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3/T 1055-2024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居家康复服务规范
DB3203/T 1055-2024 Hom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otor dysfunction due to strok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州市泉山区泉山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徐州市鹏达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项洁、梁思捷、孙乐影、赵学朋。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203
徐州市地方标准
DB3203/T1055—2024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
居家康复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ofhome-basedrehabilitationserviceforstrokepatients
withmotordysfunction
2024-07-31发布2024-09-01实施
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3/T1055—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服务保障...........................................................................1
5服务流程...........................................................................2
6服务内容与要求.....................................................................4
7服务评价与改进.....................................................................8
附录A(规范性)康复恢复能力评估....................................................10
参考文献.............................................................................15
I
DB3203/T105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州市泉山区泉山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徐州市鹏达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项洁、梁思捷、孙乐影、赵学朋。
II
DB3203/T1055—2024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
居家康复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提供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居家康复服务的服务保障、服务流程、服务提供、服务
规范以及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居家康复机构开展的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7242投诉处理指南
GB24436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脑卒中stroke
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运动功能障碍motordysfunction
由脑卒中导致的运动功能残疾,不能完成规定的动作,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病症。
居家康复服务Home-basedrehabilitationservices
对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且有康复需求的病人,由居家康复服务机构在其家中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使病人的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的活动。
康复训练rehabilitationtraining
对运动功能障碍者减弱或丧失的机体运动功能进行改善及适应的训练过程,是对运动功能障碍者的
运动功能进行恢复和重建的活动。
4服务保障
服务机构
4.1.1应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和营业执照。
1
DB3203/T1055—2024
4.1.2应具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应安全、卫生、整洁。
4.1.3应设置符合GB/T10001.1的规定标识。
4.1.4应配备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
4.1.5应对服务实行明码标价。
4.1.6应建立完善的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4.1.7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定期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4.1.8应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4.1.9应建立完善的出诊制度。
人员要求
4.2.1基本要求
4.2.1.1应具备合法的劳动职业资格,并按照国家和行业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4.2.1.2应持有有效的健康状况证明。
4.2.1.3应具有康复医疗相关工作经验,并遵守从业行为规范。
4.2.2行为举止
4.2.2.1应符合相应岗位的服务礼仪规范,端庄、大方,着装统一、佩戴工号牌且主动服务。
4.2.2.2应信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4.2.2.3服务时使用普通话,语调语速应适当,语言应简洁、准确。
4.2.2.4应尊重、善待病人,保护病人隐私。
设施设备
居家康复训练器械应符合GB24436的规定,还至少应有: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血糖仪、急救
箱、紧急呼叫器装置、助行器(例如:轮椅、拐杖)、沙袋、哑铃、bobath球、弹力带、平衡板、神经肌
肉电刺激仪。
服务平台
4.4.1应具备满足互联网技术要求的设备设施、信息系统、技术人员以及信息安全系统。
4.4.2信息平台应依托实体居家康复机构,不独立开展居家康复服务。
4.4.3信息化平台外观设计应符合用户需求。
4.4.4平台各类用户端口应齐全,功能应完善,应至少有病人预约、订单管理、服务应答功能。
4.4.5应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的规定,妥善保管服务对象个人信息。
服务环境
居家康复环境应清洁卫生、光线良好,服务前应提前半小时开窗通风。
5服务流程
服务接待
居家康复服务机构应建立接待平台,及时接受客户的咨询和预订信息,接待流程为:
a)了解客户需求;
b)记录客户基本情况;
2
DB3203/T1055—2024
c)介绍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费用;
d)对服务需求信息应做好记录,并及时给予反馈。
恢复能力评估
5.2.1应由医师、康复治疗师和提供保险支付方组成康复质控小组对病人以下病史进行了解:
——家庭情况;
——生活习惯;
——患病(致残)和治疗经过过程;
——康复经历;
