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14-20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B64/T 1914-2023 Assembly Concrete Structure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4/T 1914-2023
标准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09
实施日期
2023-11-09
发布单位/组织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80.40

CCSP30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914—20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castconcretestructures

2023-08-09发布2023-11-09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914—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3

5材料................................................................................4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4

连接材料........................................................................4

其他材料........................................................................4

6建筑设计............................................................................5

一般规定........................................................................5

平面及立面设计..................................................................5

内装修、设备管线设计............................................................5

7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

一般规定........................................................................6

作用及作用组合..................................................................8

结构分析........................................................................9

构件设计........................................................................9

连接设计.......................................................................10

8框架结构设计.......................................................................12

一般规定.......................................................................12

承载力计算.....................................................................13

构造设计.......................................................................14

9剪力墙结构设计.....................................................................22

一般规定.......................................................................22

预制剪力墙构造.................................................................23

连接设计.......................................................................25

10外挂墙板设计......................................................................31

一般规定......................................................................31

点支承式外挂墙板..............................................................33

线支承式外挂墙板..............................................................33

墙板构造设计..................................................................35

11构件制作与运输....................................................................36

一般规定......................................................................36

制作准备......................................................................36

构件制作与养护................................................................37

构件检验......................................................................38

运输与堆放....................................................................39

I

DB64/T1914—2023

12施工与安装.........................................................................40

一般规定.......................................................................40

安装准备.......................................................................41

吊装施工.......................................................................41

预制构件安装...................................................................42

预制构件连接...................................................................44

13工程验收...........................................................................45

一般规定.......................................................................45

主控项目.......................................................................45

一般项目.......................................................................46

附录A(资料性)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深度及出图标准...............................47

A.1图纸封面........................................................................47

A.2图纸目录........................................................................47

A.3设计说明........................................................................47

A.4设计图纸........................................................................48

附录B(资料性)双面叠合剪力墙设计.............................................51

II

DB64/T191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

心、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华北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宁夏城建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宁夏远大城建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宁夏绿歌环保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宁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轶夫、王浩、韩利钧、冯琥、王英明、唐婷婷、丁峰、毛芳芳、刘恩、乔龙、

李栋、李胜、于之翠、周冰凌、王杰、王涛、刘婷婷、张晓、刘建平、刘勤保、刘振华、杨安民、曲行

通、刘铭、韩超、吴玉华。

III

DB64/T1914—20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

设计基本规定、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外挂墙板设计、构件制作与运输、施工与安装和工程

验收等。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抗震设计的重点设防类(乙类)及

以下设防类别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468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

GB/T50002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50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512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51408建筑隔震设计标准

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JC/T482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JC/T483聚硫建筑密封胶

JG/T398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1

DB64/T1914—2023

JG/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J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14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JGJ256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27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297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JGJ300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5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36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231和JGJ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螺栓

连接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以下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以下简称装配式结构)。

[来源:JGJ1,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monolithicprecastconcrete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

式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来源:JGJ1,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monolithicprecastconcreteframe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

构)。

[来源:JGJ1,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monolithicprecastconcreteshearwall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

构)。

[来源:JGJ1,2.1]

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concretefacadepanel

2

DB64/T1914—2023

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以下简称外挂墙板)。

[来源:JGJ1,2.1]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concretesandwichfacadepanel

由承重内叶墙板、保温材料、外叶墙板、拉结件组成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以下简称预制

夹心外墙板)。

[来源:JGJ1,2.1,有修改]

结合面connectinginterface

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

混凝土抗剪粗糙面concreteroughsurface

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以下简称粗糙面)。

[来源:JGJ1,2.1,有修改]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compositeconcreteflexuralmember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以下简称叠合板、叠合梁)。

[来源:GB/T51231,2.1]

钢筋机械连接rebarmechanicalsplicing

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

的连接方法。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rebarsplicingbygrout-filledcouplingsleev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来源:JGJ1,2.1]

4基本规定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重视前期策划,明确项目目标、匹配适合的技术体系;统筹协调建设、

设计、制作、安装等各方的需求;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实现成本、工

期、质量三者相互统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GB50010、GB55001、GB55008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a)应采用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b)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钢筋;

