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621-2020 山核桃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DB34/T 3621-2020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cting and breeding high-quality mountain walnut varieti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621-2020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2
实施日期
2020-07-22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621—2020

山核桃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BreedingtechniquesofCaryaspp.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6-22发布2020-07-22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6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国市林业局、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

寨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素传、吴志辉、季琳琳、朱先富、卫平文、陶汝鹏、汪小进、张俊、周米生、

蔡新玲、郭新峰、王陆军、王伟生。

I

DB34/T3621—2020

山核桃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大别山山核桃(Caryadabieshanensis)选优指标、

选优程序、无性系测定、良种审定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核桃良种选育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4071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DB34/T350山核桃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优树superiororplustree

在生长势、树形、产量、品质、抗性或其它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同种树木,经评选确认具有

优良表型的单株树木。

3.2

优树收集区clonebanksbreedingorchard

集中收集、保存优树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场地。

4选优指标

4.1山核桃选优指标

4.1.1产量

按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计算,连续4年鲜果平均产量不低于1.0kg/m2。

4.1.2含油率

1

DB34/T3621—2020

种仁含油率不低于65%。

4.1.3空瘪率

鲜籽空瘪率5%以下,计算方法见公式(1)。

鲜籽空瘪率(%)=a/b×100%...............................(1)

式中:

a——浮于水上鲜籽数;

b——所取样品全部鲜籽数。

4.1.4果实性状

果实大小均匀,单籽鲜重4.0g以上,鲜出籽率30%以上,干出籽率25%以上,干籽出仁率40%

以上,计算方法见公式(2)、公式(3)、公式(4)。

鲜出籽率(%)=a/b×100%................................(2)

式中:

a——鲜籽重;

b——鲜果重。

干出籽率(%)=c/d×100%................................(3)

式中:

c——干籽重;

d——鲜籽重。

干籽出仁率(%)=e/f×100%...............................(4)

式中:

e——干仁重;

f——干籽重。

4.1.5树体生长状况

结果盛期,树形完整,树冠开张,生长良好,树体健壮。

4.2大别山山核桃选优指标

4.2.1产量

按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计算,连续4年鲜果平均产量不低于0.5kg/m2。

4.2.2含油率、空瘪率

同4.1.2、4.1.3。

4.2.3果实性状

果实大小均匀,单籽鲜重6.5g以上,鲜出籽率40%以上,干出籽率30%以上,干籽出仁率50%

以上,计算方法同公式(2)、公式(3)、公式(4)。

4.2.4树体生长状况

同4.1.5。

2

DB34/T3621—2020

5选优程序

5.1选优程序图

见图1。

群众报优初选复选决选

图1

5.2群众报优

调查山核桃栽培历史和基本情况,收集群众报优线索。

5.3初选

全面调查林分或单株生长情况,按选优指标目测预选,调查候选优树的树高、胸径、冠幅、产量、

果实大小、有害生物等情况,填写优树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A);拍摄初选优树照片,在树干基部标

记编号,并用GPS定位。

5.4复选

第2年调查测定初选优树的产量及主要成分,达到选优指标即为复选优树。

5.5决选

连续3年实测复选优树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选优指标即为中选优树,并于原地挂牌保护。具体

测定指标参见附录B。

6无性系测定

6.1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选择海拔300~500m,土壤类型为石灰岩、花岗岩、沙岩、页岩等发育的土壤。

6.2试验材料及方法

6.2.1试验材料

以所选择出的优树无性系为材料,以2年生薄壳山核桃或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经嫁接培育的1年

生苗造林。具体苗木质量要求按照GB6000的规定执行。

6.2.2种苗储备

不同无性系试验苗木栽植时,安排增加10%的种苗储备,以便在下一个造林季节进行对号补植。

6.2.3试验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参试无性系10个以上,设1个共同对照,重复6次,每小区

株数5株以上。土壤条件基本一致,多点测定的造林点生态类型基本一致,区组按垂直于等高线方向

设置。试验地四周设立2行以上保护行。

3

DB34/T3621—20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