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78-2014 祁连圆柏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DB63/T 1278-2014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Pseudolarix granulensis in Qilian mountain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278-2014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6-09
实施日期
2014-07-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祁连圆柏播种育苗过程中的圃地选择、种子采集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于海拔2200米-3500米区域内的祁连圆柏播种育苗。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互助县北山林场
起草人:
赵昌宏、吴有林、马青江、宋作敏、刘凯、殷显森、周生君、唐登银、龚福玲、吴泽珠、牛占恩、马国禄、哈有俊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1

备案号:42506-2014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78—2014

祁连圆柏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14-06-09发布2014-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278—2014

前言

本规程的编写符合GB/T1.1给出的规则。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规程由互助县北山林场、青海省林木种苗站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互助县北山林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赵昌宏、吴有林、马青江、宋作敏、刘凯、殷显森、周生君、唐登银、龚福玲、

吴泽珠、牛占恩、马国禄、哈有俊。

I

DB63/T1278—2014

祁连圆柏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祁连圆柏播种育苗过程中的圃地选择、种子采集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田间管

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于海拔2200米-3500米区域内的祁连圆柏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23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63/T237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DB63/T299育苗技术规程

DB63/T539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

3播种育苗技术

3.1种子采收与调制

3.1.1种子采集

每年10月-11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龄林母树,人工采摘球果。

3.1.2种子调制

首先堆沤软化果皮后用机械碾压,用流水淘洗漂去果肉,分离出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提高种子纯

净度,达到95%以上。然后进行晒干,含水量达到10%-12%安全标准后,置于低温、干燥、通风的库内备

用。

3.2圃地选择

选择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土壤肥沃、有水源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也可选择山坡的中

下部,坡度较缓、土层深厚、避风、向阳的山地做圃地。土层厚度≥30.0厘米,地下水位≤150.0厘米,

土壤ph值6.5—7.5的壤土或沙壤土。

3.3土壤处理

3.3.1施肥

结合整地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必须提前经过腐熟处理,无机肥主要以磷酸

二胺为主。附录A。

1

DB63/T1278—2014

3.3.2土壤消毒

结合整地拌毒土进行土壤消毒。附录A。

3.4整地作床

当年春季或上年秋季播种前15天进行深翻,深度25厘米-30厘米,粉碎土块,除去杂物和残根,进

行平整,然后根据地下水位采取不同的作床方式。苗床方向南北向为宜。

高床: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湿的圃地采用高床。苗床一般高于步道15厘米—20厘米,床面宽0.8

米—1.0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

低床: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圃地采用低床。苗床一般低于步道15厘米—20厘米,床面宽0.8

米—1.0米,步道宽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

3.5种子处理

3.5.1消毒

种子表面采用0.2%硫酸亚铁溶液(或硫酸铜溶液)进行种子表面喷雾消毒。

3.5.2催芽

用来翌年播种的种子,当年4月初,采用一般低温层积催芽,即开挖长1.5米,宽1米的坑,将消毒后

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坑内,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