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

求;

d)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其尺寸和形状应符合

下列规定:

a)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并应进行集成设计;

b)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

3

DB64/T1914—2023

c)应满足制作、运输、堆放、安装和质量控制要求。

对于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宜采用隔震、消能减震技术,并应符合GB55002、

GB50011、JGJ297及GB/T51408的相关规定。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的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

节的综合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5材料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5.1.1混凝土、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等要求应符合GB50010和GB50017的规定。

5.1.2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其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叠合层混凝土及现浇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不宜低于C30。

5.1.3钢筋的选用应符合GB55008、GB50010的规定。

5.1.4钢筋焊接网应符合JGJ114的规定。

5.1.5预制构件设置预埋吊环时,应选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或Q235B圆钢,锚入结构构件

的长度不应小于30d,并应与钢筋骨架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d为吊环钢筋或圆钢的直径;在构件

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对HPB300级钢筋,吊环的设计应力不应大于65N/mm2,

对Q235B圆钢,吊环的设计应力不应大于50N/mm2;当在一个构件上设有4个吊环时,应按3个进行

承载力计算。

连接材料

5.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JG/T398的规定。

5.2.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JG/T408的规定。

5.2.3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JGJ256的规定。

5.2.4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5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符合GB50017、GB50661和JGJ18等

的规定。

5.2.6连接夹心保温外墙板内、外叶板的拉结件应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拉结件或不锈钢拉结件。

其他材料

5.3.1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且应具有规定的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

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

b)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GB/T14683、JC/T482、JC/T483的规定;

c)夹心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GB8624中A级的要求。

5.3.2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0W/(m∙K),体积比吸水率不宜大于0.3%,

燃烧性能不应低于GB8624中B2级的要求。

5.3.3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GB50325和GB50222的有关规定。

5.3.4预埋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封闭或防腐、防锈、防火处理,并符合相

4

DB64/T1914—2023

关规范的规定。

5.3.5采用无国家现行标准的专用定型产品时,产品应有企业标准及使用说明文件,并应通过国家或

当地主管部门的认证。

6建筑设计

一般规定

6.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与装修、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各专业协同设计。

6.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符合GB/T50002的有关规定,做到平面、立面与建筑门窗等工业化产品的

模数协调。

6.1.3预制构件和装修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及自治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6.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防火、防水、保温、隔热及隔声等要求。

6.1.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根据具体项目,选取适合的绿色建筑标准。

平面及立面设计

6.2.1建筑平面布局应考虑结构设计的需要,并应符合本规程第7.1.5条的规定。

6.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开间、进深、层高、洞口等尺寸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部品部件生

产与装配要求等确定。

6.2.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布置方式;

b)平面布置应规则,承重构件布置应上下对齐贯通,外墙洞口宜规整有序;

c)设备与管线宜集中设置,并应进行管线综合设计。

6.2.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外墙、阳台板、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及装饰等部品部件宜进行标准化设计;

b)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通过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等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立面效果;

c)预制混凝土外墙的装饰面层宜采用清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免抹灰涂料和反打面砖等耐久性

强的建筑材料。

6.2.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根据建筑功能、主体结构、设备管线及装修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层高及净

高尺寸。

6.2.6外围护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对外墙板、幕墙、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及遮阳部件等进行集成设计;

b)应采用提高建筑性能的构造连接措施;

c)宜采用单元式装配外墙系统。

6.2.7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应设凹槽、挑檐或其他泛水收头等构造,挑出墙面的部分宜

在其底部周边设置滴水措施。

内装修、设备管线设计

6.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内装修设计应与建筑各专业设计同步进行。

6.3.2室内装配式装修应满足部品检修更换、设备与管线使用维护的要求,宜采用SI内装技术和管线

分离。

注:SI内装技术是指建筑中不同寿命的主体结构和内装及管线等填充体进行分离的内装修技术。

6.3.3建筑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并应结合房间净高、楼板跨度、设备管线等因素确定降板方案。当

5

DB64/T1914—2023

采用异层排水时,管道预留洞口洞边与板边距离不宜小于50mm。

6.3.4暖通、电气等设备及管道系统穿越预制构件时,应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设备、管道及其附件

