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81-2014 沙木蓼育苗与造林技术规程

DB63/T 1281-2014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for sandmel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281-2014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6-09
实施日期
2014-07-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沙木蓼(Atraphaxis mandshurica Kitagawa.)种子采收与处理、温室播种育苗、大田播种育苗,以及裸根苗造林和容器苗造林技术。本规程适用于东部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沙木蓼育苗与造林。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木种苗站
起草人:
王占林、马玉林、樊光辉、汪荣、郑淑霞、耿生莲、安焕霞、宋作敏、马青江、卢文晋、赵万林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1

备案号:42509-2014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81—2014

沙木蓼育苗与造林技术规程

2014–06–09发布2014–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281—2014

前言

本规程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管理。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木种苗站、青海省林业厅科技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木种苗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占林、马玉林、樊光辉、汪荣、郑淑霞、耿生莲、安焕霞、宋作敏、马青江、

卢文晋、赵万林。

I

DB63/T1281—2014

沙木蓼育苗与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沙木蓼(AtraphaxismandshuricaKitagawa.)种子采收与处理、温室播种育苗、大

田播种育苗,以及裸根苗造林和容器苗造林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东部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沙木蓼育苗与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DB63/T236-2005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技术规程

3育苗

3.1播种育苗

3.1.1露地播种育苗

3.1.1.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和排水条件的地块,要避开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

为宜,忌在粘重和盐碱重的土壤育苗。

3.1.1.2种子采集

种子采集时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当瘦果由软变硬,果皮稍干,果实变成淡黄色或黑褐色时,即

可采收。种子采收后及时干燥,轻轻揉搓,去除被片和杂质,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保存。保存期间应注意

防潮、防蛀。

种子检验要求按照GB2772执行;种子质量分级按照GB7908执行。

3.1.1.3种子处理

播种前4d~5d将干净种子用杀菌剂溶液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10h后,覆

盖潮湿麻袋片,置室温下催芽,期间注意保持湿润,每天翻动2次~3次,直至1/3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3.1.1.4整地与土壤处理

播种育苗上一年秋季对苗圃地进行深翻整地,深翻15cm~25cm,施入适量的有机肥,灌足冬水。播

种前施氮磷肥,整地成畦,并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1

DB63/T1281—2014

3.1.1.5播种

露地播种育苗播种时间在4月中下旬及5月上中旬。

条播采用单行式条播,播种沟的方向以南北方向为宜,也可按圃地地块的具体区划及耕作便利而定。

开沟深度2.0cm,开沟时要深浅一致,将种子均匀地播入后,并在播种沟内撒施杀菌剂药土,随即覆土

耱平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接上底墒。用种量为30Kg/hm2~45Kg/hm2。

3.1.1.6田间管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