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265.1-2024 医疗护理员 第1部分:培训规范
DB42/T 2265.1-2024 Medical Care Aide Part 1: Training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10
CCSC5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2265.1—2024
医疗护理员
第1部分:培训规范
Nursingassistant—
part1:Trainingspecification
2024-07-29发布2024-09-29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2265.1—202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培训机构...........................................................................1
5培训对象...........................................................................2
6培训方式...........................................................................2
7培训等级...........................................................................2
8培训师资...........................................................................2
9培训管理...........................................................................2
10评价与改进........................................................................3
11档案管理..........................................................................4
12标准实施及评价....................................................................4
附录A(资料性)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6
附录B(资料性)投诉处理记录........................................................21
附录C(资料性)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22
参考文献.............................................................................23
I
DB42/T226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2/T2265《医疗护理员》的第1部分。DB42/T226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培训规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卫生健康人才交流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
肿瘤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武汉中南安馨健康咨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强、冯毕龙、丁果、汪晖、刘义兰、周芙玲、蔡忠香、朱小平、林双宏、
张小红、王惠芬、付阿丹、席祖洋、易碧、胡芬、陈小艳、张春华、张转、陈智敏、定薇、冯红、杨圣
千、龙渺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电话:027-87576378,邮箱:
wjwysq@;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电话:027-67813023,
邮箱:hufen@。
III
DB42/T2265.1—2024
引言
医疗护理员是协助医务人员照顾患者的重要力量,该群体的岗位技能和服务能力与患者照护质量
和安全密切相关。规范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对于规
范医疗护理员行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照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政策要
求和我省现状,制定DB42/T2265《医疗护理员》,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培训规范。目的在于从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等级、培训师资、
培训管理、评价与改进、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规范医疗护理员培训;
——第2部分:等级划分。目的在于明确医疗护理员等级设置及要求;
——第3部分:服务规范。目的在于从医疗护理员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分级、服务内容、
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纠纷及投诉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
V
DB42/T2265.1—2024
医疗护理员
第1部分:培训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等级、培训师资、培训管理、评价
与改进、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以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医疗护理员nursingassistant
对患者和其他需要照护的人群提供生活照护,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部分辅助工作的人员。
医疗护理员培训师资nursingassistantteachers
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具有医疗护理员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教学技能,能够承担
医疗护理员培训的人员。
4培训机构
组织管理
4.1.1应建立完善的行政和教学管理部门。
4.1.2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4.1.3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确保机构正常有序运行。
4.1.4应配备与教学内容和培训规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培训场所
4.2.1应有固定、独立、相对集中的办公区和教学区。
4.2.2理论培训教室在同一培训时段内学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3㎡,实践培训场地在同一培训时段
内学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4㎡。
4.2.3应满足国家安全生产要求。
设备设施
4.3.1理论培训教室应配置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a)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1
DB42/T2265.1—2024
b)培训管理和学籍管理信息化设备;
c)通信及无线网络设备;
d)桌椅等教室通用基础设备;
e)其他通用设备。
4.3.2实践培训场地应配备满足培训需要的专用器材设备。
4.3.3办公区应配备满足工作人员基本工作需求的设备设施。
5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一般要求:
a)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
b)身心健康、品行良好、有责任心、尊重关心爱护服务对象;
c)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沟通能力。
培训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a)拟从事医疗护理员工作的人员;
