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38-2006 政府信息系统软件通用质量要求

DB11/T 338-2006 General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oftware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38-2006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2-22
实施日期
2006-04-20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

L72

备案号:18389-2006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38—2006

政府信息系统软件通用质量要求

Generalsoftwarequalityrequirementsforgovernment

informationsystem

2006-02-22发布2006-04-20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38—2006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2

4.1质量模型的定义.............................................................................................................................................2

4.2质量模型的使用...........................................................................................................................................15

5产品描述要求..................................................................................................................................................16

5.1标识和指示...................................................................................................................................................16

5.2功能说明.......................................................................................................................................................16

5.3可靠性说明...................................................................................................................................................16

5.4易用性说明...................................................................................................................................................17

5.5效率说明.......................................................................................................................................................17

5.6可维护性说明...............................................................................................................................................17

5.7可移植性说明...............................................................................................................................................17

6用户文档要求..................................................................................................................................................17

6.1完整性...........................................................................................................................................................17

6.2正确性...........................................................................................................................................................17

6.3一致性...........................................................................................................................................................17

6.4易理解性.......................................................................................................................................................17

6.5易浏览性.......................................................................................................................................................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质量模型使用实例........................................................................................................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评价模块的实例――功能性........................................................................................19

B.1功能性的子特性的测量方法........................................................................................................................19

B.2功能性的测量方法.......................................................................................................................................19

B.3测量结果的解释...........................................................................................................................................20

B.4其它质量特性的测量....................................................................................................................................20

I

DB11/T338—2006

前言

本标准通过质量模型来表述软件产品的质量,质量模型是一组质量特性及这些特性的相互关系。

软件的质量模型由质量特性来描述,质量特性由质量子特性来描述,质量子特性则由属性来描述。质量

模型主要依据ISO/IEC9126中的定义,结合政府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了适当裁剪。质量子特性的属性

定义及相应的度量方法参照ISO/IEC9126以及GB/T18905的相关内容确定。

本标准只涉及要提供的或要交付的信息系统软件,不涉及它们的研制开发过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北京市信息

办电子政务与资源处、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处、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铸成、丁卫敏、徐胜凡、左家平、谢腾翔。

I

DB11/T338—2006

引言

为加强北京市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政府信息系

统的质量,保障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政府信息化建设,特制定北京市《政府信息系统软件通用质量要

求》,从软件的质量、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等方面明确政府信息系统软件的通用要求。

政府信息系统,通常指运用于政府业务的信息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业务)系

统、行政审批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

II

DB11/T338—2006

政府信息系统软件通用质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府信息系统软件的质量模型,对软件的质量特性、子特性、属性以及相应的度量方

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软件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标准的期望用户为:

·需方。根据质量模型,确定软件产品质量需求和验收准则;

·评价方。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要求,结合质量模型,编制测试方案、测试计划,设计

测试用例,完成对软件产品的评价。

·供方。根据需方提出的质量需求,结合质量模型,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确定质量保证准则。

按标准要求提供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

文种平面

GB18030-200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软件software

信息处理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程序、规程、规则及相关的文档。

3.2

软件产品softwareproduct

指定交付给用户的软件实体,包括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程序、过程以及有关的文档和数据。

3.3

用户user

使用软件产品执行特定功能的个人或组织。

3.4

开发者developer

在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执行开发活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直至验收)的组织。

3.5

供方supplier

同需方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的规定提供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

3.6

1

DB11/T338—2006

需方acquirer

从供方获得或采购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

3.7

评价方evaluator

实施评价的组织。

3.8

软件质量softwarequality

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3.9

隐含的要求impliedneeds

当实体用于特定条件下时,尚未说明但又是实际需要的要求。

3.10

软件质量特性softwarequalitycharacteristics

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软件质量特性可以被细化成多级子特性。

3.11

性能级别levelofperformance

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由一组质量特性的特定值来表示。

3.12

软件质量度量softwarequalitymetric

能被用来确定特定软件产品某一特性值的一种定量尺度和方法。

3.13

质量模型qualitymodel

一组特性及特性之间的关系,它提供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价质量的基础。

3.14

产品描述productdescription

陈述应用软件性质的文档,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潜在的购买者在购买前对产品进行适用性评价。

3.15

用户文档userdocument

为最终用户提供系统指令方面的信息的一套文档,如用户手册。

3.16

需求规格说明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

陈述系统或系统部件(如软件配置项)的需求的规格说明,通常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

求、设计需求以及开发标准。

4分类

4.1质量模型的定义

本节定义了软件的质量模型。将软件质量划分为6个特性,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特性(见图1)。

2

DB11/T338—2006

软件质量

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适合性成熟性易理解性时间特性易分析性适应性

准确性容错性易学性易改变性易安装性

互操作性易恢复性易操作性资源利用性稳定性共存性

保密安全性可靠性的依语言支持特维护性的依可移植性的依

功能性的依从性性效率依从性从性从性

从性易用性的依

从性

图1质量模型

4.1.1功能性

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功能的能力。功能性由适合性、准

确性、互操作性、保密安全性以及功能性的依从性等子特性描述。

4.1.1.1适合性

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力。

适合性的属性见表1。

表1适合性的属性

属性含义注解度量方法

X=1-A/B

功能实现的充分性已实现功能的正确性A=检测中发现有问题的功能数

B=检测的功能总数

X=1-A/B

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功A=检测中发现缺少的功能数

功能实现的完整性

能实现的完整程度B=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功

能数

X=1-A/B

A=检测中发现有问题的或缺少

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

功能实现的覆盖率的功能数

功能实现的正确程度

B=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功

能总数

X=1-A/B

A=系统投入运行后必须修改相

功能规格说明的稳经运行检验,功能规格

应描述的功能数

定性说明的正确程度

B=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功

能总数

3

DB11/T338—2006

4.1.1.2准确性

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确度的正确结果或相符的效果的能力。

准确性的属性见表2。

表2准确性的属性

属性含义注解度量方法

X=A/B

预期的结果可以在需求规格

实际的与预期的结果的A=用户得到结果与预期不

预期的准确性说明、用户操作手册或用户的

一致程度一致的用例数

期望中标识

B=实际检测的用例总数

X=A/B

A=用户得到的不精确计算

计算的精确性结果的精确程度精确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的次数

B=实际检测中计算的总

次数

X=A/B

操作规程的一实际操作规程与文档化A=用户实际操作规程与说

文档如操作手册等

致性规程间的一致程度明不一致的用例数

B=检测用例总数

4.1.1.3互操作性

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互操作性的属性见表3。

表3互操作性的属性

属性含义注解度量方法

X=A/B

A=能成功地与其他软件或

基于数据格式对于规定的数据格式,交

系统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

的数据可交换换接口功能实现的正确

的数目

性程度

B=要交换的数据格式总

X=A/B

基于用户操作A=用户成功地与其他软件

对于用户操作,交换接口

的数据可交换或系统交换数据的次数

功能实现的正确程度

性B=用户企图交换数据的

总次数

注:应对交换的数据格式有明确规定,如流转的公文应符合何种标准,导入导出的数据要符合何种规范等。

4.1.1.4安全保密性

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目的是使未授权的人员或系统不能阅读或修改这些信息和数据,

而不拒绝授权人员或系统对它们的访问。

安全保密性的属性见表4。

4

DB11/T338—2006

表4安全保密性的属性

属性含义注解度量方法

X=A/B

A=在数据库中记录的访问

访问的可审核用户对系统和数据的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