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99-1995 丁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9-1995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viral hepatitis 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999-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6-01-23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
起草人:
徐勤环、徐道振、林秀玉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15999-1995

前言

丁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HDV是一种缺陷的RNA

病毒,HDV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辅助才能感染人体,并易导致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

化。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故HDV感染可累及威胁着许多HBV感染者,使其病情进一步加重。因

而丁型肝炎的防治亦非常重要。为此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丁型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于丁型肝

炎的防治工作有深远意义。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勤环、徐道振、林秀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999一1995

丁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

ofmanagementofviralhepatitisD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丁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用于丁型肝炎的诊断及防治的依据。

2弓I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99。一1995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定义

3.1同时感染coinfection

二种病原体同时感染。

3-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在一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另一病原体。此处指在HBV感染基础上又感染HDV,

4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病人血清或肝组织

HDV感染标记物的检测。必要时则须进行肝穿刺,对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或分子杂交

法做病原学检查。

5诊断标准

5.1流行病学资料

a[l乙肝参〔照GB159903.2.1.la急性无黄疽型肝炎之流行病学资料〕,或与丁型肝炎病人有密切

接触史,HBsAg阳性者更应注意。

5.2症状体征

5.2.1HDV/HBV同时感染

大多数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肝炎经过,,症状体征和急性乙型肝炎相同(参照GB1599。中3.2.1.1

b)和3.2.1.1c)急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中的症状体征),如病人有血清ALT及胆红素双相升高,更应

怀疑为同时感染。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参〔照GB1599。中3.2.1.5。)1),2)急性乙型重型

肝炎之症状体征〕。

5.2.2HDV/HBV重叠感染

原来为血清HBsAg阳性者(包括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情突然活动,或进行性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12一15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

GB15999一1995

发展为肝硬化者,慢活肝或重型肝炎均应注意重叠HDV感染之可能。

5.3肝功能检测

同急性慢性或重型乙型肝炎之肝功能检测C参照GB15990中3.2.1.1d),3.2.1.3b),3.2.1.4

c)和3.2.1.5a)中3)急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之肝功能检测〕。

5.4HDV感染标记物检测

5.4.1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见附录A中A3,必要时亦可检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