——功能残存情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
——有无并发症。
5.2.2应对病人的各项功能的恢复能力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
计划制定
康复质控小组应根据病人的恢复能力评估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
a)服务的具体内容;
b)服务方式;
c)操作规范;
d)服务过程需要的设施设备及相关工具;
e)制定适合病人的居家训练计划;
f)特殊情况的处理。
签订服务合同
居家康复服务机构、康复治疗师和病人或其监护人三方应签订服务合同,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a)服务机构和病人的名称/姓名、地址/住所、联系方式;
b)开展居家康复服务的地点、方式和期限;
c)居家康复服务的内容;
d)服务报酬及支付形式;
e)客户及病人财物、安全的保障约定;
f)服务人员在服务期间的安全保障约定;
g)对服务过程中突发紧急状况的处理约定;
h)违约责任;
i)合同的终止、变更、续订和解除的条件;
j)其他事项。
提供服务
康复治疗师应按照康复计划、约定服务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患者的具体功能状况,及时提供相
应的服务,及时了解康复进展和调整康复计划,并做好服务过程各项记录,由患者或患者家属签字确认
已完成的康复服务项目。
突发状况处理
3
DB3203/T1055—2024
突发状况(如:跌倒、心绞痛发作、昏迷、低血糖发作、晕厥、抽搐等)发生时,康复治疗师应及时
与120联系,并告知其亲属或监护人;同时采取适当的现场处置措施,并及时向服务机构进行汇报,协
助后续处理意见。
服务结束
康复目标达成、签约服务期满、患者不再需要康复服务或因其他原因结束服务时,康复治疗师应主
动与病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接任的康复治疗师做好交接工作,交接记录及客户意见应及时提交居家
康复服务机构留存。
6服务内容与要求
运动功能康复
6.1.1基本要求
6.1.1.1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应对接受运动康复的病人进行功能评定,确定康复项目,设计运动量
和运动时间。
6.1.1.2康复治疗师应依据康复计划,借助步行器、拐杖、轮椅、哑铃等运动器械,辅助病人进行主
动运动、助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
6.1.2床上翻身训练
6.1.2.1针对存在肢体障碍的病人,应在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辅助病人进行床上翻身训练。
6.1.2.2床上翻身训练应利用健侧肢体力量的帮助,借助惯性向患侧或健侧进行翻身。
6.1.2.3辅助病人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应按以下规范操作:
a)辅助病人向患侧翻身:病人仰卧,抬起健侧下肢向前摆动健侧,上肢也向前摆动,康复治疗
师将一只手放在患侧膝上,促进患侧腿向外旋,完成翻身后将患侧肢体摆放在正确位置;
b)辅助病人向患侧翻身:病人双手交叉握在一起支持患侧上肢,患侧下肢屈曲,康复治疗师双
手分别置于患侧臀部和足部,用适当的力量将病人翻向健侧,再将患侧肢体放在正确位置;
c)病人独立向患侧翻身:病人仰卧,双手交叉握,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伸展;健侧下肢屈曲,
患侧下肢伸直。双上肢先摆向健侧,再摆向患侧,可重复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
翻向患侧;
d)病人独立向健侧翻身:病人仰卧位,将健侧腿置于患侧腿下方,双手交叉握,向上伸展上肢,
左右摆动,当摆至健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健侧,同时以健侧腿带动患侧腿,翻向健侧。
6.1.3桥式运动训练
6.1.3.1桥式运动训练应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双桥运动形式为:病人仰卧双腿屈曲,伸髋,抬臀,并保持;
——单桥运动形式为:病人患腿屈曲,伸直健腿,伸髋,抬臀,并保持。
6.1.3.2桥式运动训练应按以下规范操作:病人仰卧,屈膝,将臀部从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在水平
位。必要时康复治疗师可在患侧给予帮助,一只手向下压住患侧膝关节,另一只手的手指伸直并轻拍病
人的臀部,刺激其活动,帮助病人抬臀和伸髋。
6.1.4体位转移训练
4
DB3203/T1055—2024
6.1.4.1根据病人的用力程度应按照主动转移、助动转移、被动转移三种方式进行体位转移训练,其
训练方法为:
——翻身转移训练,包括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两种方式;
——移向床头训练;
——仰卧位和坐位转换训练,包括从仰卧位到平坐位、从平坐位到仰卧位两种方式;
——从椅坐位到站立位训练;
——床与轮椅之间的体位转移,包括从床上到轮椅的转移、从轮椅到床上的转移两种方式。
6.1.4.2体位转移训练应按以下规范操作:
a)辅助病人从床转移到椅:病人坐于床边,双足平放地上。康复治疗师面对病人,以自己的双
膝抵住病人双膝,将病人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把自己的手放在病人的肩胛部。抓住肩胛骨
的内侧缘,使病人向前,将其重心前移至其足上,直到病人臀部离开床面,以健侧足为轴,
使臀部对准椅面,协助病人缓慢坐在椅子上;
b)部分辅助病人从床转移到椅:病人有部分主动运动时,在病人前面放一把椅子,椅子与病人
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病人双手交叉握,放在上面时,头部前伸能超过足,康复治疗师抓握病
人的臀部,协助其从床上抬起臀部并站起,然后转坐到椅子上;
c)病人主动从床转移到椅:病人借助前面的凳子从床到椅的转移,将交叉握的双手主动向前、
向下伸,当重心置于双足上时,抬起臀部,躯干顺势站起,重心落于健侧腿上,转身,使臀
部对准椅面慢慢坐下;
d)病人在椅子上的坐姿:使用合适的椅子,保持直立的坐姿。如果椅子的靠背使脊柱屈曲,可
在病人背后放一块硬板,协助其保持直立的坐姿。上肢应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双手交叉握,
肘部尽量伸直。
6.1.5坐位训练
6.1.5.1坐位训练应按照以下进行:
——坐位平衡;
——由坐位到站起;
——由站立到坐下;
——坐位下的患侧下肢的持重。
6.1.5.2坐位训练应按以下规范操作:病人取坐位,双足平放地上,交叉握的双手放在前面的凳子上,
凳子所放位置应使病人的手放在上面时两肘能伸直,头向前能超过足。康复治疗师站在病人患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MYQY 003-2024 社区应急安全体验培训规范 2024-09-19
- T/FSCCIPPA 001-2024 佛山市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024-01-30
- T/JSAG 002-2024 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评估操作规范 2024-03-15
- T/CPMI 020-2024 物业服务 会议服务规范 2024-07-17
- T/CPMI 026-2024 博物馆物业服务规范 2024-07-21
- T/SDEMCA 002-2024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规范 2024-12-20
- T/SDEMCA 003-2024 管理咨询从业人员等级评价规范 2024-12-20
- T/FSHW 03-2024 高空外墙清洗服务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2024-12-20
- T/CCAAS 001-2024 新时代班组建设专业指南 2024-08-08
- T/HPADCA 002-2024 社会组织信用评价规范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