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90-199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0-1995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990-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6-01-23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
起草人:
林秀玉、徐道振、王勤环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15990一1995

前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

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道振、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990一199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ofmanagementofhepatitisB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2引用标准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982一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门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子以诊断(

3.2诊断标准

3.2.1急性肝炎

3.2门门急性无黄疽型肝炎

)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

接触iii未采用避孕套者。

卜)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e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o

3.2.1.2急性黄疽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I)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pmol/I(大于lmg/dI)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疽。

-~~-一一-~-~~,,,,,,,,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12一15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

GB15990一1995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b)+c)十一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门一3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r0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

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h)肝功能检查·八LT持续或间歇异常

)(川W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tC似病例:a)十h)+0,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12门.q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h)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疽等(排除其他原因)

c)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一球蛋白升高和

或胆红索长期或反复异常。

(1)II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Uilli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II

织学特征’J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d)十e),

12-1.5iP)))肝炎

,)急性重型

u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n以上

的p)F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疽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s)1}I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问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

性Ifd旱期出现抗一HB,阳性和抗HBe阳性。

几)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4-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I)以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n。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

黄疽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Kmol/1,或每天上升大于17.平MOW.胆

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te

!〕盯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o

疑似病例:ll一十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e

)(慢性Lp型

GB15990一1995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3.2.1.6淤胆型肝炎

们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黄疽持续2-4个月或更长。

卜)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疽,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疽。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Y-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te

)(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3.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