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40-2012 香榧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340-2012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cashewnuts are stipulate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B3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340—2012
代替DB33/T340.1—2006、DB33/T340.2—2006
香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orreyagrandiscultivation
2012-06-25发布2012-07-2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340—2012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340.1—2006《无公害香榧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DB33/T340.2—2006
《无公害香榧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与DB33/T340—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标准中英文名称;
——增加了品种选择、种苗繁殖相关内容;
——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林业局、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
香榧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品璋、郭维华、魏焕贤、兰传亮、金航标、孙宣军、杨共鸣、徐梓荣。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340—2001、DB33/T340—2006。
I
Ⅰ
DB33/T340—2012
香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榧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品种选择、种苗繁殖、栽植、管理、采收及后熟
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香榧林的营造和丰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T1773香榧籽质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劈接cleftgrafting
在接穗下端抹去接穗叶片2/3,再在基端二侧相对各削一刀呈楔形,斜面长3cm~4cm。用修枝剪
在离地5cm~6cm处截砧,用嫁接刀在砧木截断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3cm~4cm左右。用左用大
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形层成插入接穗,接穗外露0.1cm~0.2cm,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
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
3.2
切接wedgegrafting
砧木在断面沿皮部并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其他同劈接。
3.3
贴枝接sidegraft
1
DB33/T340—2012
嫁接时,接穗下部去叶后削去带木质部皮层,形成3cm~4cm的长削面,在背部反削一刀成短削面;
选砧木光滑部位,削成与接穗削面同样长、宽稍大的切口,插上接穗时要求一边形成层对齐,再用薄膜
绑扎的嫁接方法。
3.4
保护圈guardcircle
为香榧栽培幼树遮荫保湿、防止动物危害,用毛竹片、小木棍等材料做成的圆形或多边形围栏,夏
季上覆遮阳网。
4种植环境
4.1产地环境
4.1.1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4.1.2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4.1.3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2海拔、坡度、坡向
宜在海拔200m~800m之间。坡度25°以下,通风良好的向阳、半向阳坡。
4.3气候
适宜亚热带气候的中低山区,年降水量1200mm~1700mm,年平均温度14℃~18℃,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夏季昼热夜凉,具有典型的微地貌山区小气候特征的地区。
4.4土壤
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质地为沙壤土、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4.0%,土层厚度>60cm。土壤
pH5.0~7.5。
5品种选择
宜选用通过省级良种审定或认定的良种,参见附录A。
6种苗繁殖
6.1采种
6.1.1选择在丰产稳产的榧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实生榧树采种母树从中、小园榧或芝麻榧、米
榧中选择。种子大小要求200粒/kg~300粒/kg。
6.1.2采集的种子剥去假种皮后及时用湿沙贮藏。
6.2催芽
6.2.1选择室外朝南向、平坦、无积水处挖深10cm,长、宽视种子数量而定的层积池,用于催芽。
6.2.2沙子应选用纯净的清水河沙,沙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手松开后一触即散为好。
2
DB33/T340—2012
6.2.3种子与沙的体积比为1︰3,在池内一层沙一层种子放置,种子宜横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0cm,
最上面一层榧子的上面盖厚度为2cm~3cm的沙,沙上再盖稻草保湿。
6.3砧木苗培育
6.3.1大田育苗
6.3.1.1苗圃地
选择地势平缓、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或中壤土,pH5.0~7.0的地块作苗圃
地。
6.3.1.2整地
秋季整地,施足基肥,用75kg/hm2风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深翻越冬。
6.3.1.3播种
催芽后2个月左右,种子开始发芽,胚根露出至胚根长1cm以内即可播种,分批选发芽种子播种。
采用条播,行距40cm,种距8cm。播种时将种子根尖朝下放置,如根尖与种子处于同一直线则种子宜
横放,播后覆2cm厚的细土。
6.3.1.4砧木管理
苗木出土后应及时搭棚(高1.8m,遮阳网的透光度60%左右)遮荫,秋后撤除遮荫网。苗木出土
后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猪粪尿或0.2%尿素液。雨季注意清沟排水。
6.3.2容器育苗
6.3.2.1圃地
选择平整的土地,按1.5m宽作苗床,平整作为圃地。
6.3.2.2容器
“2+2”的嫁接苗容器选用15cm×15cm的塑料容器袋,“2+4”以上移植用30cm×30cm的容器,可
用于培育容器大苗。
6.3.2.3基质
播种用基质为黄泥、泥碳、珍珠岩、腐熟饼肥按4﹕4﹕1﹕1比例配制,拌入0.5kg/50kg硫酸亚铁
进行土壤消毒。
6.3.2.4播种
在1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每容器中播种一粒发芽种子(播种方法同上)。
6.3.2.5砧木管理
苗木出土后即可遮荫。保持盆土湿润。幼苗期进行根外追肥,肥种以去渣的稀薄猪粪水为好,5月
至9月每月每钵施0.3g三元复合肥,9月至10月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
6.4嫁接苗培育
3
DB33/T340—2012
6.4.1接穗
接穗应采自通过省级良种审定(认定)的良种母树及良种采穗圃1年生枝条,穗条粗度0.3cm以上,
长度12cm以上。
6.4.2嫁接时间与方法
砧木培育2年后可嫁接,时间为1月上旬至3月中旬,一般用劈接、切接和贴枝接。
6.4.3苗木管理
苗木嫁接后覆盖遮阳网。春季嫁接的及时除萌。雨季注意圃地排水。施肥同砧木苗培育。当年抽2
次~3次梢的,应立支撑物扶枝。
6.4.4大苗培育
将嫁接苗留圃集约培育管理4年以上。
6.5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为金龟子类,主要病害为茎腐病和根腐病,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6.6苗木规格
香榧嫁接苗造林应选用“2+2”以上苗龄的苗木,苗木规格要求见表1。
表1香榧苗木规格要求
等级苗龄/年地径/cm苗高/cm根长/cm新梢数/个
2+2≥1.0≥45
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SIA 0001-2022 商品运营智能决策平台通用功能要求 2022-07-30
- T/APM 004-2020 “公司+农户”生猪养殖管理信息系统 基础数据元 2020-04-28
- T/CQAE 11001-2018 软件测评机构能力成熟度模型 2018-06-11
- T/QGCML 2041-2023 878 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 2023-11-01
- T/CIE 139-2022 云计算系统及服务 符合性测试规范 2022-12-31
- T/CSEE 0309.5-2022 能源大数据 第 5 部分:数据应用 2022-12-05
- T/GZBC 19-2019 信息系统运维支撑平台管理规范 2019-08-15
- T/ZS 0441-2022 排水泵站管理中心调度监测技术导则 2022-12-25
- T/SDIRAA 031-2021 海洋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1-12-29
- T/CIITA 506-2022 数据元件安全审核要求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