的支吊架或设备基础应直接连接在结构受力构件上。

6.3.5强、弱电配电箱(盘)嵌墙安装时,对应的墙体厚度应不小于200mm。

6.3.6进出管线较多的电气设备不宜嵌入安装在预制构件上。当安装在预制构件上时,应在不削弱构

件隔声、防火及受力等性能的情况下预留安装条件。

6.3.7配电干线穿越结构实体墙进入室内,应在进线处结构实体墙上预埋防水套管并进行防水封堵。

6.3.8固定在预制构件上的大型机电设备、管道等,应根据荷载,采用预埋件进行固定。

7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7.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

采用叠合梁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JGJ3中的规定采用。

表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

单位为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度7度8度(0.2g)8度(0.3g)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6050403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

100858060

剪力墙结构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110908060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最大适用高度。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注2:表中框架不含异形柱框架。

7.1.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2的数值。

表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度、7度8度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43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65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7.1.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

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确

定。

6

DB64/T1914—2023

表3丙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6度7度8度

高度(m)≤24>24≤24>24≤24>24

装配整体式

框架四三三二二一

框架结构

大跨度框架三二一

装配整体式高度(m)≤60>60≤24>24且≤60>60≤24>24且≤60>60

框架-现浇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三三三二二二一一

装配整体式高度(m)≤70>70≤24>24且≤70>70≤24>24且≤70>70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

注: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7.1.4乙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当本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为8度且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应采取比一级更高的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仍可按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

造措施。

7.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平面、立面的规则性应符合GB50011、JGJ3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a)不宜采用角部重叠(图1)或细腰形(图2)等对楼盖整体刚度削弱较大的平面。细腰形平面尺寸

b/B不宜小于0.4;角部重叠部分尺寸与相应边长较小值的比值b/Bmin不宜小于1/3。

b)结构单元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完整,结构单元平面内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宜均匀,

质心与刚心的平面位置宜接近(图3、图4)。平面长度L不宜过长,平面宽度B不应过小,L/B

宜满足表4的要求。

表4结构平面长宽之比限值

抗震设防烈度L/B

6度、7度(0.1g)≤5.0

7度(0.15g)、8度≤4.0

7.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可按刚性楼板假定计算,并采取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

整体刚度;当楼板跨度较大、开有较大洞口等原因使楼板在平面内产生较明显的变形时,应按弹性楼板

假定计算。

7.1.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应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

并应符合GB50011、JGJ3的有关规定。

7.1.8抗震设计时,构件及节点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𝛾RE应按表5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

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𝛾RE应取1.0。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𝛾RE应取1.0。

7.1.9装配式结构、构件及节点在工作年限内,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预期可能出现的

各种作用;应能保障结构和结构构件的预定使用要求;应能保障足够的耐久性要求。

7.1.10预制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被连接预制构件混凝土的较高强度等级,

7

DB64/T1914—2023

且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多层剪力墙结构中墙板水平接缝用坐浆材料的强度等级应大于被连接构件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

图1角部重叠平面图2细腰形平面

𝐿1𝐿2𝐿3𝐵1𝐿1𝐿2𝐿3𝐵1

≥0.5𝐿≤0.3𝐿≤0.3𝐿≥0.6𝐵≤0.5𝐿≥0.3𝐿≥0.3𝐿≥0.6𝐵

图3局部突出平面图4局部凹进平面

表5构件及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𝛾RE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冲切承载力

偏心受压柱

结构构件类别各类构件及框架节计算、接缝受

受弯构件轴压比小于轴压比不小于偏心受拉构件剪力墙

点剪承载力计算

0.150.15

𝛾RE0.750.750.80.850.850.850.85

作用及作用组合

7.2.1装配式结构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GB55001确定。

7.2.2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

8

DB64/T1914—2023

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

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7.2.3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

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

b)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宜小于1.5kN/m2。

结构分析

7.3.1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

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

剪力进行适当放大,建议取值不小于1.1倍。

7.3.2装配整体式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7.3.3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𝑢与层高h之比的限值

宜按表6采用。

表6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结构类型∆u/h限值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1/55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800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1/1000

7.3.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措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

应按JGJ3的有关规定进行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

7.3.5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现浇楼盖和叠合楼盖,均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

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为1.5~2.0。

构件设计

7.4.1预制构件的设计除应满足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外,短暂设计状况还应符合本规程及GB

50666的有关规定。

7.4.2用于固定连接件的预埋件与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埋件不宜兼用;当兼用时,应同时满足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