b)正在从事医疗护理员工作的人员;
c)鼓励符合条件的本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和外省市来鄂务工人员
等人群参加培训。
6培训方式
宜采取集中面授、线上培训、实践教学等形式。
理论培训宜以集中面授为主,可辅以线上形式。
实践培训宜以集中面授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
7培训等级
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印发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
见(试行)》,将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
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8培训师资
培训五级/初级工和四级/中级工医疗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或医疗护理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三级/高级工医疗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医疗护理相关
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具有3年及以上教学经历。
培训二级/技师医疗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医疗护理相关专
业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具有3年及以上教学经历。
培训一级/高级技师医疗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医
疗护理相关专业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具有5年及以上教学经历。
9培训管理
2
DB42/T2265.1—2024
培训计划
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培训目标;
b)招收学员数量及报名要求;
c)培训方式、期数、时间、地点等;
d)培训教师资质及配置;
e)课程安排和学时设置;
f)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学时
应明确培训学时及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之比不应低于1:2,五级/初级工总学时不低于150标准
学时;四级/中级工总学时不低于100标准学时;三级/高级工总学时不低于80标准学时;二级/技师总
学时不低于80标准学时;一级/高级技师总学时不低于60标准学时。
培训内容
9.3.1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9.3.2应根据不同等级的培训对象设置培训内容,详见附录A。
培训教材
9.4.1宜选择适宜培训需求的专业教材。
9.4.2可选择由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组织编写的教材。
9.4.3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目标明确,内容适宜,与学员的特点和能力相匹配。
培训考核
9.5.1培训组织方应根据不同等级培训对象定期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9.5.2理论考核采取笔试、机试或口试等形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护理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要
求。
9.5.3实践考核采取模拟操作或现场操作等形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护理员应掌握的技能。
10评价与改进
服务评价
10.1.1评价主体:学员和用人单位。
10.1.2评价方式: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定期向学员和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评价。学员满意度调查内容包
括但不限于培训机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组织管理和师资力量等,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但不
限于医疗护理员岗位胜任力。
投诉处理
10.2.1培训机构应设立投诉受理部门,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按照投诉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学员投诉,
并保存记录。
10.2.2培训机构应公开投诉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邮件、信函、信息平台等。
10.2.3培训机构应及时向投诉者反馈投诉处理结果(投诉登记表可参见附录B)。
3
DB42/T2265.1—2024
持续改进
10.3.1培训机构应定期对学员满意度和投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组织讨论,持续改进。
10.3.2培训机构应定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进行整理分析,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10.3.3培训机构应将改进过程记录在案,对改进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11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制度
培训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纸质、电子档案的归档、存放、保管、查(借)阅、
销毁等要求。
档案管理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培训计划或培训方案;
b)课程安排(可并入培训计划或培训方案中);
c)学员信息汇总;
d)培训教材、教师课件;
e)培训效果评价材料;
f)培训质量评价记录;
g)培训学员就业去向。
档案保存
11.3.1档案室应专用。档案室环境、使用面积、档案柜(架)数量应满足至少3年培训档案保管需要。
11.3.2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档案存放规则,确保档案能够迅速查找、调阅。纸质档案应成册(盒)
存放。电子档案应集中存放在一台计算机或管理系统中,并备份,保存期不少于3年。
11.3.3到期档案销毁应保存销毁前鉴定记录和销毁记录。
12标准实施及评价
12.1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标准实施准备,包括标准实施的方案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手段准备
和物质条件准备等。
12.2制定标准实施方案,明确适用对象和场景、提供实施必备条件和保障(组织、制度、资金、人员
和设备仪器等)、推荐方法路径,确定资源要素配置、关键环节和控制点,提出标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12.3针对医疗护理员培训方和医疗护理员进行标准宣贯和培训,结合标准要求,落实责任制,做到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
12.4标准实施主要在医疗护理员培训活动中开展。
12.5标准实施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标准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需要逐条检查标准实施内容的落实,并记
录未实施内容的理由或原因。标准实施检查也要检查标准实施的支持手段和物质条件的落实情况。做好
标准实施验证记录,畅通标准实施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和反馈渠道,定期整理并处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
12.6对标准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
12.7在标准实施一定时间后,对照标准实施方案,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总结实施经验成效,
