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 42-2020 Grapeleaf-produc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aoshan City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42-2020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4
实施日期
2020-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果桑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人:
觉春东、陈雪峰、彭丽娜、杨 旭、段学良、杨和团、刘猛道、陈晓明、 段宏伍、鲁秀丽、林 萍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0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2020-08-14发布2020-09-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4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觉春东、陈雪峰、彭丽娜、杨旭、段学良、杨和团、刘猛道、陈晓明、

段宏伍、鲁秀丽、林萍。

DB5305/T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桑的建园条件、桑苗定植、桑园管理、桑果采收、初加工等技术和相关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果桑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9173桑树种子和苗木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定义

3.1果桑

以结果为目的,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

3.2幼龄树

果桑苗从定植到开花结果时期的桑树。

3.3结果树

结过一次果实之后的桑树。

4建园

4.1种植区划

种植适宜区:海拔1200~2000m,年平均气温13~16.5℃,≥10℃活动积温2100~5500℃,

年降雨量1000~1700mm。

4.2园址选择

园址的选择按NY/T391规定执行。

4.3园区建设

4.3.1田间道路建设

DB5305/T42—2020

合理规划机耕路和田间作业道路。

4.3.2灌排水系统建设

建设进水渠道、排水渠道、蓄水池以及节水灌溉设备。

4.3.3生产保障系统建设

包括农业生产设备、电力供应保障以及生产用房建设。

5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5.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保山市区域内种植的“云桑2号”、“云桑6号”、“粤椹大十”、“白珍珠”、“白玉王”、

“红果2号”、“台湾长果桑”等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品种特性见附录A。

5.2苗木质量

符合GB19173规定,嫁接苗、扦插苗质量指标达3级及以上。

6桑苗定植

6.1栽植时间

当年11月至次年2月初桑苗发芽前进行定植。

6.2栽植规格

株行距1.0m×2.0m,亩栽330株,或者株行距1.2m×1.8m,亩栽300株。

6.3授粉树配置

配置5%左右的雄株作授粉树,授粉树呈梅花形或其它方法均匀分布于桑园。

6.4栽植方法

6.4.1种植槽

按种植行距、株距规格拉线挖40cm×40cm的种植沟。

6.4.2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1000kg,另加施中、高浓度复混(合)

肥40~60kg。

6.4.3苗木处理

桑苗定植前应酌情修剪苗根,剪去过长、破伤的桑根,剔除病虫苗,并用浓度为20%澄清石灰水蘸

根5秒钟作消毒处理,大小桑苗分开栽种。

6.4.4定植

2

DB5305/T42—2020

相邻两行按照三角形对空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即嫁接口)埋入土中7~10cm为宜。先在种植沟内

施入基肥,上覆约1cm厚的表土,扶正桑苗,舒展根系,填入细土再握住苗木,轻轻向上提抖,最后把

土踩紧踏实,栽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覆盖地膜,最后离地面25~30cm定干。

7桑园管理

7.1幼龄树的管理

7.1.1浇水

定植当年春天,果桑苗发芽以后灌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

7.1.2留芽

新芽发出后,每株选留2~3个健壮芽,其余的芽全部抹除。

7.1.3除草

雨季来临后,揭膜除草培土。

7.1.4施肥

新梢长至20cm高后,每株幼苗离根部15~20cm处穴施尿素100g,7月中旬以后至落叶前,叶面喷

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7.1.5病虫害防治

种植当年5月中下旬,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施。第2年早春桑树发芽前,喷波美4~5°

石硫合剂。

7.2结果树的管理

7.2.1水分管理

春季萌芽期,是果桑的需水高峰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50%时需及时灌水。雨季随时排

尽桑园积水,避免桑树涝害。

7.2.2摘心

挂果后对营养生长旺盛的枝条(20cm以上),留6片叶左右,摘去新梢顶部嫰芽。

7.2.3摘叶

摘叶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桑果快成熟时,如桑叶很密集,应将果桑枝条中、下部较密集的叶片

适当摘除。

7.2.4除草

采用黑色地布覆盖桑树行间抑制杂草生长。12月冬耕前,清除桑园内落叶、杂草。

7.2.5施肥

符合NY/T394A级绿色食品的规定。施肥方法见附录B。

DB5305/T42—2020

7.2.6病虫害防治

保山市常见病害主要有桑褐斑病、桑疫病、桑里白粉病、桑椹菌核病等;常见害虫主要有桑粉虱、

红蜘蛛、桑螟、桑白蚧等。

7.2.6.1防治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化学防治必须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

7.2.6.2防治方法

符合NY/T393A级绿色食品的规定。防治方法见附录C。

7.3整形

7.3.1整形要求

中干拳式树型养成,由主干和两层支干组成,树干高度100~120cm。全树4~5个分枝,4~5个桑

拳,10~12根桑条。

7.3.2整形方法

第一年苗木定植后,离地面25~30cm处剪去苗干即为主干。第二年桑果收获后,离地面65~70cm

处剪定,留2~3根枝条养成第一支干,第三年收果后离地面100~120cm处剪定,每根支干留2~3根枝

条养成第二支干,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伐条,养成拳式中干树形。

7.4修剪

7.4.1修剪时期

修剪分夏剪和冬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