测报告可省略的要求(见2012年版的第9章);

t)增加了流程图中施加去除剂和显像剂的步骤(见附录A);

u)增加了“过程控制检测”(见附录B);

v)删除了“本部分中相互等效的国际和欧洲标准”(见2012年版的附录C)。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3452⁃1:202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

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海安海太铸造有限公司。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建生、车友明、潘强华、罗见喜、丁杰、陈晨、农镇雨、黄隐、韩丽娜、刘钦双、

景俊圣、任欣、吴士强、刘军、王宵、张文杰、周海军、邱涔。

本文件于2005年首次发布,2012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引言

渗透检测是无损检测常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或非金属零部件表面缺陷,广泛应用于机

械、冶金、航天、航空、石油、船舶、铁道等领域。

GB/T1885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旨在规范开展渗透检测活动。GB/T18851拟由6个部分

构成。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使用白光或紫外光(UV⁃A,中心波长为365nm)检测被检材

料表面开口不连续(如裂纹、重皮、折叠、气孔和未熔合等)的渗透检测方法。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目的在于规定渗透材料型式检验和批检验的技术要求和检验

规程。

——第3部分:参考试块。目的在于规定两种类型的参考试块。

——第4部分: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渗透检测设备的特性。

——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目的在于规定专用于高温(高于50℃)的检测要求以

及合适的检测产品的鉴定方法。

——第6部分:温度低于10℃的渗透检测。目的在于规定专用于低温(低于10℃)的检测要求以

及合适的检测产品的鉴定方法。

本文件是GB/T18851的第1部分。本次修订明确且细化检测过程中的检测顺序、检测设备、显

像过程、检测结果的记录与解释的要求,对促进渗透检测规范化,保障产品质量及服役安全具有重要的

意义。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白光或紫外光(UV⁃A,中心波长为365nm)检测被检材料表面开口不连续(如

裂纹、重皮、折叠、气孔和未熔合等)的渗透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材料,但也用于其他非多孔

性且对渗透材料呈惰性的材料(如铸件、锻件、焊接件、陶瓷等)。

本文件规定了检测过程与控制要求,但不包括验收准则。本文件不涉及个别检测系统特定应用的

适用性信息,也不涉及检测设备的要求。

注1:测定和监测渗透检测产品的基本性能方法,见ISO3452⁃2和ISO3452⁃3。

注2:本文件使用的术语“不连续”包括了所有尚未进行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验收评定的显示。

注3:CEN/TR16638给出了使用光化蓝光进行渗透检测的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ISO305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Non⁃destructivetesting—Penetranttest⁃

ingandmagneticparticletesting—Viewingconditions)

注:GB/T5097—2020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ISO3059:2012,IDT)

ISO3452⁃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Non⁃destructivetesting—

Penetranttesting—Part2:Testingofpenetrantmaterials)

注:GB/T18851.2—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ISO3452⁃2:2006,IDT)

ISO3452⁃3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Non⁃destructivetesting—Penetranttest⁃

ing—Part3:Referencetestblocks)

注:GB/T18851.3—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ISO3452⁃3:1998,IDT)

ISO3452⁃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Non⁃destructivetesting—Penetranttesting—

Part4:Equipment)

注:GB/T18851.4—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ISO3452⁃4:1998,IDT)

ISO3452⁃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Non⁃destructivetest⁃

ing—Penetranttesting—Part5:Penetranttestingattemperatureshigherthan50degreesC)

注:GB/T18851.5—201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ISO3452⁃5:2008,MOD)

ISO3452⁃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6部分:温度低于10℃的渗透检测(Non⁃destructivetest⁃

ing—Penetranttesting—Part6:Penetranttestingattemperatureslowerthan10degreesC)

注:GB/T18851.6—201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6部分:温度低于10℃的渗透检测(ISO3452⁃6:2008,MOD)

ISO1270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术语(Non⁃destructivetesting—Penetranttesting—Vocabulary)

注:GB/T12604.3—2013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ISO12706:2009,IDT)

1

GB/T18851.1—2024/ISO3452⁃1:2021

3术语和定义

ISO127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安全警示

渗透检测经常使用有害、易燃和/或挥发性的材料,因此应关注相关安全法规(如光辐射法规)。

宜避免皮肤或黏膜长期或反复地接触这些材料。工作区域应按相关法规的要求,有足够的通风,

且远离热源、电火花和无遮蔽的明火。

应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使用渗透检测产品和设备。

紫外光(UV⁃A)应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应确保渗透检测安全实施。

5总则

5.1人员

检测应由熟练的、经过适当培训和资格鉴定合格的人员实施,如适用,应由雇主或雇主委托的检测

机构任命有能力的人员负责监督。为证明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宜根据ISO9712或各方同意的体系

进行资格鉴定和认证。除另有约定外,渗透检测人员,应由雇主任命有能力的监督人员(3级或同等能

力)进行渗透检测操作授权。

5.2方法概要

渗透检测前,被检表面应进行清洗和干燥。然后将适当的渗透剂施加在检测区域,使其渗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