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标准实施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标准实施的效果,主要从技术进步、质量水平提高、
4
DB42/T2265.1—2024
客户满意度、规范秩序、效率提高、节约费用、节省时间、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有益性评价,同时
还要评价标准实施带来的问题,以便为未来改进提供参考。
12.8适时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归口管理单位反馈情况,提出标准推广、修改、补充、完善
或者废止等意见建议。
12.9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相关示例见附录C。
5
DB42/T2265.1—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
表A.1~表A.5给出了不同层级医疗护理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
表A.1五级/初级工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
培训模块培训内容理论培训目标技能培训目标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法律法规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工作相关规章制——
度。
职业道德1.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
1.了解职业礼仪原则。
职业素养
2.熟悉仪容仪态的要求。
行为规范——
3.熟悉沟通礼仪的要求。(迎送、服务态度、礼貌用
语、文明服务用语)
岗位职责掌握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服务对象权1.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权利。——
利与义务2.了解服务对象应当履行的义务。
人文关怀1.了解人文关怀的特点。——
2.了解人文关怀的内容。
6
DB42/T2265.1—2024
表A.1五级/初级工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第2页/共5页)
培训模块培训内容理论培训目标实践培训目标
1.辅助护士为患者准备合适的基本饮
1.熟悉基本饮食种类。
食。
2.了解治疗饮食的种类。
2.能为患者做餐前环境物品的准备。
3.掌握患者餐前环境和物品准备的内容。
3.能协助患者正确摆放进食(水)体位。
饮食照护4.掌握患者进食(水)体位摆放和注意事项。
4.能协助患者进食(水)。
5.掌握患者进食(水)中照护技术和注意事项。
5.进食(水)结束后,能够协助患者洗
6.掌握患者进食(水)后照护技术和注意事项。
手、漱口。
7.了解进食(水)时常见的异常表现。
6.能及时收回餐具,整理床单位。
1.了解清洁照护的目的和内容。
2.熟悉室内环境卫生要求。
3.了解床单位准备的目的。
4.掌握床单位的构成。1.能调整室内温湿度、通风。
5.掌握铺床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能为患者整理床单位,更换床单被
6.掌握卧床患者床单位整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套,保持整洁。
生活照护
事项。3.能协助患者穿脱/更换衣裤。
7.掌握为(半自理)患者更换衣物的操作步骤和4.能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牙刷,并定期
注意事项。更换。
8.了解口腔结构。5.能协助患者正确刷牙、漱口和使用牙
清洁照护
9.熟悉常见口腔清洁的用具(牙刷、牙线等)。线。
10.掌握正确刷牙和牙线使用的方法。6.能协助患者摘戴义齿并清洗保存。
11.掌握义齿佩戴、清洗、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7.能协助患者进行梳洗头。
项。8.能协助患者做面、手、足部清洁。
12.掌握梳洗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9.能协助患者沐浴。
13.掌握面、手、足部清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10.能协助患者剪指(趾)甲。
项。11.能为患者清洁会阴部。
14.掌握沐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5.掌握修剪指(趾)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6.掌握会阴清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7
DB42/T2265.1—2024
表A.1五级/初级工医疗护理员培训内容(第3页/共5页)
培训模块培训内容理论培训目标实践培训目标
1.掌握增加身体舒适和放松的措施。1.能增进患者入睡的舒适度。
睡眠照护
2.掌握睡眠环境准备的内容。2.能为患者布置良好睡眠环境。
1.了解排痰的目的。
2.掌握痰液观察的要点和注意事项。1.能够准确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
3.熟悉有效咳痰的适应证。和气味。
排痰照护4.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促进痰液
5.掌握叩背排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排出。
6.熟悉留取常规痰液标本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3.能为患者行叩背排痰。
项。
1.熟悉腹泻、便秘、失禁等排泄异常的表现。1.能识别患者异常排泄的表现,并报告
2.熟悉正常大、小便颜色、性状和量。护士。
3.熟悉常见诱导排尿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热敷2.能准确记录大、小便的颜色、性质、
生活照护
法、听流水声等。量,识别异常,及时报告。
排泄照护
4.掌握协助患者如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能采取适当的方法诱导患者排尿。
5.掌握更换护理垫或纸尿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4.能协助患者如厕。
事项。5.能协助患者更换纸尿裤/护理垫。
6.掌握床上便器使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6.能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
1.掌握节力原则。1.能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节力原则。
2.掌握常见卧位的种类和摆放。2.能协助一般患者取合适的卧位。
3.掌握床椅转换技术和注意事项。3.能协助患者翻身或变换体位。
移动照护4.掌握患者上下床技术和注意事项。4.能协助患者上下床。
5.掌握一般助行器的使用方法。5.能协助患者床椅转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1070-2024 真空断路器用银及其合金钎料环 2024-10-24
- YS/T 587.13-2024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3部分:Lc(微晶尺寸)值的测定 2024-10-24
- YS/T 930-2024 二氯四氨钯 2024-10-24
- YS/T 63.27-202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7部分:预焙阳极断裂能量的测定 2024-10-24
- YS/T 931-2024 硝酸钯 2024-10-24
- YS/T 983-2024 硅多晶还原炉尾气成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4-10-24
- YS/T 850-2024 铝-钢复合过渡接头 2024-10-24
- YS/T 63.12-202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2024-10-24
- YS/T 581.1-2024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湿存水含量和灼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 2024-10-24
- YS/T 408.4-2024 贵金属器皿制品 第4部分:铱坩埚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